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下之吭(十二)

崇祯十三年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下之吭(十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舒国平的“以守为攻”的战略,与所谓的“北上”、“东进”或“南下”的三派主张都有所不同。

这既与他在保宁府锦屏门城楼上“锁境保国,以待大变”的主张一脉相承,又与当前的形势适时结合。

但舒国平所谓的“守”,绝非单纯的防守,而是进攻前的收缩,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只要巩固了秦岭南麓与鄂西山地,消除了来自于流贼的威胁。一旦政治条件成熟,这种在北方和东方的守势就会转化为攻势。

常言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舒国平这番话,对于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来说,只剩下了“天子气数已尽”六个字。同殿为臣的他们清楚,作为主管调兵的总参谋长,也作为世子傅舒文翼的嫡亲侄儿,舒国平曾经在碧峰峡提出“效忠天子”的口号,也曾经在锦屏门城楼宣布不反大明,不反天子。

舒国平一向以来的所作所为,几乎就是某些试图攀龙附凤的政治投机者的对立面。当今朝廷对于他,从可以誓死效忠的标的物,已经变成了气数已尽的未亡人。

这说明什么?

说明蜀王府一系争夺天下,已经不是遮遮掩掩的私下暗示,而是堂而皇之的公然宣示!

是故舒国平话音刚落,就有人捏住拳头虎视眈眈地盯住顾绛,看他有什么异常的反应。好在顾绛依然丑得那么专注,丑得那么讨打。

“当年高皇帝定都金陵,枫林先生(朱升)曾献策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皇帝许之,以为立国之基,遂得天下!”

按耐不住的程翔凤终于跳了出来。既然有舒国平带头,他便更近一步,**裸地向朱平槿提出了帝王之策。

“夔门、秦岭,是谓高墙;

垦荒、征购,是谓广粮;

守国门而不远出,是谓缓王。

愿世子效仿高皇帝,再行枫林先生之策,弃襄阳而专守夷陵!

一旦天下大变,我护**便以陆师北出宛,洛,以水师东下金陵。

金陵,虎踞龙盘,高皇帝所以鼎定天下之都。世子之得金陵,便可正位大宝,号令天下。承祖宗之基业,开万世之太平……

钟山,紫云萦绕,帝王之宅,焉得让之于外姓?钟山,高皇帝陵寝所在,焉得陷之于流贼东虏?世子天纵英才,深渥蜀人拥戴,又有罗姑娘从旁襄助……”

程翔凤是世子办主任,身边人的角色可以让他接触朱平槿甚至罗雨虹最核心的秘密。他连吹带捧,一面公开将朱平槿和他的老婆捧上了天,一面把他以及蜀地宗室比如内江王、石泉老王等人最根本的诉求悄悄镶嵌在肉麻的吹捧之中:

占据南京,取得政治上正统地位!

那时称不称帝,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朱平槿的手中;

划江而治,掌握天下的财富之地!

那时北不北伐,完全看朱平槿的心情好坏!

在程翔凤的建策中,蜀地宗室与蜀地士绅的最大利益诉求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只要朱平槿成功晋级,他们便能水涨船高,或为一国藩主,或为开国勋贵;只要占据南京这个合法的首都,这个朱元璋起家的老巢,朱平槿便可强势摆脱“疏藩”这个不利的身份,取得对其他觊觎者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

不仅如此,程翔凤的建策还有深刻的经济目的。

他与洪其惠一样,都是雅州干部的代言人,也是蜀地新兴工商阶级的代言人。

随着蜀地经济版图的整合,经济藩篱的拆除,蜀地新兴工商阶级要求扩大生产,拓展市场的呼声日趋高涨。护**兵锋所至,就是他们的生意所在。沿长江这条黄金水道,把生意做到江南富庶之地,是他们梦迷以求的理想。

如单就一套粗陋的打谷机和吹风机,便以重金从机器局买下二手创意的民营企业雅州雨城农机公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把生产基地由雅州一地扩展到了叙州、顺庆、重庆四地。雨城农机还打算在澧州开建第五个工厂,将“雨农牌”打谷机、吹风机的总生产能力,由千余台套的级别整整提升一个数量级。

据朱至瀚奏报,雨城农机甚至还派人到南京,准备开设一个所谓的“四鹅死”店!

由此可见,逐渐壮大起来的蜀地资本,其力量虽只是初露峥嵘,但已经不可轻易忽视。政治和军事决策甩开经济因素自娱自乐自嗨的时代,已经不可逆转地结束了。朱平槿选择出川路线,必须要考虑资本的流向!

