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五卷 安内攘外

崇祯十三年 第五卷 安内攘外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第五卷 安内攘外 第五百零六章 潜流暗涌(一)

四川西边的大山,古书上称为岷山、邛山。uu234实际上,这些山都属赫赫有名的龙门山脉。

龙门山脉,这个地处横断山系的山脉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地震带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千年来,龙门山地震带共发生了毁灭性地震二十六次。

前世五一二那天,朱平槿第一时间冲出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就掏出手机给老婆打电话。但与所有灾难电影中设定的情节一样,通信全部瘫痪、交通全部堵死。

最后,罗雨虹是脚蹬恨天高走到s委找到了他,那时已过晚上十点了。

五一二之后,四川全面进入了紧急状态,忝为d员干部的朱副处长当然也不能例外。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留守办公室值班,接听桌上的电话,汇总各方面情况,并且负责给指挥中心值班开会的大领导掺开水泡泡面。

朱平槿听老婆绘声绘色描述过那惊魂一刻。

罗雨虹当时正在成都市中心某著名地标建筑的第三十五层会议室里谈理念、讲情怀,然后整栋楼就以势不可挡的气势跳起了老婆最擅长的舞蹈广场舞,并夹杂着钢结构刺耳的声音做伴奏。

白骨精们尖叫着冲出会议室,然后愚蠢地去按电梯。而老婆只是回到了会议主持人的座位上,整理了一下衣服,就着桌上剩下的咖啡吃会议甜甜圈。

“要死跑不脱”,这是老婆的原话,朱平槿记得很清楚。她说,房子要垮早垮了,哪里等得到你从三十五楼跑下来?若是房子没跨而楼梯间却垮了,那死得岂不冤哉!

……

时间回溯到崇祯十五年春末夏初。

龙门山,同样还是这座蕴藏着毁灭力量的大山,将再次扰动刚刚平息的川西大地。

从一望无垠的川西坝子到高耸入云的龙门山脉,几乎没有任何过度和衔接。

西面高山的融雪被南北横亘的龙门山脉所阻挡,无奈地通过山石间的峡谷和裂隙,释放到川西坝子肥沃的平原上,形成大大小小的河流和灌渠。

顺着青山幽谷,溯着白溪清流,大概是平坝人进山的唯一选择。

一条支流进去,便是一条山谷,便是一片农田,便是一个村庄,便是一个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可能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的族群。

然而,这个世外桃源般的青山绿水间,却有一群奇怪的人。他们人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似乎与山里的百姓没什么不同。但若凑近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群人的与众不同:

只有男人,没有女人;只有精壮,没有老弱。

没错,他们是群土匪山贼。江口之战中侥幸逃生的牛角寨土匪,全都匿身于此。

重重的大山下,几面高高耸立的赭红色山崖严严实实封住了外面世界。

山崖的脚下,一条小溪弯弯曲曲。

小溪两岸的坡地上,零零星星散布着高低错落的小块农田。

农田的边缘,高高低低建着不少的房子。有些稍微像样,更多的则是木头树皮搭起来的简易窝棚。

这里原来是个山中的猎村,是猎人进山时临时落脚的地方。陈怀年带着的牛角寨残匪进入邛山后,便在这里落草。当地山民都知道这一伙人不正经,但他们既不偷也不抢,所以渐渐相安无事。大胆的村民还在村外留下山鸡野猪等猎物,从土匪手里换些银钱。

……

夕阳西下,土匪们收了农活,开始忙活着慰劳自己空瘪的肚皮。

猎村最大最好的一间房子里,住着牛角寨曾经的二当家陈怀年和他族弟四当家陈怀金。陈怀金还没有回来,而陈怀年则蜷缩在木板拼凑的床。剧烈的咳嗽让他像垂死的虾米一样,身体一弓一张。木板床嘎吱嘎吱地响着,仿佛立即就要散架。

“二叔!”

