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随身带着未来空间 > 第51章 小燕子

随身带着未来空间 第51章 小燕子

作者:子云非云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15 来源:笔趣阁

叶泉最喜欢喝的是米浆油茶,特别是粘在茶锅底上的锅巴,在叶泉眼中,更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之一,不过这种油茶要提前一天泡米,还要用一种专门的砂钵来磨制出米浆,就算曹淑芸也嫌麻烦,在家里很少去做。

现在叶泉有了大把的时间,便想着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再说。

叶泉先将昨天就泡好的一两米用砂钵和小木锤磨成米浆,接着往茶锅里放一点油,将煮苦茶剩下的茶叶炒一下,再倒入米浆,等烧开后放入自己喜欢的配料和适量的佐料。

喝了两大碗米浆茶后,叶泉开始收拾屋子,做好长久住下的打算。

在正屋的屋檐下,叶泉发现自家的一窝燕子还没有南归,两大三小五只燕子在不时的来回穿梭。

也许是受叶泉身上气息的吸引,一只小燕子一点也不怕人,飞到面前的桌子上,瞪着双眼好奇地望着他。

小燕子显然是刚刚成年,披着黑色的羽毛,腹部白色,喙部还带有嫩黄色。

叶泉正要伸手去抚摸一下,头顶上小燕子的父母急急叫唤了几声,小燕子双翅一振,冲天而起,飞到了窝边。

以前,叶泉家的正屋住了四窝燕子,后来搬到了越安市,不知是屋里没了人烟,太冷清了,还是其它的原因,有三窝燕子慢慢地不见了踪影,只有一窝还在这里筑巢。

燕子主要以蚊蝇为食,是一种益鸟,喜欢栖居于民居的屋檐、楼角或房梁上,最喜欢接近人类,人们也对这种鸟类爱护有加,乐于让燕子在自己房屋内安家,生儿育女,并认为是吉祥、有福的事,也经常告诫小孩不要伤害小燕子,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最好例子。

对于燕子的飞迁,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燕子春天归来,深秋飞走,北方人自然以为燕子飞到南方,也就是华南一带过冬去了。

但实际上,叶泉的老家就是南方,包括周围属于南方的四五个省区,燕子同样也是二三月飞来,九月左右才飞走,于是,南方人又认为燕子是飞去北方了。

北方人认为燕子去了南方,南方人又认为燕子去了北方,那冬季的时候,燕子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答案是,燕子都出国去了,它们春天在北半球繁殖,冬季则南迁到了南方,这里的南方并不是指中国的南方,而是南半球。

鸟类学家研究查明,燕子越冬期间,不仅遍及东南亚,而且远达澳洲北部和非洲东部。

我国的云西省、天南省和宝岛省,相传也有少量燕子会过冬,但没有被证实。

************************

下午,叶泉整理了一下菜园的土地,用锄头松了松土,拔掉了野菜和杂草,种了一些时令蔬菜种子。

叶泉在用完购买回来的种子后,便尝试着种植空间里出产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他已经发现,空间里面出产的种子要比外界的种子,不管是品质还是产量都要好得多。

现在,除了是空间没有的品种,他已经不再花钱买种,但到了外界,还能不能保持这种特性,叶泉自己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便想在自己家的菜园里先尝试一下。

九月已经入秋,能种蔬菜并不多,叶泉只整理了四分之一的菜园,分成一块块,种了一些大蒜、香菜、韭菜、香葱、生菜、卷心菜、胡萝卜、白萝卜和大白菜等。

集资的事自然由村干部去负责,叶泉只管掏钱,他给温室大棚建设公司打去了电话,让对方派人过来修建大棚。

叶泉将蔬菜的种植基地选在了老庙丘,那里离村落并不远,只有三四里远,因以前有一座土地庙而得名,面积加起来差不多有上百亩,最重要的离水源近,有一条从竹山无底潭流过来的小河,水质极佳,可以用来给蔬菜浇水。

桃源村水田少,在以前显得十分宝贵,计划生育很严格的时候,超生的人口是不能分田的,但旱地却多得不要钱。

像叶泉家的旱地有六七块,只是面积有大有小,距离有远有近,除了老庙丘有八亩旱地,其它距离较的旱地叶明昌都种上了杉树。

这些杉树最久的已经种了三十年,最少的也有十二年,都已经成材了,叶明昌去年回老家过年时,就卖过一批,价钱不低。

叶泉打算在老庙丘比较平坦的旱地上建设大棚,另外的八十多亩山坡地则围成一个果园。

这里土地分属村里的七八户人家,叶泉根据具体情况,定下了一年一亩600到800元的高额租金,跟农户签定了二十年的协议。

当场支付了前三年的租金,拿到了协议后,叶泉让叶新龙去买了一批水泥、沙石和砖头等建筑材料,又让叶明诚从村子里请人来做工,在基地旁边修建一座楼房,用来住人和办公,其它像平地、开沟、修通一条连接种植基地的水泥路等事情也要人来做。

等基地建成后,叶泉还打算建造一个冷库,用来存放蔬菜,但现在没有通桥,加上离蔬菜出产还要一段时间,只能押后再说。

在桃源村,大家都沾亲带故,有事请人帮一两天的忙,有酒有肉招待就行了,超过两天以上,自然要拿工钱,一般男人干体力活一天要七八十元左右,女人则是四五十元,主人还要包一到两餐。

因为叶泉是一人在家,不包三餐,所以将工钱定为一百二十元一天,本来叶泉想开更高的工钱,还是叶明诚把他劝说住了,认为工钱太高会引起一些纷争,而且不出远门一个月就能赚三千多元,即使吃自己的,也赚大了。

两家店加上供应逸华斋,叶泉现在每天平均的净收入超过了两万,一个月就是六七十万,可以说,他只要不乱来,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花钱了,能在老家当个散财童子,帮帮乡亲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叶泉不可能直接塞钱,只能用做工和带动大家种植等方法,让大家的钱包越来越鼓。

桃源村的人先是听说叶泉成了大老板,捐了一百五十万用来修路架桥,然后要在村里建设一个种植基地,请人做工,开出的工钱有一百块一天!

刚过中秋节的农村,要干的农活不少,像花生、红薯和玉米等作物差不多都已经成熟了,柑桔、雪梨之类的水果也要开始采摘,还要播种麦子、白菜、萝卜和莴笋等。

但一百二十块一天的工钱,在平江乡就是大师傅都不一定能要到,更何况是小工,能挤出空闲的人都出动了,纷纷找上了叶泉。

叶泉把这些事情都推给了叶明诚,而且让叶明诚缩短每天的工时,多请一些人,特别是家中有困难的,但每一户只能有一个,这样能帮到更多的人,好在事情不少,村中有空闲的青壮年几乎都有份,还有不少妇女也在其中,她们是八十元一天,同样比以前的行情高了三四十元。

桃源村只有一百多户,而叶泉请的人超过了四十个,除了一些没有空闲时间的,其他的每一户几乎都有一个,算得上皆大欢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