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松林山下(二)

崇祯十三年 第一百六十三章 松林山下(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一名年轻的骑兵从西飞奔而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红色的背旗猛烈地挣扎着,好像立即就要挣脱人体的束缚,飞向自由的天空。

“报!”声音夹在急促的马蹄声中,远远传来。

等骑兵勒住马,宋振嗣不等他开口,先一脸心痛。

“慌什么!人来了是不是?高教官,又不是紧急军情,跑那么快干什么?我们这里不比天全,战马精贵,若是路上踩了石头崴(wai)了马腿怎么办?”

年轻的骑兵擦擦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在天全的山路上野惯了,上了马背就忍不住快马扬鞭。这骑兵名叫高知聪,还有个小一岁的弟弟高知明。他们兄弟俩便是青衣江之战中给世子朱平槿留下深刻印象的那对天全土司探马。

现在松林山基地的战马可是宋振嗣的心肝宝贝。为了这批战马,宋振嗣三次向世子奏报,并委婉提醒世子在天全对他的承诺,世子这才找高安泰临时加购而来。高安泰看在世子的面子上,先在高荣宣的骑兵队里挑了一百匹战马救急。朱平槿按成都府的市价给了一万两,高安泰则按天全的市价只收了五千,顺便还送了朱平槿两个家奴作添头,这两个家奴便是高知聪、高知明兄弟。朱平槿拿到战马,一半配发给文武官员当作公务用车,一半就送到松林山,让宋振嗣训练个实验性的侦查骑兵排。

仅仅一个骑兵排,而且还是实验性的。这并非朱平槿小气。

崇祯年间,因为四川乃至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域战事不断,各地的官军急需用马,战马杂马的的消耗量都很大。大明马政的破坏,使马匹的供需矛盾更突出。

四川盆地本不是马匹的主产区,而且川马身材矮小,比驴子大不了多少,不能用作战场冲杀的战马,只能用作驮马和挽马(注一)。川军原来用的战马,主要来源于松潘、茂州一带的土司。可这些地方出产有限,本身也需用马,再加上官府刻意压低马价,土司贸易的积极性很低,这就造成了四川马匹奇缺,马价高涨。朱平槿打通茶马古道之后,在天全设立榷场,买卖公平,包括松潘在内的乌斯藏各地土司们得到消息,便将原来输入川内的马匹转输天全交易。如此一来,这使马匹本就奇缺的四川更是雪上加霜。

罗雨虹在三四月间换回的五百匹战马,一千匹杂马,按照朱平槿的意见全部送到了成都市场上发卖,一上市立即引起了轰动,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战马平均卖到了一百两以上,杂马卖到了六十两。除去转运路上马匹的疾病死亡,依旧净赚一倍。成交价中最高的一匹大黑马,竟以三百两出手。罗雨虹初战告捷,信心倍增。她立即筹划出一个更大计划。她要通过对营销渠道的控制,不仅掌控四川的马市,而且还要通过重庆府这个水陆码头,把战马卖到价格更高的湖广、江西和南直隶去。

秋天便是这个计划实施的时间。那时,蒙顶山秋茶上市,川西高原秋高马肥,正是互榷贸易如火如荼之际。

……

松林山基地在龙泉山脉西麓,距离牛角寨一二十里。龙泉山脉的一根支脉从主脉上伸出来,把这块三四千亩的浅丘谷地合抱在怀里,只留下西边一个稍矮的狭长山脊可以供人翻越出入。浅丘谷地长满笔直挺拔的松柏,因为长年无人砍伐,松柏的落枝已经在山地间铺满了一层尺余厚的松软地毯。

