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承运朝会(八)

崇祯十三年 第二百八十二章 承运朝会(八)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郑安民坐在左列第一排,见世子像针锥屁股样弹了一下,又像没事人一样坐了回去;而罗姑娘的身子则扭动一下,嘴巴还咕噜一句,眼睛直往这边瞧。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郑安民心里笑笑,小夫小妻就是这样,像朝会这样正式的重大场合,也敢比肩而坐,也好打打闹闹?好在这里都是王府官,没有外官,否则传到京里,又是一番波澜!

世子待人接物,知书达理;侍上御下,举重若轻。而罗姑娘呢,性子野,脾气大,花样多。两人怎么看怎么不般配,可不知为何就是如胶似漆,而且罗姑娘偏偏还能制住世子。前些日子,这罗姑娘先问四川走出过帝王没有。好在自己瞬间惊醒,忙给她说绝无先例。怎么着,她想撺掇世子举旗造反?隔些日子,这罗姑娘又打听薛暮桥何许先贤,四川有没有米钞、布钞。转眼间她又想滥发钞票了?

想到这里,郑安民忍不住在心里大笑起来。这世间万物啊,就是一物降一物。世子降我们,罗姑娘又降世子。只是不知道,世间有什么东西能降住这罗姑娘。哎,鄙人身为王府外相,就是个调和阴阳的角色,今后两人打架吵嘴,自己又少不了代递呈文了。

宝台上明亮的目光又扫了过来。郑安民知道,罗姑娘不是看自己,而是看自己身后的洪其惠。只是这洪其惠为何仍不出列奏事?不行,郑安民想,我得逼他出来。以后同僚共事,互不相知岂能做到“和光同尘”?

想到这里,郑安民站了起来奏道,大军扩建,军械衣甲马匹等物资所需甚多,而这些东西很多都是从雅州作坊里生产出来。若是军需供给不足,肯定会误了兵事。洪先生刚从雅州来,想必对生产情况很熟悉,世子和罗姑娘应听听洪先生的意见。

……

洪其惠出列奏事,终于让罗雨虹舒了口气。只是洪其惠一开口,她就知道扯拐了。

“禀世子、罗姑娘,微臣以为,蜀王府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实为大仁大义也!如今,川北土贼横行,民生凋敝,官府无能,官军扰民,皇上还下了严旨,限期剿灭土暴子,故我商庄两队,及早布局蜀地各处,实有必要!微臣本文弱书生尔,兼营商贾末业,身经雅州之乱,幸得世子、罗姑娘简拔,留无用之身而效犬马之劳。从年初到现在,臣亲见雅州从一处凋敝之地,到如今百业兴盛、百姓安康,商号林立、库盈仓丰,军需粮草,源源不断。何也?臣以为缘由有二。

其一,州内税制稳定,十取一成,无苛捐杂税之弊。故而士绅敢于投资商业,百姓乐于返田耕作,行商喜逐利于边贸互榷。

其二,雅州有我王府商庄两队,少则一连,多则数连,更有天全土司骑步兵屯驻于飞仙关,宵小之辈惶恐、不法之徒胆寒,士绅百姓各安其业,不必朝不保夕!

是故臣以为,若我王府布局川北,既需包揽税收,更需加大军力。须知:无强兵则百姓不安,百姓不安则百业不兴,百业不兴则税赋不足,税赋不足则军需用度艰难……”

洪其惠不仅要求在蜀地加大军力,而且以护商队第五连守备雅州,因兵力不足而被迫扩编的教训,明确提出了兵役建设目标:

一州一县的十五岁至四十岁的丁男,都要在农闲时分接受军事训练。丁男二十抽一,是为现役,服役于护商队和基干护庄中队;余丁五抽一,是为正役。一旦王府有令,则补充到护庄队的架子中队中去。其余男丁均为预备役,等待征召。如此蜀地全民皆兵,纵然天下大局崩坏,蜀地也不会仓促应变。

为增强说服力,洪其惠还从资料中举出许多数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以四川七百万人口计算。

成丁约两成,二十丁抽一,现役可达七万,分别补入护商队和护庄队基干部队。

所余五丁抽一,正役可达二十六万,作为护庄队架子中队和商庄两队的补充兵源。具体到一州县人口,以平均五到十万算,现役可达五百至一千,正役可达一千九到三千八。

至于预备役,那是只训不征召的。一旦征召,那就是天下局势无可挽回,要做最后一搏。

五丁抽一在阆中县的贺家庄已经施行已久,但是朱平槿并未将其推广,因为当时各方面的条件均不成熟。

洪其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提出的扩军计划,在总参的基础上又大幅度跨进了一步。而他提出的兵役制度,等于建立全民义务兵役制,把大明朝现有的世兵制和募兵制给全部推翻了。

洪其惠的发言,可把罗雨虹急坏了。他难道不知道王府已经没有银子了吗?洪其惠的表态也让他弟弟感到纳闷,大哥不是说要劝谏世子,减少用度吗?至于郑安民,他轻捋短须,陷入了沉思。

洪其惠的发言,句句搔动宝座上的少年世子,因为这正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抗战之时,四川一省以四五千万的人口,八年出兵三百零二万五千人,人口动员率百分之七,占全国应募从军总数的五分之一强(国统数),以致有“无川不成军”之说。

仅在四一年九月到四二年二月间一个税季,四川一省就征粮、购粮共计一千三百三十万石(实物),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为全国第一。

至于军火物资,四川更是主要的供应基地。民国三大兵工厂,巩县兵工厂迁入四川高坝(注一)、金陵兵工厂(注二)、汉阳兵工厂(注三)皆迁入四川重庆。

过度的征购和涌入的大量人口,代价是市面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困苦。然而抗战到底的决心,使四川人民忍受了一切苦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四川人民以巨大的牺牲和损失,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笔。

……

朱平槿参加过川军抗战纪念活动,向手端破枪,足蹬草鞋,肩背斗笠的铜像献过花。洪其惠的发言,让朱平槿顿时如获至宝。

他不顾他老婆难看的脸色,先肯定了再说:“洪先生所言,甚合圣人辩证之道法!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注一)!兵者,世人皆曰糜饷而费粮,先生却言兵能得安,安能生财,此甚合辩证之道!只是如何以兵生财,还请先生指点!”

