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五百三十四章 从容蜀囚(二)

崇祯十三年 第五百三十四章 从容蜀囚(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蜀地的警察,与其说脱身于旧的衙门公差,不如说是换了黑衣的护**。uu234

大明制度,公使人尊称为“差役”,贱称则为“皂隶”。

传说太祖高皇帝因为憎恨胡元,所以将前朝卿大夫之冠带于皂隶头上,称为“平顶巾”或“皂隶巾”。

平顶巾与捕快的小帽一样,不覆额头,意为“无颜之冠”,以示绌(cu,同“黜”)辱。一叶知秋,可见大明国初衙门公差的地位有多高。

斯时成为衙门公差的人,来源五花八门,但绝少读书之人。有委身贱籍因罪没官之人,也有更番上值勉服劳役的无知小民。

然而到了朱平槿生活的时代,衙门公差像大明朝的许多职业一样,已经此起彼伏,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些衙门公差因为长期在大领导身边工作,又有世代久居子孙相替的制度优势,所以逐渐与士绅勾结,甚至自己也化身为士绅中的一员,在地方上形成一股强大的黑恶势力。

初来乍到的新任知县、知州,若是情商太低,得罪了堂下的地头蛇,往往不知不觉中便被人拿了把柄。轻则丢乌纱,重则丢脑袋。

对这些吃拿卡要包诉揽讼的衙门公人,蜀地百姓早就恨之入骨。除五蠹运动爆发,便是从除衙蠹开始的。

正因如此,蜀地建立崭新的警察体系,只能另起炉灶,绝不可能建立在旧有衙役制度的基础上。

护**和蜀考,从政治坚定性和文化程度上,为蜀地警察体系奠定了充足的人才基础;

“护国安民,天下太平”理想的深入人心,又从理念上和体制上重塑了警察队伍的职责定位和组织原则。

但是,警察队伍并没有一味排除旧的衙门差役。

常言道,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衙役里坏人多,但也不全是坏人。一些衙役因为各种原因,被新的警察队伍留用了。

这些留用人员或者熟悉本地情况,或者善于与社会各类人物打交道,或者有一技之长。还有个别的衙役,他们本身就是有影响力的士绅或者商人,在地方危难时能够发挥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重大作用。

比如仪陇县衙头周常忠,在仪陇县城被围断粮之际,与士绅邓问行等人一起领导了仪陇县百姓的长期坚守,为保全仪陇一县立下了大功。

长期在d务部门工作,具有丰富统战经验的蜀世子朱平槿,当然不会幼稚到用理念左右行为,眼睁睁把这些能够发挥作用的人推走赶跑,挡在体制之外。

以前有护**总监军部干部局充当他发掘人才的鼻子眼睛和耳朵,现在他掌握了四川各府州县的实际权力,便开始谋划在省、府、州、县四级和军队系统建立相应的干部组织体系,以便将人才工作纳入到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

……

有老王头在左右虎视眈眈地巡视,李西屏终于可以不受打搅地静静想想,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变成了世子点名的御案主犯?

李西屏是郫县书生,首届蜀考生,在松林山基地经历过军事培训。但因他没过视力检查一关,所以培训结束后未能如愿以偿地分配到军队,反而派到了蜀王府长史司为书吏,后来又改派到真武宫警铺当铺长。

在旁人的眼中,李西屏是蜀考秀才,是世子门生,是根红苗正大有前途的种子;

在他自己心中,他是时运不济,阴差阳错,从一名读书人变成了一名贱隶。

心理失落有没有?

李西屏老实承认有。

每当收到同学来自各地的信件,李西屏就会怅然若失许久。他怨恨自己家贫,少时熬夜读书点不起一盏油灯。

但因自己工作分配不如愿,就对蜀王府和世子产生怨恨?李西屏也老实承认,没有!

李西屏参加蜀考,完全是走投无路所致。如果没有蜀考,他将与大明朝的绝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只能考取功名才能从田里走出来做官。

可李西屏知道,因为自己屡试不第,家里已经穷得家徒四壁。

没有世子给予的蜀考机会,他就会像许多落第士子一样,在乡学私塾中靠教着几个蒙生、代写几封家信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后终老于野、隐没于世。治国齐家平天下,对他来说,也许永远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就凭这一点,哪怕是李西屏现在身陷囹圄为牢囚,他对世子也恨不起来。

在得知自己成为御案主犯后,李西屏一瞬间还有些莫名的欣喜:

好歹自己的名字可以上达天听!

为什么自己对世子忠心耿耿,却落得这般下场?

李西屏想啊想,脑细胞累死了无数,也没有想起来为什么。

自己当上这警察,前后不过数月。违反警务条例,比如贪污受赂、徇私舞弊、泄漏机密等行为,那是绝对没有的。唯一有可能的原因,便是在封闭真武宫一事上与警长梁汝国发生过激烈冲突。

在学习会上,梁汝国突然下令将他拿下,李西屏当时的第一反应便是梁汝国徇私报复。现在老王头打听清楚,不是梁汝国的原因。那是什么大事,能让世子亲自下令抓他?

……

李西屏冥思苦想,全然没有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偌大的庭院里,早已没有了晃动的人影。

原来放风时间已过,老王头却网开一面,没有把他重新关进黑屋里。老王头本能感觉道,他过去的上司或许就在生命的十字路口,这时千万不能打扰。

只是那个自告奋勇要替人消灾解难的古怪生员,却仿佛没事人儿一样,惬意地抖动着二郎腿抬头欣赏那屋脊上的望兽。

老王头想到这里,忍不住悄悄接近顾绛,向他努努嘴。

那老王头傻傻地愣了愣,反而调笑起老王头来:“老王头,放风时间已过。你擅自留下吾等于屋外,这可是徇私乎?”

