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九十二章 藩抚勾结(三)

崇祯十三年 第九十二章 藩抚勾结(三)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30:51 来源:笔趣阁

李先生不愧为巡抚大人亲自延请的经世大才,几句话便把朱平槿投献战略的目的说得清清楚楚。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廖大亨在心里痛骂自己愚蠢,还不如一个便宜小舅子聪明,他妈的白白十年寒窗,真是书越读越傻!

“哦,原来刘先生的故事是这个意思!刘先生是要我以土地为饵,诱使世子为我出力!”

只是,廖大亨还残留着士人的传统观念,认为王府占地对税收会产生负面影响。他把自己的顾虑与李师爷说了,却见李师爷压抑了一下笑意道:“学生以为,王府占地越多,抚台大人的位置越稳!”

“何也?”

这不仅是廖大亨在问,其他三个师爷也在问。

“学生出身商贾,没有功名,所以只好研究这田土之学。”李师爷带着酸意自谦道:

“大明朝天下田土,不少于十一亿亩。每亩一钱税银,则可得一亿一千万两。一亩一钱银子的税,如今市面上买不到四升米,这可不能算高吧?可朝廷要收几百万两银子的税,朝中大佬们为何还要吵上几月呢?因为有些人半分银子也不肯交……”

廖大亨既是一省巡抚,但也是个正经的地主。李师爷话没说完,他全明白了。李师爷的意思是,要拿四川的田地换世子的银子,然后用足额的税银保自己的官位。廖大亨在巡抚位置上一天,税银便可源源不断输给朝廷。廖大亨丢了官位,朝廷一分钱也收不到。朝廷知道廖大亨的能耐,还得放他回来继续当巡抚。

把“借寇自重”改一下,这叫“借王府自重”。

“好!太好了!李先生真不愧大才也!”廖大亨一掀铺盖,猛地赤脚跳到地上。

他按住对李师爷的肩头道:“这出使仁寿县之重任,非李先生不可!只要世子每年一亩田地交上五分的银子,本抚保证,任他收受投献去!”

说完了,廖大亨又杀气腾腾补充道:“只要我廖某人当这四川巡抚一天,蜀地就没人敢乱说半句!”

李师爷连声应了。廖大亨飞快转身抓住钱师爷的双臂:“钱先生,这世子私下给的功劳,可就全靠钱先生把关了!钱先生可告知世子,这活命之恩,廖某终身不忘!”

钱师爷也连忙应了。廖大亨这才对孙师爷道:“孙先生,本抚一封亲笔信可少不了。有劳孙先生代为起草润色,廖某亲自誊抄一遍!”

小妾刘惠莲端着茶水在一旁侍候,看着这一幕幕大戏,她觉得自己的脑袋真的不如老爷和先生们好使。看他们说得口水直翻,自己咋就听不懂呢?不过,惠莲凭着女人的直觉也感觉出来,赵师爷这是失宠了。赵钱孙李,这几百年的百家姓,在老爷这儿要重新排定座次了。

“惠莲,去把刘先生请来,本官要辛苦他一趟!”廖大亨最后吩咐小妾。

二月十五日凌晨,东方的天际线刚刚出现了一抹亮色,成都府的南门就轰隆隆打开了。近半个月以来,这道高大的城门一直紧锁,从未打开过。当它突然打开时,城门外数万乱民还沉浸在睡梦中,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来临。

“杀!”数百骑兵带着沉重的马蹄声,突然从城门洞里冲出来,通过南门大桥,直朝大路上的人群扑去。马匹撞翻了简陋的窝棚,把衣衫褴褛的乱民践踏在铁蹄之下;马刀划开了黝黑的皮肤,将横七竖八的尸体遗弃在大路两旁。

骑兵冲开乱民,并不作片刻停留,而是沿着城南的大路向南直奔而去。

成都府的四门外都有一条笔直宽阔的大路。城东龙泉路曰迎晖,城南双流路曰中和,西门郫路曰清远,北门新都路曰大安。

骑兵沿着中和大路直行,前进速度很快,在杀散几波挡路的乱民后,他们远远望见了双流县的城墙。

双流县古称广都县,因避隋炀帝杨广的名讳,才改成现称。

《淮南子》中有一著名神话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据后世某些著名专家考证,这天柱倾折的地方就在广都,即双流县。顺着双流县的天柱一直往上爬,理论上就有机会当神仙。只是双流县除了几座矮小的山丘,那直插天际的天柱山在哪儿,谁也没见过。

双流县的城门同样紧闭。骑兵队伍并不进城,他们从东面绕过县城,踏上了前往仁寿县的大道。西边不远处还有一条向南的大道,那是通往新津、彭山两县的。

朱平槿昨夜早早睡下了。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路途奔波,他觉得身体疲惫不堪。成都府就在眼前,两个时辰就可以回去,但是他现在还不能。在回去之前,先得把最后一件大事情了结。