在这样的地形上,战马再好,也是跑不起来的。刘红婷感受着身下马匹传递的柔软,呼吸着山林间宁静甜美的空气,悄悄向后瞥了眼落了半个马身的舒国平,俏脸忍不住微微发烫。

世子亲自牵线做红娘,舒国平还能不知道刘红婷对他的情意?两人门当户对,相似的家庭出身、相似的教育背景、相似的工作性质、还有相似的人生际遇,从各方面分析,两人都是天作之合。当然刘红婷最吸引舒国平的,还不是那些外在的东西,而是她身上那种开朗活泼、那种聪明伶俐以及那种对美好生命的热爱和追求。他知道自己呆板无趣。在彭山刚开始与刘红婷搭班子的时候,听说她是个男儿性格,脑袋里也是奇计百出,他还担心两人难处。后来见刘红婷事事顺着自己,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为了工作,他有时也会主动上门。彼此间言语多了,人便熟悉了。这时他才发现,刘红婷总是趁他不注意,对着他痴痴的看。

两三个月不见,乍一相见,怎么想好要说的话全忘了?舒国平心里埋怨自己。鲜红色的大氅在他眼前晃动,搅得他心绪不宁。总得找句话打破沉默才行,要不然两人要尴尬到什么时候?

“侬今天怎么变哑巴了?”却是刘红婷先开口了,笑意盈盈间带着丝丝埋怨,“是不是世子说破了,侬反倒羞涩起来?”

“是,哦,不是,我总觉得……”

“侬个呆鹅样子!真难想象,侬在几百士兵面前竟能谈笑风生!”说着,刘红婷掀动大氅,伸出手来:“我昵跑了上百里来看你,总得安慰人家一个。”

那只美丽洁白的素手,让他腼腆不安;那双风情万种的明眸,更让他脸色通红。长这么大,他还没有牵过哪个年轻女人呢!

“这不好吧?后面有人看着,这不好吧。”

“他们离得那么远,那是故意让我们昵亲近的!”刘红婷呵呵大笑起来,“侬看哦,世子比我们还小些,还不是牵着罗姑娘到处走?喔,也不是,倒像是罗姑娘牵着世子到处走!侬瞧他们一点都不脸红,就像对老夫老妻!”

舒国平也笑了。在攻打牛角寨时,世子拽着马尾巴,牵着罗姑娘上山,全军将士都看见了。他们俩倒是泰然自若,好像天生就该如此。

阳光炙烈起来,刺透了密密的松林,在两人前方布下了千万道斜穿的光线阵。

刘红婷转头对着太阳一看,那里就如无数耀眼的繁星,在天空中不停闪烁。

有了朱平槿和罗雨虹的亲身示范,两只经历苦难的手终于牵在一起。动物好像与人心心相印,他们坐下的牡马和牝马(注二),也轻轻用嘴撕咬起来。

后面的人当然要与那对拉拉扯扯秀恩爱的情侣保持距离。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宋振嗣故意不看前面那一对,把头转向陈有福,“这次陈将军到我们松林山选兵,不知道要选什么样的?现在给兄弟分说一二,我好给弟兄们讲明白。”

陈有福对着宋振嗣憨厚一笑:“宋将军莫要取笑末将!我陈有福就是世子从人市上买的叫花子,哪里配叫将军?您还当我就是个帐前小兵就好!

这次过来,我只收到了贺先生的预备命令,世子的正式旨意还没下来。所以带多少兵,带哪些兵,什么时候出征等等,末将都不知道。不过末将猜想,出征的队伍可能会护商庄两队搭配起来使用。将军知道,第五连末将练得最久最狠,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杀回川北的。谁知贺先生命令一下,第五连只准带上一个排,其余都是护庄队。名山县的那个乡兵排,排长我以前并不认识。他们提前出发,昨日才在永兴场与我们汇合……”

护庄队的大队、中队、小队,编制上实际与护商队的营、连、排完全一样,军官也常在两者间来回调动,所以军官们习惯用营、连、排来称呼。有时为了区别作为主力部队的护商队与作为地方部队的护庄队,军官们便直接在护庄队的编制前面加上“乡兵”二字,叫做乡兵营、乡兵连或者乡兵排。由于护庄队都有地方性,有时军官们又会直接称呼某护庄队为xx营,或者xx营第x连。

