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三百二十八章 白莲教匪(一)

崇祯十三年 第三百二十八章 白莲教匪(一)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马,是一种喜欢奔跑的动物。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三十里的距离,对于全力冲刺的战马来说,大约不到两刻钟左右。当然在布满山丘的战场,不可能有这么快速。两个营先以纵队行军,等到了探马侦查的最远处,这才横向展开,一起向前小跑起来。

土暴子既然放了狼烟,当然有援军。可他们的援军在干嘛呢?很简单,散开了在抢劫。两个营冲出去不久,就高兴地发现了这一点。

惊慌失措的土暴子几乎全都散落在村庄屋舍里。他们见着官军骑兵杀来,本能反应便是撒丫子往回跑,从众效应更是加大了恐慌。

可步兵的两条腿哪里跑得赢战马的四条腿?步兵在骑兵面前逃跑,就是选择了死亡!

天全土司骑兵锋利的藏刀轻轻划过,在那些衣衫单薄的土暴子身上留下深深的刀痕;而董卜土司骑兵更为凶狠,他们用的全是沉重的大刀。叠加马匹的速度,奋力挥砍的大刀可以将人当胸劈成两截。

两营骑兵疯狂砍杀,也不知冲出去了多远。直到高荣宣见着前面一条横亘的山梁挡路,这才令手下从马袋里拿出铜钹敲打起来。

两营骑兵汇成一股,把汗淋淋的战马歇了一刻钟,又重新加速,沿着来时的路线杀将转来。

有一伙土暴子见着跑不掉,便聚在一个村子里负隅顽抗。可惜这些土暴子不通天文地理:冬季天干物燥,正是火灾频繁之时。村里的木头房子都是上好的引火之物,房顶的茅草更是一点就着。熊熊大火之中,数百土暴子惊叫着四散奔逃,却被砍得人头乱飞。许多董卜兵杀得兴起,连土暴子投降时高举的双手一并砍掉。

这不是打仗。

这是屠杀。

……

前方情况传来,比自己设想的最好情况还好。朱平槿翘起嘴角微笑起来。自己简直就是一员福将,哪里出马哪里大胜!

塘马报告,土暴子的大队正在分散抢掠,对快速杀到的骑兵毫无准备,没有任何部队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俘虏的土暴子坦白,他们是广安城里的白莲教众。自称“老佛”的何加起令他们出来打粮,出来总共三四千人。前军本应占领岳池水左岸掩护他们,可是他们都没有看见前军狼烟示警,所以才会被官军突然袭击。

就剩眼前丘顶的这支孤军了,拿下后即可返回定远老城宿营。俘虏供称,丘顶主将名叫葛君赐,原是广安守御千户所的一名总旗。名字听着挺忠君,可干得全是造反的勾当。他身为世袭军户,却暗中参加了何加起组织的白莲教,而且是白莲教里面的一名重要护法。他手下士兵,大都是广安守御千户所的军户,也就是正经的官军。他们得了朱平槿的招降书,却没有丝毫的降意,反而在山顶对着这边大叫大嚷。

朱平槿脚下之地,在敌人对面一座山丘顶上。这座山丘比白莲教众占领的山丘更高,相隔距离也不远,站在丘顶可以一览战场全貌。

葛君赐毕竟当过官军,知道些打仗防守的常知。他指挥手下利用手中的刀枪,仓促间硬是在丘顶垒砌了道环形工事。环形工事的主体是几尺高的简易土墙,土墙外没有连续的壕沟,只有几十个挖土留下的小坑。环形工事中突出了三个尖角,明显是侧防工事。

朱平槿看着丘顶的敌人,感受着左右两面求战的目光,终于给尹家麟和朱平杸下了命令:

“步兵刚刚赶到战场,非常疲惫,让他们休息三刻种,然后发起攻击。把你们二、三两个连全部拉上去,用密集坚决的短矛突刺摧垮他们!炮兵连近距离支援步兵,轰垮土墙。辎重连武装起来,做你们的预备队。警卫一连并指挥骑兵一营一连的那个排在左右翼跟进,一旦敌人崩溃,立即冲上去剿杀。敌人可能有火器,靠近营垒后,让士兵们快速冲上去,减少伤亡。记住,这是第十营成军以来的首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尹家麟和朱平杸大声得令而去。朱平槿把望远镜递给罗景云,让他继续监视,并联络两个土司营,自己却叫来程翔凤,问起了一些让他自己纳闷的事。

“程先生,方才本世子明明看到这些教匪已经慌乱。可招降书射进去,他们反倒不乱了。先生可知何故?”

“以臣之推测,乃是世子声名过于显赫。那些教匪受了蛊惑,所以起了顽抗之心。”

程翔凤回答时有些闪烁其词。朱平槿沉下脸来道:“程先生,本世子并非昏主,听不得实情!先生不妨明说,何谓声名显赫,教匪又受了哪些蛊惑,连命也不要了!”

