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531章 两百页和几十年

重生燃情年代 第531章 两百页和几十年

作者:银色纪念币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44:15 来源:笔趣阁

滨海市烧小灵通和飞跃黄河两件事,原本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uu234

虽然这两件事,都和飞科小灵通有关,任何一件事,对于小灵通未来的发展,都有不错的帮助,可是梁一飞既然选择让这两件事在同一个时间段发生,那想要达到的目的,自然不是1 1=2那么简单。

1 1一定要大于2,至于大多少,那就得看,怎么样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让这两件事加在一起发酵。

这事还得落在媒体的头上。

目前走媒体的路子,梁一飞有两个助理。

暗地里的,是凤凰新传媒,这个广告公司由于长期和全国各地方台乃至央视打交道,积累了不少用得上的人脉,加上凤凰新传媒的负责人张峰本身就出自于行业世家,行业内的故旧朋友很多,配合上幕后梁一飞的财力背景,凤凰新传媒可以说在国内的媒体界,隐隐约约算是一条隐形的大鳄。

明面上,有潘觉这把犀利的刀。

这把刀,经过这么多年的投入培养,乃至磨练,如今已经锋利无比,在身份上,是省级大报的副总主编,社会地位上,则是全国知名的经济学者、年轻优秀媒体人,同时,还拥有好几个地方政府经济顾问智囊的头衔。

像潘觉这种身份的人,只要他的声音允许被发出来,那么足够让一个行业产生重视,可以轻易的捧起来,或者重创一家中型企业。

这一明一暗,一个是锋利的武器,一个是深厚的内功,确保了梁一飞面对任何非官方的对手时候,在舆论上都不会吃亏,如果想通过舆论来为自己服务,也比较轻松达成。

其实除了这两个,还有个侧面隐形的助力。

谢四少爷谢逸飞当年就是在央视负责正大综艺的,和央视各部门的关系都非常好,别看他现在不在位了,但是作为谢家在大陆的代理人,他如果真出面讲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至于他如今到底是不是谢家在大陆的代理人,这事也就只有少数人心里明白。

如今谢逸飞做壮阳药做得不亦乐乎,钞票和流水一样朝口袋里钻,看得梁一飞都有些眼红。

谢逸飞早就有心思,实际上脱离谢家的束缚,自立门户了。

但是时机毕竟还是不成熟,他和梁一飞聊过一次,梁一飞觉得,目前他这个药虽然赚钱,可毕竟产品过于单一,风险很大,一旦政策有风吹草动,这一个产品就决定了他的生死。

况且现在他能得到的好政策,大多还是以为看在正大集团的面子上,如果和正大集团脱离的关系,谢逸飞在大陆未必就能过的像现在这么舒服。

乘着现在大环境好,不缺钱,尽量多收购一些有价值的药厂和配方,组建成医药集团,有两三种老百姓必备常用药物作为主打,拥有自己的药物实验室。

到时候,脱不脱离谢家,其实也就是个名义上的问题,牢牢的控制住药业集团,和谢家保持着名义上的从属关系,依旧扯谢家这张虎皮,获取属于自己的利润,远比公开脱离谢家要好得多。

说到底,这就是谢逸飞赌一口气而已,等到他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功成名就,可以平视当初对他不公的谢家的时候,这股子怨气也就自然而然的消散了。

讲句良心话,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梁一飞倒是觉得,谢家对谢逸飞,并没有什么过分的‘不公’,作为一个旁支,谢家没有去刁难刻薄谢逸飞什么,毕竟还给了他一个施展的舞台和对应的资源,比起当初温玉春家里给点钱赶出家门要强得多。

说到底,毕竟是旁支,换成任何一个家族企业,都不可能让旁支进入核心层。

“终究是血浓于水的,做自己的事,犯不着对家里有太多的其他想法,等有那一天,可以和你那几个兄弟坐而笑谈的时候,一切也就过去了。”电话里,梁一飞劝了谢逸飞一句。

好在谢逸飞最近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泰国壮阳药做得风生水起,他又打上了一款进口药的主意,看样子准备先一统国内男性市场,再开辟新战场。

