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崩地裂(二)

崇祯十三年 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崩地裂(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朱平槿知道,仅仅因为南阳陷落、唐王遇害的消息,段仁轩这位通信科科长不会亲自出马送信。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果然,更大的坏消息接踵而至,这回连朱平槿都差点惊坐在地。

“本月十一日,广安州妖人何加起造反,已经占了广安城。他自称‘老佛’,聚众数万,广安文武生死不知,估计凶多吉少。

土暴子趁机出巴山向南出击。本月十三日,土暴子攻我蓬州,被贺仇寇击退;本月十四日日,土暴子围我营山县。营山县正在死守;十五日,土暴子破渠县屠城。护庄队一个排全员战死,百姓死伤惨重!顺庆府之岳池、西充两县,甚至府城南充县,均发现土暴子出没。西充县有数百生员仆僮街痞流氓借机鼓噪,冲击县衙,叫喊着打衙蠹。

目前土暴子前锋已至重庆府之合州、定远(今武胜县南)一线,来往杀戮,其状甚惨。原楚军潘一鸿叛军残部,勾结土暴子,正在袭扰合州。士绅百姓纷纷出逃,俱扎山寨自保!……”

……

朱平槿听了个大概便知道,自己犯了个无法挽回的大错。

在扩军调整计划中,阆中、南部、蓬州、营山、渠县五州县是个大网,兜底大巴山区,守着大巴山以南人口密集的农耕区,掩护着重要的嘉陵江和渠江水道。这张大网有四个重要支撑点,除了新政坝、蓬州和营山县之外,另一个是渠县城北之三汇镇。

三汇镇位于华蓥山脉西麓,是个水陆大码头。其北有巴河、东有州河,两河交汇于此,汇成由北向南流向合州的渠江。溯州河而上,穿越河谷,便可以通过华蓥山脉,直达达州或大竹。溯巴河而上,便可进入巴山深处,抵达巴州、通江和南江三州县。由此可见,此镇乃是进出巴山,截断华蓥山脉的一个要点。

刘三根之独一营本来是调往三汇镇的。他占住三汇镇,便可以掩护渠江下游渠县、广安、岳池和合州等华蓥山西麓广大地区。面对巴山,三汇镇是渠江下游。可面对广安、合州,他则是上游。这样一来,刘三根之独一营进可攻、退可守。如独一营进攻巴山,三汇镇可以作为补给枢纽和屯兵基地。如土暴子出巴山突破蓬州、营山一线向南抄掠,独一营既可以顺渠江南下,先敌占领要地进行防御,也可以将兵力向左右两翼延伸,截断土暴子回山之路。因此,总参以一营之强兵屯驻三汇镇的计划是完全正确的。

可是计划尚在承运朝会讨论之中,情况已经有了重大变化。

方尧相铁腕清理盐业**,却导致富荣盐商灶户闹事。田骞发现了浑水摸鱼的好机会,便迅速将刘三根所部转向富荣两县,顺便将所经之处的数县纳入王府势力范围。二台藩司又为了解决盐税流失的问题,请求王府包揽。朱平槿两口子惦记着巨额的盐利,只好抱着侥幸的心态,滞留独一营于盐井区,以便以武力震慑当地,保证盐业改革的顺利实施。

驻防兵力少了一大坨,总参计划只好重做调整。顺庆府蓬州、广安两州的护庄队大为消弱。现成可以使用的兵力,只剩了驻守新政坝的孙德仁三营四连。三营四连仓促调至蓬州,连部扩编为蓬州护庄大队。所属三个排,分别分散于蓬州、营山和渠县三个州县,作为基干中队的种子部队。至于广安州其他地区的护庄队种子部队,总参只好另外抽调、逐步派出。

如果再过一个多月,到了崇祯十四年底,按计划这些种子部队就能全部到位,并使基干中队初步成军,具备据城而守的能力。但土暴子就在这要命的一个月里,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一下便将这张大而薄的大网网底打穿了!

通信科科长段仁轩仍在禀报新情况:

“罗监军、陈有福、贺仇寇三人联名奏报,林言所部已经离开新政坝,已经到达蓬州。他们拟先解营山县之围,尔后视情况变化决定行止:或收复渠县,或固守蓬州、营山两座城池,或向南清剿。他们已经令尹家麟所部到达顺庆府后立即转向定远县。定远在嘉陵江边,若是让土暴子过了嘉陵江,有可能糜烂川南!罗监军还道,尹家麟所部不过千余人,而进入蓬州、广安州和合州之土暴子、乱民和叛军或有十万,兵力过于悬殊。他请求世子立即增派有力之援军!”

这就是说,三营已经开向蓬州,将新政坝——仪陇县这一攻击巴州的预定线路完全交给了王省吾和许守财两个连扩编的护庄大队。

镇定!

朱平槿提醒自己,现在河道里有参加义务劳动的各级官员百余人,有双流县的上万百姓。他们定然都在看着自己,看着二台主官的反应!

“郑长史和舒先生、孙先生、王先生他们知道了吗?”朱平槿问段仁轩,“危局如斯,他们有什么建议?”

