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214章 牺牲觉悟和荣誉

重生燃情年代 第214章 牺牲觉悟和荣誉

作者:银色纪念币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44:15 来源:笔趣阁

“各位观众朋友,这里是前滨海市汽水厂,现华强保健饮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下岗工人补偿安置现场,现在正在台上制开幕词的是省财政厅国资局主管领导梁城副主任……”

抽奖结束后第一个周末上午七点,华强厂大礼堂,下岗职工安置集中大会。

三百多号下岗职工和市电视台、滨海日报的记者齐聚一堂,进行下岗员工补偿安置现金分发,省财政厅国资局主管领导梁副主任亲临现场,正在台上讲话。

台下,滨海电视台的女记者纪丽娜正对着摄像机做报道。

“滨海市汽水厂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的老牌国营企业,在改革的大潮中,第一批顺应潮流,进行了体制改革,继而也第一批进行了所有制改革,即减轻了国家负担,也再一次即将创造新的辉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老职工为了国家进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主动下岗减轻企业负担,今天的安置补偿会议,正是给这批有奉献精神的员工发下岗买断金。”

说到这里,纪丽娜顿了顿,回头,目光在人头涌动的大礼堂扫过,稍稍停顿了几秒后,才再次回头看向摄像机,面带微笑,说:“下岗,对于大部分职工而言,是关系到生活的重大事件,之前,也有不少单位传出因为下岗而产生的纠纷,可是从我来到华强厂至今,通过我的观察,不仅华强厂得生产还在有序的进行,连大多数华强厂的下岗工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微笑,那么我现场采访几位下岗工人……”

说着,冲摄像师晃了晃话筒,说:“老张,待会你看我手势,左右晃动话筒,你的屏幕就不要对受访者拍,省得回去剪接麻烦。”

“放心。”摄像师老张笑道。

不是现场直播,录播,记者和摄像师、摄制组之间,向来有一些‘暗号’,保证拍摄效果和目的,倒也十分默契。

“大爷您好,请问这次下岗,您拿多少补偿啊?”镜头对准了一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头。

老头面对摄像机,还有点紧张,腼腆的笑了笑,说:“嘿嘿,也不多,我们一个月400块钱,我32年工龄,我老伴30年工龄,我两一块下岗,厂子里又给了一年50得补贴,我两一共拿两万七千九。”

“那就是快两万八喽,这笔钱可不算少啊,您觉得还满意不?”纪丽娜问。

“满意满意。”老头子笑得又咧开了嘴。

“那您准备怎么花这些钱呢?”纪丽娜又问。

“我跟老伴商量好了,给儿子五千块钱结婚,剩下来存银行的五年死期。”老头说。

“那您和老太太够生活吗?”纪丽娜问。

“够了够了。”老头倒是蛮实诚,扳着手指头算:“我跟老伴这些年还存了五千多块钱,一块放银行,一年快3000块钱利息了,等于一个人工资哩,我们老了,不花啥钱,够过日子了,”

“那就好。”纪丽娜最后问:“那您对华强厂的安排满意不?”

“满意,比以前想的好多了。”老头说。

“那好,谢谢你,大爷。”

纪丽娜目光一闪,又转到了另外一个受访者。

这一次,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看起来精神头挺足,纪丽娜上前道明了来意,才说:“您好,我看您今年最多也就30吧?”

纪丽娜算是个美女,被美女夸年轻,那人还挺高兴,呵呵一乐:“不止喽,不止喽,都快37了。”

“那您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嘛,怎么也下岗了?”纪丽娜问。

“嗨,单位安排的,我们只能服从嘛。”那人说。

纪丽娜抿嘴一笑,半认真半开玩笑的问:“那您就没点意见?”

问道这个问题,都不用纪丽娜打暗号,摄像师扶着摄像机的手就微微用力,随时准备把镜头转移到别的方向。

万一这个人讲的话不适合放出来,到时候对这段做个简单的消声就可以,省得麻烦。

“要说心里一点儿都没不痛快,那是假的,毕竟干了这么多年,有感情了嘛。不过呢,也没啥太生气的。”中年男人说。

“为什么呢?”

