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逍遥皇帝打江山 > 第652章 奉天门

逍遥皇帝打江山 第652章 奉天门

作者:难山之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43:38 来源:笔趣阁

就在一众官员们心思各异的时候,午门的鼓声响了起来,按照往常的惯例,一众官员们要列队进入午门,但是大家却遇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大家按照官位列队的时候才猛然发现,有好多官位是重叠的。

像内阁首辅大学士,原本应该是汪荃,但是汪荃被二皇子罢官关进了大牢,这内阁首辅大学士自然不可能一直空着。

原本的礼部尚书吴成被二皇子擢升为内阁首辅大学士,如今见到汪荃在内阁首辅大学士的位置站了,他便很尴尬了。

吴成并没有参与到兵变之中,但是他一开始确实归顺了二皇子,所以在二皇子兵变成功之后,他选择了依附,虽然他也知道这于他的名声有碍,但是还是没能抵挡的住诱惑。毕竟那时谁都以为大势已定。

因为他在百官之中的威望,所以被二皇子擢升为内阁首辅大学士。

谁也没想到三皇子会突然出现在蓟州兴兵进京,即便如此他也没感到惊慌,那时谁也没想京营竟然倒戈了。

这一夜对他来说是如此的难熬,让他一下子苍老了不少,原本他打算抱病在家的,但是想到躲避终究不是办法,所以才强打精神来了。

却没想到遇到了这样尴尬的一幕,他自然没有底气和汪荃相争,毕竟二皇子都已经死了。那他该站在哪个位置呢?

他也不可能站到礼部尚书的位置上,因为他被擢升为内阁大学士,那礼部尚书的位置自然也有人了。

尴尬的不只是他,许多官员都面临了这个尴尬的问题。

汪荃毕竟久经浮沉,当即扬声道:“所有人都按原来的班次站,实在没有位置的就暂时站在后面吧。”

文武官员们又重新站定,一众官员们这才重新列队,向午门走去。

郑毅已经在奉天门前等着了,他的双手托着一道旨意,那是先帝立储的遗诏。

原本皇帝驾崩,这些应该由皇后主持的,只是本朝没有皇后。

“汪阁老!”

“郑公公!”

两人一个是文官之首,一个是内官之首,经历了京里的动荡之后终于见面了。

“还请汪阁老和诸位大人稍待,如今皇上驾崩,两位皇后早已薨逝,宫内无主,所以咱家斗胆请了宁阳长公主前来主持,不知道阁老以为如何?”郑毅正色道。

汪荃点头道:“汪公公考虑的十分周到。”

宁阳长公主?一众官员们才突然想到了这个她,京里头还有一位身份尊贵的人啊,京里纷乱,众人竟然将这为举足轻重的人物给遗忘了。

“宁阳长公主到!”

“参见长公主殿下!”

宁阳公主款款走到了百官之前,一改身上的婉约之气,反倒是显得英姿飒爽,她的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诸位大人免礼。”

“二皇子和神殿勾结,悍然发动兵变,皇兄驾崩于房山行宫,日月无光,江山倾覆,所幸三皇子带兵入京,拨乱反正,匡扶社稷。”

“虽然叛逆被诛,但是朝中仍然一片动乱,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日百官齐聚于此,当重立新君继承大统。”

郑毅上前一步道:“诸位大人,虽然皇上一直没有立储,但是却已有立储之意,甚至已经拟好了立储的旨意,只待颁布天下。”

“只是还没来得及颁布天下,就发生了房山兵变,咱家手上就是皇上立储的遗诏。”

说罢郑毅缓缓展开了皇帝的立储遗诏,百官齐齐跪了下来。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嫡子宁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郑毅字正腔圆的声音在奉天门前回响,每一个官员都听的清清楚楚。

只待郑毅的声音停了下来,百官口呼万岁之后才纷纷站了起来。

郑毅合上旨意,走向汪荃正色道:“请阁老、尚书大人验证一下遗诏的真伪吧?”

汪荃郑重的接了过来,和同被关在牢里的李阁老、顾阁老、魏尚书、陈尚书等人一起查验了起来。

其实最开始他们听说三皇子持有皇帝立储的遗诏入京,心里并不相信,以为这就是三皇子为了打击二皇子的策略。

没想到郑毅竟然真的煞有介事的宣读了皇帝的遗诏,这倒是出乎他们的意料,等他们接过旨意来才发现,这竟然真的是皇帝亲笔所书的旨意。

几人小声议论了几句,汪荃这才扬声道:“这确实是皇上的圣旨,而且,还是皇上亲笔所书。”

原本一直安静的百官也出现微微的骚动,显然他们也没想到竟然真的有皇帝立储的遗诏。

对于这汪荃等人的确认他们是信服的,毕竟这大学士、尚书大人一直都在朝中素有威望,而且在这次动乱中也表现出了自己的铮铮铁骨。

宁阳长公主扬声道:“这确实是皇兄亲笔所书,本宫甚至可以以自己性命担保,因为皇兄写这道旨意的时候,本宫就在一边。”

汪荃沉声道:“这确实是先帝亲笔所说的旨意没错。”

宁阳长公主沉声道:“三皇子是嫡皇子,文武双全,天资粹美,一直都是皇兄心中属意的储君人选,如今又带兵平乱,拨乱反正,匡扶社稷,虽然这道旨意并没有明旨颁布天下,但是三皇子也当秉持先帝旨意,继承大统,阁老以为呢?”

宁阳公主和郑毅都紧紧的注视着汪荃,心里有些紧张,虽然如今唐宁已经掌控了京里的局势,距离皇位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但是以何种方式登上皇位却十分重要。

只有获得群臣认同,以储君继承皇位才是正统,才最不留人话柄,不但在史书上不会留下任何污点,而且能够四海宾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