……

君臣粉墨登场,共谋登天大计,没有人想到这一刻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

群臣们抓住这千载难逢永载史册的历史性机遇,轮流发言,将自己的不知酝酿了多久的大阴谋小算盘和盘托出。

什么枫林青田,什么卧龙凤雏,统统被他们抛之脑后。

他们的建策,既有前后承接,逐次深化;又有左右碰撞,纠偏改正。

而那位端坐上头,年轻的脸庞下留了半寸黑胡子的世子爷,既像一尊菩萨,又像一座雕像,用端庄的神色,睿智的眼神,以及迷一般的思维,来迎接他臣子们的肺腑忠心。

在这个时刻,没有人注意到顾绛。他仿佛已经被人遗忘,被群臣们成功挤到了上位者看不见的角落。当然,他并没有蒸发,依然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那人便是他自己。

顾绛已经完全被这场大讨论吸引进去了。

他专心致志地倾听着众臣们的意见,同时也关注着宝台上那位年轻世子的反应。

身份的尴尬,群臣的敌意,都不能使他片刻分心。

他求知好学的大脑像一块无所不吸的大海绵,聪明异常的思维像一部疯狂运转的超级计算机。

他一面接收来自眼耳口鼻多通道的信息流,一面调动着数据库中存储的海量数据。各种各样的数据同时闯入他的大脑计算机,进行着加工,进行着汇总,进行着复杂异常的多线程运算。不知过了多久,好似当机的思维机器终于在显示终端上有了反应。

有了!

沉默许久的顾绛终于大吼一声:我明白了!

随着这声大喊,大殿里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齐齐将目光盯向了那根蟠龙金柱的背后,似刀、似剑、似毒蛇吐信。

“顾先生明白了什么,说出来大家听听。”宝台上的菩萨说话了。

“学生明白了!”顾绛大喊着从柱子后蹦出来,漏出了滑稽的形象:“那荆襄万万守不得!”

哈哈哈!

群臣哄堂大笑。

一个刻薄的声音挪喻道:吾等皆可说荆襄守不得,唯独顾先生说不得。

何也?

因为正是您顾先生建策世子,说那荆襄乃四战之地、天下之吭!

如今顾先生突然变卦,又说守不得,那岂不是把吾蜀地君臣当作峨眉山的猴耍?

若是一般人,遇到这般嘲笑,恐怕便要羞愤难当,以头触柱血溅五步了。

可惜,顾绛何许人也?

嘲笑、讽刺,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就是一道提振战斗精神的开胃小菜。他的脸皮像城墙倒拐一样厚,把所有的嘲笑与讽刺纷纷弹落。

只见顾绛大部向前数步,朝朱平槿深深一躬:

“世子,学生明白了。世子以学生之策付诸朝堂群议,正是因此策既有真知灼见,又有不识时务,故而以群臣之议为学生之策斧正!”

说完,顾绛便转过身来,向着群臣团团一躬,以示谢意。

“忠清不必多礼!”待到顾绛躬到他的推荐人吴继善面前时,吴继善一面还礼,一面大声提醒他:“世子日理万机,端午佳节亦要操劳国事。忠清既有所悟,还不速速奏上,也让吾等学习一番!”

哦!顾绛一拍脑门,顿时醒悟过来。世子在上面端坐这许久,定然已是憋不住了!

于是顾绛迅捷转身,对着坐北朝南的朱平槿深深一躬:

“学生敬送世子出恭!”

哈哈哈!

欢乐的笑声再次回荡在宽大的殿宇中。

群臣们在鄙视与憎恶之余,终于发现了顾绛的一个好处。

不久,顾绛在古怪之外又得了一个新的外号:

欢喜豆。

……

欢乐的插曲终于过去,顾绛终于为朱平槿和群臣们讲述了他的明白。

顾绛说,先前献贼诈取襄阳,却并不死守。在全取金帛财物之后,便毁城遁去。斯时,他还不明白献贼的用意,以为那便是流贼惯常的作风。如今他终于明白献贼毁城的意图了。

襄阳为什么不能守?

不仅因为襄阳无粮易困,更因为襄阳是引火烧身之处。

襄阳地处南阳盆地南缘,控制着汉水中下游,是连接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的通道大门。此城若被敌方占领,对北至南阳、洛阳,西至郧阳、汉中,东至德安(今湖北安陆)、安徽,南至承天、荆州及整个四川、湖广都有重大威胁。

因此,任何在襄阳附近的势力,都必须攻取襄阳,才能立住脚跟。

献贼在襄阳,左良玉必然引军来攻;

左良玉在襄阳,闯贼必然引军来攻;

闯贼在襄阳,护**早晚去攻。

总之,襄阳所谓的四战之地,既是四面出击之地,也是四面受敌之地。

占了襄阳,就是端起了一盆滚烫的油汤,既松不得,也紧不得。松了,汤盆落地,汤没了;紧了,手烫得慌,燎起泡。所以,在自己军力未迨(dai)的时候,最好不要去碰襄阳。

此外,襄阳是左良玉的大后方,如果护**占了襄阳,就像当年刘备、诸葛亮让周瑜顶缸,周瑜又让关羽顶缸一样,白白给左良玉或湖广官府做了嫁衣裳。

以此类推,承天府和汉阳府也是不可守之地。要守,江北只能固守夷陵、荆州两城;江南可守岳阳、武昌两点。

四点全占,满盘皆活。

为什么?

因为完全控制了长江这条横贯东西的大通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