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六十六章 雅州平乱(九)

崇祯十三年 第六十六章 雅州平乱(九)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在中国,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从来有着微妙的分野,无论语言上、动作上、思维习惯上、文字表达上都是如此。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比如“端茶送客”一项,在普通百姓家是肯定没有的。否则主人刚敬上香茗,客人就得主动告辞,于是终点回到起点,啥事都没做成。官场中则不一样。如果主人言尽,端起茶盏请客人饮茶,多半意思是请你主动告辞走人,免得大家尴尬。朱平槿手端茶盏沉思良久,洪其惠以为自己一番话揭了世子逆鳞,要被请将出去,心里不免忐忑。好在朱平槿并没有请客同饮,又问解决良策,这才让他放心下来。

洪其惠答道:“学生以为,世子收受投献,本意不过有二:首在降租,次在征粮。此事撼动士绅利益,故其必然百般阻挠。然此事虽难,仍有可为之处!”

朱平槿没有开口,他静静等待洪其惠的答案。

洪其惠道:“缙绅之家,不外乎官员士子。说到底,都是些读书人出身。三百年来,他们在地方上枝繁叶茂、根深蒂固。贤者修桥铺路,赈济灾民;恶者为富不仁,称霸一方。贼人口称“除五蠹”,衙蠹、府蠹、豪蠹、宦蠹、学蠹。请问五蠹中有几蠹不与读书人相关?”

实际上只有府蠹与读书人关系不大,反而与朱平槿关系紧密。朱平槿继续一言不发,认真倾听洪其惠的话。

洪其惠未因语涉王府而停顿。他道:“朝廷重士,以士大夫治国。有了这个好处,他们便枉顾君恩,以诡寄逃人诸多手段逃避朝廷赋税。衙门诸官并非不知此间隐情。只因都是读书人,彼此间总有一份香火情。又因缙绅之家大多为地方上有力之豪强,故而官府不敢得罪缙绅,只得转向庶民征税。学生来前已经问清楚了,此次雅州民乱,多为小田主、自耕农、佃户,市井小商人、作坊工匠及大户人家奴仆等庶民为主……”

朱平槿打断洪其惠道:“洪先生之意,让本世子收取这些庶民的投献?”

“世子果然天资聪慧,傅兄所言不虚也!”洪其惠由衷赞上一句,“天下读书人虽多,然较之庶民百姓,不过沧海一粟尔!世子尽收这些庶民的投献,官府之税赋哪里收取?他们无奈之下,只有拿缙绅开刀了。缙绅们之势再大,又如何敢与王府官府相比?”

大明朝的地主,按地位高低从上到下大体可分为皇族(皇帝、藩王、郡王、将军、中尉、公主、郡主、县主等)、贵族(功臣勋戚)、缙绅地主(官员士子)、军官地主、寺院地主、庶民地主和自耕农七类。皇族和贵族,因为互相联姻,又可统作一类。

而四川地处西南边陲,除蜀藩一家之外,别无分封,所以蜀藩是一家独大;军官地主、寺院地主都是按照国家发放的执照范围(军屯或度牒)占有土地,虽说占地广大,但现在朱平槿不打算马上去碰它;剩下的缙绅地主、庶民地主和自耕农,毫无疑问是地主中的主体。

然而主体之中也有高下。缙绅地主与庶民地主和自耕农相比,虽然没有血统上的优势,但他们是现任官员,是退休官员,是官员的预备队。他们有权有势,掌握着朝堂的话语权,代表着正义与公平。他们利用自己的政治经济优势和小冰期频繁的天灾疯狂占地,垄断商业,肆意逃税,大搞权贵经济,侵害庶民地主和自耕农的利益。

由此可见,庶民地主和自耕农是社会的底层。比起最底层的佃农贱民,也就好那么一点点。他们在天灾**的逼迫下,纷纷破产,沦为佃户、长工甚至流民。所以,庶民地主和自耕农对皇族、贵族和缙绅地主有着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彼此间矛盾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地主与农民!

缙绅地主是读书人,庶民地主和自耕农是平民,皇族、贵族、缙绅地主与庶民地主、自耕农之间的矛盾,本质上就是权贵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同时,庶民地主和自耕农作为有产阶级,天然地要求国家稳定,镇压流贼,抵抗外辱,这与朱平槿的追求目标完全一致。

洪其惠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建议由王府出面,收编四川的庶民地主和自耕农,把朱平槿的支持基础,立足于庶民阶层,包括庶民地主、城市小商人、手工业者甚至于流民。如此一来,朱平槿集团的阶级基础将十分稳固,粮源、财源和人源将源源不断。

洪其惠建议的实质,是朱平槿这个皇族大权贵联手平民小地主,共同挤兑缙绅小权贵!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忘了我d当年如何联手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打击四大家族了!妈妈的,d史白学了!”朱平槿心中感叹一声,指节不由在桌上重重敲击一下。

见着洪其惠盯着自己,朱平槿便笑着说明自己的理解:“按洪先生之法,若有自耕农投我王府,王府只拿他一成,较之官府的赋税低得多,他何乐而不为?小地主虽收了佃户七八成的租子,官府又征他赋税,所剩依然寥寥。若他投我王府,王府只拿他一成,官府赋税全无。所剩六七成全归他自己,他何乐而不为?若是缙绅之家的投献户,缙绅家拿他三成。他投我王府,王府只拿一成,他何不改投王府?如此一来,若是王庄降租,缙绅们只好跟进……”

洪其惠抚掌笑道:“正是!既有王府的一成投献明摆着,缙绅们自然不敢多收,否则投献户便转投王府;王府把租子降到五成,缙绅们也不敢多收,否则连佃户也跑了。如此一来,地租也随之而降……城中之商人、工匠亦苦五蠹,学生劝世子不妨一并将他们收了,既可疏民之困,亦可收取银两。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学生只怕此例一开,投献之人门庭若市!”

