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丰收之忧(二)

崇祯十三年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丰收之忧(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包谷磨成细粒,舔入面粉,可以蒸馒头烤锅盔,一样可以吃饱肚子;一人一袋红苕干,士兵可以边行军边吃,连生火做饭的时间都省了,这就是农作物多样化种植的好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当然最大的好处,是用同样多的田养活更多的人。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民心的向背,意味着天下的归属!

蜀王府,大明天下的众多藩王之一。地处西南边陲,治下汉夷杂处。仅仅秋粮一季,王庄粮食收入便高达二百万石,接近大明中央财政正常年收入的一半。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如果是太平盛世,作为蜀藩世子的朱平槿,一定是个花天酒地、到处炫富的富n代,可惜在国家民族、还有他自己和老婆生死存亡的王朝末世,他不是嫌粮食多了,而是嫌太少。因为粮食收得多,去得也快,四面八方都在张嘴伸手要饭吃!

……

粮食第一消耗大户,是泸州移民。

从奢安之乱起算,泸州已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战乱。编户齐民逃散严重,急需新的人口补充。王府完全控制着泸州的一州一县,合江和江安两县正在着手拿下。

前去考察的李崇文与高登泰联名奏报,因为人少地多,泸州现有大量的荒地,尤其在与川南土司的交界处,地域广大而且荒蛮,丘陵山谷间和江河两岸边未开垦的生地相当多,农业发展潜力十足。这些荒地中,还有正经的朝廷税田、卫所军田与马应试、任之才等泸州官绅被没收的土地,共计大约四十万亩左右。这些所谓的荒地都是熟地,很多土地上还有庄稼,只等人前去收割而已,这与年初仁寿的情况极为相似。

朱平槿目前不缺人,缺的是地。李崇文的报告让朱平槿立即做出了“四川填泸州”的重大战略决策。

“四川填泸州”,就是组织四川各地流民和无地贫苦农民移民到泸州,用充足的物资保障使这些新移民留下来安心扎根,用优惠的租税政策使这些新移民迸发出生产积极性,用严密的组织体系使这些新移民成为兵民一体的屯垦大军。

朱平槿的旨意一发出,王府各单位顿时行动起来,招徕(lai)移民、调拨物资、征用船只、配备干部,各项事务井井有条。

移民工作最重要的对象当然还是可移之民。这次泸州移民的主体是川中、川北躲避战乱苛税而背井离乡的流民。这些人断粮日久,身体虚弱,路途中不能太久耽搁,所以他们被列为第一批出发,运输方式采用的也是最快最省力的水运。

龙泉山脉以西的流民主要在汉州和金堂县、德阳县上船,经过沱江上游的干流和几条支流直达泸州。龙泉山脉以东的流民主要在金堂县、简州、资阳县、资县(今资中市)等沱江两岸的城市或渡口上船,这里距离泸州并不远。

除了各地的流民,成都、嘉定、邛州、眉州等地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也不少。他们在王庄公开或秘密的动员组织下,在长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等江河渡口附近的王庄聚集,等待后继船只把他们运走。因为这些贫苦农民大多是士绅家的长年或者家奴,这些人的大规模逃亡,立即就在当地士绅中激发起强烈反应,而尤以邛州、眉州为剧。

浑水才能摸鱼。朱平槿不怕士绅反应,就怕他们不反应,再说这点反应距离朱平槿的希望值还有很大距离。朱平槿对士绅们的暗潮涌动视而不见,连发数旨督促人员和粮食尽快到位,把泸州田里剩下的粮食收了,然后赶快组织下种,争取夏粮能收获一些,减少口粮和种子粮的运输和消耗量。

“四川填泸州”,听起来十分壮丽,但计划的始作俑者朱平槿和罗雨虹两口子才知道,这实际上是对蜀王府资源动员能力的一次大考。他们算过,到达泸州的移民人数最终可能会达到十万至十五万。那么这些人需要多少粮食呢?

以十万人计,加上运输途中的损耗,每年至少需要口粮三十五万石。按一石四亩或五亩的下种量,需要种子粮十万石,两者相加就是四十五万石!

此外,大规模的移民还需要大量的农具和耕牛。耕牛可不像农具,可以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现有王庄的耕牛存栏量远远不够,必须要到市场上购买,还不一定买得到,这些都是银子。根据仁寿县的经验,这十万人种四十万亩熟地,再开垦二十至三十万亩生地,至少两年以后才能把前期投入的粮食和银子赚回来。也就是说,在两年之内,无论是粮食还是银子,蜀王府都需要进行持续的投入。

相对而言,运输和干部问题的解决反而轻松许多。沱江沿线被张献忠洗劫,船少人多货少,主要运人;岷江、长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沿线,船多人少货多,主要运货。

陶先圣和邱大管事提前在沱江上游征集了两三百条船只,沱江上游的船只为之一空。船只顺江而下,速度很快。先运人,后运货,采用最大装载量,一次便是上万人。这些流民去了泸州,先吃马应试等官绅留下的粮仓和田里成熟的庄稼,然后等到王府的粮船从长江上过来。

至于干部配备,李崇文在仁寿县的副手尤喜贵担任了泸州王庄的大庄头,他管过流民,分过田地,懂农事,资格老,还带着百姓逃过命,李崇文对他的评价不错,所以让他扶正。

纳溪的大庄头由署印知县舒国信兼任,全权处理纳溪之事。纳溪县是长江与发源于川滇边境的纳溪水(永宁河)交汇处,连通叙永,商业发达,山货尤多,但已开发田土较少,农业并不发达。中庄的庄头以及其他庄里的下吏,刚刚录用的蜀考学子和王府的一些小太监正好送去锻炼。

