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六百一十八章 科学大神(四)

崇祯十三年 第六百一十八章 科学大神(四)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中国的铁匠不是不知道用火炉加热金属、以榔头锤锻金属,但他们很难明白原理,很难掌握温度,更很难通过高度的生产组织分工和规模化的大型生产装置来实现单一个体劳动生产率的跨越式高效放大。

金属的高温加工工艺的成熟及其大型工业化生产设备列装,好比是一个昏暗幽闭的房间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花园里红的花花绿的草草顿时变成墙上的挂画,从此美丽不断,惊喜连连。

火器局实现了五寸半短管火炮的身管热冲压一步成型,那么同样作为管状体的铳管呢?

世子旨意中强调的技术推广,不正好用在铳管的生产中吗?于是,那边五寸半大炮刚刚出了样炮,这边的铳管试制已经传来好消息。

五寸半大炮的长径比仅约十比一,铳管却是长径比很大的细长管。所以铳管试制团队一方面借用了“热冲”的技术,另一方面又发展出“热拔”的新概念。

加工之时,红热的胚料被多个同步旋转的锥状滚轮挤在中间,带动向前,到达热拔缩口处。缩口处,细长的冲头顶着胚料中心巍然不动。前进中的胚料在被冲头打孔的同时,其外径被几道由大变小的圆孔状缩口连续挤压,最终胚料便像根热肠般被穿在了冲杆上,变成一根又细又长的直管。

这套连续生产工艺,被火器局合称为“热冲拔”。

以热冲拔工艺生产出来的铳管毛胚,仅从外观上便知质量远高于锤锻热焊工艺:

没有粗糙不平的焊缝,管壁厚薄均匀。既消除了焊缝炸膛的可能,又可以多装火药提高膛压;

内外表面光滑,而且很平直,后继机加工的时间和成本大减。

更重要的是,由于铳管这个火铳卡脖子零件的生产工时大幅减少,让火器局的火铳日产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量级。

按照王昆山没有打埋伏的说法,只要给他足够的人力物力,一月内火器局成都、泸州、重庆三个工厂一日三百支的总产量没有问题!

除用于铳管加工外,金属高温加工还催生出热轧工艺与热拉丝工艺。

新建的双筒热滚压平板机即将投入正式运行,其设计产能是原来若干座小型人力锤锻机总和的十余倍。所生产的薄钢片不仅质量均匀,而且数量富余。不仅可以满足护**甲片的需求,而且还可供大规模外销。

按照朱平槿的旨意,崭新的铁丝生产线也在设计。研究院以为朱平槿要的是铁绳,用以替代沉重繁琐的铁链。然而他们不知道,朱平槿要的却是战场大杀器铁丝网。

火铳及其他项目的扩产,需要大量的人力。王昆山这次将本地父母官李甲请来面呈世子,就是与李甲一同请旨:

从双流、崇州和新津三州县抽调更多家世清白的百姓到火器局打工,而不仅限于王庄的庄户。至于农庄留下的劳动力缺额,可用那些新到四川的荆楚流民替代。

一日三百支,护**陆军七个旅共七十个营可以在一个半月内完成每营一连的基础装备,半年内完成全军换装。一年之后,护**便可以增兵至十四个旅,拥有超过十五万的精兵虎贲!

那时,陆军除装备新式火铳,还会装备长短野战攻城火炮以及大量的钢制甲胄。而水军,则会有以蜈蚣三型船和保宁级及其进一步改进型作为江河湖泊上的主战舰艇。

放眼天下,此等强军,谁人可敌?

曾英默默想着,不由得心境摇荡。

世子的大手笔,无论在江海与荒原,寥寥数笔便可以描绘出令人荡气回肠的史诗巨作。

古人云:UU小说江山取意成。

不外乎如是也!

……

难得来一次火器局,朱平槿像回到了过去的岁月,有一种说不出口的亲切。

那些嘈杂的背景噪声,在他听来,仿佛是重新穿回了二十一世纪。若不是仔细分辨,那些一身油汗的大明工人与未来的农民工几乎没有差别。

可惜物是人非,他和老婆的横空出世,已经永远地改变了历史。

但他俩改变了历史,却控制不了历史的走向。

残酷的战争与凋敝的经济,在强而有力的有形之手中,反而成为新技术新产业的催生剂。这些新技术新产业,又会改变大明的战场形态,进而改变政治生态与经济版图,改变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改变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的命运。

如他身边的各色人等,现在肯定是小心思大谋划心潮澎湃。

朱平槿能感觉得到,但他并不在意。

任何对工业文明毫无概念的大明人,见到眼前的一切心里没点想法那才奇怪。只要能达到凝聚人心提高认识的目的,带着这些人来一趟火器局便值了。

可惜呀,没有更多的时间,否则就可以去靶场亲眼看看新型的五寸半舰炮尾翼稳定加长爆破弹装填了颗粒状压缩火药后的实际威力了。由于新型火炮的射程远远超过老式的人头炮,平原地区设置靶场也会占用大量的农田,所以新建的靶场在松林山基地附近,距离收租院较远。新靶场之后有座山丘,即便射弹脱靶也不会伤及无辜。

