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都市剑说 > 第1128节-报到

都市剑说 第1128节-报到

作者:华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5:01:28 来源:笔趣阁

现在的客机其实已经不在乎个人通信设备是否开机,甚至还有提供飞行上网服务,只不过有一些航空公司为了谨慎起见或者坚持传统制度,还是会让空乘人员们提醒乘客关闭手机等电子设备。

维和部队非作战单位的后勤人员集训基地位于京郊的一处旧军营内。

这里原本属于首都卫戌部队的一处驻地,只不过部队编制扩张,原来的场地不堪使用,由于京城寸土寸金,不好与民争地,所以驻守在这里的部队干脆搬了地方。

至于留下来的军营,因为是军产,想要转为民用地,嗯嗯,总后没有相关政策,那是不可能的!

宁可荒着,野草长到一人多高,也不会落到开发商的手里。

不过军区地皮还是找到了用处,当成了维和部队的一处集训基地,有时候还会有别的用处。

从机场打了辆出租车,足足花了两百块钱的路费,李白才找到地方。

高墙大院,传达室,灰黄的水泥墙裂纹随处可见,真是好熟悉的赶脚!

一股子兵营的味道扑面而来,只是墙根等角落的枯黄野草并没有被专门拔除,足足以齐膝高,显然这里的维护保养并不怎么上心。

在大门口的传达室问清楚了报到的流程,李白拖着自己的旅行箱找到了对应的办公室。

拿出身份证和护照本儿,核对签到信息,等着领取个人用品的时候,负责签到的工作人员从办公桌下面拎出一只透明塑料收纳箱,说道:“基地是封闭式集训,需要上缴个人通信工具,把手机关机,随身wifi也要上缴,笔记本电脑可以保留,但是没网。”

李白掏出自己的手机当场关了机,挑了个密封塑料袋塞了进去,再放进那只塑料收纳箱,随身wifi在储物纳戒里面,没装卡,所以交不交没什么区别,干脆没拿出来。

这个时候,他的个人物品送到了,是一个鼓鼓囊囊的牛津布收纳包,贴着印有个人名字的贴纸,倒是不用担心被弄错。

里面装着两套迷彩作训装,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包括了衣裤鞋帽和腰带,尺码对应李白本人的身高体重,还有毛巾、牙刷、口杯、饭盆儿、餐具、水壶和拖鞋等用品,都是全新的估计这些东西会从集训基地一直跟到维和部队的驻地。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枚钥匙,与之相连的小铜片上还敲着数字钢印“316”。

看了看签到办公室所在的四层小楼,这个数字的含义便一目了然,“316”多半是房间号。

通常情况下,第一个数字代表着楼层,后面则是房间号,也就是三楼第16号房间。

背着双肩包,左手提着收纳包,右手拎着旅行箱,李白来到三楼,顺利的找到了316房间。

钥匙没用上,房门是开的,里面已经提前有了人。

两张高低床,两张简易钢木办公桌,墙边还摆着衣柜,正好是四个人的。

一个戴着眼镜,发际线明显上移的胖子坐在办公桌旁,噼里啪啦地敲着笔记本电脑的键盘,手指上夹着一支烟,正在吞云吐雾中,年纪看上去约有四十多岁的样子。

听到门口的脚步声,立即转头望来,脸上露出笑容,同时手忙脚乱的将烟头摁灭在一旁的烟灰缸里面。

“你好!你好!你也住这儿?”