“顾怪!你别不识好歹!”老王头看着顾绛逍遥的模样,一股火气涌到嘴边:“别以为老子治不了你……”

老王头发火,顾怪却不生气。

他眨眨眼睛,提示道:“身为警察,凡事皆需缘由,切不可无缘由而任为之。”

别看老王头在李西屏面前低声下气。老王头三朝两代人的衙门公干,升官发财的好事没捞着,见人说话的本事却是打小练起的。

李西屏的命运与老王头有莫大的关系,但这个古怪的书生仅仅只是他的人犯。

顾绛出言戏虐,老王头一语便吼了回去:

“你们是专替大家伙倒马桶的!这由头够份了吧!”

“够份!”顾绛闻言,不恼反笑起来。他从怀里摸出一叠纸来,自顾自地展开看起来。

这复兴报自创刊以来,发行量越来越大,发行周期越来越短,内容也越来越精彩。

监狱重地,不可内外交通消息,所以片纸严禁携入。但这复兴报却是例外。

上头有令,子曰:有教无类。即便是恶贯满盈的土暴子,或是大逆不道的反叛者,也有读书认字、接受教育的必要。无论是正式的监狱,还是临时的监狱,都要开辟专门的阅览室,让犯人自由阅览复兴报。

原来是最近的《复兴报》专刊。

见报纸被顾怪偷偷携出,老王头便劈手来夺:“你自供生员,怎地又干起这小贼勾当!看来你就是个货真价实的贼探,铺头抓你真是不冤!”

老王头与顾怪吵嘴,李西屏却盯着了那份他早已读过的报纸。

李西屏突然若有所思,连忙制止了老王头。他指着报头上那一列套红的大字,疑惑地问道:“顾先生,你是说我违了世子旨意?”

“定是!”

顾怪把报纸拍得啪啪做响大声道:

“你看这标题,十四个血红大字。霹雳一声震乾坤,打倒土豪和劣绅!你看这字型,一撇一捺、一横一竖,何处不是利刃刀锋?

这不是打油诗,这是旌旗,这是号角,这是千军万马,这是土豪劣绅之血!

你说说,你身为警察,同情土豪劣绅,放跑逆、反贼子,误了世子天下大计,是否该抓该杀?”

同情土豪劣绅,放跑逆反士子,误了世子天下大计?

顾怪之言,顿时让李西屏涨红了脸,仿佛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自从当上警察,李西屏吃在警铺,睡在警铺,日日早出晚归,夜夜查哨验更。土豪劣绅、逆反士子,像闻大肠、白老板一类的人,只要上头签下铺票,他是眉头也不皱地动手拿人。难道这般辛苦,还拂了世子心意不成?

李西屏还未出言反驳,老王头已经杀入战团:“顾怪,莫非你是世子肚里蛔虫,知道世子的肠子有几个弯弯?你来说说,世子到底啥心意?说不清楚,今天没有牢饭!”

“说来好笑,本秀才正是吃了你的牢饭,这才想明白了世子如何有这般举动!”顾怪大笑起来。

顾怪也不卖关子了,一股脑儿把心思倒了出来。

他说,他被关进这真武宫,真是因祸得福。因为里面有个阅报室,里面有复兴报从创刊号到最近一期的全套报纸。

当他看见那首血红的打油诗,当脑中蹦出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攘外必先安内”。

川北战局尚未尘埃落地,世子夫妇便匆匆领兵赶回成都。

为什么?

是邛眉反叛、是股市崩盘,都不是!世子要的是后方平定,国泰民安。

如此,世子才能安心地抽兵出省,去与闯献拼个你死我活!

如今部分蜀地士绅,既不纳粮,又不上税,以一己之私操 弄市场;

部分蜀地官员,或明或暗与豪绅勾结,甚至举兵作乱;

部分蜀地学子,故意散播谣言、搬弄是非,甚至公然羞辱世子夫妇。

邛眉之乱既是贼乱,更是兵乱。经济之乱首在股市,然后会蔓延到钱庄、粮市……最后是江山倾危、社稷蒙尘!

世子以镇压逆反之名对豪绅举起屠刀,以正纲肃纪为名清理官场,以正本清源为名反对邪说,以废祀真武改祀天蓬为名反对……

当他把所有的报纸看完,已经从报纸的字里行间里,体会到巴蜀之地的巨变,感受到当国者的脉搏,才得出了与第一印象完全不同的结论!

“第一印象是什么?结论又是什么?”李西屏和老王头同时发问。

哈哈哈,顾怪大笑道,他的结论只能当着世子本人的面讲。

“呸,你个疯子!还见世子,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老子巴巴把你请来,原指望你帮帮铺头……”老王头抢走了报纸,骂骂咧咧朝阅报室走去。

老王头走了,留下一个深色的背影。

顾怪突然整肃颜色,对李西屏道:“你再好好想想,到底何事违了世子之意?此事生死攸关,若是想不出来,没了辩解说辞,定然要丢脑袋!”

李西屏失神地摇摇头,所有可能的事情,他全在记忆的大海中一遍遍翻找,可依然是踪迹全无。

“铺头,我想起来了!”

老王头突然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手里还拿着那份揉皱的报纸:

“上次你去巡街,听人在台上讲西游记,听的是如痴如醉。回到警铺,你还大声说讲得有趣有趣……

哎呀,你这个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

这猪八戒哪是猪八戒,那高小姐哪是高小姐嘛!当着铺里那么多弟兄,我那时怎好提醒你嘛!”

“西游记?猪八戒?高小姐?”顾怪瞪着激动异常的老王头,眼睛睁得忒大。

任凭他盖世聪明,也没想到李西屏进来得比他还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