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一百六十九章 松林山下(七)

崇祯十三年 第一百六十九章 松林山下(七)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烈日高挂,光耀万丈。

操场旁的山坡上,朱平槿挺胸策马,缓缓前行。

目光所至,前方一个超过两百亩地的大操场。十余个大小不等的连横阵由西向东展开,背北朝南,屏声静气,整齐排列于操场的北侧。

最西边的六个连横阵,都换穿了鲜红色的皮罩甲和皮护臂,头戴缀着红樱的黑色八瓣帽儿皮盔。远望过去,仿佛山林中一条绵延的火龙熊熊燃烧。只要一阵东风,火龙就会奔涌向前,把任何阻挡它前进的东西无情吞噬。东面的连横阵,服色较杂,以灰色为主,可依然气势雄壮,不逊西边分毫。

操场的南侧,远远的还有一大片人头攒动。远远望去,恐怕有一二千人之多。

一名高个子的将领,手持一杆红旗,笔直地站在队列的最西头。两名护旗兵,一左一右,护卫着那杆曾经飘扬在碧峰峡、天全、雅州、牛角寨和彭山江口的大旗。

宋振宗是护商队的总指挥,也是今日校阅的总指挥。他指着操场上列队的部队,向朱平槿和罗雨虹一一奏报。

“禀世子罗姑娘,左边前边六个连是护商队一至六连,他们都换装了新式的红漆皮甲。六连之后,依次是天全土司排、骑兵排、特务一连、二连、董卜连,左护卫学兵连、雅州、名山两个护庄小队,最后是华阳县两个护庄中队。右边是孙先生和唐先生前日从嘉定州送来的一千新兵,仁寿王庄运送粮草衣被的五百庄户,还有曹四德带来的一千运送盔甲和小车的一千庄户。老兵新兵都等着世子校阅,这些庄户也想观礼。末将请世子示下!”

“准了!”朱平槿的兴奋溢于言表,“开始吧!”

“还有嘉定的兵?”罗雨虹高兴地问。她的前世今生都是乐山的户口。

宋振宗手指着那大群叫花子,答声那就是。

罗雨虹问道:“为什么他们还没有换装?”

宋振宗解释道,仁寿县的鸡公车有限,运了粮草就运不了多少衣被。他和李崇文正与曹四德商量,让名山来的车夫再往仁寿跑一趟,把仁寿织造局生产的衣被运往松林山。名山那边生产大车和鸡公车还是不够,小曹公公也是这个意思。

朱平槿点点头,表示他知道了。他自豪地转头对老婆道:

“看!我们的家底!”

罗雨虹拉住老公跃跃欲试,眼睛里的胆怯和害羞已经不见了。

“等一等!”朱平槿微笑着对老婆说,“大阅兵我们是头一次,要隆重一点。先得有个节目!”

陈有福努力睁大眼睛,任凭阳光直射在脸上。他一丝不苟保持着军姿,就像在碧峰峡第一次充当护商队旗手那样。他的右手把旗杆攥住,紧靠在身体右侧,这样可以让旗杆的重量稳稳落在地面,并且保持大旗不会摇晃。山间哗哗的松涛声,带来了阵阵凉风。可惜风不大,他头顶上的旗帜没能完全展开,一个旗角努力翻转着,想把自己的真容显露出来。

陈有福目不转睛注视右侧山坡上那群骑马的人。立在最前面的有两匹坐骑。

黄骠马的主人是世子。他头戴凤翅镀金盔,金凤展翼欲翔;盔顶一根金枪直立,饰以红樱和青色盔旗;外罩抹金方领对襟方叶齐腰明甲,衬里是红色蟠龙袖饰的箭袖织金褶皱袍;腰缠白玉革带,左垂宝刀。阳

光照耀之下,宛如金人一般。

罗姑娘骑着世子那匹大白马,与世子并驾齐驱。她身着大红对襟方领收口弧袖绣金凤纹衣,下穿海水纹通黄裙,头戴黑色尖棕盔,盔沿有一圈红色抹额,盔前穿插一只金色的凤凰。盔顶明珠攒顶,金管之内,插两支长长的孔雀翎。光线激射之下,那孔雀翎色彩纷呈,变化不停。

他俩之后,一名亮甲骑士骑在马上,手握一丈五尺长的旗杆。杆顶之上,垂挂一面红底金边蜀字长三角旗。

旗手之后,便是宋振宗等前去接驾的大员。在这群大员中,有一名陈有福并不认识的文官。他身着朱玄云,头戴乌纱,在大群明盔亮甲的将军包围中,显得格外显眼。他正与贺先生和舒先生说着话,言语间非常亲热。

突然间,三声号炮响起,惊得林间的鸦雀乱飞,然后又是一通急促的大鼓。

鼓声中,宋振宗动了。他领着那名手握旗杆的亮甲骑士,催马从山坡上急冲下来。战马疾驰,那面绣着“蜀”字、蟠龙和各色花纹的红底金边长三角旗,随之拉长飘扬!