也是巧了,就是后来著名的伟哥。

总之几路一起使劲,在柯守良飞跃黄河之后半个月,潘觉又一次登上了央视的热点访谈。

这一期热点访谈节目,并不是揭露什么黑幕,也没有专门针对什么行业,而是谈一个大而化之的话题。

国货和外国货之间的差别。

在当前,这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大批国产厂家崛起,催生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在95年96年之前,假冒伪劣,是国产商品的一个最大热点;

到了95、96之后,对于国货的讨论,不知不觉的从假冒伪劣,转移到了商品质量上。

主要是因为和国外的对比,相差太大。

一方面,中国消费者和各地方政府,都有着非常强烈的意愿,去支持国货,去扶植民族品牌发展。

毕竟,技术也好,好的产品也罢,只有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才能最大的受益,才能不受制于人。

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以市场换技术,敞开国内庞大的市场,让外国企业来大把赚钱,甚至给予他们超国民的待遇,目的呢,就是从他们手里学习最尖端前沿的技术,来弥补中国自己的短板。

如果最后,市场让出去了,钱让人赚了,却没有真正的学到技术,所有的核心技术依旧落后,依旧被人掌控在手里,受人挟制,那么无论制造了多少富翁,无论中国产生了多少所谓的大老板,但整个国家并没有因此而真正走向强大,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没有达成。

所以在给予外国企业好待遇的同时,为了国家强大,为了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无论是政府和老百姓,给予国货的支持力度同样很大;

但是另一方面,国货的发展,却存在众多问题,简单来说,大多数所谓的国产品牌,的确不怎么争气。

同样一个产品,外国货是要贵一些,可是买回来之后,无论是使用年限或者效果,都要比国产货强出来一大截,不光是东西好,售后服务也比较到位,有个维修什么的,人家工程师很快就能上门。

相比之下,国货是便宜,可不仅存在质量问题,各方面都做得很不到位,花了钱,还经常买气受。

民间甚至有一种说法,很多所谓的国产品牌,就是用老百姓的爱国之心,在骗老百姓的钱。

今天参加这个座谈会的,不仅有中国人,还有一个日本学者,大前研一。

这是一位亚洲地区唯一进入世界前十国际级别管理大师排行的学者。

这位日本专家这几年主攻中国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第一句话,就毫不留情的说:“我觉得,中国人太急躁了。”

“不能不急躁啊。”主持人笑道:“我们起步太晚了,想要追赶世界强过,必须要争分夺秒。”

“争分夺秒和急躁不一样。”大前研一对中文倒是很熟悉,摇摇头,说:“中国起步晚,可是机会多,这是东方最大的市场,遍地都是机会。可恰恰因为如此,中国的企业家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很难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对这个领域深入研究。”

“多领域难道不好吗?我们现在每一个领域,可以说都在起步阶段。”主持人又道。

“多领域短时间之内可以赚钱,但是长久来讲,全世界真正最赚钱的企业,无一不是专注于一个领域,把这个领域做到极致。比如可口可乐做饮料,丰田做汽车,都是一个领域化、专业化最后全球化的过程。”

“潘主编,您怎么看呢?”主持人问潘觉。

潘觉呵呵一笑,说:“我最近出差比较多,经常坐飞机,机场嘛,会放一些目前最流行的书,我研究经济,所以对于经济方面的比较感兴趣。”

主持人和大前研一看着他,等待下文。

“连续看到好几本书,都是讲企业管理,经济运作的,我翻看了一下,越看越觉得不是滋味。”

潘觉淡淡一笑,拿出一本书放在桌上。

这本书,名字是‘西方百部管理经典’。

潘觉拿起来翻了翻,笑得有些讥讽,道:“大家看到了吧,西方一百个成功企业的管理方式,这可是管理学圣经啊。可是呢,它只有区区两百页……”

说着,看了眼大前研一,认真道:“刚才大前研一先生说中国企业急躁,从这些书里就能可见一斑,这一类的书,现在是市场上可是非常的畅销啊,我们想用区区两百页,就把人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验教训都学到,这本身就是一个揠苗助长的过程。”

“揠苗助长这个词说得很好。”大前研一说:“管理、经营,是一个连续反馈的过程,在实践中结合实际不断调整。这些书并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在当前这个大环境下,它们的流行,恰恰说明了整个企业家阶层,乃至普通民众,都处于一种极度的急躁状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