粮食的第二消耗大户,是军队与脱产半脱产人员。

护商队四个营和正在训练的学兵部队,加上成都和泸州天全土司兵,兵力已经超过六千人。粮食年消耗三万五千石。

护庄队兵力增加更快,成都护庄总队增加了一个金堂县护庄大队,总兵力约三千五。邛眉护庄总队正在组建简州两县和资县的护庄队,总兵力大约一千五。雅嘉护庄总队增加较多,总兵力已经达到两千人,但部分正在调往泸州。泸州护庄总队和新成立的潼川护庄总队合起来约有千人。不脱、半脱与全脱加起来,总兵力共有一万三。粮食年消耗又是三万五千石。

朱平槿一直小心翼翼增加自己的军队实力,总是训练好一批再招一批,避免像贪吃蛇一样消化不了最后涨死。军队表面上消耗不大,一年也就七万石粮食便打发了。可如果将朱平槿手下的文武官员、王庄王店中的脱产干部、火器局、织造局、肥皂局等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茶庄茶农、蜀王府规模惊人的太监宫女,以及那一万多也要吃饭的俘虏统统加起来,粮食消耗要增加十倍!

粮食的第三消耗大户,便是蜀王府今年实行的农业无息贷款制度。

最后还要加上一个消耗大户,那就是朱平槿的亲戚们。

……

罗雨虹快步走进朱平槿的办公室,正好看见老公趴在桌上出神。她莞尔一笑,刚要说话,突然发现他头上有个大扇子在扇风,旁边两太监正一松一拉拽绳子。

咦?罗雨虹顿时好奇心发作。她挥手让太监离开。那绳子松了劲,扇子立即耷拉下来。

两个太监一声不响地关门出去了。世子和罗姑娘在一起时,他俩说话任何人不得偷听,否则……总之下场比较悲惨,这是朱平槿下过的死命令。好在世子与罗姑娘在一起,从来不要身边人在旁侍候,这就避免了许多悲剧的发生。

“太好玩了!”罗雨虹拽拽绳子,扇子立即摇动起来,送出一股热风。

“光顾自己享受了,也不知道心痛你老婆!”罗雨虹**裸地宣泄不满。

“昨晚才装好的实验品,也不知道安不安全。这么大把扇子,万一掉下来怎么办?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先行者,我甘愿为夫人的舒适幸福牺牲自己!”

“哼!说的比唱的好听!”他老婆冷笑一声,坐到了他对面,“发什么呆?又想美女了?”

“这么大个美女活色生香,我会那么低级趣味?我是cp,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是坚不可摧的……”

“好了,又开始废话逃避重点!想什么呢?”

朱平槿自己测算的粮食消耗表推给老婆,一脸无奈:“粮店申请卖粮,我想少卖一点,为明年储备五十万石粮食。可是怎么也凑不够,最多四十五万。李崇文要在潼川圈地招人开荒,这还得耗费粮食。哎呀,怎么办哟!”

罗雨虹才开了会,对粮食情况很熟悉。她把朱平槿的测算表推了回去,:“我们粮食收得多,但是手下的人也多,这样消耗降不下来。”

“又是减员增效?”朱平槿询问道。可他的眼神分明不同意。

“这些人不能减。”罗雨虹说明自己的意见,“你看我们手下这些人,不是打仗的,就是搞科研的,还有是产业工人的前身。这些人不能砍,要砍就砍你的亲戚。”

蜀王一支从洪武年到现在,已经又一个人发展到万人规模的特殊群体,加上侍候他们的太监宫女,人数还要膨胀三倍。朱平槿在他爹死了以后,利用富顺王和德阳王两大事件,对小宗郡王们又打又拉,终于获得了王庄的统管之权。按照与郡王们的协议,朱平槿获得了郡王们大约一百万亩土地的管理权,除去庄户们和投献户们的分成,剩下的租子由蜀王府和郡王府对半分,大约五十万石左右。作为补偿,朱平槿要补发三年的宗禄,十年还清。可粮食都收了,朱平槿却迟迟没有分租子发宗禄。他的亲戚们已经急了。

“亲戚不能砍,起码现在不能砍!”朱平槿直接否决了他老婆的玩笑,“他们在政治经济上都有用。我们不能一叶障目,急功近利!租子我想分给他们二十万石,剩下的用市场价收购,这样可以节省三十万石粮食。一人平均两石,不够吃自己拿银子去市场买。为此我们要支付四十五万两银子。宗禄也用银子支付,还是一石一两五的比例,今年先付个十五万两。人均十五两,养活他们自己和家人应该够了。”

“这实际是用银子买粮,我看可以。农民的五成不能动,一人种五亩地产十石粮,他们只能分到五石,这是最低水平生活保障,也是饥寒界限(注一)。要买粮就找地主,强制收购。你有个舅家的王庄管事不是提出了强制收购的建议吗?你怎么迟迟不批?”罗雨虹把球踢到了朱平槿这边。

“我倒是想批!”朱平槿对老婆翻了一个白眼,“这不是五百两的问题,而是六十万两!全面强制收购,还要花多少银子?你手头的银子够不够,我怎么知道?别忘了,蜀考一过,又有几百人要发饷!”

注一:近现代史家公认:古代耕地与人口比例为四比一,即人均耕地数为四亩,又称“温饱常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