朱平槿的前半截文言,罗雨虹没有听懂。可是后半截朱平槿直截了当问洪其惠如何“生财”,她立即听懂了。

“川北原本人口众多,富庶不弱于川南。富荣之井盐、阆中之酱醋、顺庆之丝绸、射洪之美酒、岳池之稻米,皆蜀中闻名。又有嘉陵江及各支流纵横交错,水运方便,商贸发达。如今川北一片凋敝,微臣以为,还是兵匪之祸、横征暴敛之过!只要我蜀王府安民心,顺民意;鼓励农桑,革除税弊,与民休息,两三年时间,川北必定又是一番欣欣向荣之相!”

洪其惠在谈投资软环境的重要性,至少罗雨虹是这样理解的。不过她现在最焦虑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余粮收储还缺少百万两银子。所以她终于打破了绝不开口的庄严承诺,在宝座上开了口。

“洪先生,军队不能一天缺粮。余粮征购,是世子定下的长远之策。可如果四川的余粮我们都收了,本姑娘担心百姓口粮不够,王府的银两也不够,倒弄得市场物价飞涨,洪先生有什么好办法?”

罗雨虹着急发问,差一点就漏了嘴,把自己偷偷印刷了一百五十万两银票备急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是这样!朱平槿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会平白挨上一下:感情老婆闯了大祸还怕曝光,先当众赖在我身上,以此封住我的嘴!

洪其惠也明白了,难怪罗姑娘刚才使劲给自己眼色,让自己发言。原来自己和王国臣征收的余粮太多了,超出了蜀王府的支付能力!

洪其惠明白了,也放心了。看来劝谏之事,至少过罗姑娘那一关没有问题!

“以臣愚见,余粮征购之事,可一不可二!”洪其惠郑重道。

他认为,四川历史上田少人多,一人大约三四亩多。蜀人吃饱肚子,全靠着天赐蜀地良田,能够稳产高产而已。从经济资料上的数字反映出,四川没有实行大规模余粮收购的空间。这次雅州征粮,各家士绅和大户已经尽数拿出了多年的存粮。今年征了,明年再征就没了意义。否则不仅佃户要饿肚子,连士绅和大户也要饿肚子。

以此推断,余粮强制征购只能是实物税收之外的短期额外补充,不能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依然是税收包揽的推广进度。如税收包揽能在全川推广,按照亩产两石的产量和一成的税收标准,再考虑到都江堰灌区、嘉定、绵州等地亩产四石的四百万亩高产田,以四川一千五百亩耕地,可以征到三百五十万石粮食,养活包括脱产人员在内的七十万军队。

征这么多粮,养这么多人,就是目前四川农业所能支撑的极限。如果继续加大征粮数,或者养更多的人,就会使市面上的粮食减少,粮价高企,老百姓饿肚子,从而使“太平四川”的初步政治目标完全流产。因此,要加大粮食的征购数量,除了开垦荒地,增加产量,别无他途。军队除了打仗搞治安,他的另一大作用就是开荒种地。四川是个大省,不是没有可耕地,而是抛荒量太大。商庄两队全是壮丁,一个连每年开荒一千亩完全没问题。这样一来,兵有了,军队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可谓一举两得。

……

洪其惠的办法,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屯田养兵之法,与明初建立卫所制的本意十分接近。明太祖朱元璋曾有“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的说法,便是对军队屯田的肯定。朱平槿的前世也有三个著名的例子,一是南泥湾;二是新疆建设兵团;三是北大荒。北大荒和新疆后来成为中国主要的粮棉供应基地,可见屯田成效斐然。

难怪我在雅州东门第一次见到洪其惠,就认定他是我的gm同志!朱平槿暗暗想道。

洪其惠是在借此机会,全面阐述他的政治、经济与军事三者协调发展的观点。窥斑见豹。如果他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问题具有这样深度广度的大局观,那么他遇到其他经济问题时,也能站在全局的角度上稳妥处置。看来让洪其惠做老婆的副手,人是选对了。

说了半天,洪其惠仍然没有讲到如何来解决这一百多万两银子的亏空。可就算洪其惠变出了这笔巨款,也不能马上发下去。因为这一百多万两银子流入市场,很可能立即拉高市场粮价。罗雨虹有点心急火燎了。

或许看出了罗姑娘的心思,洪其惠立在大殿之中,露出了笑容:“臣在雅州强制征购余粮,已向士绅们事前讲明,那算王府向他们借的,借期三年。三年一到,本息如数偿还。如此,三年之内我们便有了转圜余地!”

洪其惠轻飘飘一句话,便化解了罗姑娘心中的焦虑。

只是金殿奏对的机会如此难得,洪其惠不可能错过。见到宝座上一对男女顿时笑意盈盈,他又抛出了另一个重要的经济之法——盐业包揽。

注一:后改为23兵工厂,现北方化学工业公司。

注二:分别改为20、21兵工厂。部分设备迁往云南安宁。

注三:汉阳兵工厂先迁辰溪,后迁重庆,改为1、11厂。

注四:出自《道德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