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五百一十一章 潜流暗涌(六)

崇祯十三年 第五百一十一章 潜流暗涌(六)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红杏楼三层的雅间中,三人已经停下了手中的筷子。uu234

两人在听,一人在说。

郭世喻完全被幼弟的主意惊呆了。不是因为郭世骧的主意新奇独特,而是因为这主意的宏大壮观。

“当今社会,什么最值钱?”

郭世骧像说书一般,手掌在饭桌上重重一拍,发出砰的一声。

“创意!

知道世子的一个打谷机创意卖了多少钱么?

一万两!整整一万两!

拿到罗姑娘一支鹅毛笔,杨能便搞了个制笔公司,去年仅仅几个月便赚了多少?除去他自己所得一半,他还能分给罗姑娘五千两!

杨能那货也是贼胆大,竟然与罗姑娘掰条件,说除了他的制笔公司以外,任何人都不能生产鹅毛笔,连罗姑娘自己也不能,这叫做独占许可!罗姑娘除了卖创意,还要以蜀王府的名义,督促官府查处那些非法制笔的商号。之所以罗姑娘的创意比世子的卖得贵,就是因为有这些附加条件!

安文思和王工正造的大马车,外面想偷设计的人可以从承运门经端礼门,一直排到中和门!听说世子曾想将马车赐给舒师傅,以示尊师重道,后来却莫名其妙收回了成命。我猜,这一定与创意银子有关……”

郭世喻恍然大悟。

“你费尽心思钻进机器局研究院当个不拿薪水的小助理,原来是想做偷创意的贼!”

“还是大贼、商贼!”宋显珠落井下石道。

郭世骧大言不惭:“读书人的那点破事,怎能叫做偷!不过为后世留一段佳话而已!”

见两大哥又要嘲笑,郭世骧连忙补充道:“这可不是小弟胡诌的,那是世子真言!宋大哥,几家郡王府背着大宗在新都和双流开了两个沙发作坊,你的木器号不是也有股份吗?”

彼此间把老底戳破,三人大笑一回,共饮一杯,话题便转到了今日商议的正事上。

“环城轨道马车,三弟这创意倒是不错。只是一细想,又觉得很悬……

在城墙外修一截轨道,比如百丈,花不了多少钱,自己凑凑就能干。再造一辆又宽又长的马车,装十至二十人,以双马或四马拉拽,省时省力,车价也便宜……

只是成都府环城可非百丈,那是二十二里,要用多少的银子才能建成?

从南北东西有几条大河:锦江、沙河、摸底河,还有数不清的沟渠!

……木轨过河,非得架桥不可。若须保证航船通行,那桥不得建成拱形?马车能不能拉过拱桥去?

轨道马车不能转弯调头,那马车是绕城顺转还是逆转为好……

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蜀王府和官府。若是我们费尽心力修好,那王府和官府一纸文告,便生生夺去,那我们……”

“二兄,你做事就是这般瞻前顾后!”

郭世喻的一连串担心明显引起了他三弟的不满。

“银子不够,我们可以四处化缘。那几家郡王府搞的沙发作坊、石灰作坊,还不是几家凑钱?万不得已,我们还可以申请发行股票公开筹资嘛!至于架桥修路,那是王府历来鼓励的,怎会反对

二兄你瞧,世子正在整修怀口镇到顺庆府的大路,何猪头和徐扒皮的人都上了,护**在川北俘虏的上万土暴子也要送去修路。

听说世子曾经放出狂言,以后护**打到哪儿,这大路就要修到哪儿!

以小弟看,成都这城太小了,穿城不过十里。蜀王府一家就占了两里,还有那几家郡王府、二台三司府县各级官府、寺庙、官仓,城里能放下几双脚?城外,才是土地升值潜力最大的地方……”

“世骧说得有理!”宋显珠趁机帮腔,“太祖高皇帝曾有言:蜀之为邦,在西南一隅,羌戎所瞻仰,非壮丽无以示威仪!”

