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七十一章 饥馑之城(四)

崇祯十三年 第七十一章 饥馑之城(四)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正月十一日的傍晚,距离仁寿县城被义军攻破尚不足一月,书生李崇文带领着数百对未来生活充满期望的草标们,翻越了龙泉山脉,赶到了仁寿县城北的一个王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王府在仁寿县的五个王庄,大都分布在距离县城较近的地方。县城周围的田地,水肥条件一般来说都是县境里最好的。可这次,正因为这个王庄比其他王庄距离县城更近,又在成都府到县城的官道边上,因此它遭到了农民起义军更加彻底更加疯狂的毁灭!

李崇文站在庄墙之外,看着支离破碎的大门,叫来吕三先进去探查。草标们拥挤着畏缩在李崇文身后,谁也不敢前进。他们可以看到的,是庄墙内一片片焦黑的断垣残壁;可以听到的,是上空成群乌鸦发出嘎嘎的不详叫声;可以闻到的,更是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臭。

吕三扛着他的九环大刀进去了。可不一会儿,他便失魂落魄地跑了出来,大刀也不知扔在哪儿了。他边跑边手指里面结结巴巴:“死人……李……李先生,里面全是死人,全是尸……”话没说完,吕三便扑到在一旁干呕去了。

李崇文生来就不是胆子大的人。看到吕三的样子,他全身发毛,双手双脚控制不住颤抖起来。他想挪动脚步,可是脚根本不听使唤,半步都走不动。

“没用的废物!侬哪里像个男人!”李崇文身后一声轻骂,然后一个红衣女子径直越过他走了进去。她身后的丫鬟试图拉住她,结果反被她一起拽了进去。

进去的当然是刘小姐。她被识破身份,于是洗了脸,梳了头,换回了自己的衣服。李崇文脸上一阵发烧。他甩甩自己的脑袋,让自己镇静些,咬咬牙跟了进去。他身后有些胆大的男子,也挽起袖子蹑手蹑脚跟了进去。

王庄就是一个村镇。有沿地势修建的街道,街道两边有铺子,有民居,有晒场,有牛羊围栏。庄子中心有庄头住的大房子,讲究点的还有戏台、小庙等建筑。可是在这里,眼前除了焦黑的残垣断壁和横七竖八的尸体,什么建筑都没了。

庄墙下有百十具男尸,有的还拿着锄头、柴刀等等,显然是在守卫家园时被杀死的。

更多的尸体密布在晒场周围,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死在一堆。看他们身上穿着,都是些庄户人家。

他们有的身上一个血洞,有的没了脑袋,有的全身**,有的开膛破肚,有的脑浆崩裂,有的烧得蜷缩一团。血渗入夯实的土壤,变成了几道黑河延伸开去。发臭发胀的尸体,正引来些没冻死的小虫到处乱飞。

王庄中心分明有一个小型园林。李崇文的目光透过废墟,在一片水塘边看到了形似唐胖子王庄里那些堆砌起来的假山奇石,水塘里同样漂满浮尸,树枝上挂着女人。

“他们是被献贼赶到这儿屠杀的!”刘小姐这时格外冷静。

她转过身来对正在作呕的李崇文说道:“这里不能住人!要赶快清理干净,否则天一热,大疫必起!”

李崇文腹中翻涌,终于涌到了嘴边。他转过身去,趴在一口井沿上哇哇大吐了起来。好容易吐尽,他用手指刮了下嘴角的残渣,正要直起身来,突然看见井底一双空荡荡的眼眶正面对面看着他。

死人!原来井里全是死人!李崇文哇一声再次扑到地上呕吐起来。

见到李崇文这样狼狈,刘小姐再也不好嘲笑他了。待到李崇文坐在地上喘过气来,刘小姐对李崇文道:“尸体要尽快搬走,挖坑用生石灰撒了埋了!”

万万没想到刚到仁寿,就在这里看到一副地狱景象!李崇文想起自己的使命,努力镇定下来,对一脸关切的刘小姐道:“你说得对。吕三……吕三……”

李崇文努力站起身来,大声叫着吕三名字,可等了一会儿,却不见他的人影。李崇文便对四周茫然无措的草标们道:“大家都看到了,这就是流贼张献忠干的好事!杀人放火抢东西,他们就是一群不折不扣的恶魔!我们不组织起来,一手拿锄头,一手拿刀枪,流贼迟早还要来祸害我们!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园!周围,就是你们的土地!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搬运尸体,清理废墟,重建家园!队伍里所有的男丁,都跟本人一起动手,把尸体全部搬走……”

“李先生,李先生!听说您有事吩咐小的?”吕三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突然跑到李崇文面前道。他的大刀不知何时捡了回来,重新扛在肩头。

“我还以为你被吓住了,已经连夜逃回了省城!”李崇文讽刺吕三一句。

吕三老老实实回答:“那哪能呐!小的还等着您分地呢。小的开始是有些怕。这情景,谁见了不怕啊?但是死人见多了,都那样,心里也不怕了。”

眼看天色渐晚,李崇文顾不得与吕三啰嗦,连忙道:“这里没有石灰,只能用柴火来去瘟。你找些人,去附近挖几个大坑,再砍些细柴干枝,准备烧死人!”

