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五百一十七章 潜流暗涌(十二)

崇祯十三年 第五百一十七章 潜流暗涌(十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韩文斗换了身玄色警服,在太阳的烘烤下满头油汗。uu234

他与其说是热的,不如说是急的。

韩文斗化装成老乞丐坐在东门桥头,街对面的人物看得很清楚。

接头人是一名身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的北地壮汉。

从他喝茶时的讲究,可以看出他出身富贵人家。那些乡下土财主或街上力夫,喝茶时都是牛饮虎吞,哪里会吹开茶沫,一小口一小口的轻泯?

从他的身形样貌,从他对街上川马的十足不屑,可以看出他是一名军官,而且很可能是对马匹很有心得的骑兵军官。

邹政纲过桥时,接头人举起而又放下的茶碗,说明他明显已经认出了邹政纲。然而他并未起身与邹政纲相认,很可能的原因,便是自己无意间打了蚊子一下,暴露了自己的真实年龄!

一招失手,韩文斗倒也不急。

因为邹政纲和这名接头人,都不过是他用来钓出大鱼的饵。邹政纲钓出了接头人,而接头人又会引出他背后的大鱼。只要线索不断,成功只是早晚而已!

妈的x!

韩文斗现在很想骂娘,却不得不强忍着。

这接头人刚开始的表现是处处漏洞,可一旦发现危险,其精明诡诈完全出乎于自己的意外。

接头人忽儿登舟南行,忽儿弃舟上岸。一南一北两顶轿子,全是空的。自己拦下轿子查验黄白两卡,满以为可以留下接头人的一些清晰特征。谁知如此一来,反而是打草惊蛇!若是接头人受到惊吓,就此逃离四川,线索一断,全部计划都落了空!

不能放弃!韩文斗暗暗告诫自己,现在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出戏继续演下去!否则自己的意图立即暴露,接头人立即跑掉。

继续演下去,还有个额外的好处,那就是假戏真做。或许真武宫附近有接头人不得不回来的理由,或许是物、或许是人,总之是他不能放弃的东西!

一个又一个被迫接受检查的百姓在韩文斗身边经过。

无卡之人查出来不少,都被李西屏手下的巡警带进了局子。百姓怨声载道,说小话的,骂怪话的人不少,但在警棍的威慑下,没有人敢于公然暴力抗法。

“韩局,河岸边过来一人,很像!”一个声音突然在韩文斗耳边轻声响起,原来是铺长梁汝国。

韩文斗不动声色眼睛斜瞥,心中一阵狂喜,远远过来的不正是那东门桥的接头人!

自投罗网,来的太好了!

韩文斗摘下头上浸满汗水的宽檐小帽,掏出怀中的红色手绢擦拭汗水,向布置在周围的蜀安局人员发出了信号。

……

凡是大明捕快,大都头戴**一统小帽,身穿淡青色短衣,外罩红布对襟无袖罩甲,腰系青丝织带,衣帽皆如仆僮。

因为捕快的身份,在大明朝属于“贱役”。然而这蜀都的捕快,不仅有个巡警的名头,连衣帽也是标新立异。

陆仪混在等待检查的人群中,饶有兴趣观察着这群二混子口中的“黑皮”。

他们的衣裤,除了颜色不同,样式倒与大明的捕快一般,差别较大的是帽子。黑皮们的帽子,帽檐是草编的,前宽后窄,中间是透气的乌纱小帽。二混子说,黑皮们还有草编的小帽,可以在下雨天扣在乌纱上防雨。

但黑皮服饰与大明捕快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每人都在左胸前缝着一块硕大

的白布,上面用红线绣出了警 号和警 衔。

警 号第一位是城市的代号,比如眼前的黑皮们,第一位全是“蓉”字。

至于第二至第四位,全是弯弯扭扭的天书。二混子说,那是蜀世子和罗姑娘喜欢的大食数字。

警 号之下还有警 衔,相当于文武的品级。如何区分高低呢,就看竖杠的数量多少,越多越高。比如面前一位左臂残废的警察,年纪虽小,胸前白布上却有三根杠;而他身旁的中年人,胸前只有一根杠。很明显,三根杠是一根杠的上司。

人流缓缓前移。

眼见已经接近黑皮,陆仪悄悄摸摸怀中的白卡,心里把白卡上的登记信息再次默念了几边,以免等会儿警察提问时当众丢丑,忘记自己的姓名籍贯和住址。

很显然,现在陆仪还能提起兴趣近距离观察黑皮,是因为他并不太担心买来的白卡被识破。

这怀中的白卡陆仪仔细检查过,与真的别无二致。在阳光下,纸面下夹杂的太祖像很清晰。再说了,从大明律上说,制假人的罪名比买假的人还重。如果他被识破,只需举报二混子便可减轻罪名,所以二混子绝不可能出卖他。

这些该死的蜀蛮子!陆仪暗骂道,就会搞一些妖孽的东西……

陆仪还没有骂完,眼前已经一黑。

“卡片!”

一名中年光颌的巡警把手伸到了他面前,表情严肃:

“报出姓名、年龄、籍贯、住址!”

