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投鼠忌器(六)

崇祯十三年 第三百九十二章 投鼠忌器(六)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王朝阳部谋反,或称保宁兵变,事情的性质很简单:闹饷。顶 点 X 23 U S

王朝阳部的番号是总镇外标营,直隶于总兵甘良臣。但是王朝阳不是甘良臣的嫡系,而是前总兵侯良柱的嫡系。

自崇祯年来,由于朝廷税收困难,加之四川的大量税收被解往京城,致使四川官军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

前年,即崇祯十三年,杨嗣昌调大军入川追缴张献忠,按照大明军饷解运的原则,主客两军的军饷均由四川官府支付或者垫支。但因为四川官府确实拿不出多少银子和粮食来,只好从湖广外运。杨嗣昌以督师之尊,被迫在广安城停驻三月以待饷,结果延误了追缴张献忠的最佳时机。一名解饷官因为迟到三日,被气急败坏的杨嗣昌以天子剑斩之,以儆效尤。

去年春夏,实力被大幅削弱的川军在巴州前线失利,巴州、南江一州一县俱失,部队一直溃逃到百丈关。去年初尾随追击张献忠重占通江的知县李存性和副将涂龙,从此信讯全无,廖大亨和四川官府均认为其必死无疑,因此报了个战没。

部队遭到惨重损失,士卒要招募,马匹、兵器、铠甲、服装诸项军资均要补充,这就要花大量的银子。可是四川官府哪里凑得出这样多的银子?他们能将士卒的欠饷补发数月便是好的。

可是前线的领兵大将们却不敢这样。重夺巴州的任务是皇帝下的严旨,没有兵马军械的军队开上去便是送死。于是,当军饷逐渐运到部队之后,大将们想得第一件事不是发饷,而是加快招募补充。朱平槿借给廖大亨的钱粮,渐渐被用在了填补川军多年留下的窟窿上。即便这样,两三只军队依然没有得到补充,或者是补充很少。

最惨的是驻扎百丈关的侯天锡部。

侯天锡为了让侯家东山再起,利用自己的老子侯良柱在永宁卫的势力和威望,在当地拉出来七八百军队,军官和士兵几乎全部是侯氏的族人、家丁和军户。但既然是侯氏私军,当然不可能得到现任总兵甘良臣的大力支持,除了补发三个月的欠饷,他们几乎分文未得。好在侯家在永宁树大根深,又有百顷军田屯垦,这才勉力支撑起了士卒马匹的开销。

其次惨的便是驻扎松潘的副将朱化龙部。

朱化龙本是湘西辰溪人,投军后从小兵当起,参与平定奢安之乱。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海边生活后,调至四川任松潘副将,期间曾有长沙岛大胜海寇的战功。

在四川西北边境,大明设有两卫三所,以道员一名统领军政,以副将一名、左右参将两名领松潘卫、茂州卫、威州守御千户所、叠溪守御军民千户所(注一)和小河守御千户所及土司诸军。朱化龙驻节松潘城(今松潘县城)、左参将驻节茂州卫、右参将节驻小河所(注二)。

松潘的最高长官,本来应是文职官员松潘道黄谏卿。但倒霉的黄谏卿在赴任途中,刚走到了泸州,就被流贼张献忠破城杀死,于是朱化龙便成了大明在松潘地区主要的军事将领。朱化龙部需留驻当地,震慑生熟诸番,没有进攻巴州的任务;其士卒,大多是当地军卫的军户,有军田屯垦,所以在四川官军严重缺饷的大背景下,朱化龙部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粮饷补充极为有限。

最后便是这保宁兵变的主角王朝阳部。

王朝阳部在百顷坝兵败后,将有怨心,士有怒气,军心不稳。在这次巴州攻势中,总兵甘良臣本不想用他们。但因川抚廖大亨有令,这才将他们调往保宁,为大军镇守后路。关于王朝阳部将士们最关心的欠饷补发,甘良臣已经没有余粮了,只好呈文坐镇中路张奏凯军的兵备副使马乾,请他就近予以补充。而马乾坐镇渔溪前线,哪里顾得上身后的王朝阳,于是他又行文保宁知府张继孟,请他代为发放。

官通过控制军队的粮饷,来控制军队,这是大明崇祯年的惯常做法。由驻军亲民官为驻军补给,也是朝廷的规矩。然而兵备副使马乾没有想到,他的一纸行文,为保宁兵变伏下了祸根:

知府张继孟胆大包天,竟然将王朝阳部的军粮和饷钱全数扣发!

