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三百四十章 岁末大战(六)

崇祯十三年 第三百四十章 岁末大战(六)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罗渡的白莲教匪见着红甲官军人少,又是孤军前出进攻,所以集中了两千主力,埋伏于城垣之后,准备在官军踏上城垣那一刻,来一次猛烈的近距反突击,一举将官军冲垮。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可惜这个想法虽好,他们却没有想到:官军会利用骑兵前出,进行抵近侦查。

一小队官军骑兵跃马登上城垣,立即发见城垣下埋伏的大群教匪,骑兵居高临下,一阵火铳打放,撩翻了数人。教匪们见虚实被探,只好提前出击。然而,在冷热 兵器混用的时代,提前出击多出的这百余步冲击距离,已经决定了战斗的胜败。教匪们大规模的猪突冲击,很快变成了大规模向后转进,然后变成了大规模的溃逃,最后变成了大规模的玉碎。

对于白莲教匪可能进行的阵前近距冲击,护**迅速从岳池水边的战斗吸取了教训,并制订了周密的协同计划进行应对。

当步兵前锋线推进到城垣前一百五十步时,警卫二连一个班的火铳骑兵不失时机地冲上了低矮的城垣,并鸣铳报警。谭思贵立即下令部队停步、炮兵放列。当数息之后教匪们开始冲击时,何成浚的炮口已经调转方向,瞄准了敌人。

炮兵在一开始就使用了双倍装药和十斤霰弹,两翼九门大炮快速喷射出铁子,像大风一样交叉刮过敌人乱哄哄的队列,打得敌人全身冒血、满地翻滚。到了六十步,大炮换装了十五斤霰弹。到了三十步,三个火铳排在三排短矛兵的掩护下,约百支火铳进行了霰弹齐射。

八百枚四钱铁子在近距离打放出去,一瞬间便将那些狂热的,被迷梦占据了心灵的教匪打回了残酷的现实。面对步步进逼的整齐矛阵,教匪们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勇气,更抛弃了升入光明天国的幻想。他们不等教首下令,掉头就跑,朝着生的最后希望——码头,狂奔而去。

然而,他们妄想逃出生天,先要过骑兵这一关。

……

杨大与许多四川农村贫苦家的孩子一样,爹妈不识字,没有能力为他们取名,只好按照兄弟姊妹的排行顺序称呼。杨大这个名字,自然表明他是家中老大。

杨大他爹,便是崇义庄的杨二叔。春天下秧后,杨大和兄弟杨二都进了新繁县护庄队,然后没多久,他就被上面看中,选调到了王府警卫部队。

在警卫营,杨大从世子那里得到了自己的官名:杨天波。他不仅学会了刀枪火铳骑马,还学会了看书写字算数,知道了很多成都府之外的世界。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杨大这名憨厚老实的庄户子弟,迅速成长为一名坚定无畏的战士。他要用骑枪和战马,来捍卫大明天下,捍卫世子殿下,捍卫爹妈兄弟姊妹,捍卫自家的胜利果实。

敌寇败逃,杨天波毫不犹豫,再次越过了城垣。

他双腿夹马,双手握枪,眼睛紧盯住前面敌人的后背。战马一起一伏,把周围的景物飞快向后抛去。他并没有紧张。他知道,他身后还有他班上的十一名战友,一样的手持骑枪在冲锋。

撵上逃窜的敌人,他把骑枪往前猛地一刺,然后迅疾抽枪。不等敌人发出惨叫,他坠在后方的枪头已经横扫到前方,借助奔跑的速度将另一名逃跑的敌人撩翻在地。枪头顺势横到了左前侧,他紧接着猛地将身体往左前方一探,右手一递枪杆,又一名奔逃之敌被刺中腰间。

一枪三人!可他没有时间兴奋,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枪头拔出来,否则陷入敌人身体的长枪枪杆,会以马匹前进相当的速度将他从马背上扫下来。

兵器谱上说,“一寸长则一寸强”。

丈二骑枪的攻击范围远大于马刀,骑兵对冲时可以先行攻敌。骑枪的杀伤威力也大于马刀,敌人被刺中后非死即残。但骑枪的缺点与它的优点一样突出,最可怕的是在刺中敌人后不能及时抽枪,其结果不是把骑手撞下马来,就是撇断骑手的手腕。

骑手为避免受伤,应尽量攻击右侧的敌人,不让枪杆横在胸前。刺中后应快速抽枪,如若不能,则要马上松手,弃枪用刀。

世子曾经向他们说,马匹前进的速度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快,手臂动作的速度实际上远超马匹。所以在刺中敌人身体后,仍有时间将长枪拔出来。但在战场环境中,能够做到这一点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警卫部队在这方面下了苦工夫。他们在练习马上刺击时,要求在一击之后迅速回收,并保持枪头对准正确的方向。否则就算刺中了,也是不合格的。

杨天波手下的骑兵赶了上来。一匹匹战马的鼻孔马嘴大张,正在嚯嚯喘气。

“班长,你厉害!一枪干掉三个!”士兵们对他们班长的骑术和枪术都十分佩服。

杨天波摇摇头:“我只练了几个月,比起天全兵来还差得远。他们可以翻到马肚子下面避箭放箭!”

眼见敌人已经逃进了镇子,狭窄的街巷不利于骑兵乘马追击,而己方的步兵正越过城垣,向城内追击,杨天波便扔下骑枪,下令道:“顾禧,你留下看马!其余人拿出火铳,跟我进城杀贼。我们是世子爷的警卫营,不仅是骑兵,也是步兵!”