一名小匪听见里面动静,搬开树枝编成的柴门跑了进来,一股带着药味的山风随着他的身影一起灌进了昏暗的房间。那小匪十五六岁的样子,身材瘦高,头发散乱披在肩上,破烂的衣衫露出结实的肌肉。他着急地跑到陈怀年面前,使劲给二叔揉胸捶背,希望自己的举动能够让床上的病人好受些。

一通捶打,陈怀年渐渐止了咳嗽。他平躺下去,虚弱地吸了一口气,深陷的眼窝望着屋顶漏出的亮光。

“好孩子,没用的。二叔不行了。二叔这辈子,一错再错,害了自己,害了陈村,也害了达哥儿你们父子。”

这少年是陈怀年正经的亲侄儿,名叫陈仕达,小名达哥儿。

达哥儿的爹是陈怀年的大哥。当年陈怀年落草牛角寨,他爹冒险上山苦劝,但陈怀年一意孤行,反倒把他爹留在了山上。

不是达哥儿的爹想当土匪,那是没法。上山为匪乃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依大明律那是要株连九族的。陈怀年不下山,他爹回去也是死。

陈仕达的爹在山上,没几年便郁郁寡欢得病死了,留下一个刚满月的儿子。陈怀年收养了侄儿,这些年教他读书明理,熬练筋骨,十几年竟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

“二叔的剩下心思都在你们两兄弟身上。”陈怀年说话间,艰难抓住达哥儿的衣襟。陈仕达连忙伸出手,把二叔枯瘦的手握在掌心。

“虽说这里人都姓陈,但进了彭山见了血,人心都变了。二叔昨天偷偷写了一封信,就藏在这枕头底下。你拿着去投奔蜀世子,看在我将功赎罪的面上,他或许能给你一个前程。”

达哥儿不愿意离开病成这样的亲人,只好找了个理由。

“二叔,那四叔还指望我给他帮忙呢!”

“你这傻孩子!”陈怀年一急,又是阵剧烈的咳嗽,“你怎么不明白?你读过书,和外面那些混人根本不是一路的。你四叔能撑多久,他自己都不晓得。你何苦陪着卷进去!”

“二叔,我去就是了。”达哥儿嘟哝着,“只是我一走,那谁来照顾你?”

“别忘了,我现在还没死,还是当家的!”

陈怀年费力地从枕头下摸出那份书信,抖抖索索交给陈仕达。达哥儿连忙接了,这是一份折叠缝好的绢帛。在陈怀年逼人的目光下,他没敢拆开观看,便把信塞进了衣服里。

陈怀年目不转睛盯着达哥儿的一举一动。末了,他突然直起腰来,伸手将陈仕达的双肩死死抓住。

他的喉咙,发出了沙哑的声音:

“记住,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你四叔!

你只管走,越快越好。这事以后我来给你四叔交代!

上次那批货太多,蜀王府没拉完,最近可能还要来。你去帮着交货,然后悄悄找到他们首领,给他说,陈怀年有绝笔信报与世子得知。这事情这么隐秘,他们首领必定是世子亲信,他有办法把你送过去!

见了世子,你就只管磕头!他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他问你什么,你就老实回答,知道什么说什么,不知道的别瞎编。明白了吗?”

“知道了,二叔。我照你说的做!”

陈仕达知道,这是他二叔最后的心愿。大股泪水从他眼眶涌出,滴在陈怀年干瘪的胸脯上。

“给二叔起誓,当着陈家的列祖列宗起誓。你将来一定要光宗耀祖,重新复兴我陈家!”

“我给二叔发誓!我给祖宗发誓!”

“记着,去看看你的兄弟!你走吧!”

