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433章 最烧钱的行业出现

重生燃情年代 第433章 最烧钱的行业出现

作者:银色纪念币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44:15 来源:笔趣阁

说起‘车库创业的同学’,孙达威的脸上都在放光!

即便在美国,互联网都是一个新事物,功能简单,页面粗糙,性能平平,对于设备要求高的吓人……

即便有着种种困难,可是美国高校的大学生和教授们,却乐此不彼的把时间精力花费在这个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玩意上,从诞生到现在,短短两年时间,互联网在美国的科学界和商业界,已经快要成为一直炙手可热的词汇。

1994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个喜欢上网冲浪的年轻人,发现找到的很多网址,管理起来太麻烦,于是他们把这些书签按类别整理好,编制成软件,并放到网络上让其他冲浪的人享用。

之后,这两人按照《格列佛游记》里,一群野人的名字,给这个管理网站取名为雅虎。

在互联网新生时代,这个很方便使用的网站很快受到了欢迎,短短不到半年时间,点击量就破了百万。

这两个即懂科学,又拥有商业头脑的年轻人,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做了一份商业计划书,通过华尔街的资本,找到了世界顶级的投行红杉资本,并且说服了对方,融资到一百万美金。

有了这笔钱,这两个人意识到剩下的学校博士课程,只会对他们的事业造成拖累,于是果断的退学,拿着着两百万美金,在一间车库里,雇佣了几个校友,开始了他们真正的创业。

这几个校友之中,就有孙达威。

看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局,甚至可以说是梦幻般的开局。

可是,互联网虽然时髦,可目前并没有找到非常好的盈利方式,这两百万美金很快就花完了,根本入不敷出;而此时,美国在线看上了这家新起步的公司,提出全盘收购这家雅虎公司。

公司的两个年轻老板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美国在线。

可拒绝归拒绝,钱还得继续烧,看起来红红火火的雅虎,也真就像一个烧钱的大炉子,火热的盛况,完全就是朝炉子里投钱砸出来的。

眼看着几乎要撑不住的时候,95年秋天,软银的孙正义找上门来,再次为雅虎注入了两百万美金,让这个几乎快要死掉的公司,重新吊了一口气。

可问题是,即便有了这两百万美金,雅虎还是没找到赢利点,还是在烧钱。

上次的两百万,好歹还花了大半年,这次的两百万,估计半年不到就又要烧光……

孙达威是个有心人,有次闲聊,假装不经意向雅虎的亚裔创始人杨之远透露出国内有梁一飞这么个老板,曾经讲过愿意为好项目投资的话;

杨之远将信将疑,他不是大陆人,对于大陆的了解很有限,刻板印象,觉得大陆非常穷,印象还停留在万元户年代,在他看来,大陆的所谓有钱人,能拿出来几个钱?十万人民币?还是五十万?这对于雅虎根本是杯水车薪。

而且,大陆的老板,能不能懂互联网是什么东西?他们不会以为互联网,是一张渔网一样的东西吧?

出了国之后,孙达威的确开了眼界,觉得国内这些老板,实在很low,可偏偏对于梁一飞,他的印象非常好,所以再三劝说杨之远。

用中国话来说,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嘛。

所以孙达威这次来,就是来找梁一飞拉投资的,用外国话来说,叫做融资。

“校长,虽然雅虎目前不盈利,可是点击、用户等等各项数据都非常高,增量惊人,如果您需要,我让美国那边寄一份数据来……”大约是觉得雅虎现在的状况,也的确有些难以启齿,孙达威最后解释说。

“达威啊……”梁一飞沉吟了片刻,说:“互联网是新兴的东西,过去几十年,是工业时代,而未来,也许就是互联网时代,所以对于互联网,我是有信心的。”

“互联网时代?!”孙达威被这个词镇住了!

他热爱互联网,对互联网有信心,可是,在当前,即便是美国最乐观的人群,也不敢这么确定,未来的世界,会进入一个互联网统治一切的时代。

如果是这样,那投资岂不是有戏?