清晨晨曦初现,朱平槿便早早起了床。他吩咐了李四贤些许事情,便出了王庄来到军营。军营就简单扎在王庄的四周,以庄子周围的小河为凭借。朱平槿出来时,大军刚刚吃了早饭,正在进行出发前的准备。

贺有义和刘红婷拟订的作战计划,是一个合围式的清剿计划。清剿区域分作两块,以岷江内江为界,一东一西。

东边北到成都府南二十里,东到龙泉山;西边北到双流县城,西到金马河。金马河也是岷江内江的一支,在都江堰分流出来。

动用的兵力,西边是一半骑兵,加三、六两连;东边是另外一半骑兵,加一、二连(欠一排)两连。

清剿战术是步兵两翼穿插前出,尔后将乱民向中间赶。骑兵拉开成梳状,由南向北梳一遍。然后再掉过头来,由北向南再梳一遍。由于中间地带一马平川,又有河流分割,乱民只要被这张大网兜住,便很难逃掉。土司步兵和王府护卫留守王庄,并于空旷处开设俘虏营。

整个清剿行动花费的时间,预计为三天。

通过作战计划可以看出,对即将开始的清剿行动,两个参谋长都信心十足,但是朱平槿却在心里感叹兵力严重不足。

包抄的两翼,展开长达四五十里。两个连就算拉伸成单薄的一层,每里正面也不过只有六七人。如果说这是一张大网,那就是一张处处漏风的大网!

朱平槿还有一个担心,如果乱民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很可能转身反扑。就凭部队现在的布势,难以结阵对抗。让朱平槿稍微安心的是,因为有土司骑兵南北扫荡,大些的乱民集团可能会被提前打散、消弱。

直到宋振宗、舒国平、贺有义、刘红婷、高荣宣等人过来请命出发,朱平槿仍然没有拿定主意。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世子为何犹豫。

宋振宗憋不住了,近前禀道:“护商队一营、土司营骑兵准备完毕,请世子下令出征!”

朱平槿按按手,让宋振宗稍安勿躁。他对诸将道:“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牛角寨的大股土匪。只有全歼土匪,才能震慑宵小,才能平息民乱。这样两翼合围,不知多少老百姓会被装进口袋阵?清剿与甄别必然会同时进行,我们的兵力又能否满足需要?要明白一个道理:抓时容易放时难!”

这时,他转头点名贺有义:“贺先生,你们制定计划,有没有考虑到如果必须转用兵力,如何迅速收拢?”

贺有义和刘红婷对视一眼。贺有义上前道:“考虑了。但部队撒出去了,没有一天时间是收不回来的。光是骑马通知,也要两个时辰。如果部队正在打仗,这阵中撤兵可是兵家大忌!”

朱平槿点头道:“正是!这就是本世子最担心之事!”

他来回踱步,再问道:“牛角寨匪首张光祖现在哪里,谁人知道?”

高荣宣道:“昨日我们捉住的乱民,有人说前几日从彭山过来,他们看见‘张’字大旗还在彭山县衙插着。城里全是土匪,起码有六七千,土匪仍在招兵买马。一些乱民吃完了抢来的粮食,干脆投了土匪。”

粮食!正在踱步的朱平槿立即停了下来。片刻之后,他对诸将道:

“对,粮食!彭山闹起‘除五蠹’,只比彭县晚一天多,算起来至今已有半月!俗语道:坐吃山空。十几万土匪乱民突然涌进彭山,都去吃大户。半月下来,至少粮食要消耗五六万石之多。加上损耗浪费,十万石打不住!彭山一个县城,平日城里最多一两万人,突然涌进来十几万人山吃海喝,城里存粮能够吃上几天?牛角寨逃走报信的,两天时间也该到了彭山!

本世子估计,很可能就在这几天,匪首张光祖就要溜回老巢!”

朱平槿清晰的判断,顿时让贺有义和刘红婷面面相觑。他俩职务是正、副参谋长,负责军事计划的具体制定。如果真让张光祖逃回去,那他们可丢脸到家了。

他俩亲眼看到双流王庄的种种惨状,所以昨晚在拟订作战计划时,将世子旨意理解为对乱民的清剿,于是把主要行动目标放在了双流乱民的身上。他们不是没考虑过牛角寨的土匪,而是想着世子好歹要把王庄清理干净了,这才会慢慢收拾张光祖。

听了世子刚才的话,他们才知道自己错得离谱:世子根本不会延迟执行“杀鸡儆猴”的战略。他眼睛里盯的,一直是整个平乱大局,而不是王庄的粮食财宝!

“先前清剿命令取消!部队原地休息,等待新的命令!”朱平槿见众将没有反对,立即越过宋振宗,发出了旨意。

“我们开一个扩大会议。请高先生、程先生来,再请刘名升、张光培来。他们俩对土匪很了解,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土匪的下一步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