陈怀年的双手松开了。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陈仕达依依不舍地又看了看这个像父亲一样把他养大的人,狠狠心,用袖子擦干了脸,转身出去了。

……

第二天一早,陈仕达背着包袱卷,上搭一卷毛皮,肩头斜挎猎弓,手上拎着山鸡,与几名山贼伪装成贩卖山货的猎户,来到了邛州城西白鹤山下的一座小院里。

白鹤山顶有一座千年古刹,名叫白鹤寺,这座小院便在上山进香的山路旁。

小院有三面的土墙,还有正房、厢房、耳房、罩房等土坯茅草屋七八间。门外当道处有一小块平坝,罩房开墙改做了临街的茶铺。

这处建筑远看简陋破败,但走进里面,却发现空间够大,可以充作库房。陈其赤新场镇大败,数千官军遗弃的兵器衣甲粮秣中的剩余部分,就秘密贮藏在这里。

山顶的白鹤古刹,为这里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毗邻道路的条件,使小院成为土匪和物资进出大山的上佳中转站。

当然,过往停留的进香游客,也使小院成为了土匪们知晓外界重要的信息窗口。

人多眼杂,陈仕达初到此处,没有轻举妄动。联络用的信号两束菖蒲挂出去了许久,那边的人也没有来接头。

数日之后,几名香客从古刹归来,途径临街茶铺落脚休息。从香客们的口中,充当跑堂的小匪得知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消息。

邛州最近人心惶惶,上至官府,下至百姓,议论最多的热词只有一个:蜀府新政。

佃户们最关心这五成租佃比例能不能落实,很多人已经交了去年的秋粮,后悔得跺脚;

地主们痛骂新政为乱政,什么五五分成,什么强制征购,什么一刀切,都是蜀王府那对奸夫淫妇掠民害民的又一项确凿罪证。

书生们对限制州学、县学生员人数和待遇这两项最为痛恨。至于让他们服役当丘八,他们有如节妇逼嫁一般誓死不从。

至于官府,当然扯出了朝廷的成法做挡箭牌,明确拒绝了布政司的行文。

百姓们传言,邛眉两州的弹劾奏疏已经快马发往京师,还附带了邛眉士绅鲜血写就的万民折。

蜀府新政所造成的省地对立,对于久困于大山中的一部分土匪们来说,那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种对立的局面会对自己的命运有什么影响。

道听途说的消息是不可靠的。

小院中的土匪头子当即决定,第二日亲自带人进城打探消息。陈仕达作为当家的亲侄儿,自然也要去。

第五百零七章 潜流暗涌(二)

第二日早晨是一个浓雾天。

山谷中涌动着大团大团的白色棉絮。团雾翻滚着,冲撞着,一路向山下的平原涌去,吞没了田野,吞没了城市,也吞没了路上的行人。

在这晨曦之雾中,土匪头子领着陈仕达再次装扮成进城叫卖山货的猎户,踏上了进城的小路。

白鹤山距离邛州城并不远,大约只有六七里。走了小半个时辰,就到了邛水上的石桥。过了石桥,便是邛州城西门外的千亩荷塘(注一)。荷塘的尽头,便是邛州的西门。

天色已经大亮,可不知为何,城门迟迟未开。等待进城的人群,满满地挤在了城门口。

两人一见正好,连忙混在人群之中,听人议论。

不到一会儿,他们就在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得到了想知道的大部分信息,比如邛眉官军的去向,比如邛州王庄傅(元览)庄头的去向。

土匪头子当即决定不进城了。先折返白鹤山,尽快赶回山寨报告。可就在此时,薄雾中响起了零碎的马蹄声。

“占住桥头,把人都围住了!”一个巨大声音压倒了百姓惊慌的叫声,显得格外粗旷、响亮,“老子缺兵少将,老天爷正好送来些精壮!”

“你快跑,把消息带回去!老子留下来,看看是吉是凶!”

