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七十四章 饥馑之城(七)

崇祯十三年 第七十四章 饥馑之城(七)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吕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镖头,对于此时的李崇文,对于此时的一县饥民,就是黑夜里的光明,就是拯救世界的英雄!

李崇文见到吕三,未等他开口,便一把抓住手臂问道:“粮食?粮食王妃准了吗?”

吕三擦擦头上的热汗:“准了!两万石都准了!”

“那粮呢?什么时候运到?”

吕三舔舔干裂的嘴唇:“今晚!车队离县城还有二十里!我匹马飞快,路过双流县时,我先去找了唐庄主,把您的信给他。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他答应立即起运剩下的一千八百九十石。可是车马人手都不够,所以只能先起运两百石!

后来我赶到王府,把信给了端礼门的卫士,说是世子的紧急信件,要马上奏报王妃娘娘,又垫了我二两私房银子,这才让信进了大门。据说太监把信递了进去,交给了老曹公公……这是上前天的事了。前天我在端礼门前等了一天,整整一天啊!直到晚上,才有小太监出来把我叫去,说是王妃娘娘恩准了!”

“是不是两万石都准了?”刘小姐一边披袄一边从后宅走出来,小兰打着哈欠举着蜡烛跟在后头。她和小兰住在三堂的东屋,李崇文住在西屋,中间隔着正堂。

“是,小姐!”看见衣衫不振的刘小姐,吕三脸上有些龌龊的笑容。只不过在昏暗中,没人看得清。

“你,赶快继续说!”李崇文催促吕三道。

“是,李先生!晚上有小太监把我叫去,说是王妃准了两万石。调粮的公文由曹公公亲自安排送达,让我们不必担心断粮。只管把这里的事情做好就行。”

“王妃还说什么没有?”刘小姐插话问道。

“喔,刘小姐,那小太监传话说,王妃娘娘接到信,可高兴了!说舒师傅的学生就是厉害,两万石粮就替王府买回了一个县!以后啊,那舒师傅的学生还要多用些!李先生,您就是舒师傅的学生吧,真是名师出高徒……”

“是那小太监亲自听到王妃说的?”刘小姐继续追问道。

“喔,不是。是他听见老曹公公说的,老曹公公又听见王妃娘娘说的。”

李崇文见吕三舌头说得打结,只好出来给刘小姐解释:老曹公公名叫曹义诚,是王妃身边的大太监,也是世子身边大太监曹三保的干爹。

“关系忒复杂呢!”刘小姐嘟哝一声,不屈不饶地问吕三道:“王妃就没赞点别的?比如那信写得文义流畅、字体娟秀之类的?”

李崇文没功夫与刘小姐闲扯。他抓住吕三肩头道:“今晚送来的粮食只有唐庄主的二百石?”

吕三点点头。

“二百石!二十里!”李崇文不停念叨。

“人马实在走不动了!怕李先生着急,大家伙让我先回来报信。”吕三连忙叫苦。

“二百石只够一万人吃两天。”刘小姐的语气冷冰冰的,“要多坚持些日子,我们还是只好每天吃六两!”

“怎么?县里已有一万人了?”吕三惊问。

“还不止呢!侬不知道,这两天,每时每刻都有人回城来。侬的李先生登记人口,把手都写肿了!”

“哎呦,这么厉害!”吕三觉得应该表示一下对李先生健康的关怀,但是又不知从哪里下手。

“没事!有了这二百石,起码五天饿不死人!”李崇文双手用力拍了拍吕三的肩膀,赞道:“吕头,这次你干得好!我替满城的百姓给你鞠躬了!” 说完便当真对着他一鞠。

李先生鞠躬,吕三连忙扶住,连说使不得。

李崇文道:“你救了一县百姓的命,你当得起!过些日子,我还要奏标世子为你请功!只是今晚,还得再辛苦你跑一趟!我马上去召集两百人,你在前面带路,我们一起去推粮!等到明早,全城百姓就有饭吃了!”说完,李崇文向刘小姐拱手一揖,带着吕三消失在前院门廊的黑暗中。

“侬这个怪人,是来做官的,还是来做牛马!”刘小姐低声暗骂,把脚一跺,扭身回房去了,丢下丫鬟小兰一个人站在院中举着蜡烛,怔怔地不知所措。

崇祯十四年正月十六日早晨,当东边的第一缕阳光从远方起伏的丘陵缝隙中射出来,仁寿城至成都府的官道上,出现了二十辆双马拉动的大车,每车后面和两侧还有十余人推着。

车轮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一摇一晃,发出咯叽咯叽的怪响,与马匹的嘶鸣和推车人的号子喊声汇成一片。李崇文在第一辆后推车,他的那匹坐骑已经被拴在车前,充作了可怜的挽马。原来,以前那匹挽马在路上拐断了脚,只好替上他的宝马。

“李先生回来了!我们有粮吃了!”不知哪个人在城里大喊了一声。

这一声叫喊,如同在平静的水面落下了一枚石子,很快在县城里引起了巨大的涟漪。不久,成百上千难民涌出了城门,向远方那只拉得很稀疏的运粮车队冲去!

仁寿县衙的后院,李崇文所住的西屋。

“侬就是一个傻子!县官老爷不当,跑去当苦力!天下的读书人都像侬一样,那朝堂上的官都没人当了,皇帝倒当真称孤道寡!”

