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529章 企业道德和个人道德

重生燃情年代 第529章 企业道德和个人道德

作者:银色纪念币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5:22:09 来源:笔趣阁

这个事情就发生在一个礼拜之前,说起来,透着些说不上来的古怪。uu234uu234

事情大约是这样的。

飞科的质量检验分为两块,一块是产线检验,也就是每一台产品下线之后,都要经过质量检验,这是普查;还有一种是入库抽验,顾名思义,是产品入库之后,随即的抽查,不限于哪一个批次,也不限于哪一个机型,只要是飞科仓库里的产品,都要抽验。

除了这两个对产品的检查之外,整个生产流程以及相关的步骤,也都是要检查的,当然这些不在于这次发生的问题之中。

负责产品普查的,是之前厂子里的质检团队,由中国工程师组成,由一个叫做范立国的老师傅带队;负责抽查和工序等等步骤检查的,则是高杉城源和几个日本工程师。

高杉带人抽查的时候,发现有几台小灵通待机时间不合格,只有标准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且从编号上看,这几台机器都是一个批号。

他把这个批次的五千台机器全部集中起来,抽查了十分之一,结果发现所有被抽到的都有同样的毛病,待机时间不和标准,换句话讲,也不用这五千台全部检查了,基本可以肯定这一批次的机器是有问题的。

但是在之前的普查报告中并没有提到,检查报告全部是合格。

于是高杉就找到了之前负责普查质检的中方工程师范立国,沟通之下,原来范立国团队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觉得这并不是个‘问题’。

原因有三个。

第一,待机时间短,根源肯定是电池不合格,飞科厂自己不生产电池,全部是从一家下游厂家购买的。那么从理论上来讲,这就不是飞科的生产问题,而是下游厂家的问题;

第二呢,范立国觉得,小灵通的待机时间原本就比手机要长得多,即便只有规定的三分之二,也要远超手机;

在使用过程中,很少会有人等小灵通完全没电了再去充电,或者,即便是没电,由于待机时间本就足够长,用户也不会认为是小灵通有毛病,只是下意识的去充电。

简单来讲,用户不会察觉到待机时间短的毛病。

一个产品,既然用户察觉不出来毛病,在中方工程师看来,那就是没毛病。

这个理论,在高杉那是行不通的,产品就是产品,标准就是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产品,就是不合格品,绝对不能过。

中日两方工程师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冲突,高杉也没有和范立国多纠缠,直接就把报告打到了梁一飞这里来。

另外,不管高杉有没有主观意愿,他这个报告一打,事实上,也等于谁告了范立国一状。

事情是明摆着的,五千台机器就在那,一查就能查出来,梁一飞接到报告,先没做任何决定,而是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

最初他是以为有人拿了下游供货厂家的好处,或者干脆讲,就是范立国拿了好处,因为进货的时候也需要抽查,这是范立国的工作。

所以先调查了一番。

结果调查出来的结果,让梁一飞很不好处理。

范立国还真没拿好处。

梁一飞有些争分夺秒,一向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解决,先发展,再发现问题,再解决。

飞科厂也是如此,这批电池,是飞科厂在建立的时候就买的,由于一切进展都很快,飞科发展的太迅速,在最初,进货检验这道关卡基本沿用老厂的方法,形同虚设。

等到这一批不合格的电池进入生产线,产品出来之后,范立国才察觉到电池不合格。

他是老工程师,从最艰难的时代走过来的,思想也有些陈旧,骨子里就种‘勤俭节约’的‘美德’,觉得这批机器投入到市场不会有任何负面影响,那如果报了不合格,那这五千台机器都要回炉重造,而当初进货的时候并没有发现电池问题,根本无法追究上游厂家,这笔损失,只能飞科来承担。

在他的概念中,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要给单位添麻烦’,所以就大笔一挥,批了个合格。

梁一飞难处理就难在这里,范立国没坏心,相反,还是为了集体着想,整件事的起因,也不是范立国造成的,而是自己推进的太快,很多规章制度没有来得及跟得上。

再朝深一点说,是这一代人的理念没跟上,不是某个人的错误。

可是,错误毕竟是错误,如果都像范立国这样,这里糊弄一点儿,那里得过且过一点儿,目前小灵通是不会有大问题的,因为工艺并不复杂,可是时间久了养成这样的恶习,将来怎么办?