颗粒状压缩火药是绵州火药厂新近开发成功的绝密产品,顾名思义,即火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高度的压缩。

颗粒火药在大明不是什么秘密,早在嘉靖年间便广泛用于抗倭战争。原来四川火药厂生产的都是颗粒火药。

粉状的黑火 药洒上水,揉成潮饼,压实晾干后粉碎筛分便得到想要的颗粒火药。

颗粒火药可以使火药中的固体组分保持相对均匀,防止组分的下沉导致威力下降。颗粒大小不同,则可控制火药的传火面积,也就是爆速。

一般说来,在颗粒大小极限值以下,颗粒越小的火药爆速越低,但燃烧速度更稳定。

所以火药厂生产的黑火 药,火铳和火炮用的引 火药、炸药包的导火索选用燃速较慢的粉末火药,火铳和火炮的发射 药用小颗粒火药。至于开花弹和炸药包用的便是爆速很猛的大颗粒火药。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传统方法生产出来的颗粒火药由于松散易碎,往往在炮弹和铳药装填过程中被捣烂压碎,重新变成爆速很低的粉末状黑火 药。

为了解决颗粒火药易碎这个问题,绵州火药厂的总工程师烟花爆竹世家第n代传人陈福如建议加大石碾的重量,最好改为铜碾。

然而陈福如万万没想到,朱平槿的决定远比他更为激进。鲁班机器局专门为火药压缩开发了螺旋压缩机,可以用巨大的压力将定量火药压缩成为碗口大小的一块坚硬薄药饼。经过带棱突的滚筒粉碎,使火药饼碎裂成一块块整齐的小颗粒。再经过抛光打蜡,传统的颗粒火药就蜕变为颗粒状压缩黑火 药。

绵州厂的奏报道,压缩黑火 药的密度接近普通黑火 药的一点六倍(注一)。除了密度加大、稳定性更高之外,黑火 药令人头痛不已的防潮性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新式的五寸半尾翼稳定加长爆破弹装填压缩黑火 药,较之老式的带空心松木弹托的球形开花弹,可以装填约三倍半的火药量,威力更是超出数倍不止!

然而任何的探索和革新都会有代价。

火药压缩是一项高度危险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机毁人亡的惨剧,绵州火药厂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就在朱平槿巴山鏖战之时,绵州火药厂发生大爆炸,炸死炸伤工人数十名,摧毁厂房十余间,机具三十余台套,造成经济损失数十万两,更造成压缩火药的研制进程推迟大半年。

事故发生后,虽然进行了详细的事故调查,但因当事人在事故中全部死亡,真相依然扑朔迷离。据调查组推测,很可能因为早期的螺旋压缩机由钢铁制造,在操作时因为撞击等原因产生了火花,引爆了火药。

朱平槿明白,自己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才是酿成悲剧的根本原因。邱瑞光、陈福如和其他人不过是替主背锅。所以他的板子高高举起,却轻轻放下。邱瑞光、陈福如等责任人都被撤职留用,也就是背个处分继续干。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充分尊重科学规律,踏实做好每一个细节,才是更好更快更安全地搭成目标的最快捷径。

此后,绵州火药厂进行了全面的整改,其工程量堪比新建两座火药厂。

火药厂的所有设备全部改为铜制,绝大部分工人改用心思细密且不抽烟的女性。

厂房里开挖了防爆沟,厂房与厂房之间垒筑了高大厚实的防爆墙。

火药的压制作更是火药厂防范的重中之重。为了规范操作,制定了详细得令人咂舌的操作规程。工人进厂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穿什么样的鞋,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什么样的帽,配什么样的首饰都有规定。

在具体操作中,每次火药压缩的量,必须精确到分;压缩的程度经反复测试后确定,必须精确到位。

正因为做了完全彻底的整改,如今绵州火药厂已经重新步入正轨,传统的硝钾生产与集散地重华老镇正在焕发新的活力。只是因为压缩火药生产慢成本高,目前还只能在五寸半舰炮的尾翼稳定爆破弹上使用。

新建的涪州火药厂吸取了绵州厂的教训,一开始便是高标准严要求,生产设备比绵州厂的更新更好更多,预计投产时间是年底。后勤部估计,到了明年正月,大威力的压缩火药以及使用压缩火药装填的炮弹便能有少量储备,足够小规模战役的需求。

绵州厂的整改复产,主持全面工作的王昆山是有功的。自己不能去靶场,这条摇尾巴的哈巴狗肯定会失望。

朱平槿在心里呵呵一笑。王昆山虽然没品,不过他的执行力超强。自己的话,他是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在当前紧迫的军事形势和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此人要用,而且要大用。况且他是正经的举人,是父王的旧臣,用他,还有一层附加的政治意味。

朱平槿想着,脚下的大皮靴却一刻不停地大步向前迈进,在锦江码头灰白色的水泥地面上踏出响亮的脚步声。

“世子,到了。就是这条船!”王昆山用甜得发腻的声音在朱平槿的身后提醒。

“这条船?”

朱平槿不禁停步远望,疑惑地反问道。

在如今这个时空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漫长岁月里,足以代表着人类战胜自然的标志性物件,就诞生在这条毫不起眼的破船上?

注一:由于生产压力更高,现代压缩黑火 药密度可达一点八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