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途同归(二)

崇祯十三年 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途同归(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邛州兵胜了,眉州兵败了,消息很快传回邛眉两州。m.uu234

邛眉本是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在面对咄咄逼人的蜀王府时更是如此。

不敢大意的知州徐孔徒得知消息,立即携挂成都前卫指挥佥事衔,邛州守御千户所正千户章宏斌及数名知名士绅上门拜会了退休离京的老干部杨伸。

众人密商一阵,终于做出了继续增兵蒲江的决定。

很快,邛州营的两千名精锐集结起来,在章宏斌的亲自指挥下向蒲江县开来。

这么多的士兵开到了蒲江,那么邛州城的城防怎么办呢?不要紧,邛州安若泰山,这是邛州官绅中的共识。

首先,邛州为千年古城。城周五里,城高五丈,是典型的城小而坚固。谁想对邛州下手,都得掂量一番顿兵坚城之下的后果。

邛州城兵力雄厚,除有邛州营余兵千五百人,还有新近招安的土匪残部五百余人。

这些土匪在大山里受苦日久,对邛州官府接受他们的招安感恩戴德。他们杀了顽固反对招安的陈怀年、陈怀金两名匪首,送来了他们的首级,可谓不留后路。所余全部人马已经开到邛州城西北,接受邛州官府的点检。

以上种种,无不在显示招安诚意。只要假以时日,常加笼络,这些十恶不赦的土匪必会成为刘国能、李万庆那样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干城!

其次,目前的各方面形势对邛眉一干反对蜀王府的政治势力极为有利。

身负暗查使命的天使黄松已经离开邛眉,带着蜀世子朱平槿和巡抚廖大亨等一干人的犯罪证据到达嘉定。

据护送天使的下人回报,那嘉定知州周仪已经幡然悔悟,献上了蜀王府收受投献,私设税卡、勾结土司,擅夺人命等一系列罪证。

为了证明取得第一手证据,周仪还与天使亲自冒充行商,共同感受了蜀王府在大佛脚下设的水关税卡。

更令人兴奋的是,有了姚官人的助力,来自湖广的巨额资金投放成都市场,立即在成都府掀起了惊涛骇浪。

据最新的消息,成都股市已经崩盘,汇通钱庄陷入了挤提风潮。可以预料,只要汇通钱庄无法按银钞规则无条件承兑现银,那么银钞就会像大明宝钞一样,变成人人唾弃的废纸!

成都府的学生上街,反对蜀府新政,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添头。

众所周知,学生不过是士绅的代言人。学生上街,自然是省城士绅把学生当作了出头鸟冲前头。

省城士绅们群起而反对,那极力推出新政的蜀王府和四川官府就有的头疼了。

天使返京,想必最迟半年便有圣旨到来。

如今邛眉最需要的,就是争取时间。

成都府闹得越厉害,对邛眉争取时间越有利!

……

两千名邛州营的士兵开到蒲江县,蒲江的李大人又惊又喜。他摒弃文武贵贱之别,亲自离城十里,摆出最高的礼节迎接章大人,这让章聋子有点受宠若惊,觉得必须做出点什么才能对得起李大人的信任和重托。

四月四日一早,两千士卒离城过江,开始了对长秋山一带山贼的扫荡。

两千人是个不小的数字,哗啦啦扯了五里长。只可惜这点人马扔进茫茫崇山峻岭,就变成了一堆不起眼的蝼蚁。

更可恨的是,山贼并不与官兵近身格斗,只是利用地利之便,远远地躲在山石林木后打冷铳。两天下来,章聋子的军队一根人毛没抓住,反而陆陆续续丢掉了十几条人命。

这下那些前不久还是农夫

街皮的士兵不干了:

老子们出力出汗干饭吃不饱还没有饷钱,凭什么还要流血?

眼见军心动摇,章聋子有心撤军,但苦无撤军的理由,这时李同知的一名家丁匆忙而来,顿时让章聋子喜出望外:

数百蜀王府的护庄队自新津县沿蒲江河坐船溯流而来,说是奉巡抚大人之命,前来助剿,其前锋已经抵达邛州的回龙镇!

助剿?

听到王府军用这个理由插手邛眉,章聋子立时豪气冲天:

老子这里整整两千人,还用的着你王府军前来助剿?分明是不安好心,要来趁火打劫!

章聋子亮明自己的判断,李大人的亲信家丁顿时大加赞赏,说章聋子与李大人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章聋子人带猪相,心头嘹亮,聪明着呢,一听这话便知有戏。

果然,那家丁随即吞吞吐吐道,李大人想与章大人商量,这王府军恐怕来者不善。山贼不过疥癣之疾,王府军却是心腹大患,两者之间孰轻孰重?不如……

撤军!章聋子正求之不得!只是……章聋子为难地说,他奉知州大人之命前来剿贼,若是此时撤军……

没问题!

那家丁立即代表李大人拍了胸脯。

只要章大人愿意领军挡住南下的王府军,银子、粮食以及对徐大人的说法,都由李大人包干!至于章大人,自然另有一份犒劳……

有这样体谅下属疾苦的上司,任何一位打工族都会由衷地点赞。章聋子二话不说,带着他的两千儿郎撤离了该死的长秋山。

四月六日中午,向北急行的章宏斌终于在蒲江河与临溪河交汇处附近的寿安镇附近拦住了南下的王府军。

寿安镇,这里已经是邛州地界了。

在派人互通来意之后,王府军的将领表示,既然山贼已经剿了,那他们也愿意撤军。可他们是奉命援剿,这撤军也要等上官命令下来。所以只好原地驻扎数日,请章大人稍候。这两日大家都走累了,不如趁机休整一番。

章聋子一听这话有理,又见王府军不过是一群兵甲不齐的乡兵,人数不满五百,心中顿时大定。

王府军即便借故来邛州生事,也绝不会只派出这等烂兵!