杰出的产品,除了有杰出的理念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否则,哪怕理念再好,指导思想再先进,这里差一点,那里糊弄一点,最后出来的,只能是个垃圾货色,充其量是二流货色。

当初梁一飞给厂家出点子,最后都要补充一句‘点子再好,执行不到位,都是扯淡;反过来,点子不咋滴,但执行的好,至少能得到中等以上的结果。’

这个事谁对谁错,已经不需要再讲什么了,范立国的错误,性质也是很恶劣的,可是梁一飞却的确很为难。

尤其是和范立国聊过一次之后,他发现这个老工程师是个很老实本分的人,也的确是一心为了厂子好。

一时之间,就更有些狠不下心来了。

这种错误,如果要处理,绝对不是简单的批评检讨就行的。

和袁欣然一块吃饭的时候,聊到了这个事。

袁欣然眼皮一翻,盯着梁一飞看了一会。

“怎么了?”

袁欣然用筷子在一盘熊掌上戳戳捣捣的,戳出来好多洞,如今也是连熊掌都吃腻歪了,口味越来越难伺候,一边戳着熊掌,一边说:“我印象当中,你不是这么心软的人啊。”

“那我是什么人?”梁一飞伸手把她面前熊掌给端过来了,这帮二代跟自己这样白手起家的还是有点不一样,白手起家的人,生活可以很奢侈,天天鲍鱼熊掌都ok ,但是不会去糟蹋浪费东西。

“你到底怎么想的?不是仅仅因为范立国可怜吧?你可是谁挡你的路,你就要干掉谁的。”袁欣然说。

梁一飞笑了笑,袁欣然说得不完全对。

这几年生意做大了,对待同等级同层次的人,的确是手越来越狠,不狠不行,不狠死得就是自己;可是对待下面的人,尤其是老老实实的普通人,反而越来越能去体谅和宽容。

“范师傅这么干,客观上是挡了我的路,但是反过来讲,他是对厂子的一番好心,我有点担心,要是处理了他,纪律是树立起来了,可人心怎么办?”

梁一飞点了支烟,说:“一个勤勤恳恳,一心为厂子的老师傅,因为想为厂子节约点钱,被严肃处理了,这恐怕会带来不好的导向。”

袁欣然想了想,认真的说:“我觉得你搞错了一个观念。其实,这个观念最初,还是你灌输给我的。”

“什么?”梁一飞眼皮一翻问。

“怎么去管理企业,是靠规章制度,还是靠人情人脉?前者,是现代化企业,后者,是老式的作坊式企业。”

袁欣然笑了笑,说:“开始做生意之后,我看了一些关于国外企业的书,很杂,有一些个人传记,有一些是你说的那种鸡汤,还有一些是企业的成长史,可是无论哪一种,在国外的一流企业中,我都没有看到过,依靠道德来管理企业,依靠所谓的人心来约束员工的说法。因为人心是会变得,道德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有立场,有弹性,并且禁不起利益考验的。所以,道德和人心,并不足以去约束人,也不足以去充当标准。”

“嗯。”梁一飞点点头,示意她接着说。

“或者这么讲吧,老外有一种说法,叫做企业道德,企业家道德,我觉得这东西和个人道德,不是一回事。企业最基本的道德,就是提供合格的产品,企业家最大的道德,就是在合法的情况下,让企业盈利,更高一层,则是让企业创造价值。所以说,你如果站在一个普通人、朋友的立场上,和站在企业家的立场上,处理这件事的道德标准是完全不同的。”袁欣然道。

她顿了顿,又补充说:“再说具体点,检验,是产品最后的底线和保障,如果这一关都漏了,产品就不存在任何底线。你说寒心,同样的道理,如果不处理范师傅,高杉那些人会怎么想?以后会怎么做?”

说完,抱起茶杯轻轻的吹去上面的浮沫,轻轻的吸溜着。

梁一飞沉吟了片刻,说:“这些情况,我也想到过,不过当局者迷,你这么一说,倒是通透了。那就处理吧,既然准备处理了,干脆把动静闹大一些。让范师傅的牺牲也更有价值。”

“所以我说你这个人,心还是狠的,让人去为你牺牲,还要压榨最大价值。”袁欣然嘿然一笑,然后有些不解的看着梁一飞,说:“只是动静怎么闹大?你要干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