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都市剑说 > 第976节-七水坳

都市剑说 第976节-七水坳

作者:华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5:01:28 来源:笔趣阁

山高皇帝远,自给自足,又没有城市的喧嚣与勾心斗角,山里的生活节奏慢,自然逍遥。

但是山里有山里的各种不方便,比如说看病。

头痛感冒皮肤痒等小毛病往往只能自己硬扛,或者抓把草药煎煮,勉强对付一下。

像发烧等比较严重的病或伤筋动骨,那就没有办法,只能连夜往乡里,甚至县里送。

路途迢迢,哪怕铁打的汉子,气急败坏的跑完这一趟,也得精疲力竭,为了一个病人,累瘫一家子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会多出几个病号来。

有时候遇到急症,病人没能坚持到医院,死在半路上也不是没有。

在折楼县,像这样的事情,一年总有个一例或两例。

当医疗队来到如此偏僻的小山村,村民们的激动和喜悦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有些老病号就是因为行动不便,无法去乡里的卫生院,只好一直在村里拖着硬撑。

刚刚过桥的时候,一群村民从村里涌了过来,不由分说的就想要拉扯着牛车和医生们往自己家去。

“有野猪,野猪,有猪肉吃喽!”

有一个孩子又惊又喜的喊了起来,卧槽,牛车上那是嘛玩意儿?

馋嘴的孩子就是眼尖,指着一辆牛车上嗷嗷直叫唤。

“关叔,你们打到野猪啦!~”

“把猪头给我吧!烀猪头可香啦!”

“哥子,我要猪肠子,全包!”

“老关,蹄子一定要留两只给我,我媳妇正下奶,五行缺猪蹄。”

城里的肉价涨到飞起,村里的肉哪里舍得吃,宁可换点现钱,让娃娃们上进多些书本费。

城里人馋肉,村里的小娃儿早就馋疯喽!

赶车的村民们着急忙慌的拦着乡亲们的手,气急败坏的叫道:“别抢,别抢,这是医疗队送给我们的礼物,还没有个章程呢!”

正当局面快要控制不住的时候,幸亏村长及时赶到了。

“喊啥喊啥,给劳资阴到点(闭嘴)!罪货货(偷鸡摸狗的)干嘛子?都散喽!”

挥舞着又粗又长的水烟筒子一通敲打,驱散了这些热情过了头的家伙,这才让医疗队等人避免了陷入尴尬的处境。

有个四十来岁的医生,甚至还被村姑给摸了屁股,这特么上哪儿讲理去。

一村之长,权威毋庸置疑,恐怖如斯,围住四辆牛车挤作一团的村民们立刻作鸟兽散。

依然还有几个胆大些的妇女依旧站在不远处,指指点点,似乎在对大城市来的医生评头论足,哪个有气质,哪个皮肤白,哪个比较强壮,随风飘过来的只言片语,让孙书辉等人忍不住背后冒出一层白毛汗。

“啊呀啊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是七水坳的村长,崔彦,刚才真是不好意思,那些家伙没见识,不懂得礼貌,请多多包涵,我给各位赔礼了。”

说着还抱拳打揖,听这位村长的声音,似乎正是方才村里大喇叭里传出的声音。

很显然通知村民们的播音员,就是这位村长,只是没有想到村民们会如此反应过度。

“崔村长,你们村这个下马威可真是厉害啊!”

方才差点儿被吓到的朱干事拿话挪揄着对方,之前的场面让他几乎有些腿软。

“咦?你是,乡里的朱干事吧!真是对不起,对不起!我再次诚恳的道歉。”

即使是一个小小自然村的村长,也依然是个成了精似的人物,崔村长假作诚惶诚恐的再次打揖,里子面子统统给到。

“好了好了,崔村长,安排一下,医疗队落脚的地方,这里刚刚下过雨,可别随随便便安排到露天,还要有电,最好有网。”

朱干事自然不可能跟对方拗到底,毕竟人家是地头蛇,脸一番,自己也难办,所以顺坡下驴,将话题转移。

“没问题,都包在我身上。”

崔村长拍着胸脯,接着说道:“看病的地方就放在祠堂里怎么样,既遮风挡雨,又敞亮,通电通网全都有,住宿嘛,我家里可以安排五个,其他人分派到老关,老耿,大疤癞和小四家里,一家分摊两个,食宿全包,我数数,一,二,三……十四,我家再添一个,管六个,妥喽!刚刚好!”

当即点起了人头,医疗队十个人,黔南省卫生厅接待人员陆力,折楼县干事朱豪春,考斯车公务车的司机,还多了一个百口乡的管帐会计,一共十四个人,勉强可以塞进七水坳村经济条件最好的五户人家里。

三下五除二,全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就算是朱干事也挑不出理来。

“行,入乡随俗,就听崔村长的安排,对了,我们带过来四头野猪,收拾一下,给全村分了吧!”

朱干事同意了崔村长的建议,顺便把那四头猎物给安排了,他是吃过野猪肉的,知道这东西费火候,早点儿处理了,说不定能够早点儿吃上。

七水坳村的经济条件就摆在那里,至今没有全村集体摆脱贫困,能够有地方住,有东西吃,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再想要别的,那么可也得有啊!

“交给我吧!不就是野猪嘛!走走走,我带你们去看地方。”

崔村长将自己的水烟筒子拍的嘭嘭作响,招呼赶牛车的村民,亲自在前面领路。

七水坳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手里捏着乡里给的猎杀指标,吃不到家猪,难道还吃不到野猪吗?自然有一套收拾这等野味的法子。

村里最好的建筑不是村长家,而是当作村办小学的崔关耿三家的联合祠堂,里面不仅仅是学校,还供奉着三家祖先的香火。

石块堆砌与青砖叠垒的墙体,白墙红柱,黑瓦挑着飞檐,高墙大院,显然是一座有些年头的老建筑。

里面是前后三进的格局,四百多平方的前院,种着一株桃树,一株李树,寓意桃李满园,三百多平方的中厅祭堂,里面还点着香烛灯火,再加上兼用小学和库房的后厢,总共一千多平的面积,足以容纳下医疗队摆开的阵势。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