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556章 556大炮

我的第三帝国 第556章 556大炮

作者:龙灵骑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12 来源:笔趣阁

真正给德国士兵带来麻烦的,是苏联规模宏大而且口径繁多的大炮。斯大林个人非常喜欢大炮这种武器装备,就好像阿卡多偏好坦克一样执着。他亲自过问并且下令生产的大炮种类不下20种,甚至包括一款惊人的超级列车炮。

苏联间谍在1935年的时候从捷克斯洛伐克的工厂保险柜里偷到了一份颇有价值的情报。这份情报显示德国将要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工厂生产一门巨大火炮的承载列车。庞大的火车车厢在这门将要制造出来的巨炮身躯之下,就和一双鞋子差不多大小。

随后苏联动用了他们能找到的一切力量,开始寻找这门德意志秘密武器的全部图纸,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克虏伯工厂收买了一名技术工程师,得到了这门大炮的全部参数还有细节。甚至买到了一份图纸,一份完整无缺的“超级大炮图纸”。

斯大林看过这份图纸之后就再也没有挪开眼睛,他指着这份图纸对自己的秘书感叹道:“这才是真的战争之神!”,于是伟大的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下令生产苏联自己的超级武器,一门被命名为“大烟斗”的超级列车炮在苏联境内开始秘密研制生产。用自己喜欢的烟斗来命名这款超级大炮,也从侧面反映出斯大林对于这款巨炮的喜爱。

德国的列车炮口径达到了惊人的800毫米,炮弹就和一辆小汽车差不多大小。一枚炮弹就超过一吨,可以飞到数十公里远的地方,把一个足球场那样大小的钢筋混凝土防御堡垒炸成一片废墟。

但是比较让斯大林郁闷的事情随之而来,苏联的工厂竟然无法完成这种火炮的生产:无论是炼钢水平还是精密加工,苏联的几个在德国援助下成型的工厂都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完成这个超级火炮的制造。

要知道并不是谁都有能力生产超大口径火炮的,苏联此前生产的大口径火炮并不多,技术上也非常不成熟,所以整个工程最后都陷入到了非常尴尬的暂停阶段。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这个工程又被斯大林想起,他要求负责的工厂在德国人前面生产出苏联人自己的超级武器。

别和他说不可以!苏联人必须要超越自己的对手!这就是斯大林极力想要证明的一点,也是他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他太需要一场胜利还有一次超越来为他的伟大加上一个完美的注脚了。在这个思想的驱动下,这场轰轰烈烈的造炮运动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不能说这场运动是错误的,因为在这个庞大的计划里,有很多被证明了非常优秀的火炮种类。比如说在诺门坎把日本山炮打得晕头转向的122毫米口径火炮;有防空利器85毫米口径高射炮;还有现在苏联红军奉为神器的各种小口径迫击炮。当然也不能单纯的说这次造炮运动是对的,因为里面毕竟有这门根本就是因为一厢情愿引起技术灾难的超级大炮。

外行过分介入内行领域的时候,就会出现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笑话来,并非是当事人多么的愚不可及,而是绝对权力下诞生的一场场政治作秀而已:曾经有人对希特勒进言说是列车炮可以用来打坦克,最终被当时的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臭骂了一顿不了了之。试想一下曾经亲自支持德国装甲部队发展的希特勒,竟然会相信接近300毫米口径的大炮可以打中坦克,就知道其实并不是希特勒变得愚蠢了,而是向他兜售坦克或者巨炮的人合不合他胃口的问题。

于是等到乌克兰当地人和平的把基辅完整的交给德国人的时候,德国赶来的工程师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苏联自产超级大炮。这门大炮有810毫米口径(斯大林坚持苏联火炮的口径要比德国超级大炮的口径大……),需要用45节车厢运送零件和负责承受后坐力重量,这门大炮不能通过已知的任何苏联正在使用或者建造的桥梁,当然只有德国帮忙铺设的铁轨才能勉强让这45节列车跑起来。

照顾这门大炮的人员有整整一个团,包括一个防空营和一个警戒营,还有一个工兵营负责装卸这门超级大炮。当然这门大炮从基辅运到苏德前线原本预计要3个月,然后再安装1个月——如果这个时候战斗还没打完的话,它就完成了射击准备工作了。

可笑的是这个巨大的家伙竟然没有炮弹,苏联的炮弹生产工厂没有如此巨大的生产车间,最后这门大炮有一本基辅工厂严格保密的内部使用说明书,上面提醒使用的部队,这门巨大的火炮最多只能开5炮左右,再多就有可能产生炸膛或者解体崩塌的危险。你能想象一个耗费了巨资打造的超级武器,只能打5炮这么一个可怜的数据么?