“我工龄不长,也就18年,不过厂子里补贴还行,一次性拿了7200块钱。跟有钱老板不能比,不过咱们自己跟自己比啊,以前还是汽水厂的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一个月我就只能拿两百,这7200,等于一下子拿了整整三年工资。”

中年工人咽了口口水润润嗓子,说:“厂长之前跟我们开会,讲得对,那话怎么讲来着?相吐以沫,不如相忘大湖?反正就这么个意思,与其大家都饿死,倒不如拿一笔各自谋出路,这7000多块钱,够顶个一两年了,你也说了,我年纪不大,有手有脚的,说不定将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中年人的话比老头多一些,大概是这段时间,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争斗,今天终于找到个机会说出来,继续说到:“我一开始其实想不通,但是厂长、科长好几次跟我们做思想工作,回去仔细想想,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我们从小就受教育,要顾全大局,要热爱祖国,现在我们需要做出一点牺牲,怎么就不行了呢?何况厂子里给的补偿,比外面其他企业下岗要好得多。”

“呦,您这个觉悟还挺高的嘛,看来咱们厂的组织教育工作做得很好。”纪丽娜笑道。

中年工人一挺胸:“那当然,咱们工人阶级,觉悟能不高嘛?国家有困难,咱们第一个支持!只要能让我们吃上饭,做点牺牲没啥!”

这话要是梁一飞来听,大概会觉得有点假,可纪丽娜也好、拍摄组的人也罢,甚至周围的工人,都不觉得他这话有任何不妥之处。

90年代初,37岁的工人,生于50年代,这一代人,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在他们大部分的生命中,所看见的领导、干部,大多数也的确在为这个国家奉献着。

对于个人的利益,有的人计较多一些,有的人计较少一些,但当前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人,心底里还是普遍认同要为国家做奉献、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

尽管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开始冒头,有罗贡献这样的人,可是,像白柏言这样一辈子不求名利为了企业奉献脚踏实地苦干的老工人,像周万新这样一心为了企业的负责人,像赵大军这样意识到自己差点偏离方向的干部,像梁城这样虽然有各种心机、手腕、官威,但还是一门心思为了搞好经济建设的领导,依旧是当前社会中的主流。

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批下岗,之后轻装上阵经济腾飞,和这些人的觉悟、努力、奉献牺牲,是分不开的。

采访完中年工人,纪丽娜又采访了几个人,效果比想象中好的多,工人们都没有什么抱怨的负面情绪。

台上,梁副处长的也讲完了话,下面开始正式点名发钱,每个上台的工人,胸口都披着一个大红带子,上面写着四个字:奉献光荣。

所有上台的人,脸上都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不光是钱的缘故。

对于这些普通工人而言,他们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大概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可以在全厂领导面前,在全市主要媒体的关注下,享受这份荣誉感。

“梁副处长,您好,我是市台记者纪丽娜。”纪丽娜直接杀到了第一排中间,单刀直入找到了梁城,说:“你可以谈一谈对华强厂这次改革的看法吗?”

“当然可以,小潘,你来来来……”梁副处长笑着点点头,然后冲不远处的潘觉招手,说:“你们都是媒体的,正好来,省得我一番话说两遍,你们再搞出不同的稿子,那就闹笑话了。”

反正不是直播,纪丽娜也跟着嘻嘻一笑,等潘觉来了,摄像头才重新对着梁城。

梁副处长这时候就稍微端起来几分,坐直身体,面带威严但不失和蔼的笑容,说:“这个华强厂,是咱们市的老汽水厂,老牌子了,所以呢这次改革之中,我们国资局特意重点关注了华强厂的整个改革进程,从企业出售一直到今天,彻底完成人事调整的全过程,我们都看在眼里,整体来说,我们还是满意的,具体来说,有两点。”

他稍稍顿了顿,比划着手指,道:“第一,收购华强厂的企业家,并不是倒卖国家资产,而是买了企业,踏踏实实搞生产,丰富市场物资,促进经济;第二呢,对于员工的安置,非常到位,没有让广大职工受委屈。前一点,是我们省任何一个企业改革都必须遵守的前提,是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后一点,是我们对人民群众的责任!”

“那据说这次下岗的经费,是来源于社会彩票?”纪丽娜问完,用嘴型说:“能问吗?”

梁城呵呵一笑:“不错,用公益行动,集社会的力量,支持国家改革,为下岗工人提供保障,这是我们省独创的一项政策,算是一个小小的特色亮点吧。以后还会继续执行,为国家做贡献,人人有责,国家好了,也能人人得利。”

……

这场大会,从上午一直进行到下午四点,圆满结束。

由于之前一路的铺垫,刘德才、李明浩和几个刺头也顺利离开,不过刘德才、李明浩今天没露面,家属来带领的。

这两人跟梁一飞对着干,是最大的刺头,可梁一飞没想到,他两的家属,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