大脑思路打开,世界霍然开朗。两人对视哈哈大笑。

“只是王府田土太少,容不下这许多人!”朱平槿高兴之余,又担心起来,“缙绅肆意兼并,也不知那些小地主、自耕农有田土多少!”

洪其惠也不知道答案。他笼统答道:“如今粮价太高,流民太多,缙绅之家总能找到耕作之人。以学生估计,只要粮价跌至一两,不出三年,蜀中田土十之四五尽归世子矣。”

朱平槿摇摇头道:“天下乱局,其势未明。粮价跌至一两,为时尚早。本世子想向城中大户购粮,洪先生以为如何?”

这个问题洪其惠倒是早早想过。大军进城,不是抢粮而是购粮,这已经是天下第一等的仁义之师。所以他立即答道:“只要价钱公道,雅州五万石余粮应该是有的!可如今州城突遭大乱,学生怕士绅们坐地起价……”

朱平槿微笑道:“本世子不怕他们坐地起价,此事当有王大人出面!洪先生大才,若能入我幕府,本世子必大用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世子陡然间诚邀幕府,这下却让洪其惠犹豫了。

他献计世子的本意是结好王府,然后通过王府得到州府衙门,甚至布政司或者巡抚衙门向朝廷的任官举荐,实现他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顺便解决他洪家田契被烧的麻烦。他与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一样,并不愿意把自己一生的前途押在一个没有实际政治权利的藩王身上。但不知怎地,眼前的少年总让他有种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感。当朱平槿真的提出招揽之意,倒让他踌躇万分。

仿佛看出了洪其惠内心的想法,朱平槿道:“贺先生是忠臣遗孤,崇祯十年朝廷赐他监生,然久未得官,只得开店营田为业。上月他跟随本世子,因其有大功,本世子已商请王大人保他为从九品飞仙关巡检副使。官虽微末,终入仕途,将来积功右迁,当不失一州府!若先生愿意跟随本世子,本世子可向先生保证:五年之内,本世子亦保先生州府如何?”

这个平白飞来的蛋糕有点大,由不得洪其惠不动心。

洪其惠疑道:“世子所言当真?”

朱平槿点点头肯定道:“君无戏言,自然当真!如本世子爽约,先生可任择一王庄而去,就算是本世子给先生赔罪!”

共同的革命理念外加些许威逼利诱,洪其惠终于向朱平槿低头,顺带还向朱平槿推荐他的两个弟弟洪其仁、洪其信,以及授业之师举人程翔凤、刘道贞,同学张士麟、唐默、钟之绶、胡大生等。除胡大生死了情人坚辞拒绝,刘道贞死了老妈正在守制之外,这些人都投入了朱平槿的夹袋。

洪其惠为胡大生之事专程向朱平槿道歉,朱平槿仅是轻轻一笑道:“他还是个娃娃,他懂什么?”

朱平槿见了这些新人一面,但因缺乏对他们的了解,于是因人设事开设了一个机构,专管庶民投献之事,内部名字就叫“蜀王府王庄王店雅、邛、眉、嘉定、天全办事处投献科。”

谁建议谁实施,这是朱平槿一贯用人做事的办法。

投献科长由洪其惠担任。他推荐张士麟与钟之绶两人担任副科长。朱平槿对此稍作调整,副科长增加了率先投献的傅元修。

傅元修同时兼任雅州投献股股长,唐默任副股长;张士麟任副科长兼任邛州投献股股长,傅元览任副股长;钟之绶任副科长兼任眉州投献股股长,洪其仁任副股长。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分驻雅、邛、眉三州,宣传王府的投献政策,代表王府接受百姓的各类投献。至于嘉定州,因王府在此没势力,所以暂时未设。

洪其惠的三弟洪其信却是个异类。他羡慕宋氏兄弟的威风,朱平槿便把他送往碧峰峡接受军训。至于学历最高的举人程翔凤,朱平槿暂未安排职务,只是留在自己身边。

蜀王府王庄王店雅、邛、眉、嘉定、天全办事处,就设在雅州城里的范家大院内。在朱平槿的规划中,这个办事处就是王府在四川西南根据地的首脑机关。它不仅要管理王府和朱平槿在这一地区的庞大产业,为朱平槿的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粮源、兵源,它还将是朱平槿的工业基地、科研基地、边贸基地和军事训练、后勤基地。

如此重要而且敏感的一个职务,身为宦官的曹三泰显然不合适。朱平槿思来想去,除了他老婆罗雨虹,没有第二个人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