那名叫顾禧的兵不干了,叫嚷起来:“班长,怎么又是我当马桩子!”

“执行命令!”杨天波沉着脸吼了一句。他跳下马,从马鞍旁的火铳袋里扯出火铳,下令检查火绳和其他装具,然后手一挥,指挥着他的班跟着步兵进了镇子。

“我爹妈咋不多生两个呢!”那个叫顾禧的兵手里捏着大把的缰绳,恨恨地抱怨道。因为是家里独子,因此冲锋搏命的事情一般都轮不到他。突然,他看见班长和战友们扔在地上的骑枪,顿时大喜:那不是上好的马桩子吗?

……

罗渡码头上,停着大大小小几十条木船。当逃命的人把船挤得满荡荡之时,他们惊恐地看到飘着猩红战旗的官军战船出现在了渠江江面。为首那两条划桨大船,更是以极快的速度冲了过来,把船首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他们。无奈之下,教匪们只好选择了投降。

朱平槿站在船头,心满意足地看着眼前的一切。码头上跪着黑压压的人群,护**官兵已经从镇子的各条街巷中涌出,团团围住了敌人。他们挥舞着旗帜和刀枪,大声呐喊,既是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也是在向亲自截住敌人的世子致敬。

朱平槿大声向于大江介绍:“于将军,你看看,这就是战无不胜的护**!”

……

码头上的税关衙门,现在成了朱平槿和廖大亨的临时指挥部。廖大亨已经先到了,正在衙门口迎候。他看起来有点兴奋过头,见了朱平槿的面就拉着他的龙爪直摇,忘了他只是大臣,而朱平槿是国君。

“世子呀,这次老夫跟着你出来,可算是开了眼喽!”廖大亨一脸红光,笑容绽放,“大炮一轰,三千贼人,一个没跑掉!”

“廖公呀!你不知道,这些大炮都是用一贯一贯铜钱熔的!按现在的技术,铁铸之小炮尚可,大炮根本没用,十炮九炸!”

“难怪,原来是铜炮!”廖大亨恍然大悟。难怪那些打 炮的士兵放得飞快,根本没有停下来凉炮的意思。

“既然如此,那臣等将四川之铜都省下来,用来铸炮!老夫这便给陈其赤去信,先让他把铸钱局活计停下来!”

廖大亨今天表现出来的激动和兴奋与他的年龄和官位极不相称。他脑门一拍,又对朱平槿出了个馊主意:“老夫前些年曾去峨眉游历,见万年、报国、圣积等寺有铜佛、铜钟、铜塔不少。尤其是那尊白象上的普贤菩萨坐像(注一),听说是前宋太平兴国年间铸的,用了精铜料十余万斤。老夫想,若是用来铸炮,不是可立得大炮数百位?有了这些大炮,土暴子,不,即便是闯献东虏又有何惧哉!”

朱平槿本想用护**的实战表现征服廖大亨,让他与自己靠得更近,孰料立即培养出一个唯武器论者,而且还是个大炮兵主义者。

按照廖大亨的馊主意往下搞,既然寺庙动得,那宫观动不得?既然宫观动得,那王府动不得?如果此风一开,万年寺的普贤菩萨自然金身难免,青羊宫的两只大铜羊顿时在劫难逃,还有蜀王府、各郡王府和宗庙里的铜鼎、铜炉、铜兽,承运门前铜狮两大一小三口之家外加一个绣球……朱平槿想着头皮都发麻。

“菩萨嘛,还是暂不动的为好。”朱平槿沉吟道。他边说边想办法推脱:“毁了菩萨金身,惹了上天怪罪,本世子恐国本动摇,更忧蜀地百姓获疚,故不宜擅动。若将来朝局崩坏,不得已要动,本世子必先焚香沐浴,敬告于宗庙、佛祖和三清。倘若老天责罚,只罚本世子一人,勿要伤我蜀地百姓!”

“世子仁义之举,感天动地!”廖大亨袍袖一甩,便在朱平槿面前来了个长跪。等朱平槿要去扶他时,这老头突然抬起头来,叫声:“钱先生!”

“东翁,学生在!”钱维翰提着长袍下摆,从衙门角落里闪出来。他跑得屁颠屁颠的,还差点被门槛绊了。

“世子所言,你都句句记实了?”

“学生自然铭记在心!有乡人献策于世子曰:销熔铜佛以铸炮,旬日可得数百尊。用以抗贼,贼人俱齑粉矣!世子哂曰,佛乃天神,佐护国运,庇佑万民,岂可轻动?若万不得已,必先焚香沐浴,敬告天地佛祖,他日获疚上天,罪己而已,勿要伤我蜀地百姓一人!就算坠入凡尘,折了三千年修行,亦无憾也!”

看着廖大亨、钱维翰这一出表演,朱平槿有些不解:“廖公、钱先生,你们这是?”

“罗渡大胜,复兴报之随军记者必会发出专刊。老夫想,既是一场大胜,总要留段佳话方好!如此,也好激励蜀地军民奋勇杀敌!”

原来如此!这廖大亨被朱平槿利用了几次,也学会用新闻媒体来造势了!

“那三千年修行又是何物?”朱平槿急道。去你妈 的,小青才三千年!

“难道世子之修行不止三千年?”廖大亨作恍然大悟状。

“那学生改成九千年好了!”钱维翰立即接嘴。

从小青变成了白素贞!朱平槿想,喝了雄黄酒,会不会显出原形?那老婆是什么,是许仙?

注一:白象和菩萨现在皆存世,精美绝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