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怀鬼胎(二)

崇祯十三年 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怀鬼胎(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世子在通过廖大亨投石问路,所有的与会者都如是想。可出乎朱平槿的意料,廖大亨之后率先出声的不是朝官刘之勃,而是护**的大将、总参谋长舒国平。

舒国平直截了当问朱平槿,还记得他在碧峰峡关于军纪之争时说的话吗?

“句句记真!舒先生之言也,有大明则有我蜀藩,无大明则无我蜀藩。本世子与大明休戚与共,荣辱一体。”

舒国平硬邦邦地表明了他的意见:

“世子真是好记性!世子若反,他日必有奸人曰:他反得,我何反不得?世子若是不反,末将无话可说!世子军令如山,末将马首是瞻!”

舒国平的话,揭开了护**早期建军史上一段尘封的往事。

在碧峰峡议定军纪时,贺有义认为护商队应效忠世子,而舒国平认为应效忠大明和天子。两人争论不下,最后是朱平槿出来打了圆场。

然而,这个争论并没有因此而结束。而在目前护**中,“效忠大明,护国安民”的宗旨,前半截越来越淡化,慢慢剩了后半截。

普通士兵觉得,拿谁的银子给谁卖命,那是天经地义。拿了世子的银子,就是世子的兵,跟那远在天边的皇帝有个鸟关系!

下级军官觉得,“效忠大明,护国安民”只是句口号,这个口号并不能给他们和家人带来实际回报。他们需要一个具体的物化形象或活生生的人来效忠,而这个形象或人物绝不可能是远在天边的皇帝,只能是近在眼前的世子。只有世子,才能记着他们的功劳,给予他们实际的好处。

至于高级军官们,当然心思更多……

果然,舒国平遭到了总监军孙洪的猛烈反击:“国平兄,碧峰峡军纪之争时,在下尚与王大牛等人在路途中。后来在下耳闻,贺先生曾问国平兄:如见天子近臣,手执天子血诏,招世子进京勤王。如世子去,半路必死;如世子不去,岂非谋反?国平兄不能答。时过境迁,今日国平兄能答否?”

“末将愚钝,斯时不能答。一年来追随世子,以世子为君,以世子为师,末将终于想明白了。孟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故曰:百姓重于社稷、社稷重于天子!世子凡事以百姓与社稷为先,他日必为尧舜禹汤!”

在场之人,恐怕除了朱平槿的老婆和武人宋振宗,都能对四书中的孟子语录倒背如流。舒国平突然引用孟子的“民贵君轻”论,把这些人给绕糊涂了。孟子就是因为这段话,被十分不爽的朱平槿的老祖宗朱元璋强行“节文”,也就是用剪刀咔嚓了。等到舒国平把“尧舜禹汤”说出来,这些人都惊呆了,包括朱平槿和罗雨虹。

“尧舜禹汤”,傻瓜都知道,这是三皇五帝呀!他怎么能用“尧舜禹汤”来形容世子?

朱平槿小瞧了他身边的武人,宋大个并非没有听懂。他只是喜欢直来直去,对弯弯绕绕的文言听得火冒。他对过去的搭档大吼

一声:“舒先生,你这话到底何意?我们到底反是不反?”

“不反大明、不反皇上,拯万民于水火,挽国运于既倒,胡为谋反!”舒国平沉着应答。

什么叫“不反大明”?什么叫“不反皇上”?

这时,郑安民振振出列,替舒国平做了回答:

“天下沉疴已久,非圣人不得救世!然大明与天下有恩,天子未尝失德,反之必失众望也!故舒先生所言之意,存国号,即是不反大明;尊天子,即是不反皇上!锁境保国,安定蜀民,以待天下大变!天下大变,抑或天子有明诏勤王,则北伐秦川,东出江淮,直至恢复京师,光复天下!”

瞅住机会,郑安民侃侃而谈。说到蜀民,顿时让廖大亨心有所悟。

何为蜀民,难道是指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四川贫苦老百姓?

非也!

世子前些日子指示田骞,要在各县组织太平士绅参议会。

何谓太平士绅?何谓参议会?怎么参?议什么?廖大亨左思右想不得其意。

如今廖大亨脑中灵光一闪,仿佛明白了其中玄机。

此时此刻他在想,难道在他之外,今日世子还安排了另外一个主角?

