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使将至(二)

崇祯十三年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使将至(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该来的还是会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赵师爷在心里把钱李两师爷的十八代祖宗挨个问候了一遍,但神色并未慌乱。他反而微笑向朱平槿拱手道:“学生不敢有所微词!只是世子身为宗蕃,世爵世禄;老爷乃是文官,天子之臣。老爷代天巡抚地方,如违了朝廷律法,老爷乌纱固然不保,学生更恐连累王府,损了天家亲亲之谊,故而出言劝阻!”

辩才了得,胆色也可以。只是这世界,依旧是要用实力说话的。朱平槿微笑起来,让两人间即将开始的秘密会谈有了些许轻松的气氛。

……

“老爷本亲自前来拜见世子,无奈陈其赤大人找上门来,讨教泸州今年秋粮之征缴事宜。老爷不得空闲,只好命学生前来。”

陈其赤是崇仁(今江西崇仁县)进士,藩司参政,兼着守西道(注一),相当于左右布政使的第一副手,从三品的高官。因为两位藩司大人年老体弱多病,藩司钱粮之事多半由陈其赤这个少壮派打理。赵师爷故意提到陈其赤,说明廖大亨最近的关注重点依然在秋粮;故意提到泸州,既可以理解为示好,也可理解为威胁。

朱平槿不动声色,等着赵师爷把话说完。

“学生此来,先为这江安知县一事。老爷道,高判官到泸州,除兵匪,兴农耕,瑕不掩瑜,功莫大焉。只是那江安知县梅某与高判官不睦,接连呈文省里,对高判官与天全土司兵多有指责。老爷担心,这长此以往,必定损害川南大局,故而想将那知县调走……”

这是要用江安知县的位置来交换些东西了。

朱平槿想,多半与秋粮有关。高登泰故意让土司兵在江安县横冲直撞。江安夹在纳溪和南溪之间,跑不掉走不脱,早晚都是王府碗里的肉,廖大亨抛出这样一个轻飘飘的礼物,不知道指望从朱平槿这里换回些什么?

朱平槿静静地听着,等着老狐狸把尾巴露出来。

“……听说罗公子授业师便是田先生。前些日子田先生向乐至县提出包揽全县税收,那乐至县不知是罗公子意思,还是田先生擅作主张,左右为难之际,只好写了私信呈到州里。潼川州也是为难,这便快马报与老爷。老爷心想,田先生既然出自王府……”

赵师爷弯弯绕绕,终于讲到了实际问题。朱平槿所料不差,果然是地方赋税包揽的事情。

“赵师爷既为廖公心腹,那廖公之意如何?”朱平槿突然用尖利的语言打断了赵师爷的滔滔不绝,直奔主题。

“田先生包揽一县税收,官府坐享其成,自然是愿意的。”赵师爷仓促之下,只得跟着朱平槿的节奏走,转眼便泄露了谈判的底牌,“只是不知世子……”

“蜀地百姓苦也!”

朱平槿的脸上突然出现了悲悯的神色,言语中也带了些悲愤。赵师爷不知道世子的情绪是真是假,不过看着朱平槿认真的样子,倒像是真的。

“正赋杂役三饷,百姓竭民力而供之!官府年年欠征,唯有年年催逼,而百姓饥寒交迫,妻离子散,唯有铤而走险,入山为盗贼!蜀地,蜀王府之封藩也;蜀民,蜀王府之赤子也,官府奈何相逼如是!本世子包揽赋税,便是为蜀民请命,更是为蜀地留一份元气!不知廖公和诸位庙堂之上的大人们,可知道本世子的心意否?”

朱平槿伸手要好评,赵师爷只好顺着朱平槿的意思给他脸上涂金粉:“世子贤王嫡脉,仁义宽厚,蜀地有口皆碑!只是老爷和省里诸位大人也难啊!朝廷催征行文那是一道接着一道,皇上更是……”

“皇上圣明!”朱平槿及时打断了赵师爷可能冒出的大不敬语言,“本世子听说皇上走路从来不快,只因怕露出衣袍下摆的补丁,损了天子的颜面!可恨当朝诸公,不能体谅天子苦衷,还在厚颜无耻地向皇上之内承库伸手!”