……

“时逢秋粮征收的大限,张继孟这贼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他竟然……”

“不对,万大哥!张继孟不是为了秋粮。你们上了他的当!”

贺永年听完万吉富讲完保宁兵变的原因,喝下去的几碗酒已经散发得一干二净。他起身扯开大门,让冬日的冷风呼呼吹了进来。“他不是为了秋粮,他是想逼反你们,然后嫁祸于世子和廖抚!”

“上当?他如今的小命都在弟兄们的刀口下!他有什么好处?”

“好处?”贺永年冷笑道:“杀父杀兄之仇,那是不共戴天!听少爷传回来的消息,自从他爹死了,张继孟像条疯狗一样,时时都在向朝中奸臣写信,告世子和廖抚的黑状,污蔑他们谋反!若不是世子有兵有银,深受蜀地百官万民拥戴,朝中奸臣不敢将世子真的逼反,张继孟这贼子已经得逞了!

万大哥,你再仔细想想,若是这贼子留下遗表,找个心腹送往京师,说世子和廖抚撺掇王朝阳谋反,然后自己悬梁自尽,玩一出死谏的把戏,那样不仅将你们一营兄弟的活路断了,还会引起皇帝对世子和廖抚的疑心。到时朝廷派出钦差彻查……”

“钦差来了,我们便与张继孟对质!”万吉富重重搁下酒碗站了起来,“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会牵连世子和廖抚!”

“哪里还有对质哟!”贺永年摇着头把碗里的残酒一口灌进喉咙,“到时死无对证。张继孟自杀,而你们,已经被当作叛贼给剿了!”

“什么?”

万吉富大惊失色。他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世子以护国安民为己任,绝不会坐视兵祸殃及保宁百姓;廖抚更不会眼看保宁重镇有失。或许就在现在,平叛大军已经过了南部县,甚至已经开到了南津关!”

“那怎么办?”

恍然大悟的万吉富失神落魄坐回板凳。良久,他终于对贺永年说了老实话:

“前晚就有八百弟兄悄悄离开了保宁府。他们要打下苍溪县,打开回昭化老家的路。王朝阳今天吃了晚饭就率剩下的兄弟们离开北上。王朝阳知道你们贺家素来忠义,又投了王府,怕你们知道了追上来,伤了老兄弟的脸面,所以让我守住南津关,稳住你一晚,明天早晨再弃关北走。我不是有意要欺瞒贺兄弟,实在是春儿这孩子让我没法安心。我想好了,明天一早,便让黄大黄二将春儿送到贺家庄……想不到贺兄弟今晚便至……”

“那张继孟人呢?”

“还关在知府衙门,明日我最后走时,将他和葛奇祚一起放了。”

“放不得!”贺永年大吼一声。

这一声吼出来,外面的世界好像起了连锁反应,把整个南津关都震动了。

……

“你爹他们竟然两个多月没有拿到饷银,都被保宁府扣了?这事一定有蹊跷!”贺桐从万春儿身边弹起来,像个大人一样背着手在小小的房间里转悠。

“你不是平时挺聪明吗?怎么到了节骨眼上反而没了主意?”万春儿已经不满地撅起了嘴。

“让我再想想,再想想!”贺桐焦急地转着,突然眼睛一亮。他想到一种可能:保宁府是故意的!