“我又不是什么真知县!我就一个穷书生,一个王府庄头。”李崇文半躺在太师椅上,有气无力辩解道。奔波了大半夜,他双眼发红,全身是灰,新袍的膝盖处还摔出一个破洞。

小兰端来一碗水,刘小姐接了走到李崇文身边,递到了他的嘴边道:“侬还真不要把自己当庄头!爹爹以前写信告诉我昵,县里大户的庄头比他还过的滋润。每天是大鱼大肉,早腻了山珍海味!侬想想,他们能有多少田,能管多少人?侬现在有多少田,管着多少人?依着我昵看,侬比知县还大,又有权又有钱的!”

“我不是那种惯于享福的人。我是落难秀才,沦落他乡;身无分文,穷困潦倒……世子雄才大略,仁慈敦厚,知我用我之恩,须臾不敢忘怀!”李崇文呻吟着,挣扎着用手把疲倦身体撑起来。

刘小姐正在收碗,见着李崇文要起身,连忙将他按回了太师椅,骂道:“侬这幅鬼样子,又去哪里厮混?”

“有了几天存粮,我想是不是赶快把田分了。那些种在地里的麦苗和蜀黍,总得有人盯着,要不然非得被畜生祸害了!再说今天肯定还有人回来,等会儿要来登记,大堂里没人怎么办?还有城里这一万多人,没事做怎么行?老话说,无事生非呀!”

“好了,好了!侬别说了!”刘小姐把碗跺在桌上,不耐烦道:“侬都烂成一条泥鳅了,还想做这做那的!好吧,登记的事情交给本小姐了。分地的事情本小姐先给侬拿一个章程出来。侬先好好睡一觉,醒了我昵再拿给再给侬看。小兰,小兰,这妮子转眼死哪儿去了!”

刘小姐正骂着,小兰忙不迭地从恭所跑出来。刘小姐见状连忙吩咐她给李先生拿床被子搭上,免得受凉了。等到刘小姐回房换衣服出门,拎着裤腰的小兰在屋檐下恨恨地嘟哝一句:

“也不知道人家有老婆没有,就赶忙自个贴上去了!端茶送水不说,还铺床搭被!哼,弄不好,只能做个小!看侬以后不被大的撕烂嘴!打断腿!”

王妃特批了两万石,唐胖子王庄又送来二百石,饥馑之中的仁寿城终于看到了粮食危机的缓解迹象。但是,这危机只是暂时缓解,还远没有到解除的时候。

李崇文这几日精神高度紧张,心情也极度焦虑,每晚睡觉时间没超过两个时辰。粮食一到,他浑身放松便沉沉睡去,直到日落西山才醒来。他掀开身上的大红被子,从太师椅上爬起来,活动了躯干四肢,除了一只饥饿的麻雀在窗外叽叽喳喳,房间里外都没有人声。

毕竟还是年轻人,睡醒了立即精神抖擞。李崇文正正衣冠,大步迈出庭院,心里想着今天要办的事情,向县衙大堂走去。

刚刚走到大堂背后的屏风后面,李崇文就听见一个男子的声音怒气冲冲:“刘小姐,您这是不讲理嘛!天下那里有长年干到一半,就私自从主家逃离的道理!”

不知怎地,这个声音听着非常熟悉。这时,李崇文就听见刘小姐用软绵绵的吴语回应道:“郭秀才,您这是要诬赖我们王府了。您家的长年在我们王府了,您是亲眼见到了,还是亲手抓住了?”

“当然……当然是见到了!本秀才正要拿人,却被这无赖挡住……”

“你他妈的才是无赖!”吕三的吼声。

“你敢羞辱本秀才?本秀才要拿你见官!”

“见官?”刘小姐呵呵一笑,“郭秀才,您要见我爹恐怕要到黄泉路上!郭秀才,本姑娘问您,您在我们王府什么地方见到的您家长年?”

这句话分明把郭秀才问噎住了,因为李崇文在屏风后面等了一会儿没听见他回答。这时,他又听见刘小姐道:“你家长年不是你家的奴仆!他不愿干了当然可以自己离开,主家阻碍不得!您在县城大街上随意拿人,眼里还有王法没有?枉自您还读过诗书,取了功名!”

郭秀才分明气极了。他嚷道:“这里谁不知道,你们王府把县城全占了!到处都贴着王府的封条,连城门上都好大一张!现在你们倒好,一副与己无关的架势!好男不和女斗,本秀才不跟你一个小女子吵嘴!李崇文呢?李崇文,你给我出来!”

李崇文已经知道吵架的男子是谁。他整整衣服,快步走进大堂。

“世喻兄,一月未见,如隔三秋。不知唤来小弟何事?”李崇文先向他旧时的同窗好友郭世喻作了一揖。

当真是如隔三秋。郭世喻见到李崇文,首先吃了一惊,眼睛盯着他衣袍膝盖处的破洞。李崇文一边客气地让座,一边笑着解释这是昨夜运粮时不小心摔下了路坎弄破的,顺便给刘小姐和吕三一个眼色,让两人避避。

刘小姐哼了一声,腰肢一扭走了。

郭世喻摇摇头叹气道:“去年底舒师傅问我们几个,要不要到王府做世子文案?我当时忙着过正旦,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后来才听说崇文兄和国平兄报了名。国平兄身负家仇国恨,又是舒师傅的亲侄儿,到王府做事倒情有可原。只是你崇文兄家世清白,为何也投到王府,这不是误了前程吗?为兄当时不明究里,着实迷惑一阵!

如今献贼过境,为兄一家折财折人,这又见识了崇文兄的威风,方知兄之远见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