“皇上自然是圣明的,误国之人都是把持朝政的东林一党!”赵师爷连忙顺着朱平槿的意思,不忘顺便拉黑东林。

“包揽蜀地赋税,我王府便要承担风险,一个可能亏本,一个还要得罪士绅,这正是本世子犹豫不决之事。”朱平槿突然又把话题拉回了包揽一事,弄得赵长贵应接不暇,“赵先生可有好法子教我?”

“只要衙门与王府之间定下死数,一年税银若干,这亏本之可能就少了许多;至于得罪,包揽人都是以官府名义征税,士绅何敢抗税!若是得罪,也是官府去得罪,与王府何干?老爷说了,今年秋粮丰收,只要下面办事之人用心,税银征齐应该还是可以的。”

廖大亨肯定同意税收包揽,这是朱平槿事前就已经料定的。只要遮住了脸面,他翘着脚拿钱,不干才怪!四川与全国各地一样,都是历年拖欠,年初“除五蠹”,便是廖大亨带征预征欠税引发的。要是这些欠税累积到包揽数额中,朱平槿肯定吃不消。他于是向赵师爷说了自己的担心。

“老爷道,这事请世子放心。就按朝廷的粮额定下死数,多了自然归王府。”朱平槿把话说开,赵师爷也不用云遮雾绕了。他笑道:“历年拖欠,无需世子操心,老爷今年就可以还上一笔!”

廖大亨的还钱法子,打的主意竟然是利用朱平槿死去的爹。

原来朱平槿的爹死了,丧葬费用依法应由朝廷出钱操办。朱平槿前几个月上折子,称为君分忧,蜀王府自己愿出一部分。其余的费用缺口怎么办?朝廷直接出钱不可能,肯定是指示四川藩司先行垫付,并在随后上缴的税银额度中扣除。丧葬费用的大头是起坟造陵,可是蜀王府早已经造好了。廖大亨的如意算盘就是报假帐,少花多报,甚至是不花照报,趁机将这笔银子吃了,用来填补税款拖欠的亏空。这件事,廖大亨又得利又得名,只是朝廷能不能批,还是未知数。

“廖公好谋划!”朱平槿冷笑一声,“我蜀王府出了真金白银,廖公却得了好名声!难道廖公以为本世子年幼可欺吗?”

“非也!仁义之名,王府得之!世子得之!”见少年世子有发怒的迹象,赵师爷只好站起来作揖解释道:“蜀地藩库空空如也,人尽皆知。王府收了藩库的银子,再把这笔银子交还藩库,藩库还是空空如也,而川人之历年欠税则少了一大截,川人何不对世子和蜀王府感恩戴德!”

什么藩库出银子,收银子,这实际上就是笔一来一往的虚帐嘛!只要廖大亨配合,经过复兴报适当宣传,确实可以为朱平槿挣回不少的好人点数,只是这样一来,朱平槿就必须与廖大亨一起弄虚作假报假帐。

“找一件事情把我和廖大亨拴在一起,难道这就是廖大亨派赵师爷前来的真实意图?”朱平槿立即警惕起来,“为什么他急于与我捆绑?他有什么事情担心害怕?是流贼还是乱民,是东林还是宦官,是钦差还是锦衣卫?”

赵师爷见朱平槿不说话,便开始喋喋不休地忽悠朱平槿,让他最好把四川一省的赋税都承揽下来。

“赵先生,”朱平槿耐着性子听了一刻钟,终于开了口。他终于想明白了,廖大亨真正害怕的是什么。

“赵先生是读书人,可知青田先生否?”

青田先生,那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一个大明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角色。他就是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的大明朝开国元勋诚意伯刘基刘伯温。因为刘基籍贯在浙江 青田县(今文成县),所以人称青田先生。

幽暗昏黄的房间里,只有一盏烛光在一明一暗地闪烁。世子提到刘青田,那赵师爷陡然间从眼睛里放出光彩来。

朱平槿一字一句道:“方今天下大乱,仿佛我大明肇建之初。如满朝文武再不奋起,我大明恐有亡国灭种之虞也!廖公通晓兵事,长于行伍,又有抚定四川之功,正是大有为之时。他日朝廷论功行赏,当不失青田先生之位也!福延子孙,泽被后世,配享宗庙,汗青留名!”