“好嘞,官爷!”陆仪一面掏出白卡,一面陪着笑点头哈腰:“贾仪,三十二岁,北直隶顺德府巨鹿县人,家住巨鹿县贾庄蒿水桥,来四川是做生意……”

“做什么生意?”

“买蜀布蜀锦。”

“既然你做布匹生意,为什么不去江南买松江布?”

“松江那边闹灾,这些年产得少了……”

“入川走的那条路?”

“先从孟津渡(注一)过黄河到洛阳,再经潼关入陕西,后走凤翔府和广元入川……”

“哟,记得很清楚嘛!到过保宁府没有?”

“到过!”

“过嘉陵江是坐船还是过桥?”

“坐船。听说这嘉陵江上本来有浮桥的。小的晚到了几天,结果涨水拆了……”

“在这边留下指纹……”

“官爷,卡片上有指纹……为何?”

“留档比对!怎么,心里有鬼?”

“哪能呢!官爷,小的是顺民,这就……”

那中年巡警把白卡上的信息抄完,又盯着陆仪在登记簿的下方空白处留下十个指纹,便很不耐烦地向陆仪挥挥手:

“好了,过去吧!别挡道!后面还有人!”

难道就这样结束了?

忐忑不安的陆仪心里一阵狂喜。为了不引起巡警的注意,他谦卑地一躬腰,向中年巡警致谢。

就是这一躬,事情彻底改变了。

因为陆仪的身子一躬,他眼中出现了一双鞋,鞋面满是破洞。这双鞋,他在东门桥头老叫花的脚上见过。

老叫花变身为中年巡警,身上的衣服换了,脸上的胡须也没了,但脚上的鞋却没有时间换。

这一刻,陆仪明白,邹政纲和他本人彻底都暴露了。

蜀王府的人暂时放过他,因为他们要的不是他,而是指挥他的乾清宫太监马

文科!

这一刻,陆仪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

他袖中的匕首闪电般弹出,抵住了那中年探子的咽喉。

……

河边茶楼的三层上,年轻的太监马文科站在窗边,亲眼见证了楼下惊心动魄的一幕。

陆仪为了示警楼上的他,也为了制造混乱让他趁乱逃走,竟不惜自我暴露,将一名巡警挟为人质。

马文科没有时间关注陆仪的最终命运了。他必须马上离开蜀地,回京向皇爷奏报他在蜀地的所见所闻。但是,从茶楼逃走是很有难度的,迅速涌出的警察和士兵已将附近街面围得水泄不通。即便弃马步行,混在看热闹的百姓中,也要通过警察士兵形成的封锁线。

不过,马文科一行人还是成功逃走了。帮助他逃走的,可能是个不期而遇的坏消息,也可能不是。

……

就在成都府东门外真武宫附近上演警贼大战时,成都府内巡按衙门附近的龙王庙街上,爆发了一场大明王朝,乃至新时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

一个巨大的阴谋与无数的巧合不期而遇,碰撞出一个小小的火花。

这个火花从龙王庙后街拐角处某个小茶铺的角落冒出,继而引发了第一场爆炸。

炸点形成的冲击波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引发了了更多更大的爆炸。

几乎就在一瞬间,这场金融危机的波及面就席卷了整个成都府,继而扩展到全省,甚至部分省外地区。

金融危机在时间和空间的旅行途中,自身也在不断地迅速地发生变异。

从股票市场的急挫,到货币市场的挤兑,再到政治领域的反动,最后发展为对蜀地新政的全面质疑、全面否定和全面对抗。

数十万的家庭、数百万的人口,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危机中,成为一幕幕悲喜剧的主角配角。他们奔走、他们绝望,他们向上天呼喊,期望他们心中的救世主来拯救。

然而,他们的救世主还远在数百里之外的保宁府,对成都府所发生的一切依然茫然无知。

应对危机的责任,当仁不让地落在了四川巡抚廖大亨和四川布政司参政陈其赤的肩上。

然而毫无思想准备,也毫无经验和知识储备的他们,先是被东门外的一场人质挟持案吸引了注意力,继而将股票市场的崩盘误判为短期的股市波动。等到次日一大早蜀王府大太监曹三保和汇通钱庄邱掌柜匆匆联袂来访,他们才突然意识到这场危机的可怕程度。

触及了汇通钱庄,触及了汇通钱庄发行的银钞,那便是触及了蜀王府和许多四川官员的钱袋子,触及了护国安民大业的粮饷根本!

可是没有等廖大亨等人商量出一个可行的应对之道,更大更多的坏消息接踵而至:

学生上街,邛眉贼乱!

在坏消息接连进门的那一刻,廖大亨几乎感觉到了去年初闹五蠹时经历的那种绝望。

但是这一次,他没有气急败坏摔杯子,只是冷静地传令下去:

八百里加急,急奏蜀世子朱平槿和未来的世子妃罗雨虹!

另外,他和陈其赤、曹三保以蜀王府军机大臣的身份,共同下令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成都守备团兼护**第二团团长宋振嗣:

调派新津县和双流县守备营一部逼近蒲江县,准备开战!

注一:洛阳北边著名的黄河渡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