“走,找你爹去!”贺桐抓住万春儿的手,把她拽出了房门。

两人慌慌忙忙跑到院中,这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从外面传来,地面猛地一抖,顿时把二人震翻在地。

……

西充事变后,正在射洪县编练新兵的王大牛率领两个中队迅速平息了西充县的叛乱。此后,他继续将军队留在当地,保证江鼎镇和李完对参与叛乱的士绅进行彻底清算。

乱民领袖贡生陈好古、陈好问兄弟,李完族人生员李乾义等二十余名杀人放火手上沾了血的士绅以首恶之名被判了斩立决,未等上奏秋决,便在城门外斩首示众,家产被全部没收,田宅没入王府,金银没入官府。其余二百五十余人,有功名的全部夺去功名,并在县衙大堂逐一过堂提审。与江鼎镇和王大牛预料的相同,大部分造反士绅表现得极为没有骨气,需要动刑才招供的反而是一些城里的小商小贩等俗称为市井走卒的一类人。

此后,王大牛又将潼川州一部分军官军士调来,协助李四贤组建西充县王庄和护庄大队。年初西充一县事了,他便按照朱平槿的命令将部队北移,进入了保宁府南部县到盐亭县官道附近地域隐蔽待机。世子的旨意很交代得很清楚,就是王大牛呆在那里,防止进攻巴州的官军有什么变故。

王大牛不想静坐无事,便将潼川、盐亭两州县大队中刚刚组建完成的三个中队调来一并训练。集中训练仅仅数天,王大牛就收到了保宁兵变的消息。所以他立即做了他应该做的事:点起全部兵马,直扑保宁城而去。

部队途径南部县,王大牛向戍守县城的大队长许守财要了大量火药,准备复制西充县炸药破城的成功经验。

结果,西充县的经验被复制到了阆中城对岸的南津关。

……

当贺永年和万吉富提刀冲到南门口时,官军已经与冲入城中的护**战做一团。

天色黑沉,率先冲入南津关的盐亭县大队一中队,因为制式的灰色棉长袄没有及时运到,还穿着老百姓的衣服,结果被官军和贺家庄丁误以为土暴子。双方便在城门洞里外大战起来。等到身穿护**服的遂宁县大队增援过来时,贺家庄丁才发现是误会。

然而悲剧已经发生了,短短半刻钟不到,双方已经死伤了四十几人。

莫名其妙死伤惨重,双方三员主将见面,当然都没有什么好脸色。好在有贺桐这个机灵鬼打圆场,又把王大牛在飞仙关的事迹吹嘘一番,双方的脸色这才缓了下来。

王大牛与贺永年职级相当,两人都是副团,一个是绵潼总队的副总队长,一个是顺保总队的副总队长。然而王大牛资历更老,兵力最多,又是世子亲手简拔,因此三人共推王大牛为首。王大牛没有谦虚,他布置的第一件事,就是连夜抢占浮桥,攻破阆中城。

贺永年补充道:“王大队,依我看,还要加上一件事活捉张继孟!”

万吉富则添上一句:“赶紧派出快马,绕道百丈关,知会侯天锡!”

“城厢起火了!”两士卒和庄丁几乎同时撞开房门冲进来报告。

“趁乱打劫,动作要快!”王大牛、贺永年和万吉富三人几乎同时大叫起来。

注一:叠溪守御军民千户所,即今之茂县叠溪镇、又称蚕陵镇,据茂县约六十公里,汉代曾设蚕陵县,唐代设翼针县。1933年,叠溪大地震,全镇毁于一旦。地震引发的堰塞湖将全镇淹没,形成一片海子。

明代,叠溪守御军民千户所与小河守御军民千户所同属四川都司。

注二:小河所即今之松潘县小河乡,古称涪阳,位处涪江之源,雪宝顶脚下,在松潘东路松(潘)龙(安)古道之中,距平武县约一百五十里,松潘县二百里。古城规模不小,且非常坚固,近代挡住了几次大规模的泥石流,是个非常漂亮和宁静的地方。目前古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可惜有所破坏,也不知近年来是否开始认真保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