……

朱平槿从长史司出来时,正好碰见在外等候的罗雨虹。罗雨虹听说有钦差前来,估计是朝廷派员来主办丧事,顺便为朱平槿正位。她知道嫁给朱平槿的事情不会一蹴而就,但还是忍不住溜出来找朱平槿打听。结果朱平槿刚回来,就进了这长史司,说是接待重要客人,她只好在回廊的殿庑下等待。

“你不是有重要客人吗,怎么客人没出来自己先出来了?”罗雨虹拉着老公袖子问道。

朱平槿借着前头引路的灯笼余光,下了房前的台阶,穿过中间的庭院,跨过二门的台阶,向谨德殿方向走去。

“怎么不说话?脸色还很难看?谈得不顺利?”罗雨虹摇摇朱平槿的手。

“很顺利。”朱平槿轻身说道,“里面是廖大亨的特使,赵师爷。他奉命来谈税收包揽的事情。”

“那不是好事吗?我们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罗雨虹不解地看着老公的脸,“还有其他不顺心的事情?”

“廖大亨开始怕我了。他怕钦差和锦衣卫一来,闻着点风声一查,我就把他卖了。我姓朱,皇帝不会拿我怎么样。就算皇帝想办我也没法,因为我有兵,可以造反。靖难、清君侧、狸猫换太子,什么理由都行。无论我赢了还是输了,大明朝还是大明朝。他不行,他跑不掉。皇帝拿他当替罪羊,那是轻而易举。”

“你怎么会出卖他?我一直以为你们是一伙的。”

“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就是政治圈子里的游戏规则。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你们这些玩政治的人,都不是东……”

罗雨虹及时刹车,把没说的话咽了回去。

“如今之策,要竭力稳住廖大亨。只要他再巡抚四川两年,干满一个任期,到崇祯十六年底,那时我们的势力就已经不可动摇。所以,我要给他一点甜头稳住他,换来两年时间。”

“什么甜头?”

“一个承诺。承诺给他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这就是他最关心最想要的。爵位不仅是一张廖氏子孙的长期饭票,还是他本人身前的政治地位,身后的历史地位。”

“哼!”

罗雨虹用鼻孔说话,表明了她对此事的看法。不过她的兴趣很快转向了更现实的东西。

“他给你什么好处?”

“具体的合作细节程翔凤还在里面谈。我估计,雅州、泸州、仁寿、彭山,外加潼川五县,都没有问题。若是谈得好,简州、嘉定和顺庆也能拿下来。只要我想要,四川全省他都可以给我,我倒是担心吃不下会噎着。你猜猜,廖大亨还送了一个什么礼物给我们?”

“猜不出来!”

“一个江安知县,一个泸州卫。”

“两个小地方,还是些空壳而已。”罗雨虹撇撇嘴,“全是顺水人情!”

“地方不小,也不是空壳!”朱平槿摇摇头,“相反,内容很丰富,尤其是泸州卫。泸州卫是边卫,是实土边卫,既管军又管民,还有一座不大的卫城。卫城在泸州南边,靠近永宁和贵州。那里还有一个土司,与天全高杨两家一样,汉族的土司老大,九个大姓,姓任,姓……(注二)”

朱平槿本来要好好给他老婆上一课,让她充分掌握川南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形势。可惜他老婆的心思又转移了。

她眨巴着含水的大眼睛傻乎乎地看着朱平槿问道:“这次钦差来,除了给你正位以外,会不会宣布你可以结婚了……”

“小心!”朱平槿大喊一声,反手抓住了老婆的手腕,“门槛!”

注一:有史料称陈其赤为按察司分司川西,理由是某清代史料中如此记载。但四川已经出土了许多铸有陈其赤名字的银元宝,足以证明陈其赤是藩司的官,而不是臬司,因此《荒书》记载是准确的。

注二:九姓长官司,现宜宾市兴文县附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