吕三听得明白,赶紧应声找人去了。这时候,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带着十几个男丁走到李崇文身边道:“李先生,我们这些人都是川北川东过来的,见惯了死人,也知道怎么处理死人。您和小姐都歇着去吧,这里就交给我们。您对我们好,我们心里都知道。把事情交给我们,您一万个放心!”

那男子原来便是昨天在人群中发问的魏老二。李崇文对魏老二点点头,连声道:“好!好!老魏,这里就交给你了!搬死人时,记着用布把手包严了,不能沾了尸水!还要用湿布遮了口鼻,不要浸了尸气。沾了尸水浸了尸气,人是要害瘟的!里面死人太多,不一定能烧得干净。尸坑只能选在高处,不能挖在低处!不然雨天过水,全给冲了出来!”

当夜,魏老二领着草标们,打起火把干了整晚,这才把王庄地面上的尸体清理干净。至于水塘、水井里的尸体,因为没有长铁钩子,只有等明后天再说了。李崇文和刘小姐则组织妇孺们在大路上支起了铁锅,把粮车里发霉的陈粮倒出来煮了来吃。

第二天一早,心急的李崇文便吩咐庄户们把粮车上全部的挽马都解下来。唐胖子为了省事,比李崇文要求的多运了六十石,总共一百一十石粮,以后每批粮间隔十天启运一次。每辆双**车装十石粮食,用两匹挽马拉运,总共有十一辆大车,二十二匹挽马。另外唐胖子还单独送了李崇文两辆大车的东西和食物。这些拉车的挽马,正好用来骑乘。

李崇文有了马匹,便派出吕三等保镖,两人一组,骑马向另外四个王庄联系,一个目的是查明其余四个王庄的情况;另一个目的是带些人手工具回来,协助清理尸体。

考虑到其他王庄可能遭遇相似的厄运,李崇文交代吕三走得远些,路遇行人也都问问县里情况。献贼再厉害,也不可能几天时间内将满县百姓全都杀光,总有些机灵的人跑出去了,说不定就藏在西边那片大山里头。

事情安排妥当,李崇文便带了剩下的保镖和二十几个身体强健的庄户,准备到几里外的仁寿县城去,亲自看看城里是个什么样子。因为刘小姐坚持要去,她们也会骑马,所以主仆俩也被李崇文带上了。

仁寿县古称陵州,今县名的由来,一说是因为隋文帝晚年长居仁寿宫,蜀王杨秀为了拍他爹马屁,奏请改普宁县为仁寿县;又一说以山水得名。北宋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记载:“仁寿水在县西十里,名或因此。”

仁寿县是个中等规模的县城,西依南北走向的龙泉山脉。城中心偏西南角有两座相去不远的小山,宛如相生相依的好姐妹。北边一座叫飞泉山,南边一座叫翳(yi)嘶山,两座山中间有山脊连在一起。翳嘶山突兀高耸于平地,顶上有座八角凉亭。沿着翳嘶山体有一条笔直的石阶上到山顶,因为石阶陡峭,县里人俗称天梯。

李崇文等人是从北门进的城。他们目力所及,城墙很完整,墙上还依稀可见斜搭的云梯,墙下则到处倒毙着尸体,城门楼下更多。一面撕碎的大明军旗卷挂在城头,被路过的北风轻轻逗弄。

城门已经被炸烂,剩了大半截斜倒在门洞里。门洞里还散乱堆放着沙包土袋,分明被守军用来封堵城门。

李崇文等人下了马,牵着马从搬开的沙包土袋缝隙中进到城里。

城里到处也是尸体。尤其在上城石阶上,层层叠叠的尸体被砌成了一道矮墙,堵住了上城的通道。城里的房子也像王庄一样,被四处放了火。或许因为房屋间的道路较宽,又或许没有风助火势,所以火势没有形成蔓延。城里除了部分房屋被烧,绝大多数保存了下来。

李崇文被脸上的湿布憋得透不过气来,于是一把扯下来。他骑在马上放声大喊:“有活人没有?我们是蜀王府的,活着的人出来应个话!”

风送话音,传得很远。城里一片死寂,没有任何声响。突然一条野狗红着眼睛,嗖地从李崇文的马前窜出来。那野狗转瞬即去,去而又回,对着李崇文狂吠数声,惊得他的坐骑前蹄高扬,差点将他摔到地上。随从连忙拔出刀来,那狗见到人多势众,对着他们汪了一阵,一溜烟跑掉了。

李崇文定定心神,手指城里一处山头。山头上翠阴依然,清晰可见一座凉亭。

李崇文招呼一个保镖道:“你,带人四处转转,看见活人就带回来问话!我们在凉亭碰头!”

“我们走!”李崇文拨开衣襟,把身上的佩剑笨拙地拔了出来。这把剑和他身下的马,都是朱平槿临别时赠送的。马骑过,可这剑,他还是第一次拔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