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500章 人口很多的‘大城市’

重生燃情年代 第500章 人口很多的‘大城市’

作者:银色纪念币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5:22:09 来源:笔趣阁

各司其职是个好词。uu234

不管梁一飞错没错,他秦风民不乐意看见梁一飞把企业转移走,绝对是没错的。

各司其职嘛,尽职尽责嘛,各有立场嘛。

秦风民既然主动打破了僵局,多少是等于让了一步,自己吞掉了给梁一飞扣的帽子,轮到梁一飞,再沉默、不解释是一定不行的。

至于解释之后,秦风民能否接受,那就要看他的眼界和格局了。

梁一飞沉吟了片刻,开口道:

“秦书记,下一步新时代的重点,准备去杭城。一来呢,那边的一个副市长和我有旧交情,当初他还是区长的时候,就邀请我去杭城办企业,盛情难却,我考虑了一下,几个企业之中,保健品、饮料、学校,搬迁对滨海市影响最小的,是学校。”

这意思就是说,要是不动学校,那就要动保健品或者饮料。

无论从就业、利税还是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上,显然目前看来都是学校对于滨海的影响最小。

秦风民却是大咧咧的挥了挥手,说:“那也可以都不动嘛。”

如果说一开始他还没有明确表态,那么此时这句话,就等于正面直接告诉梁一飞,学校不要外搬。

领导说不要,一般的意思,就是不能。

袁欣然眉头微微一皱,嘴唇动了动,却没说话。

她平时口无遮拦,但是在大问题上,是知道分寸的,今天在这个场合,她只是一个点缀和‘引路人’的角色,而真正的主角并不是他。

涉及到一个城市的未来大政发展,此时她不好乱插嘴,实际上,以她对秦风民的了解,如果她在这个时候再拿出大小姐脾气,看似是帮梁一飞说话,说不定反而适得其反。

有些事,关系再好,也只能当事人自己去解决。

面对秦风民几乎是质问和指令的话语,梁一飞依旧只是呵呵一笑,摊手说:“没办法,人家政策给的好。”

“滨海给你的政策不好吗?据我所知,教育局社办处处长是你的老朋友了,教育局给新时代的政策,全国找不到第二家,就是公办重点学校也不过如此了,这是亲儿子啊。”

秦风民弹了弹烟灰,半开玩笑的说:“怎么,亲儿子长大了,就不要妈了?”

语气是开玩笑,但是这个话非常的重。

这种话过于大而化之,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但是细想并不是完全正确,可偏偏因为是大而化之,说的不具体,所以也没有办法去反驳。

俗称的扣帽子。

偏偏是从秦风民嘴里扣出来的帽子,梁一飞根本没办法,也不可能去认真的反驳。

于是干脆不说话,用沉默来表示自己对秦风民这番话的抗议,或者说不能苟同。

场面微微沉默了下来。

足足过了有十几秒,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秦风民的眉头微微的皱了皱,没有刻意显示不悦,也没有去隐藏。

好在,还是他先重新开口,说:“那边给了你什么政策呢?”

“秦书记,不光是政策。”梁一飞说:“从杭城的地理位置、发展状况,甚至城市给人的印象来看,补习学校在那边更加适合,至于政策嘛,无非是地皮、税收优惠,当地教育资源的放开等等。”

“城市印象?”秦风民重复了一遍。

至于什么地皮、税收政策,这在哪个城市都是可以商量的。

倒是梁一飞随口说出的这个词,引起了他的一点儿兴趣。

这个词不难理解,字面意思。

“嗯,是的,一个城市,因为它的历史原因、现实发展原因、地域原因,甚至是一些个别特殊现象,会导致这个城市给人一种综合印象。比如说杭城,说起沪市,就是远东金融中心,全国最时髦的地方;首都,是全国最高端威严厚重的城市。”

“滨海呢?”秦风民说:“之前,可是有人说,滨海是全国的民办教育之都啊。”

“有这种说法。”梁一飞点点头,说:“不过,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是很得人心,无法真正体现滨海的特色。”

“你说说看。”秦风民道。

说到这里,不仅是秦风民,连始终在一旁当布景板的袁欣然也颇为感兴趣的抬起了头。

“先说教育,民办学校也是教育的一种嘛,可是咱们滨海市,至少是给我一种什么样的整体印象呢?”