“对呀!对呀!”郭世骧高兴地鼓起掌来,“世子言必称太

祖高皇帝,我们就来个……”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郭世喻对他三弟翻了个白眼。

“二兄真乃状元之才!”郭世骧嬉皮笑脸地来拉手,结果被他二兄打了回去。

两兄弟闹腾,宋显珠只是淡淡笑看,并不插言。等到两人的目光齐齐转向他,他才笑道:

“世骧创意确是不错。如今省城百业兴盛,人多商号多,这城里早晚爆满。为兄从南川王府中打探得一个消息,说某次罗姑娘大发牢骚,骂这成都府小得如同煎锅……”

“怕不是嫂妹之功吧!”郭世喻打趣道。

郭世喻大嫂的妹妹,即宋显珠的夫人李氏,与南川王长子妃尤氏同是成都西城人,是手帕之交的闺密。宋显珠能够挤进王府的生意,还能与几家郡王府合伙做生意,李氏功不可没。

宋显珠没有正面回应郭世喻的挪喻,只是略带神秘的笑容道:“世子和罗姑娘都是见过大世面的神仙转世……别问鄙人如何知道的……只是告诉尔等,这成都府太小了,早晚要扩大……”

“拆城新建,恐怕劳民伤财!”郭世喻书生气上来,便插言道。

“谁说要拆城?现在护**横扫川北,谁还敢窥视蜀都?”宋显珠嗤了一声,压低了声音:

“建设部已经向罗姑娘提交了规划,就在府南河外,围着城墙造一圈新城。新城之中有一条环形的大道,两边各空出两里半。你们想想:五里宽,二十二里长,得有多大面积?这样一来,成都府怕会扩大一倍!听说罗姑娘已经给这条环形大道起好了名字,就叫一环路!”

嘶!郭氏兄弟同时吸了一口凉气。一条环形大道,这不把武侯祠和青羊宫这等城外的名胜也包了进去?

“有了一环,肯定还有二环……”

郭世骧反应极快,脱口而出。然而在宋显珠凌厉的眼神下,他立即刹住了后半截话。因为跑堂的正拎着茶壶站在门口。

等到茶博士走了,郭世喻起身关好门,这才对宋显珠道:

“崇祯年来,成都府被奢安和闯献逆贼围了三次。东南西北四城外房屋完好的十存四五,遍地都是草草搭就的泥墙草屋,住的多是穷困潦倒之人。去年王府趁着地价低廉,在城外收了不少好地,现今建一座新城倒也不难。可近来地价飞涨,城郭地一亩皮骨合计超过了四十两,回澜塔南机器局那边已经涨到了九十两!等我们在新城建环城轨道,那地价费银……”

“路边地价几何?巷中地价又几何?”宋显珠躺倒官帽椅上,哈哈笑问道。

郭世喻毕竟是聪明人。宋显珠反问,他略微一怔,立即想到了一种可能。

“明白了!”郭世骧也笑起来,“诱王府以土地入股。这样了买地银子,还把王府拉下了水!这就像汇通钱庄和机器局,凭啥王府也不会作难自己的生意!”

“郭家表舅刘先生不能忘了!”宋显珠提醒道。

“好!把廖大亨和官府也拉下水!”两兄弟大笑道。

“还有轨道两边的上好土地!既然我们修轨造车,谁是道边好地我们最清楚!等到轨道建成,一亩地可不至四十两了!”

宋显珠说的是实情。如今城内半亩地大小的宅院,根本是有价无市,出价几千两未必能买到。

巨大而充满诱惑的经济前景,让郭世喻暂时忘记了秋闱那一档子烦心之事,三人专心讨论起修建木轨马车的各种细节来。

轨道技术并不复杂,机器局有现成的可做参考。规格也很简单,就是沿用机器局的轨道标准。轨距五尺,车宽一丈。据说这五尺的轨距与安文思和王工正造的大马车一模一样,是所谓“标准化”的结果。

环城双轨,一条正转,一条反转,百姓可以便捷搭乘。

拱桥两端加上较长较缓的引桥,既可让马车轻松上下,也可方便航船通行。马车四周设上车跳板,可以让路人在行驶中自由上下车。

三人埋头于新的事业,全然不知时光飞逝。转眼间天色变暗,跑堂的借着掺茶机会进来提醒,三人这才觉得腹中饥饿,于是又叫上几样清粥小菜大快朵颐。

三人吃着,便聊到了最现实的资金筹集和项目启动上。

宋显珠道:“鄙人明日便将机器局的股票全部出手!奶奶的,如今一股超过十二两,实在有些高处不胜寒!卖了股票,这修路的银子便有了着落!”