章聋子放下心来,便与王府军隔着开始夏汛的临溪河扎营对峙。

不过,如此旖旎的河边风光,敬业爱岗的章将军可不会白白浪费。他迅速派出亲兵清剿周边残匪,终于在某家农舍的猪圈里发现了一个脸上涂着猪屎的相好。

于是乎,邛州军营中很快响起了章聋子那独有的充满节奏韵律的巨大吼声。

……

在朱平槿原针对邛眉的部署中,是按照“倚强凌弱”的思路,把兵锋直接对准了邛眉两个州城。

如针对眉州,从东面的仁寿县和北面的彭山县,分别部署了护**第二团两个营、仁寿、彭山两个守备营,新津和双流两个守备营以及南面的雅嘉守备团也可以随时前来支援,总兵力接近万人。

对于蒲江这个小县,朱平槿最初认为其战略意义大于战术价值,因此只是以军情局行动队截断邛眉交通为目的,并派出李允义前来捣乱。

然而行动队副队长刘京在长秋山太清观的擅自行动,以及廖大亨派出新津县守备营前出蒲江助剿的命令,有意无意间将邛州的主力调到了州城东北六十里的地方。

以邛州官军的素质和装备,走完这六十里重新返回邛州,至少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身处邛眉这滩乱局中的各方势力,迅速发现了这要命的六十里。

大明朝设置邛州守御千户所,目的是防御西边的蛮夷。因此邛州千户所的较场,自然也设在了城内西南角的城墙根下。

这日下午,一场夏天常见的暴雨突如其来,洗劫了邛州全城。

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快,很快云开雾散,在较场没长青草的中心地带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水洼。

士卒们就一身号衣,脏了洗了只好赤身**呆在屋里不敢见人。

军官们一看较场的模样,很高兴没法操练了,于是请示守城的将领邛州千户所练兵副千户卢本学。

卢大人的命令很快到达,全体息操,在较场里休整。

士卒们没什么好高兴的,反正横竖不能离营。最高兴的是军官们。他们趁着主将不在,三三两两溜出了兵营。吃酒的、赌钱的、逛青楼的、会相好的,总之是想做什么做什么。

对于较场上那些新近抓来的千余士卒,军官们放心得很:早吩咐了厨房里煮上三石糙米,那些饿死鬼们为了吃饭,还会擅自离营?

这日晚饭后,喝了一碗干粥肚子依旧空捞捞的士兵们三三两两地坐在较场周围。一面享受山里吹来的凉风,一面无所事事地开摆龙门阵。

关于邛眉两州与省府成都之间的纷争,士兵们心知肚明,可不会太过关心。他们热衷谈论的话题,虽然多得天花乱坠,但最后无一不回到与自己利益攸关的事情来。

“知道王府军的王大牛吗?知道他是哪儿人吗?”一名士卒口沫四溅地向周围卖弄着自己知道的一点八卦。

“这临邛城周边三十里谁不知道!城北王家山的!” 周围的人哄笑道。

“去年春世子爷路过临邛,那王大牛正与杨天官闹租子打官司!世子爷瞧他是条汉子,便把王家几兄弟带去了雅州,还给王家山的人还了租子。王家山出了这等人物,真是跟着享福了……后来听说王大牛在雅州平乱立了大功,现在好像当上了大官……”

“什么好像当了大官!就是当了大官!正团级!”

等周围的七嘴八舌清净了,卖弄的士卒终于反击回来,夺回了自己主讲人的地位:

“知道什么是正团级么?告诉你们,朝廷的参将,在世子爷那里顶多不过就是个正团级!

正兵营的参将王祥,奇袭巴州,用大炮轰死了土暴子一家大王,一直守到护**大胜,这才被世子爷定了头功,连升两级,提拔到正旅级的高位!”

“那王大牛不是比我们章大人的官还大了?!”

“章聋子光屁股指挥还夹个尾巴佥事,在武官里就是个屁大的芝麻绿豆官!依着我看,王大牛比徐大人的官还大!”

主讲者用不屑的表情对周围回应者的低水平表达了轻蔑。

众多回应者听闻,连忙深刻检讨,决心努力提高水平,以便能跟上论坛形势的最新发展。

“参将?原来正团级便是将官! 正奇援游四营,参将是援兵营……”一名回应者或许以前当过官兵,对朝廷的营制很熟。他掰着手指头算出了参将的营号:“应该是援兵营!按说援兵营至少三千人,可如今有一两千人的援兵营都是上官青眼……”

孰料主讲者依然对回应不满意:

“你那是朝廷的老规矩!将官见到知县也要点头哈腰。为什么?那叫以文御武……可如今我这蜀地是世子爷当家……

世子爷的新规矩,是集体决策,文武相制!随便哪个营头,都有监军。将军与监军一样大,一般高,平日各做各的事。遇到大事,大家坐下来一起商量,那叫开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