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438章 438兵败如山倒

我的第三帝国 第438章 438兵败如山倒

作者:龙灵骑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12 来源:笔趣阁

似乎德军统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打顺风仗的时候,用装甲部队打,好钢用在刀刃上,一进三千里侵略如火;打最艰苦的恶仗,用掷弹兵顶上,又脏又累又憋屈,却是鲜血浇筑成的不动如山。掷弹兵,就和当年拿破仑的禁卫军一般,虽然不好看,却有着一股舍我其谁的吞天气势。

和另一个时空的德国陆军不一样,这一时空里阿卡多早早就让德国工业体系开足了马力,又发掘出了奥古斯这么一个当世“首辅”,手里杰林耐克?卡西亚还有施佩尔等人都是一等一的工业整合奇才,所以德国掷弹兵的家底也比另一世的同行们雄厚了许多。

伴随着一辆接着一辆的突击炮在道路两侧缓缓前行的,是德国最精锐的步兵师a集团军第1机械化军下辖第1步兵师,这些满身灰尘的德国大兵可以说是整个德国陆军的骄傲。

与那些一打起仗来就高呼着元首万岁,虽然战斗力顽强到匪夷所思但是却损失惊人的党卫军比起来,国防军的部队就看上去聪明的多。如果说党卫军作战依靠的是对元首阿卡多个人的忠诚,那么国防军打仗依靠的就是融入到他们骨髓里的“技术”。

这些德国掷弹兵们作战英勇顽强到了极致,他们以打最艰苦最没有胜算的战斗为荣,他们以能够成为德国元首最信赖的部队而欢呼雀跃。

不过最近这些天来英国人的反击实在是让这些德军士兵有点莫名其妙——与之前在诺里奇地区相比起来,英国最近的抵抗或者说反击简直就可以用弱小来形容了,那种寸土必争的气势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溃千里的软弱。

伦德施泰特在拿下了剑桥之后,让德军原地防御等待英军的反击,结果等了整整一个下午,英国人都没有拿出勇气来从德**队手中夺回剑桥,而德国a集团军也迎来了一个短暂却又宝贵的休整时期。

他们也好好整理了一番这些天来缴获的英国物资。与蒙哥马利的稳扎稳打相比较,戈特的被迫进攻事实上是自己卖了一个巨大破绽给伦德施泰特,而这个阿卡多非常中意的a集团军司令显然绝对属于那种有真材实料的“狠角色”,他抓住了英国强行反击的漏洞,一口气吃掉了英国部队的有生力量。

而且他用快速突击配合上特种部队的斩首行动以及后方破坏,将蒙哥马利不曾大规模丢失的后方补给物资夺下了大半。这些物资包括在诺里奇附近储备的少量粮食,还有油料以及弹药,甚至还包括一些机场还有来不及破坏的被英国人自己抢修出来的铁路公路。可以说蒙哥马利离职之后的英国部队,简直就是半个德军后勤运输大队。

这些物资的丢失也让英国伦敦方面的物资分配更加捉襟见肘,也就造成了现如今这种没有兵力反击的窘迫情形。英国人不是不想反击,而是根本没有办法反击。它就像是1945年的德国一般,只能被动等着盟军的进攻,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反击手段。

英国空有几十万的部队,却要守住更大片的土地。为了防止德军渡过乌斯河北上,彼得伯勒方向上的10万大军根本动弹不得分毫,而为了防止德军西进,贝德福德方向上的5万人也同样动不得。漫长海岸线上还要部署数万人的岸防部队,伦敦地区也要迎战德军至少还得10万人,现在这个阶段英**队不仅仅是兵力质量上严重不足了,甚至连兵力数量上也已经开始出现短缺。

现在别说是丘吉尔这个早就该被国王陛下罢黜的英国首相,就是连国王都不相信什么把德军赶下海这类的鬼话了。英国人守不守得住伦敦,似乎都已经成为一个疑问句了。动员百姓玉石俱焚的计划闹得整个伦敦人心惶惶,现在英国皇室已经取消了所有的公开场合巡视演讲计划,生怕有英国民众把手榴弹丢上演讲台。

印度那边的殖民地蠢蠢欲动,日本在香港附近虎视眈眈,澳大利亚为彻底摆脱英国控制正在和美国眉来眼去,连一向被英国视作命脉的北非地中海地区也是战火纷飞——现在英国不得不看好自己唯一一块还算安静老实的殖民地加拿大了。