回来之前,他也有过杨之远的担心:一是梁一飞的钱少,他对梁一飞的了解,也仅限于去年年初回来的时候,中华鳖精刚上市,那时候梁一飞算富翁,可是还不到富得流油,可以涉足投行的地步。

二来嘛,也担心梁一飞对互联网的认识不够,不愿意投资这个虚无缥缈的项目。

可目前看来,梁一飞对互联网的信心惊人,同时,还拿下了央视标王,可以预见到,接下来肯定大赚特赚,不缺钱。

“但是呢,我们就事论事,具体事情具体对待。”梁一飞冲他笑笑,示意他先不要那么激动,说:“雅虎我愿意投资,可是,我的投资能换来多少股份,或者这么讲,在红杉、软银都投资之后,我要投资多少钱,才能进门槛,雅虎才愿意接受?”

雅虎目前两次投资,各自两百万美金,实际上就等于已经经过了天使投资和一轮融资。

哪怕没有任何先知,只按照常理猜测,在互联网风头即将到来的大环境下,两家世界顶级的超级投行已经下场融资,那么此时雅虎的估值,是多少?自己能拿出多少钱?

而且还有个深层次的问题,有潜力的公司融资,选择对象也是很讲究的,不一定有钱就行,一般会首选有背景、信誉的大投行,以便于帮助未来上市和发展。

立足于美国的雅虎,会接受一个远在中国的民营企业老板的投资吗?

这都是不确定性。

更何况了,中美两国之间,此时还存在着巨大的壁垒,无论是经济、文化习俗,还是意识形态,以及双方人民对于对方的理解和信任,都会构成障碍。

对于雅虎,梁一飞是有一定记忆先知的,毕竟是世界曾经数一数二的超级互联网大公司,mba有和它相关的教程,如果没记错的话,就在今年年中的样子,雅虎会用好像3、4成的股份,从孙正义那里一次性拿一个亿美金,紧跟着上市,然后股价当天就翻三倍。

这个阶段,机会送上门,梁一飞自然是想吃一口的,可怎么样才能从火中取栗?

“这个嘛……”孙达威的脸上浮现出一抹不太自然的神情,有些吞吞吐吐的说:“校长,这次,其实不是融资,嗯,算是借钱吧……”

说着,不等梁一飞骂娘,立刻道:“不过利息非常高,年息可以达到50%。”

然后有些忐忑的看着梁一飞。

梁一飞哈哈一笑,说:“达威啊,你还真以为我的钱闲着花不出去啊?这么跟你讲吧,在国内,我钱不管投资在哪个地方,一年也不至于只有区区百分之五十的回报吧?”

“校长,我知道这么提的确不好,但是我是这么认为的,您现在不一定缺钱,却缺少和国际最前沿的技术交流的机会,毕竟国内起步太晚,现在不管做什么产业,都要落后外国一大截,再如何努力追赶,恐怕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内,依旧要跟在后面学习老老实实的当徒弟,可互联网不一样,这个东西在美国,也仅仅才起步不久,我们是有机会在最短时间内赶上甚至超过的。”

孙达威一口气说了一大堆,咽了口口水,抿抿嘴,认真的道:“和雅虎接触,就是一个接触互联网,然后学习的机会。”

梁一飞一直在听他讲话,内心里有些意外,没看出来,孙达威长得一副书呆子的模样,可是看问题眼光十分的毒辣。

弯道超车,这句话在之后喊了十几年,可是世界上哪里有什么捷径可走?充其量,也就是人家用五十年,我们用二十年、十年去一点点追赶,那些所谓的捷径,看起来超过的,最后无一例外,全是败絮其中翻车。

唯独互联网,正如孙达威分析的那样,这一块技术,双方的差距是太小了,而中国人口基数大,反而有超车的可能,事实上也是这样。

“校长,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孙达威见梁一飞不说话,小心翼翼得问。

“达威,你没说错,我十分赞同你的观点。”梁一飞点点头,说:“这样吧,三百万美金,不算借,算融资,但是我不参与任何雅虎的管理和投票,你可以问问,能给我多少股份……嗯,这么讲吧,你的观点我既然认同,那么股份可以少一些,没关系,但将来,我希望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送一些人去雅虎学习,或者说是实习,这一点,你必须和对方讲清楚。”

“那我立刻就打长途问,三百万美金可以解决雅虎的燃眉之急。”孙达威起身就准备到隔壁打电话,三百万美金不算少了,如果是第一轮的话,恐怕能拿到十几个点,虽然此时雅虎的估值直线上升,梁一飞又是中国企业家,但无论怎么折扣,还是能有可观的结果

“这个不着急。”梁一飞道:“达威,我想和你讲得重点,现在其实不在雅虎,而是另外一件事。”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