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031章 典型案例

重生燃情年代 第031章 典型案例

作者:银色纪念币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44:15 来源:笔趣阁

梁一飞跟着陈副区长走这一趟,就足足走了八天!

鞍前马后,忙得脚不沾地。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街道、交通局、工地、区政府、车行,来回的跑,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一点儿都没闲下来。

虽说这个点子是他从书上看来的,不是原创,但是他本人嘴皮子脑瓜子都好使,执行能力又强,前前后后出了大力气,帮着区里着实做了不少事。

加上陈副区长大力支持,调动了各种资源配合,已经拖延反复了半年多的拆迁任务,竟然在这八天里,基本完成了。

9成以上的拆迁户都已经签了协议,准备开始搬家,出租车公司也开始进入申报营业执照筹建阶段,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利民出租车公司’。

到第九天,陈副区长给梁一飞放了一天假,第十天,他出面,代表区里,请梁一飞吃饭,白建国作陪。

“小梁,区里请客,我就不好给安排在香格里拉那种高档地方了,不过你别看这家饭店不大,可也是杭城几十年的老店了,宋嫂鱼羹是一绝,你尝尝,不是我吹牛,外地那些鱼羹,跟他家的没法比!地道!”

梁一飞好歹还休息了一天,陈副区长是连轴忙,人累得很,很精神头却十足。

和刘敏当时回杭城路上的感觉如出一辙,陈副区长觉得自己这趟会来对了,捡到宝了!

这次拆迁事件,细细一想,整件事其实挺吓人的!

金点子、拆迁安置、出租车、转变思维,这都是这些年冒出来的新事物,新问题,随便挑出来一个,都是焦点、热点,处理不好,哪一个都能出大事!

可谁能想到,半年多解决不掉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纠缠在一块,被这个年轻的‘点子大王’三言两语就处理完。

不光没有半点负面影响,反而一片喝彩,各方面即满意,又都得了实惠!

区里,没多花一分钱,名下还多出一家中等规模的出租车公司20%的股份;

拆迁户更满意,一个个成为了股东、老板,上下班有车接送,态度和之前有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都说区里这个事办得太好了,有几个会开车被招进出租车公司的年轻人,家里还想着给区里送锦旗呢;

所带来的舆论影响、社会口碑更好,全是正面积极的。

杭城几家媒体,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从梁一飞那一番‘为人民服务’着手下笔,铺开来谈,洋洋洒洒一大篇。

俨然就是把区里这次的拆迁工作,作为一个新时代中,怎么样在经济发展大环境下,更好、更符合实情的为人民服务的典型来进行宣传。

能把一件‘大难题’,办到这个份上,这个地步,超出了所有人的最好预料!

就昨天,区书记还在乐呵呵得跟他说,市里有想法,准备把这次拆迁事件作为一个正面典型案例,直接放到内部资料,送到省里去。

当时书记拍着他的肩膀,一副自己人的语气:“小陈啊,这些资料搞不好就会到你那位老领导的案头,这次你可给他争光了!区里马上要提一个常务副区长,你年轻,能力强,也要多争取,多要求上劲嘛。”

陈康健,陈副区长,出身显赫,之前是省里某位领导的文字秘书。

有这些背景情况在,陈康健身体再累,精神都是十二分的饱满!

桌上,一个劲地夸梁一飞,搞得梁一飞想不谦虚都不行了,说:“点子好不好,关键还是执行力!我这次也算是开了眼,学到了不少,咱们杭城政府办事效率太高,实在令人佩服。”

这也不是客套话。

上辈子,他对浙省这一片的商业大环境就非常的向往,典型的服务型政府,这次亲身经历,跟着陈健康跑了快十天,更是深有体会。

一个繁华大省的省会大区的副区长,其实算是个很不小的官儿了,

有官威,没架子;有决断力,却不专横;行动力强,一门心思都在解决问题上;对待企业家的态度摆的很正,即没有过多的强制干预,但同时也保持了领导部门该有的管控能力。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陈健康身上,梁一飞就能看到这个地区的整体面貌,加上未来浙省的发展,的确是一块非常适宜投资的热土。

当然了,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浙商自古以来就是一股庞大的势力,想来这地方分一杯羹吃,以梁一飞现在的财力实力而言,差得太多。

如果仅仅是几十万的‘小买卖’,在哪做没区别,滨海市也是一线尾的城市,自有它的一片天空,倒是不必专门跑到浙省来。

临走之前,陈康健喝得有点大,说有个首都来的记者,晚上去宾馆采访他。

是‘今年报’的记者。

梁一飞当时也喝得头晕,没太留意。

什么今年报?不知道是哪家小报的。既然是陈康健的关系,来就来吧。

……

回到宾馆随手拿了一份商报,回到房间,打开窗户,跑了杯浓浓的茶,一边醒酒看报,一边等什么今年报的记者。

这年头没网络,所有重要的信息,除了新闻联播就是报纸;

第三版上有条不太起眼的新闻。

特区有一家叫做‘南华’的私营企业,依靠自行研发,研究出了能够容纳500个电话用户的hjd48交换机,一举突破了我国在电信市场的技术空白。

新闻很短,可见编者并没有太重视。

然而梁一飞却从这条新闻里,看到了一个即将腾飞的民族巨龙。

80年代末、90年底初,电话还是个稀罕物,技术、设备,几乎都被外国垄断,依靠代理进口,电信市场上主要是来自于七个国家的八种设备,俗称‘七国八制’。

这也是当前电话装机费用特别高的主要原因!

正是有了南华集团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走‘技工贸’的路线,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借高利贷也要保证研发资金,这才有了二十年后的世界五百强,电信民族产业的脊梁。

这是一家即做强,也做大,先做强,继而顺利做大的企业。

不过,就这几年而言,南华其实十分坎坷,不止一次走在崩溃破产的边缘。

顶住赚快钱,一夜飞天的诱惑,踏踏实实的内功,这不仅需要坚定的意志力,更会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拿着报纸,梁一飞心里琢磨着,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机会能参与进去?

想了一会,自嘲一笑。

还为时过早,南华已经是年营业额上千万的企业,虽然还不能和北联这种91年就以汉卡、计算机等产品年销售18亿的巨无霸相比,但以自己现在的实力,现在想要有所图,未免痴人说梦。

先把补习学校和出点子两门生意做好了,一个快钱,一个稳钱,有了积累之后,再图其他。

正准备睡觉,房间电话忽然响了。

接通,是总台打来的,有个首都来的‘林记者’,约好了采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