在蒙蒙白雾的裹挟中,那土匪头子一把将陈仕达推下了荷塘的岸堤。

荷塘连通了邛水。陈仕达借助荷叶的掩护,终于游到了邛水边。

邛水汇集了山涧溪流,虽然不深,但冰澈刺骨。陈仕达涉水过河,冻得全身僵硬,嘴角乌青。等他在薄雾中撞撞跌跌逃回白鹤山下的小院,孰料留守的人已经先行得知他们出事的消息。

原来土匪出门打探消息,总是一队两组。一组人露面办事,一组人殿后接应。

殿后接应的人看见大队官兵带着绳索疾驰而来,堵住了邛水石桥,情知过桥去的人被包了饺子,连忙逃了回去。

两边一对消息,情况完全清晰了:

邛州千户所急于抓夫,起因正是邛眉官府对抗蜀王府和巡抚衙门的新政。

王府军已经占领了邛州以北的大邑县,王府在邛眉两州的王庄已经全部撤了。两者之间会不会真的打起来,谁也说不清。

不过,邛州官府急于扩军,这对于生活困顿已久的土匪们,或许还是个机会。土匪们碰头一议,觉得应该马上派人回寨。陈仕达作为二当家的亲侄儿,是回去报告的最佳人选。

只是陈仕达惦记着二叔的嘱托,便推说他在跳河逃跑时扭伤了脚,走不得山路。

土匪们不疑有他,便留下陈仕达和另一名充当跑堂小厮的土匪看守小院和里面藏着的武器,其余人则连夜返回了猎村。

……

三月末的一天早晨,和煦的春光已经洒满了邛州城内著名的天官花园。

白居易的诗中有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三月末的时节正是赏花留春的好时光。

然而此时的天官

花园,却弥漫着一股紧张肃杀的气氛。

百余名身着劲装的剽悍家丁将花园里外团团围住。他们阴沉肃杀的表情,有如横店的群众演员,在神剧中集体施展面瘫演技。

花园西北精巧轩敞的莲塘藕榭里,已经满满坐上了许多客人。

这些客人,大都是邛州城里的官员和著名士绅。百无聊赖之际,他们或者机锋激辩,或者窃窃私语,或者一言不发品茗沉思。

等了不多时,一位老者乘着凉轿缓缓而来,翠衣红裙的娉婷少女簇拥着他,把他拱托为粉桃之蕊、红杏之蕾。

座中客人连忙起身正衣冠,出了水榭前去施礼。

凉轿落地,一名儒冠交领银带玉扣的中年人几步上前,伸手将老者扶住:

“老大人鹤发童颜、老当益壮。今日一见,吾等有主心骨了!”

“老朽何德何能,敢劳徐父母亲扶?”老者微笑着谦虚道。原来这老者便是花园的主人,人称杨天官的原吏部文选司郎中杨伸。而他口中的徐父母,便是邛州知州徐孔徒。

杨伸遇事心静如水,徐孔徒却没有这般涵养。

他听着杨伸所言,便自嘲道:“老大人啊,火烧眉毛啦!若那蜀府小子得逞,本官这父母也做不成了!大家伙齐聚您这儿,就是想听听您的主意!”

杨伸一听这话,顿时脸色就垮了。

“大人头上乌纱,可是皇上给的!不是他蜀府小子给的!徐大人可要慎记着!”

杨伸这番话,立即引起了客人们的共鸣。

一名头戴乌纱,身着红袍狮子补的高胖官员在人群后以震破耳膜的音量高叫道:

“杨老大人说的极是!我等身上官衣,都是皇上御赐,凭什么那小子说扒便扒!依我老张看,那小子擅作威福,定是要谋反!”

“哦,原来是章大人!”

杨伸眯起一双老眼,对着声音的方向瞧了瞧,脸上露出和蔼亲切的笑容。他朝章某某招招手,示意他近身说话。那高胖官员得了杨老大人的青眼,像是深山里寻得了宝物般喜笑颜开。他凭着自己的力气,挤开几个不服气的书生,快步迎到了杨伸的轿前。杨伸抓住章大人粗壮有力的糙手,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携手走进了水榭。

“明白了?”一名拖后的书生对他的两个同伴小声嘀咕道。

“老大人的心意,是要以武对武了!”另一名书生散发着浓烈的醋气,同样小声回应道,“否则章聋子一介杀良冒功的粗莽弁卒,何至于走到我等之前!”

“某看未必!不过虚张声势罢了!”最后一名书生哂笑道,“我们能与蜀府比的,只有银子和粮食!”