“是啊!我也在316,我叫李白,木子李,白色的白,精神科医生。”

李白点了点头,主动做了自我介绍。

随即打量了一眼房间,找了个空衣柜,将自己的旅行箱先塞了进去,单留下双肩背包和发到手牛津布收纳包。

“不好意思,之前没人,就先抽了一支过过瘾,我叫孙南正,种地的,嗯,还是一位网络作家。”

胖胖的中年男子向李白递过来一张名片。

名片上不仅有孙南正的联系方式,还有工作单位,是江淮省的一家农科所。

自我介绍的“种地的”,实际上是谦虚,真正的身份是一位农业专家,除此之外,还有写网络小说的个人爱好,所谓的“网络作家”大概是为了装逼,多多少少能够跟文青沾点边儿。

与李白曾经将九州玄学会那帮人轻蔑的称呼为“写网文的小扑街”相比,这一位是真·网络作家,哪怕是兼职的。

参加维和部队的非军事人员,恐怕不止有医生,居然还有农业专家。

以华夏的民族传统,貌似也没什么奇怪的,人是铁,饭是钢,战乱地区最重要的就是那一口饭,维和任务不止是维持地方社会秩序,恐怕还有协助重建农业生产的任务在里面。

“哦!幸会幸会!”

孙南正起身,热情的与李白握了握手,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疑惑地问道:“您是精神科医生,治精神病的?”

“是的!”

李白选了个上铺,直接将牛津布收纳包和双肩背包甩了上去。

床铺已经铺好,被子也叠得跟砖头块一样,有棱有角,这是我军传统,全世界独一号。

“……”

胖胖的中年男子瞬间没有了聊下去的兴致,找了个借口说道:“不好意思,我先码几个字,还得赶稿!”

劳资又不是精神病,跟精神科医生瞎聊什么?

“那您先忙!”

李白大致能够猜到这位农业专家和网络作家双重身份的中年男子顾忌什么。

就像他不会随便给人发名片一样,正常人也不会随随便便的找精神科医生聊天,万一聊着聊着,发现自己是个潜在变态或者是精神病呢?

那就特么太尴尬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暗藏着魔鬼,可是谁都不想将祂释放出来。

房间里噼里啪啦的键盘声又响了起来,这位孙南正的手速还挺快。

办公桌的桌面挺宽,虽然只有两张,但是面对面的坐下四个人,空间完全绰绰有余。

李白也有自己的事情做,将作训服拿出一整套,放在上铺的床上。

既然发下来,肯定是要穿的。

临到中午,316房间的第三位成员就在李白和孙南正准备去食堂的时候赶到了。

看上去有些文气瘦弱的西门冬是一位记者,可是他脖子上挂着硕大镜头的单反相机,背着鼓鼓囊囊的大容量登山包,除了同样发到手的牛津布收纳包以外,还提着28寸的大旅行箱,登登登的上到三楼,连气都不喘一口,似乎依旧游刃有余的模样,显然拥有与外表完全不相称的力气。

因为同室之谊,三个人几句话就聊熟了,等着这位记者把个人物品放好,再一起去吃中饭。

“好家伙,你这得多重啊!”

“种地的”孙南正勉强能够算半个庄稼汉,他试了试西门冬的大旅行箱,竟然一下子没能提起来,两只手齐用力,涨红了脸,才勉强拎了起来。

“嘿嘿,当记者嘛!天南地北的到处跑,自然而然就锻炼出来了。”

西门记者笑得有些腼腆,要不是那只大旅行箱和登山包,外人几乎看不出来他还是一个大力士。

“现在三缺一。”

李白看向最后空着的那个衣柜。

“不知道几点才能到,我们先去吃饭再说。”

孙南正没打算继续等最后那一位,西门记者是凑巧,这最后一位就不知道点儿了,或许是下午,也有可能是晚上。

“走吧!要带饭盆儿吗?我看有发。”

西门冬和李白一样,将牛津收纳包里的东西暂时留在外面。

“不用!他们这里有餐盘。”

李白看过集训基地的简介册子,有对食堂的详细介绍。

除了一日三餐以外,还有夜宵供应,当然夜宵是另外收费的,而且品种也不多。

不过在这个封闭式的集训基地里面,有夜宵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走吧!”

西门冬放下拿出来的不锈钢饭盆儿,当即跟着李白和孙南正一起出了门。

前来集训基地报到的有不少人,在午饭时间,三三两两的往食堂走。

“哇!人还挺多!”