“那是世子的蜀字龙旗!”陈有福听见他的夔府老乡,去年一起逃难到成都府的刘三根大喊。刘三根现在已经接任了刘红婷兼任的第一连连长职务,正好站在陈有福左侧几步开外。

“连长,那旗手不是我们一连出去的李排长吗?”陈有福听见有士兵叫喊。

“就是李明史!他当了世子的卫队长!”

“是副队长!队长是二连出去的排长魏辰!”

眼看宋振宗和李明史即将过来,陈有福连忙下令:“队列中不准说话!全体都有,立正!”

宋振宗领着那面红底金边长三角旗向排首直冲过来。到了陈有福面前,他才使劲勒住了马头。那战马欲进不能,大声嘶鸣着,铁蹄猛烈地践踏着草地。

宋振宗手指身后李明史握住的大旗,大声对陈有福吼道:“陈有福,往下传,这是世子的帅旗!世子有旨:自今日起,见此旗如见世子亲临!”

陈有福大声应道:“末将明白!全体往下传,见此旗如见世子亲临!”

“全体往下传,见此旗如见世子亲临!”

响亮的传令声一个横队接一个横队,迅速传遍了整个受阅部队。李明史没有闲着,他举起大旗,顺着传令声从西到东,在队列前跑了一个来回,让每个士兵都能清楚看到旗帜的样式和纹样。

长旗飘扬,大军挺戈。宋振宗立在马上,拔出他的大刀。刀锋渗寒,直指苍天。

宋振宗大喊道:“我大明,万岁!”

陈有福举起护商队的红旗,一边奋力地摇动,一边大吼:“万岁!”

“万岁!”陈有福东侧的近两千士兵一起发出呼喊。

来自操场北侧的激情传染了南侧,那两千五百衣衫褴褛的新兵和庄户也跟着喊起来。

“万岁!”

万岁!万岁!

经久不息的万岁声山呼海啸一般传来,激荡着整个山谷,也激荡着在场的每个官员、每个将军、每个士兵、每个庄户,当然也激荡着朱平槿和罗雨虹这对夫妻。

“我们下去吧?将士们都在等我们!”罗雨虹再次催促朱平槿。

“别着急!”朱平槿微笑着,紧握着老婆的手,“我

们再等等!”

万岁之声略小。宋振宗收起手中大刀,手掌挥动着,让操场上的欢呼声停下来。

这时,一个文士头戴玄色飘飘巾,身着翠蓝道袍,手摇鹅毛扇子,领着群高矮胖瘦不一的少年学子,无声无息从第一连的背后钻出来,排成四行站到了护商队的大旗前面。

操场上鸦雀无声。这个文士和这群学子要干什么,所有人都不知道。

当然,除了微笑中的朱平槿。

突然那文士双手一扬,手中鹅毛扇子半举。前排的一个小胖子立即前跨一步,举起他手中的长唢呐。

嘟!嘟嘟!一曲宏大悠扬的音乐从长唢呐中飘出,在寂静空旷的松林山间回响。

一段前奏结束,那文士手中的鹅毛扇子猛地往下一扇。四行少年随着那扇子扇动的节奏,一起开口高声合唱:

“上天保佑大明,

祝他万代千秋!

上天保佑皇上,

常胜利沐荣光!

得士心民欢畅,

国运盛帝运长!

天佑大明!

……

上天保佑大明,

发神威张天网!

……”

乐曲连续循环了三遍,宏大的音乐与肃穆的腔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庄严意境。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这意境中。即便他们听不清歌词,也能从音乐中感受到,这是祈祷上天之乐。

右长史郑安民竖耳聆听,心里却翻江倒海。

这音乐的风格好似成都城里西夷和尚的礼拜乐,难道是西夷和尚专为世子谱写?作为王府长史,自己回到成都,倒有必要到西夷和尚庙里走一遭。

望着田先生上下翻飞的白扇子,罗雨虹似笑非笑,声音几不可闻:

“你本事不小!竟然能将田先生和一群小屁孩骗得大合唱。”

朱平槿不想让前面牵马的魏辰听见两口子的私房话。他小声道:“我给你出出气!”

“还有什么歌?”

“大明龙旗迎风飘扬。”

罗雨虹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太无耻了!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笑声中,她的指甲狠狠掐了牵着的手。

朱平槿没有像往常一样皱眉。他睁大眼睛小声道:

“我需要一个让士兵们去死的理由!在未来的三四年,这些人中可能有半多要留在战场上!我需要一个崇高的目标,让他们都能相信,他们的死是有价值的!是能够被别人和历史永远记住的!他们的牺牲没有白白被浪费,他们的生命没有被无情抛弃!他们的死重于泰山,他们的死将名流青史!他们的灵牌将世代供奉在昭忠祠,他们的英魂将永远接受万民景仰!他们的身躯与天地一体,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他们将唱着这首战歌,慷慨赴死,去迎接注定的宿命……”

“好了!别说了!”罗雨虹的眼睛里突然涌出了大股泪水。她不愿周围的人注意,更不愿在数千将士面前献丑,连忙装作眼迷,悄悄用衣袖擦了。

“唱完了,我们下去吧。”罗雨虹的鼻子抽着,在手上加了把劲。

“好!”

朱平槿转过头对卫士们下令道:“把请的祖宗扛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