陈有福说了老实话。宋振嗣作为松林山基地的长官,对特遣支队的任务和组成同样一无所知。

“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那是取败之道。”宋振嗣沉吟道:“名山营那个排长名叫林言,原是王府的护卫,没有世职。他跟着世子去了天全,雅州平乱后便跟着我和第四连到了碧峰峡训练。训练结束后分到了名山营。此人闲话不多,做事倒还认真。有福,你身为主将,部下若有怠慢,你该如何处罚便如何处罚,不必有所顾虑。世子常道,慈不掌兵。治军要严,治大军更要严!世子又道,爱兵如子。这严和爱,要分清场合。”

“多谢宋将军指教!”陈有福骑在马上,向宋振嗣拱手,“林排长没啥过错,就是不爱说话。”

宋振嗣转头看向前方。阳光把大地照得斑驳一片,很好的隐藏了前面那对情侣。

“翻过前面山梁,松林山就到了。”宋振嗣道。

李崇文、孙洪、洪其惠、罗景云、曹四德、王大牛、刘连鹏等人落在最后。他们身前,则是陈有福三个排、刘红婷第一连和五百辆鸡公车组成的庞大队伍。曹四德这次随洪其惠、陈有福和罗景云一起到松林山,既是为了交卸朱平槿那一千辆鸡公车的订单,也是为了把雅州生产的军需运到松林山。鸡公车有一半已在两月前交给了雅州的曹三泰,用作雅州和天全间的茶马贸易。这回来的五百辆,运送军需主要是皮货,有皮甲、皮盔、皮鞋、皮包,皮带等等。

这些皮货都是雅州皮革局生产的。

茶马古道重新开通以后,天全和藏地积压了好几年的皮张,牛皮、马皮、羊皮、狼皮、兔子皮等一下涌入了榷场。罗雨虹想到朱平槿说过,皮革是个好东西,军用民用都可以,于是乘价格低廉之机大肆收购囤积。仓库就建在天全榷场附近。雅州是雨城,水汽重,不适合长期保存。

原料堆积如山,后期加工还得跟上。为了处理这些皮张,罗雨虹把原来范家的皮革作坊和后来投献的三家皮革店、一家鞋店、一家裁缝店重新整合,成立了王府雅州皮革局,简称雅皮局。这雅州皮革局目前可算作川内规模最大,产品最全的皮革加工销售商号了,既可以生产军用的皮甲、皮盔、皮带,又可以生产民用的皮袍、皮鞋、皮包,光是牛皮、马皮两样,一年就要消耗万张以上。从四月开始,雅州皮革局就按照罗雨虹的要求,全力以赴生产军用的皮甲、皮盔和皮鞋。此番曹四德过来,一下运走了雅州皮革局两个多月的全部产量。

“小曹公公带了这么多人过来,不怕秋茶少了,世子责罚?”李崇文以前没见过曹四德,不免客气,开几句无伤大雅的玩笑。

“不会的,李先生!”曹四德恭敬答道。

李崇文是王庄建设的第一个先进典型。他在仁寿县取得的经验,多次被世子下发所有王庄学习,所以曹四德对李崇文这位主子器重的读书人颇为尊敬。

“春茶出完了,秋茶还早,现在正是农闲时分。今年雨水应时,茶树不需要多少人手照看。三月间,罗姑娘教了咱家在茶树上刷石灰水的防虫之法,咱家回去试了,还真是不错!这不,活少了,有些刁民蠢蠢欲动又要闹事!咱家干脆把他们带出来挣几个铜子来花。五百辆鸡公车只要一千人。有些家里人丁多,为了出来还打了架!”

“喔?”李崇文对百姓闹事敏感得很。

曹四德不愿李先生误会,连忙解释,庄户们在制作大车、鸡公车时尝到了甜头。可惜车子做完了,这条财路就断了。一些庄户于是起哄,要求再做一批,可他实在不敢擅自答应。

“这倒是一个疏解民名困的好办法!”李崇文捋了捋刚留长的胡须,若有所思。

“他们可不能在这里闹起来!世子明天便到了!”

一直听人闲聊的孙洪,突然插话道。

注一:驮马是背,挽马是拉,乘马是骑。有些品种的马既能驮、还能拉,又能骑,堪称马中的万能选手,比如中国三大名马中的河曲马。

注二:牡(mu)马是公马;牝(pin)马是母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