郭世骧也嚷道:“我家的那万亩水田也可以抵押给汇通钱庄,光是田皮一项,也可筹集十数万!”

“也省得我俩夏秋两季去收租了,倒落了个清闲快活!”郭世喻一面往嘴里塞饭,一面咕噜着嘲笑他三弟。

不过,郭世喻的嘲笑并没有引来回应。等他悄悄抬起头来,才发现另外两人正在用眼色激烈地交锋。

怎么了?两个大男人还搞眉目传情?

他三弟终于熬不过宋显珠的坚持,把脸转向了他二兄:“二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何将王府拉下水,你……”

“莫不是让本秀才求见李崇文吧?”郭世喻说完,继续埋头吃饭。

“正是!二兄,他是王府的副总理……”郭世骧眼巴巴地望着他哥。

郭世喻明白他小弟死缠烂打的德行,于是假装矜持道:

“去见李崇文,倒是无甚难处。他还欠着本秀才的人情呢!上次在仁寿县,他说请我吃马肉。结果呢,马肉没吃二两,马腿骨倒是啃了一根!只是听说他政务繁忙,正在忠州公干……”

“郭兄有言,不妨明说。”宋显珠放下碗碟,正色道,“鄙人是生意人,我们亲兄弟明算账!”

“钱财分账,自有父兄做主。只是吾有一事不明:宋兄于蜀藩宗亲也是熟人,何必借吾一用?再说表舅乃廖抚姻亲,我们何必舍近求远?”

一听这话,宋显珠的脸色顿时沉下数分。

“郭兄不暗内情,吾固知也!世子为君,廖抚为臣,以臣谋君,为臣者大忌也……至于个别蜀藩宗亲,近日……恐有大难!”

“为何?”郭世骧好奇地追问。

“听见什么声音没有?”宋显珠问道。

外面的声音倒是不小。

窗外是街面的喧闹,门外则是跑堂的脚步。隔着一堵青砖厚墙,还能听见隔壁酒客猜拳行令的嘻嘻哈哈。

“南边文翁石室那边的声音越来越大,难道你们听不见?”

“我是真的没听见!”郭世骧闹道。

“宋兄之意,乃是你想听便听得见!若不想听,那么等于捂住耳朵当聋子!”郭世喻恍然大悟道。

宋显珠还没有来得及答复,就听见门外走廊传来了急促的呼喊:“二少爷!二少爷!”

是自己书童的声音。郭世喻离座拉开了雅间的门。

“二少爷!”那书童满头大汗,看见郭世喻,像是见到了救星,“二少爷,赶紧回府!老爷……老爷……”

“我爹怎的?慢慢说!”郭世骧闪出房间,冲着书童嚷道。

“原来小少爷也在!”那书童松了一口气道:“舒师傅杀到了我们府上,说二少爷跑到府学闹事。老爷夫人一听就急了,分遣家人来四处寻你。小的寻到了这南渎庙池边,方才在楼下见到了府中马车……”

“舒师傅来的正好!”郭世骧大喜道,“这事不如请二兄向舒师傅通融。世子尊师重道,想必舒师傅的话,比李崇文的话还管用……”

“二少爷、小少爷!”那书童着急地打断了郭世骧的话,一脸后怕的样子,“你们千万别承认去了文翁石室!知道舒师傅的脸色吗?沉得直掉冰渣……知道老爷的脸色吗?家法已经请到了前院!”

书童口中的郭府家法,乃是根祖传的五尺长的蘸水皮鞭。

“你无须多言,本公子自有分寸!”

蘸水皮鞭没有吓住郭世喻。他突然信心百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