梁一飞自问自答,笑道:“城市很大,人口众多,但是讲良心话,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平均收入中等,城市发展虽然很快,但还是不能和一线主要城市相比;地理位置上,中不溜秋,不上不下,没有特别好的自然资源,也不像北方有非常强的重工业基础。”

“就是因为普普通通,没什么亮点,所以才需要新时代这样的特色啊。”秦风民说。

“我倒是觉得,滨海市还是有亮点的。”梁一飞却说:“咱们市虽然没有重工业,也不是金融政治中心,没有太多的知名高校,普通受教育水平也不算太高,但是人口多,尤其是工人多,轻工业、制造业非常的发达,是人力资源大市,这方面似乎可以做做文章。”

人口,轻工业。

这倒是滨海市没有亮点之中勉强的‘亮点’。

滨海没有地理、政策和历史优势,之所以能成为省会,在所谓的二线城市中还偏上,人口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在90年代初,城市化还没有大规模进行的时候,很多城市还只有百万人口的时代,滨海市的人口就已经突破了450万,去年人口普查,滨海的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了670万,和破千万人口的顶级城市没法比,但比起大多数二线城市还是领先了一大截。

即便和顶级城市相比,破千万,和670万之间,也并没有数量级上不可逾越的鸿沟。

人口就是资源,人口就是红利,人口就是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人多力量大,这么多人,哪怕生产效率低一些、地理位置差一些,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政策支持,可滨海市的经济总量却绝对不算小。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等有一天破了千万人口,仅仅是人口的红利,就足够把滨海市硬生生用一个很不讲道理的方式,推到一线城市的行列里。

当然,仅仅靠着人口,即便进了一线城市,也是吊车尾,没有竞争力的‘伪一线’。

由于人口、地理的等等因素,历史上滨海也并非没有自己的特色:各种轻工业遍布,虽然由于计划体制下的缘故,出现了大量的冗余,比如一个城市里能有两三家水瓶厂……但总的来说,轻工业的确比较发达,各类中小型国企、厂很多。

南不南,北不北,也导致了滨海即有南方,思想比较开放,勇于创新和开拓的一面,但又不像沿海地区之前贫穷到了极点,敢于抛开一切去闯;

同时也有北方,习惯了大锅饭,安于体制的思想,可是又做不到乐天安命,总是忍不住有些躁动。

这就是滨海的现状。

“秦书记,像这样的大环境,民办教育,尤其是以英语补习为主的民办教育,在这里有市场,但是时间久了,我认为并不是最好的环境,英语在教育当中毕竟是相对高端的一环,时间久了,无论市里再怎么支持,也很难不被一线城市超过,到时候,市里的投入,还是要打水漂,与其这样,倒不如从现在开始,就确定滨海发展的大方向大策略,按照这个策略走。”梁一飞说。

城市发展大策略,这是城市领导该操心的事,不过今天秦风民找梁一飞来,本就是含了个私下问计的意思:他毕竟是空降,之前功课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像本地企业家一样切身体会真是情况。

“轻工业是要走的,但这条路,和国企改革、民企进一步发展壮大是三者合二为一,是个长期过程。说起轻工业,你的保健品和饮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民企中,有这个实力的,还太少了。”

秦风民的注意力似乎是从新时代暂时转移了,说:“你要把这一块给做好,做大,给其他企业家带一个好头,起到示范性作用。如果有什么需要和支持,你可以提。”

目前看来,新时代重心转移已经无可挽回,来硬的不是不行,可真闹到貌合神离,对梁一飞没好处,对市里也没好处,老秦‘学聪明’了,赶在其他城市之前,先抛出了好政策的许诺。

把大头留住。

退一步说,秦风民虽然几次见梁一飞,都显得官威十足,但说到底,由于袁欣然的关系,他和梁一飞天然就应该站在同一边。

即便背景深厚,可秦风民也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在工作一开始,就把一个有着很大影响力、潜力,并且天然是站在自己这边的企业家逼迫太甚,对大家都没任何好处。

拿新时代出来说事,真正的目的,却不是为了新时代。

“饮料这块我还真有想法。”

秦风民不再提新时代,梁一飞立刻就投桃报李,说:“目前我手头就一个红牛,虽然市场很好,但是毕竟太单一了,我想把饮料这一块继续扩大,研发引进多种类,组建一个大型的饮品集团公司。”

“这个想法很好,利税啊,就业啊,还有下游的加工生产,都可以带动起来。准备什么时候开动?”秦风民点点头。

“也就在今年吧。”梁一飞说。

“到时候需要什么,你可以提。除了饮料,还有没有其他的发展准备?”秦风民说。

梁一飞沉吟了片刻,说:“电子设备,通讯这一块,我正在考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