这个耗费了无数苏联人心血的东西现在正在基辅等待德军的处理。很多将领觉得可以用这个东西攻击苏联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不过显然把这个东西弄到那里去并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这笔烂账合算不合算,还要分析和推断一番。

原本的时空中,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经过沙俄和苏联几代人的努力修建,成为了固若金汤的要塞群。那里到处是铺设了厚重装甲的炮台,还有密密麻麻的碉堡以及四通八达的地下防御工事,德国人为了攻占那里费尽了气力。

不过此时此刻在塞瓦斯托波尔地区的要塞群根本没有如此规模,这都要归功于德国对苏联进行的整整10年的疲劳政策。原本用来修建要塞用的钢板还有装甲,大部分都用来铺设已经成为德国囊中之物的苏联铁路。而那些要塞用的厚重装甲,现在都已经装在苏联的战列舰上了,所以整个塞瓦斯托波尔地区依旧还是沙皇俄国时代的防御工事体系,根本不值得为了这种地方研制800毫米口径的巨炮“古斯塔夫”。

在阿卡多的授意下,整个德国巨炮建造计划就是一个骗局,德国本身连一门口径超过300毫米的大炮都没有生产过,有数的几门大口径列车炮,都是缴获法**队的杰作。

当然,德国放弃列车炮还有大口径火炮换来的优势,是德国150毫米口径火炮、105毫米口径火炮、75毫米口径野战炮数量上的巨大提升。虽然在单位口径上德国人输了一筹,不过在火炮数量上,德军依旧保持了相当强大的火力密度。

后期又补充了英国的140毫米口径火炮,法国还有比利时的大炮,德国中口径火炮的数量完全可以和火炮大国苏联抗衡一二,甚至在小口径野战炮上面有一定的优势。

用牺牲部分炮兵优势作为代价,德国装甲部队比另一个时空中的纳粹装甲部队数量更加庞大,质量上也更胜一筹。现阶段德国装甲部队以先进的豹式坦克为基础,配合上越来越多的虎式坦克作为核心,性能上完全超越了当年纳粹手里的3号坦克4号坦克。

同时,此时此刻德国一共生产了8900辆豹式坦克,算上损失还有维修的数量,德军前线保有的豹式坦克超过6000辆,仅仅这一种坦克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同期纳粹装甲部队坦克的总数量。如果算上还在使用的400多辆3号坦克,1700多辆虎式坦克,德国装甲部队一线作战的坦克总数大约在8000辆左右。这数量统计的只是坦克,不包括其他装甲作战车辆。

如此庞大规模的各种型号的坦克被分散在国内,北非,英国,苏德前线等等地区,配合上3号突击炮、2号改装型自行反坦克炮、豹式坦克歼击车,组成了第三帝国整整13个装甲军中29个装甲师,还有另外51个步兵自行火炮营。

这个数据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德军装甲部队数量依旧严重不足的问题。德军装甲师满编制应该拥有坦克360辆左右,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现在的29个装甲师平均拥有坦克数量只有可怜兮兮的275辆。而按照编制应该配有45辆自行火炮或者突击炮的步兵装甲营,大多数只有30辆左右的3号突击炮以及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武器。

资源紧缺让德**队不得不抓住什么用什么,比如原本计划援助给罗马尼亚的豹式坦克最终被替换成了法国的b1型改进版。这些坦克都是德国缴获法**队的战利品,原本在德法边境地区作为训练坦克车组的装备。俘虏的法国战斗机也都作为援助物资送给来了芬兰还有土耳其,而法国维希政府现在依靠生产炮弹还有德国的105毫米口径榴弹炮来偿还赔偿给德国的战争债务,这也是德法经济合作的一部分。

这就是残酷的战争,把能找到的一切东西用到战场上,去剥夺他人的生命。尽管一些武器已经被证明是落后的或者说是不合适的,但是只要没有替代的东西出现,或者说替代的东西不足,那它就会继续被使用,一直使用到坏了修不好为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