……

有了杨老大人的青眼,人称章聋子的挂成都前卫指挥佥事衔,邛州守御千户所千户的章宏斌自然落座在前。不过在他上首,还有一名奇葩的书生。那书生即便与章大人对面拜稽,也在偷窥杨老大人身边那几名青葱般粉嫩的豆蔻女郎。

“眉州生员李镜!”那书生一面目不转睛地瞅着女人,一面对着章宏斌楫手长拜,“眉州李知州正是家父……”

“哦,原来是李公子!”章宏斌故作一惊,心中却涌出一股狂喜:

邛眉两直隶州比邻而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早听说眉州知州李传第为人阴鸷(zhi),最善聚兵。有了眉州强援,邛州便可省力不少。这李公子是个斜眼,听闻人称问斜阳。虽然不堪入目,但既然来此,就亮明了其父李传第的态度。

“章大人可知,与徐大人对坐之人……”李镜瞟着女人,小声询问章宏斌。

李镜所问之人,其位又在李镜的上首。

那人衣着华贵,约莫四五十岁年纪,却生得肤白透红。一缕整洁柔顺的黑髯,轻附颌下。奇怪的是,那人从入座到现在,一句话也不说。杨伸到来,那人也不出门拜见,只管端坐着喝茶望天。直到杨伸和徐孔徒领着众人进来,他才站起来轻轻一躬。

章宏斌实话实说:“我也不知,想必是哪路山中高人!”

章宏斌习惯说话带吼。他一没注意,这声音就让所有人都听见了。

那人当然也听见了。他搁下茶盏,轻蔑地看了一眼面红耳赤,眼睛却永远瞟向女人的李镜:“鄙人并非什么山中高人!鄙人就一下贱的家生奴仆!”

那人说话,虽然用的是南语正音,但带有一点湖广口音,座中的人们立即觉察了。难道这事把川内某名湖广籍大员也搅了进来?

见那人主动开口,徐孔徒只好站了起来,向在座各位介绍道:

“此乃武陵城姚大官人之亲信长随,单名一个辉字。姚小官人是也……”

那人不客气地打断了徐孔徒的介绍。

“鄙人已然说过,鄙人就是一家生奴仆,当不得什么大官人小官人!

鄙人奉主母之命,来四川以钞换银。没料到,成都府门未进,却被徐大人派出官差半路截下,带到了这个偏僻的鬼地方!

鄙人今日有言在前:若是你们拿出的主意能让鄙府主母赚得银子,那鄙人不妨凑上一股,赢了输了全当是做游戏;若是你们出的尽是些不着边的馊主意,我姚家天家贵戚,这等惹祸上身的屁事只管找别人去!”

姚辉一开口,便是语惊四座。

在场之人都是些人精,他们很快就将“武陵城”与“天家贵戚”两个关键词联系在了一起。

武陵城,即湖广常德府的别称。常德府的天家贵戚,天底下只有藩封常德的荣王朱慈照!

想通了这一点,众人在踌躇满志之余,又不免心惊肉跳:荣王都进来了,这盘赌局下的筹码还能小了?

可惜令众人吃惊的人和事还在后面。

徐孔徒在不成功地推出了荣王太妃的家奴姚辉后,立即在杨伸的眼色下束手敛容,恭恭敬敬站到了杨伸侧后。只见那杨伸领着徐孔徒,对着主座之后的花石长条屏风长跪而叩:

请二王公特使宣示圣上旨意!

“咱家不远万里而来,只为着一件事:陛下口谕,着东厂提督太监王德化派出特使,阴查蜀世子朱平槿之不法事!”

一名身材矮小,面上蒙着白纱的人尖着嗓子,操着一口浓重的京腔,背着手缓缓从屏风后转出来。一面刻着篆字的牙牌,被他用一根小指头拎着,随意晃动,时隐时现。

注一:今瓮亭公园。据说是卓王孙的故居,天知道到底是不是。

邛水,流经邛州城西边的一条古老的大河,在新津县以南注入蒲江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