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崇祯十三年 > 第一百零三章 省城纷乱(二)

崇祯十三年 第一百零三章 省城纷乱(二)

作者:响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53 来源:笔趣阁

廖大亨轻松地侃侃而谈,让下面包括陈士奇在内的官员面红耳赤。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彭山被占,知县自尽,他们竟然都不知道。若是朝廷起追究失地之责,在座的一个都跑不了。

“本抚一面暗中策反张贼之弟张光培,随时掌握流贼动向;一边暗中调集天全土司兵,与本抚之标兵一起,隐蔽集结于仁寿县、双流县等地。待张贼离开彭山坚城,即刻围攻之!

前日,张贼率三万五千贼众离开彭山,北渡岷江,攻向成都!我军趁其半渡,突然四面兜击,一举全歼贼众。阵斩贼酋张光祖,其弟张光强,大将陈怀贵等以下一万余人,俘虏八千,投江淹死者不计其数!

双流知县李甲呈文具称,我军与贼寇大战,双流、彭山两县数万百姓亲临战场为官军助威!战场杀声震天,贼寇遗尸十余里!满江为赤,岷水不流也哉!据报,仅有张氏部将陈怀年率残兵不足千人向西逃窜。”

说完,廖大亨吩咐师爷将双流知县李甲的呈文传下去,让陈士奇等官员细细观看。

如此之大规模的会战,又有如此之多的现场目击者,看来是不会有假了。

“若下官所记不差,此乃自奢安之乱平定以来,本省之第一大胜也!此胜此捷,皆乃廖公之奇谋也!”有官员立即见风转舵,高唱赞歌。

陈士奇心中懊恼万分。

都怪该死的乱民!堵住了四门,让自己变成了聋子瞎子,这事前竟然一无所知!前日倒是听下人说过,有几百抚标的骑兵冲出了南门,去向不明。不过,抚标中有些战斗力的,也就是几百董卜部骑兵,其余的营兵也比卫所军好不了多少。所以参战的,很可能就是董卜部骑兵。

这几百骑兵就想剿灭张贼,兵力肯定不够,那么剿贼的主力一定是天全土司兵!陈士奇心想,既然自己的弹劾奏章已经发出,现在收回来也来不及了。不如今日先放过廖大亨,以后再暗中查明事实真相,或者寻找廖大亨的其他过失!

在朝堂上打官司,陈士奇觉得自己还是蛮有把握的。想让廖大亨滚蛋的,朝中并非自己一人。如蜀王府,在此次民乱中损失惨重,廖大亨又拖欠宗禄不给,早已是对他十分不满。若是能让蜀王府出面冲一冲,朝廷诸公那里一定效果很好。

陈士奇一边暗自思索,一边计划下一步行动。孰料廖大亨好像意犹未尽,又抖出些猛料:

“此番献贼余孽祸乱四川,蜀藩一府可谓损失惨重。灌区十一个县,王庄被毁者不知繁几。然则用兵过早,必会让贼酋觉察逃脱。为此,本抚曾将原委具折奏明王府。难得王府深明大义,准了本抚所请!为迷惑张贼城中奸细,王府一面叠发行文催促本抚,一面大张声势恳请官府……”

喔!一些官员终于明白,原来王府一直与巡抚衙门在唱双簧!难怪王府发函催促廖大人出兵的事情,成都府人人都知道!

廖大亨还没说完。

“岷江大战之时,世子正奉母命于城外安抚王庄。闻官兵剿贼,世子竟然不避箭矢,亲临战阵,擂鼓助威,激励将士!将士闻之,无不奋勇冲杀;敌寇闻之,无不胆寒披靡;百姓闻之,无不欣喜雀跃!

本抚闻世子,年仅十五,就有如此大忠大孝大勇大义之举,真可谓难能可贵也!我天家又添一千里驹也!我蜀地又添一贤王也!”

廖大亨说完,竟然离座,北向而跪,两眼满含热泪,高声称贺:

“陛下!臣廖大亨代蜀民为陛下贺!”

陈士奇心里呸一声:“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

然而所有官员都跟着廖大亨跪了,他也不能一个人直挺挺站着。否则,明天便有若干份弹劾他的奏疏递往京城去了。

哭也哭过了,跪也跪过了,廖大亨终于重新落座。

他长叹一声,“贼子藏身大山,酿成民乱,本抚一时失察,此皆我等之过也。本抚拟领衔上奏,向圣上请罪。同时禀明此战之情形,为有功将士请奖!”

“廖大亨领衔上奏,摆明是想绑架众官员,还要让我把自己拉的屎吃回去!”

陈士奇老于宦途,廖大亨的目的一听就明白。他不就联名上奏的事情表态,先冷冷问道:“乱贼的头杀了,如此说来,这民乱是要平了。下官请问抚台大人,这省城的四门都堵了半个月了,啥时也能让我们出城去透口气?”

“兵法云:擒贼先擒王,我等身负王事之托,万万不敢浪战!”廖大亨硬邦邦挡了回去。

陈士奇几句戏虐之语,就想化解困局?没那么容易!廖大亨深知痛打落水狗的道理,绝不会在自己占优的情况下轻易放过陈士奇。他的目的,是要一劳永逸,彻底打垮这个政治上的对手,让他永远不能翻身!