“请世子恕臣不恭!”程翔凤的脸上突然露出一丝坏笑。他答道,“难道世子未看冯如虎与蔡绍諴之告捷奏报?他们所称的那个阴 门阵,是如何……破的?”

冯蔡二人的捷报,朱平槿的确没细看。

出征前的头一天,朱平槿急着和廖大亨整编北较场里的官军,又要批阅为出征准备的一系列文件,忙得一塌糊涂。哪里还有时间看已经知道的捷报?难道,这两人的奏报与对面剿匪的顽抗有什么关系?

不对!朱平槿迅速抓住了程翔凤回答中的关键词:什么是阴 门阵?

大知识分子脸上有些讪讪的:“就是……就是土暴子让女人们脱了裤子,用女人的那个……那个……据说可以镇住火器!”

“本世子明白了!”朱平槿立即结束了程翔凤的尴尬,“可是这与教匪顽抗有何关系?”

“世子既是散财童子,便是观音菩萨坐下男弟子。那无论是王妃还是世子,都是白莲教之仇敌也!”

咦?朱平槿奇怪了。

当不了正财神,也当不了横财神,更当不了那贡桌上只吃不拉的神兽——貔貅。一个四处撒钱还会卖萌的散财童子,怎会扯动邪教分子的某根敏感神经?

难道这世界上,邪教分子的心比女人的心更难懂?

“世子您想啊,您和王妃娘娘是现在佛。可白莲教匪拜的是无生老母!无生老母派未来佛来凡间度人,不把您这尊现在佛打到,他们怎能度到未来佛?……”

……

白莲教就是中国旁门左道、异端邪教的总杂烩。朱平槿对白莲教那些乱七八糟的教义没有兴趣,但作为朱明王朝的优秀子孙,他对白莲教并不陌生。

大致来说,白莲教崇拜未来佛弥勒,弥勒代表着象征正义与光明的“明”。推崇“明”的明教不仅是白莲教的一个教派,甚至就是白莲教的别称。朱元璋参加的红巾军,就是明教反抗元帝国的武装起义组织。起义军名义上的首领——明王(即阿弥陀佛),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明教称呼。

所以说,不了解白莲教,就不能理解大明帝国的肇建,也不会理解朱元璋很多政治军事决策的依据。

朱元璋依托白莲教起家,但在革命还未胜利时已经翻脸,对昔日的白莲教友陈友谅挥起了战刀。当然,谁不能指责朱元璋背叛革命,原因是朱元璋从来没有参加过革命,又何来背叛一说?

朱元璋参加和借以发迹的军队是郭子兴领导淮西起义军。郭子兴便是第一代蜀王朱椿的外祖父。这支起义军以淮西农民子弟为根本,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他们与所谓正宗主流的刘福通红巾军不过是名义上的臣服关系,也就是罗景云所谓的“听宣不听调”。朱元璋身边的大将谋臣,或出身淮西、或师从孔孟,与“明教”或者“白莲教”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朱元璋在军中从不进行什么教法宣讲,也不举行什么宗教仪式,讲的全是“子曰”、“孟曰”那一套忠义之论。正因为朱平槿坚决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摈弃了白莲教那套神鬼之论,这才引起了郭子兴的注意,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并且在郭子兴的大力提拔下,从一名最底层的军官变成郭子兴的女婿,并最终成为淮西起义军的继承人。

朱元璋对待白莲教的政治立场是一贯的、清晰的,甚至是毫无遮掩的。刘福通在红巾军中强制推行教义,在朱元璋那里多次碰壁,对朱元璋的政治立场非常清楚,所以他们从未将朱元璋看作是自己的教友。

当争夺天下的大战打响之后,刘福通红巾军的实际继承人陈友谅不仅出动了艨艟巨舰作为对抗朱元璋的军事武器,而且还动用了白莲教作为政治武器。只可惜,这两手都不管用。鄱阳湖大战是朱元璋一生中经历的最惨烈的大战,结局是朱元璋胜,而陈友谅死。陈友谅之死,意味着白莲教在中国建立政教合一国家迷梦的彻底破灭。

但大明帝国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化解社会矛盾,并没有对过去的敌人斩尽杀绝,相反在政治上对白莲教做出了重大让步,其中最著名的举措就是国号。

众所周知,在中国家天下的体系中,国号是封号或封地的延续。汉王封于汉,立国号为汉,是为汉朝;唐公受封于唐,立国号为唐,是为唐朝;殿前都点检发迹于宋(归德府、今商丘),故国号曰宋,是为宋朝。而朱元璋受封为吴王,发迹于濠泗,却并没有使用“吴”这个国号,反而捡起了已经被打烂的“明”字大旗,立为自己的国号。

只是在这帮白莲教依然忍不住闹事的情况下,朱元璋这才无奈的宣布:白莲教为非法的邪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