毕竟兼着农业专家和网络作家的双重职业身份,孙南正的观察力不错,很快看出这次跟随维和部队出征的人有不少。

“有医生,有记者,有搞农业的,不知道还有其他哪些职业。”

出于职业习惯,记者西门冬也发现了一些素材,登时有了兴趣。

因为刚刚到,还没来得及发掘更多的有价值线索,不过他相信,一定能够找不到不少报道素材。

事实上从进入集训基地的那一刻起,西门记者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作为一位新闻记者,必需得有擅长发现新闻素材的敏锐性。

李白随口道:“估计有一百多人。”

“咦?你怎么知道?”

西门冬和孙南正不约而同的望向他。

在签到的时候,只有一张a4纸名单拿到桌面上。

虽然有序号,可是究竟有多少人,恐怕除了在最后一张纸上的那些人以外,其他人都不会知道。

“意外扫了一眼。”

李白直接含糊过去,琉璃心一放一收,办公桌里外根本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别说有多少人,就算是所有人的名字、手机和职业,他都报的出来。

“估计不止去一个地方。”

西门冬来之前做过功课,一百多人挤进一支维和部队的驻地,未免有些太多了。

“要分开么?”

孙南正有些意外。

“没事,都一样!”

对于李白来说,就算是去月球也没关系。

反正维和部队要去的地方,都不是什么好地方,基本特征之一是乱,之二是穷,之三是卫生条件恶劣,之四是匪或军阀,之五……总结性的形容词常见于新闻联播最后一部分,世界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孙南正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语气里面充满了无奈。

大概是因为单位领导知道了自己不务正业,偷偷摸摸的写网络小说,同事们嫉妒他每个月都能拿到比工资高好几倍的稿费,所以几乎没有任何争议,直接将这个名额强塞给了他,要么发配村农技站,要么滚到维和地区扶持农业项目。

就那样的穷山恶水刁民之地,扶个鬼哦!

舍不得正经编制的铁饭碗,孙南正只好含着泪收拾行囊出发。

忘了说,今年都三十五了,职场竞争力负五渣,而且还是单身狗一条。

如果有个万一,那就是一死百了,倒也没什么负担,不用担心留在家里的老婆孩子失去依靠,父母有养老金和抚恤金,可以安度晚年。

“怕什么?只要你不主动作死,就不用担心能不能活着回来,也就几年的功夫,咬咬牙,眼一闭,就熬过去了。”

西门记者听着中年眼镜胖男的吐槽,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是主动请缨,准备跟着维和部队见见世面,自然没有孙南正的那么多担心。

“我擅长主动作死,但是也没死掉,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你不会还是处男吧?”

李白同情的拍了拍孙南正的肩膀。

处男?!

卧槽,被窥破真相的孙胖子一个激灵,惊恐的望着李白。

你是魔鬼吗?

看到孙南正的反应,李大魔头就知道自己歪打正着的猜中了真相。

这货还真就是个处!

一旁的西门记者也察觉到了,把头撇到一边,偷偷的笑。

食堂的伙食条件不错,是自助餐,荤菜有七八样,素菜也有十几样,还有两种汤,榨菜肉丝蛋花汤和鸭血豆腐汤。

遭到心灵暴击的孙南正化悲份为食量,挑了五六个鸡大腿将食盘堆得满满,一顿胡吃海塞,也不怕自己的体重失控,再胖上七八斤。

胖、秃、眼镜、宅,网络作家的四大特征,在孙南正身上毫无遗漏的体现出来。

他没有李白的消化和消耗能力,能不能活着回来还不知道,但是体重暴增是指日可待。

这一天是专门的报到日。

准备随行维和部队出征的人员都将在这一天陆续抵达集训基地。

吃过饭后,孙南正依旧宅在房间里面,暴击着笔记本键盘,将自己的戾气发泄到网络小说里面,虐着各种反派配角,甚至连路人都没有放过。

记者西门冬则提溜着自己吃饭的家伙,那台单反相机,还挎着镜头包,满楼乱窜的寻找新闻素材,最起码先混了个脸熟。

李白则在基地里面到处溜达,一边消食,一边熟悉环境,感受着难得的怀旧体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