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003章 点子大王

重生燃情年代 第003章 点子大王

作者:银色纪念币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5:22:09 来源:笔趣阁

滨海市金星罐头厂,规模不大,百来人,但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从60年代建厂开始,就专门为部队提供罐头军需,南江军区某部的罐头食用储备全部由金星罐头厂生产制造,不对外销售。

这导致了两个结果。

第一,罐头厂不愁市场,所以并没有培养出一批专业的市场人员。

直到去年才成立了‘市场部’,人员都是从宣传科划拨;

老杨之前和梁义诚一样,都是宣传科副科长;

第二呢,不愁市场,一心做产品,罐头的质量的确没的说。

从80年代末开始,全国百万大裁军,89年底,整个南江军区都没了,并到了大军区,罐头厂一夜之间就没了客户。

今年年初,配合着全国企业改革的风潮,罐头厂从计划内剥离,被推向了市场,进行市场化。

按照8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上级放权,从人事权到经济权,16项大权,全被下放到了厂长手里。

有权了,不代表就能做好企业。

市场不买账,订单签不出去,银行贷款催着还,车间已经快停产,仓库还挤压着四十多万瓶罐头和一大堆原材料。

罐头厂现在的情况就是‘四靠’:工资靠贷,费用靠抠,活着靠精神,发财靠做梦!

说来说去,一个字:难!

杨爱国在边上叹气:“这就是时间问题,慢慢来,凭着我们厂罐头的质量,有个一年两年,指定能抢一些市场份额回来。”

周万新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杨爱国讲的是‘正确的废话’,厂子欠着一大屁股债,加上工人工资、各种运转开销,不要一两年,拖上个大半年,就得黄。

今天来找梁义诚,另外一件事,就是一起商量商量,宣传科再拿出点好的宣传方案来。

梁义诚不吱声,儿子的事不解决,他这口气咽不下去。

何况,宣传科早就尽力了。

常规宣传,就是打广告,电视、报纸、收音机。

电视广告动辄按照一年半年来卖,太贵,罐头厂买不起,听收音机的人越来越少,不在考虑中。

报纸是唯一的选择。

当前每个单位都会定报纸,受众最大,也是广告的主要载体。

问题是,报纸上广告太多了,人家都不一定看,看也是打发时间,看过了就忘,每天那么多广告,谁能记得一个卖罐头的?

要是登报卖原子弹,卖大熊猫,人家指定能有印象。

情况介绍完,堂屋里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周万新看向梁一飞,说:“小子,听明白没?还是那句话,你真有好点子,解了燃眉之急,我拍板让你进厂子!”

梁义诚平时很支持周万新工作,两人私交不错,周万新也不能一点都不顾及梁义诚脸面,这么说,无非给大家一个台阶下,只要梁一飞说一句‘没办法’,他也算能对梁义诚交代了。

包括梁义诚在内,谁都不指望一个16岁就坐牢,根本没有工厂经验的人,能解决这么大的问题。

哪知道梁一飞想了想,却说:“周叔叔,我要是真能解决,我也不要进厂,现金奖励行不行?”

几个大人微微一愣,连梁义诚都忽然转头,愕然的看着儿子。

真有办法?

梁一飞平静的说:“厂子困难,我是职工子弟,按理说尽心尽力责无旁贷。不过现在是市场经济了,我才出来,生活没着落。点子真管用,我要有经济回报。”

周万新连续几次提到‘点子’这个词,让他想到上辈子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

《点子大王靠卖金点子卖出40万》

大概在92年左右,青年报报道了一个叫做‘张阳’的技术工的事迹,这个人即不搞生产,也不跑市场,就靠一张嘴皮子,为很多企业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点子’,前前后后赚了上百万,被誉为‘点子大王’。

一时间,全国都刮起了一股‘头脑风暴’,点子大王张阳也成为中国商业创意、营销策划的鼻祖。

94年春晚上,冯巩牛群以此为原型,编了一个小品:点子公司。

冯刚还差点拍了一部同名连续剧。

这位点子大王的自传‘张阳的金点子’,梁一飞上辈子在商学院读过,大多都是在后世看来就是很简单很常见的营销手段。

比如在海湾战争之后,把台灯做成飞毛腿导弹的形状;在水杯上加一个能提着的塑料拉环方便携带;把左右两只童鞋上,印上一个合并在一起能组成图案,以防穿错脚……

说出来好像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偏偏特别管用。

当时mba的课堂上专门分析过‘张阳现象’。

改革开放,三大红利,第一个,就是‘经济发展,带来消费市场的全方位、爆发式增长’。

但是在初期阶段,需求增长了,企业家的‘营销技巧’却很贫乏。

这时候,谁能想到巧妙实用、与众不同的营销技巧抓住老百姓眼球,谁能就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占领市场。

‘快’到什么程度?

要超过后世的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虽然便捷,但同样的,信息也实在太多,人们对常见的营销技巧已经免疫,同类的物资、同样的营销手段,竞争激烈。

百花齐放,出现一朵奇葩,未必就能立刻引人注目;但如果在一片灰色之中,出现一抹亮色,哪怕这个亮色并不纯正,也会第一时间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所以常说,90年代初期,是一个处处充满了奇迹的时代!

这次杨爱国先开口了,语气调侃:“呦,一飞啊,坐牢做出本事来了嘛,都知道市场经济啦。”

老杨心里不太爽,他堂堂市场科科长,费了老牛鼻子力气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梁一飞能解决?

简直是小孩子开玩笑嘛。

周万新摆摆手,说:“一飞,你有什么想法,先说说看。”

梁一飞沉吟了片刻,道:“以前我们专供部队,市场早就被人家抢占了,现在一时半会的想抢回来,难度很大;另外,这也是个大环境的问题……”

这几年经济条件越来越好,虽然很多食品还是凭票购买,但总的来讲,物资并不缺乏,国家每年都会专门下文,保证食品副食品的充分供应。

原来物资紧缺时候,备战备荒,甚至当成‘开荤’的罐头,市场越来越小了。

产品本身来说,罐头味道再好,也不如新鲜的好吃,其实多多少少还加了防腐剂、色素,就是吃着玩尝个鲜。

再说了,罐头是压缩食品,好几斤的原材料才能做一斤成品,价格相当不便宜。

买一罐牛肉罐头的钱,可以买好几斤新鲜牛肉了。

“本来市场就越来越小,而一个南江省大大小小,居然有七家罐头厂!供应远远超过了需求!”梁一飞继续说。

这都是以前世界两极对峙,紧张备战大环境下遗留下的问题,在当时是正确的,在现在就成了麻烦事,所以说要与时俱进,要改革呢。

一边听梁一飞的‘市场分析’,周万新一边下意识的微微点头。

虽然没说解决办法,但是从市场、产品、大环境三方面,娓娓道来,谈得十分准确到位。

老杨以前跟他汇报工作,就从没讲得这么透彻,这么有条例。

有些,甚至是周万新自己之前都没有意识到的。

“按你这么说,罐头厂就一定不行了?”周万新皱眉问。

梁一飞摇头,正色说:“大环境好不好不去管它,好不好咱们都要卖,就是因为大环境越来越难,所以才需要快!急行军、出奇招,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形成轰动效应,短时间之内,快速打开市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