朱平槿并没有安排另一个主角,但是有些人确实与廖大亨一样,渴望成为今晚的主角。

那人便是蜀王府右长史、政务司总理郑安民。

因为郑安民临出发前,得知了一个噩耗:他那穷疯了的小妾收了德阳王宠妃五百两银子。

联想到正旦前自己听了小妾的枕边风,在罗姑娘面前为德阳王说项,让其步出高墙,住进王爷以前的外宅。郑安民知道,自己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政治错误。这个错误,不仅会毁了他的前途,还会危及到他一家的性命。路过回马镇,他与前来迎接的顺庆管庄江鼎镇聊了一晚上。江鼎镇一语点醒梦中人,让苦思脱罪之法的郑安民茅塞顿开。

江鼎镇道,世子借西充事变将李氏族长、致仕御史李完耍得团团转。如今李完不得不顶着巨大压力,充当王府镇压西充士绅的鹰犬。李氏一族和西充的几家大族,包括李完和他的兄弟户部右侍郎李兆为了自保,只好抱紧了王府的大腿,全心全意成为王府在西充的代言人,努力收拾地方残局。

一斑窥豹,世子的帝王心术已经修炼得炉火纯青!

江鼎镇还道,世子利用这次土暴子南侵和二月的秋粮包揽,拿走了顺庆府和广安守御千户所的所有官田、军田,并将广安、蓬州两州六县的全部无主荒地荒山划归蜀王府名下。顺庆王庄已经受副总理李崇文之命对顺庆田土展开全面清量,首当其冲的便是南充、西充两县。以后必将以清量结果为标准,重新厘定税率,推行简资王庄正在搞的税收“一刀切”。说不定还要在这个税收基础上,再征收两分所谓的“护国安民基金”!

当晚江鼎镇的话,郑安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便是:

“世子心中丘壑,远非吾等凡夫俗子所揣测!不过以下官陋见,墙内掣肘,甚于土贼

如今战场大胜,民心稳固,世子一统蜀地已是大势所趋。唯所缺者,只是一封奏疏!看近几日之复兴报便可知道:世子与廖抚大胜土暴子于川北,各地官绅皆有朝贺,独无邛眉与重庆两府之‘土豪劣绅’!

是没有耶?

抑或根本不登?”

……

郑安民对舒国平论述的扩充性解释一下让城门楼里热闹起来。

“锁境保国,以待大变?”廖大亨对着郑安民念叨了两三次,终于大笑起来,连道“妙哉!妙哉!”

这时,朱平槿开口了。郑安民所谓“以待大变”,他装聋作哑、只字不提,只是问道:“郑大人之锁境者,以何处为界?”

“自然以蜀地为界。东至夔门,北至朝天关。不过……”郑安民狡猾地加上一段注释,把汉中、三峡与澧州等要点囊括进去,“三峡秦岭俱为天险,弃之不守,诚为不智。是故臣以为,守三峡必从夷陵守起,固蜀地必以秦岭为界!另,湖广澧州本为我华阳藩封所在,亦不可不守。然此地位居荆湖,无险可守。献贼与革左五营重起于英霍,此地首当其冲……”

朱平槿再次避开了夷陵秦岭与澧州之事。他问郑安民道:“锁境保国者,无军不行。那四川官军与护**,要多少方能御贼?”

郑安民认真答道:“臣细细算过,以四川十三府、六直隶州、十五州、一百一十一县计,每州县护庄大队一,计约五百人;护**营数取其半,得营约六十五,即十六团。以每团四营算来,护**实有不足六万人,不足闯贼兵数之两成……”

郑安民知道,世子既然明知故问,便要把今日的话题引到军队的整编上来。接下来至少有半个时辰,大家都会围绕着军队整编的话题进行。世子的目的达到了,他的目的也达成了一半。

果然,世子立即剑指官军:“那些官军可编入护**?”

此番抢答的是廖大亨。他刻意在刘之勃和陈其赤面前对世子称臣,以便向他们展示他的政治选边:

“臣之意,四川能战之军,无论藩汉土流,无论营兵军户,无论主军客兵,一律编入护**。只是量多且杂,不宜一次编成。

最好分作数期编成。首期可将川北主、客两军刘镇藩、丁显爵、涂龙、朱化龙、王祥、杨展、张奏凯、贾登联八部编入护**,每部一团数营,皆择优汰弱,按其人数多寡成营。营数过多或过少者,将来再行调配。川南川东诸军,在二、三期编入。至于诸卫所,老弱盈营,臣之意,汰之!”

廖大亨的话,正合朱平槿之意。他连忙表态道:

“廖抚之议可行!不过涂龙所部损伤过大,兵数不足一千,守备地方最为合适;川东曾英、李占春、于大江三部,有水有陆,并已于川东参战,就放在首期整编吧!黎州马氏兄弟诸部,已然开至嘉定州,也将他们列入首期。以后行都司那两万人,也是这般办理:开出一批,整编一批;调出一批,调入一批。如此边地稳固无虞也。舒先生,总参还有什么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