“省里能战之兵,几乎全在方(国安)、甘(良臣)、刘(镇藩)、丁(显爵)诸大将手里。岷江一战,天全土司兵和抚标皆受创甚重,近期已不堪再战。如今贼酋授首,乱民已成惊弓之鸟。本官这里有一策,正想与各位大人商议:本官拟抽出在城各卫军士,明日编组成军。后日一早,我们四门大开,大军一齐出城平乱!”

“下官等唯抚台大人马首是瞻!”

“抚台大人神机妙算,末将必不让抚台大人失望!”

……

官员逐个站起来表态,结果让廖大亨很满意。看来岷江之战的大胜,确实鼓舞了四川官场。

“陈大人不日即将接任本省兵备之职。不知陈大人意下如何?”廖大亨很诚恳很亲切地征求陈士奇的意见。

陈士奇还能说些什么?

你让别人剿贼,别人送颗贼酋的首级给你看;你让别人平乱,别人立即部署四门出击。难道还能反对出击,要求将自己困死在城里?

陈士奇心里一肚子火,又没处发去,只能站起来表态赞同。陈士奇不反对,那么这事就算定了。于是廖大亨详细部署了各项军务,又再三强调战前的保密。见到众官员都没了意见,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日过正午,陈士奇等官员的肚子已经咕咕叫了。廖大亨却又谈起了一件急务。他判断,张氏部将陈怀年不足千人向西逃窜,必会经过邛州。邛州以西乃是大山,贼寇若是入山,彻底剿灭将极为困难。为了除寇务尽,他想请陈士奇辛苦一趟,在清除省城外的乱民之后,急率三千官兵进行追剿,力争在平原上截住残贼,一举全歼。

陈士奇本能地感觉到这不是一趟好差事。但即便他现在拒绝,过几天圣旨一到他也拒绝不了。他一直以熟知兵事自诩,朝堂也以他熟知兵事而看重。对于廖大亨吹嘘的岷江大捷,他始终不愿承认,认为其中一定有鬼。现在他倒真想亲自领兵,去砍几个贼人的首级回来,给这个“廖参军”看看。他想了想,给廖大亨提了几个条件。

廖大亨没有犹豫,一口答应下来。三千兵马变成四千,任陈士奇在五卫中挑选精锐,粮饷绝对保证。最后,廖大亨还拍着胸脯道,为使此行完胜,他再给陈士奇抚标精兵一百。

会议结束,一跛一拐的廖大亨亲自把陈士奇送出抚衙中门。他望着陈士奇的小轿缓缓走远,嘴角忍不住扯出几丝冷笑。

就你这水平,还敢弹劾我?老子的一百精兵,就陪你下地狱吧!

岷江,如同飞速燃烧的导火 索,把江口之战的结局传到了大江周边的州县。

省城四门之外聚集的乱民,比起前几日来,已经少了很多。尤其是南门方向,敢于留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参与作乱的百姓纷纷传说,西边大山里的土司兵已经开到省城附近,人数多达数万。百姓们还传说,估计官府这两天就要大开杀戒。那些土司兵都是些杀人不眨眼的凶悍之徒,他们听不懂汉话,只喜欢能换赏银的脑袋,所以即便给他们跪下来求情也没用。若是不想变成土司兵领赏银的首级,最好还是跑回家里呆着。当然,最安全的地方还是王庄。土司兵再凶悍,也不敢冲进王庄杀人抢东西。

百姓的流言往往比官府的正式文告更准确。

二月十九日凌晨,东边龙泉山的轮廓被朝阳抹上了一道金边。

就在许多乱民刚刚睡醒,准备收拾东西回家时。成都府的四门大开,数千官兵冲了出来。这些官兵一改原来缩头乌龟的窝囊样子,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许多乱民来不及逃跑,转身就跳进了府南河,顺水向南飘去。

成都府周边的十余个州县,也在同一天打开城门,开始清剿乱民。中午刚到,廖大亨便接到下吏报告,成都府东、南、西三面,已经毫无乱民身影。但从北门出城的宁川卫军士,遭到了乱民的猛烈抵抗。

廖大亨略微迟疑,便下达了董卜骑兵增援宁川卫的命令,同时请天全土司兵移驻北门,以为骑兵的后援。至于陈士奇,任务不变,继续准备追剿陈怀年。

成都北边的平乱形势确实比其他三面更加严峻复杂。

“除五蠹”运动的发源地便是成都以北的彭县、新繁两县,因此这两县的乱民最多最坚定。乱民中不仅有自耕农、佃户和游手,还有许多中、小地主和手工业者,甚至还有卫所的军士。可以说,此地乱民包括了大明帝国的整个社会中下阶层。他们被大明王朝的沉疴税收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加入了作乱者的行列。

给官军平乱增加难度的问题还有一个,那就是这两个县城已经被乱民占据。官府只是困守县衙而已。官兵的出城袭击,使两个县城的乱民更加集中于县城。可如果要贸然攻城,官兵又没有做好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