当然英国西渡加拿大这件事上,其实是触犯了美国逆鳞的,作为北美得天独厚的唯一大国,美国不可能让英国在加拿大坐实统治继续生存下去。所以英国皇室西渡加拿大的事情,英国方面一直在和美国苦苦商量,甚至连亚洲的利益都送给了美国,对澳大利亚的事情也是视而不见。

而就美国来说,德国统一欧洲也不过是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但是英国西渡加拿大则是准备睡到美国的卧榻。所以罗斯福这一次是无论如何都不松口了,他在公开场合发表了讲话,希望英国可以在本土与德军血战到底。

不过血战到底毕竟是需要有“血”才能战的,英国的海上运输线维持空战消耗还有本国的正常生存还算是勉强可以满足,现在改成了大规模的陆地会战之后,可怕的消耗也就让那条脆弱的运输线彻底崩溃了。

邓尼茨才是德国海军最后的杀手锏,这件事美国罗斯福总统早就已经判断出来了,只不过这个美国总统不会说,而英国首相丘吉尔是不敢说——2月14日开始,到3月1日这短短半个月内,英国海军被德国潜艇击沉的舰船总数,即便是决心咬牙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丘吉尔看了之后都觉得天旋地转。

失去了平原上的屯粮还有前线军队的部分战略物资,失去了全部的精锐部队,英国政府现在剩下的东西已经完全无法影响到登陆德军的进攻大局了。

而且随着德军南下的攻势越来越犀利,整条战线越来越接近英国南部地区,德国的轰炸机可以更加频繁的从敦刻尔克地区起飞支援英国境内的德军作战。随着德军控制的前线机场越来越多,德国空军的支援也变得越来越及时,那百十架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飓风战斗机没有损失在拦截屠夫战略轰炸机的战斗中,而是与驾驶着从英国本土起飞的fw-190d战斗机的德国王牌飞行员的空战里被慢慢消耗掉了。

美国人给英国人的承诺很简单,那就是只要伦敦可以坚守三个月,那么美国的战略物资将会源源不断的运往英国,无数战斗机和坦克将帮助英国淹没本土的30万甚至50万德军,英国将最终赢得对德国战争的胜利。

不过就连最乐观的丘吉尔,都没有把握将伦敦守上三个月,他甚至不知道如果把英国打成一片废墟,如果把英国的殖民地都打成美国的,这场战争还算不算英国赢了。

最让英国皇室还有丘吉尔本人害怕的,还不是那越来越多的数十万德军登陆部队,而是北面的两个越来越响亮的声音。爱尔兰正在抛下英国北部的皇室还有丘吉尔政府,全力与北部山区的苏格兰掌权人接触,准备和德国三分英国本土了。

事实上德国元首正在对英国北部的苏格兰大抛橄榄枝,声称愿意和“识时务”的英国人还有爱尔兰人共同统治英国本土,未来的英国本土将被分为爱尔兰、苏格兰英国、德控英国南部三部分,而新英国和爱尔兰都将是德国“欧洲钢铁轴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德国元首拿出来的诱饵不多,不过在德国掷弹兵的枪口下以及德国装甲部队的履带下实实在在打出来的军事优势,可比美国那苍白无比的保证来的有说服力。这些人也都在等待一个时机,德国兵进伦敦的那一刻,也就是他们走出幕后登上前台的时候。他们如同法国维希政府一般,准备两面下注为自己博一个前程了。

而这些人才是真正要英国皇室和丘吉尔老命的人,这些人一旦站出来就会分化英国的殖民地,让整个大英帝国成为一盘散沙,虽然这些人在德国阵营里帮不上什么忙,却可以实实在在祸害英国,让英国吐出最后一口鲜血。这些人是真正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丘吉尔比恨德国元首还有痛恨的一撮渣滓。

现在英国的掌权人中,一部分人开始后悔,他们后悔在敦刻尔克惨败之后没有立刻和德国握手言和,他们后悔稀里糊涂的让英国皇家海军参战,丢掉了本土舰队的优势。但是这种时候没有人敢第一个站出来否决皇室国王的决定,也没有一个人敢挑战离死不远的首相丘吉尔。他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德军攻占伦敦的那一刻。

不过现在丘吉尔还有英国的国王陛下都没有心情去管这些墙头草的想法了,他们正在冒着和美国翻脸的危险,将一个精锐师运往加拿大,交给在那里刚刚站稳脚跟的蒙哥马利,他们帮着调遣仅剩的英国皇家海军,准备组织一次对丹麦属冰岛的进攻,将3万英军送往那里,用来做自己最后的赌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