段仁轩有点犹豫。因为世子身旁有廖巡抚等好几位朝廷命官,他们都在驻耳倾听,所以他刚才奏报,丝毫不敢暴露部队番号和主官职务,只能用“某某所部”来替代。

通信局是机要保密单位。段仁轩的谨慎,合符他的职责。朱平槿看出了段仁轩的顾虑,点了廖大亨、刘之勃和陈其赤三人,在其他官员羡慕的眼神中爬上了一段空旷的河堤。警卫排的士兵立即围过来,站在十丈外警戒。

朱平槿向段仁轩下令:“三位大人都是朝廷骨耾之臣。如实讲来,不必有所顾忌!”

“末将遵旨!舒先生建议,立即动员潼川州部分护庄队赶往西充县,收复县城,稳定态势。调贺曾柄一部前往顺庆府,作为总预备队。泸州贺有义、宋振宗、谭思贵部立即渡过沱江,向合州开进。加上林言部,这样就沿着嘉陵江从北到南展开了三支部队,还有一支部队为后援。一旦展开围剿,我军齐头并进……”

朱平槿打断了段仁轩的报告:“增援部队仅有两千余人,总兵力不足!从蓬州到顺庆到定远再到合州,每个点之间相隔一两百里,两三天行程,总共部署三千人,这中间空隙土暴子可以来去自如!从蓬州到营山再到渠县,这一线完全敞开!一旦战局不利,土暴子便可轻易逃回巴山。力量必须一次到位,不能逐次增兵!他们还有什么建议?部队动员和后勤情况怎样?”

世子不满意,段仁轩立即道:“是的,舒先生自己也说力量不够。他建议世子,动员成都等地护庄队。只是郑长史和孙先生坚决不同意,他们担心王府安危……”

段仁轩停下了报告。郑安民和孙洪担心的,正是朱平槿身边这三人,正是北较场里那一千五百新军和城外抚标的董卜部骑兵。贺曾柄第一营占住左护卫死活不挪窝,也是盯住了那些新军。如果那些官军离开成都府参与剿贼,那还担心什么呢?

可是这话他很难当着廖大亨等三人说。他知道,世子会明白他的意思。

朱平槿明白了。他突然露出笑容,看着廖大亨等三人:“三位大人以为如何?”

……

刘之勃这还是第一次亲身感受朱平槿的军事指挥。

朱平槿和他的部下只说了几句话,他便清晰地感觉到,世子对全川形势一目了然,对自己力量的控制更是如臂使指。他注意倾听世子所说的每句话,然后从这句话中分析世子的用意和目的。当段仁轩谈及王府不能自由用兵于川北的原因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犯下了一个大错:那就是在蜀王府的眼皮底下编练新军!

蜀王府显然并不放心这支官军,保留了一支军队来监视它、防范它。对那支由都指挥同知鲁印昌和参将曹勋训练了半年的官军,刘之勃也不太满意。他去视察了若干次,倒也看不出什么问题,只是觉得比起东门外陈有福、罗景云率领的那支誓师出征的精兵强军,这支官军在精、气、神三个方面都差远了。

刘之勃明白了问题的核心,廖大亨的反应更快。

他的政治命运,与朱平槿的命运息息相关,更与这次川北剿匪的最终结局挂了钩。如今巴州攻略即将开始,钱粮借到了,各部队已经全部到位,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向巴州合击。此时土暴子突然大举出击,一州一县瞬间丢失,这分明就是给他的政治生涯敲响了丧钟!

他不知道,土暴子突然哪来的这么多兵,既要应付官军的三面围攻、四路突击,在守住巴州的同时,还有余力攻打蓬州和广安。

但他知道,耗粮糜饷巨万,结局却是川北糜烂,那他的乌纱定然难保,也在朱平槿面前失去了价值。朱平槿一定会选择与新任巡抚合作,而把他像垃圾般扔到一旁。可要挽回局面,他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供调遣。就算有,也拿不出军饷和粮食来。现在除了依靠朱平槿,他根本没有其他选项!

在这时,刘之勃的密奏,张继孟的闹腾,对他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赢了,什么理由都可以找出来;输了,什么理由都难保过关。

所以当朱平槿笑容堆起时,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噗通!

廖大亨在数千双眼睛的注视下双膝跪下:“世子,下官恳请王府速速发兵,拯川北万千百姓于水火!下官所辖抚标,愿听世子节制!只是这出兵之粮饷,藩库已经空空如也,还请世子……”

言及藩库,陈其赤也跟着廖大亨跪下了,眼见一场救国救民的感人大戏再次上演。河道中奔忙的民夫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个个停下活计,呆呆望着这边,顿时让热闹的工地陷入死寂。只有冬日的寒气悄悄渗入骨髓,留下无尽的阴冷。

“既然本世子出银子养兵,那么……”

廖大亨已经豁出去了。他以头触底再拜道:“下官启奏世子:请准将抚标改为护商队!如世子不准,下官只好将其解散,反正下官也没有银子和粮食来养活了!”

哦?朱平槿乃是一脸的痛惜:“抚标乃是朝廷精兵,花了多少银子才练成?这样解散了岂非可惜!”

朱平槿随即转向木鸡呆立的刘之勃:“不知巡按大人有何见教?”

世子点名,刘之勃仿佛才从梦中惊醒。他怔了片刻,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方才屈身作揖道:

“世子明鉴,抚标确是精兵,万万不可解散。下官还以为,抚标乃朝廷经制之军,亦不可列入护商队!”

刘之勃的话音刚落,廖大亨眼中顿时杀机迸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