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678章 678十一月

我的第三帝国 第678章 678十一月

作者:龙灵骑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12 来源:笔趣阁

事实上乌克兰平原上的天气已经变得有些让人觉得寒冷了,尤其是在野外驻扎的部队,更是一到了晚上就非常难捱,毕竟乌克兰的天气,和温暖的欧洲天差地别。

双方都在准备着冬天作战必须的军用物资,棉衣帐篷,士兵的枪支防冻保护套还有防冻液,几乎能准备的东西,双方都在极尽所能的做着最后的储备。

阿卡多为整个东线的530万大军准备了白色雪地迷彩布料的防冻服,这些短款风衣带兜帽的防冻服甚至多数提前加工的款式上还带着两个方便装东西的两侧小兜,做工可以说是非常精良。

细心的德国后方甚至提供了整整4款白色的枪支伪装套,涵盖了德国mp-44突击步枪、g43半自动步枪、毛瑟98k栓式步枪以及mg42通用机枪。这样一来德**队在雪地的伪装程度将比历史上很多时候都要高出一个层次。

这一次德国有备而来,为了提前储备过冬用的棉衣,阿卡多早在1925年就开始营建德**方的养殖基地,这些基地不仅仅在《凡尔赛和约》的制约下,帮助德**方隐藏了大批管理人才和兵力,还在生产过程中,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鸭肉。

因为大量储备羽绒制品,甚至有一段时间德国的鸭肉制品出口周边13个国家和地区,一度让当时的法国人都享受了一把廉价鸭肉和鹅肉带来的消费体验。而德国则借着这种大规模养殖,暗中储备掺杂了鸡毛的劣质羽绒服。然后用这些劣质羽绒服在1937年到1938年时间里,实现了后方工人的保暖供给。

加上德国占领法国和荷兰,获取了大量的牧场,加强了本国的畜牧业还有纺织业的生产能力,使得德国在民用保暖物资上的产能非常富裕。

而这期间生产出来的优质羽绒服和棉服,以及大量的毛衣制品,都被德国人运到了前线,供给军方,让德国士兵在天气转冷的时候提前获得了足够的过冬衣物。与另一个时空相比德军现在的过冬准备非常充足,甚至还做到了储备一些备用物资的地步。

另一方面,德国装甲部队对于冬天的准备工作更加专业和系统,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利用基辅还有华沙等前线工厂地区,德军坦克在加厚了前部装甲的同时,还加装了一种可以加热发动机的装置,至少在令下35度的时候,这种装置可以有效的为完全冷却的坦克还有装甲车,提高发动机热量以达到正常发动的温度。

另外随着罗马尼亚油田的产能逐渐提高,德军在东线的石油补给非常及时和充足,加上德军原本储备的油料比另一个时空多,所以德国部队的油料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阿卡多耳熟能详的另一个时空德军油料储备数量相比,德军现在手里的油料重量仍然比同期多出了整整130万桶。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了,因为比起同期的德国,德军现在喝油的装备数量更多。

有了这些本钱,德国法本公司提供了足够多的防冻液,使得德国引以为傲的装甲车辆在即将到来的冬天能够保持一个非常良好的车况。这样一来德国在防止车辆被冻坏完全无法使用上,可以说是做到了一切需要做到的准备。

不仅仅烧的油料好了,德国装甲车辆在其他的准备上也做出了自己的准备,比如德国坦克的履带宽度比起当年3号4号坦克来,要宽了两倍有余,新式的履带让豹式坦克还有虎式坦克在泥泞中获得了更好的通过率,也更适应雪地还有复杂路况,这也让德军装甲部队更有信心在冬季向前进攻。

同时做好准备的,还有德军的整整100万吨木炭和柴火,这些物资将随着部队向前推进,保证部队在野外能够生火取暖,或者加热车辆。这些木材都取自波兰还有德国境内的森林,为了准备这些物资波兰境内的林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了一块。原本以德军的准备程度,是不需要木材这种原始物资的,可是德军依旧还是准备了庞大的数量,其中甚至一部分还经过了干燥处理,简直就可以说是连一点儿助力都没有浪费。

这些物资的储备,支撑着德国装甲部队13100辆的各种坦克,还有7100辆的装甲车还有自行火炮,以及39万辆各种型号的汽车和摩托车,以及11300门大口径的支援型牵引火炮。530万士兵严阵以待,如果加上同时参战的罗马尼亚军30万人,芬兰部队20万人,意大利部队70万人,以及土耳其的后续部队50万人,德军在东线的地面总兵力超过700万,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比起陆军来,德国空军的准备也绝对可以用完全来形容,4个月的时间里德国空军在工程兵还有战俘的帮助下,为东线整整2万架飞机修建了防冻掩体,这让波兰至乌克兰境内的德军飞机全部都可以在气温下降冰雪漫天的时候安置在屋子里——这个工程连阿卡多都觉得不可思议,德军高层竟然在想笨办法和好计策这两者之间,做到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点子。

另外德国人还准备了飞机的保护帐篷还有切割好的木板骨架,在德军推进到明斯克还有后面的斯摩棱斯克等地区的时候,用来快速建立起前线野战机场。更远的地方德军没有做太多的准备,只有一份后续保障计划,毕竟根据作战时间的推移,预计攻击到莫斯科附近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春夏了。

因为获取了情报,德国依旧采取了防守势态,接近600万大军在等待着苏联红军的先期进攻,他们虽然没有准备如同波兰境内那种垛口式防御体系,但是他们前线地区准备了大纵深防御体系,尤其以基辅两翼为核心。

同样的,苏联红军也在朱可夫的率领下做着冬季进攻准备,比起德军这种在欧洲地区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来说,苏联红军在寒冷的俄罗斯境内,则有着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别的暂且不提,就仅仅看苏联常备的棉衣数量,就知道他们对于冬季作战简直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

在冬季来临之后,降雪往往伴随着泥泞还有寒冷,这个时候大量依靠牲畜机动的苏联红军部队就迎来了自己作战的最佳时机。骑着战马的哥萨克骑兵将在寒冷的天气下大范围的迂回突击,成为冻得瑟瑟发抖的敌军步兵的噩梦,而苏联人对寒冷更强大的抵御能力,让他们更适应在寒冷的气候下发起进攻。

比起德军部队来,苏联红军的总兵力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在东线整整分三个梯队准备了910万名士兵,这些士兵虽然大部分没有在波兰开始进攻的时候那些苏联红军精锐,可是依旧都维持了1个月以上的作战训练,有着还算不错的基本作战能力。

而经过2个月的拖延,美国援助给苏联的战略物资也从遥远的白令海峡运送到了乌拉尔山脚,这些先进的车床还有加工设备,给苏联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工业能力提升。

为了对抗德军装甲部队在瞄准光学准具上的性能优势,苏联还刻意向美国订做了整整500套原装进口的m4谢尔曼瞄准系统,调校完毕安装在了斯大林型坦克上,以提高其火力的精准性能,赋予其能够对抗虎式豹式这类德国主力坦克的能力。

苏联的兵工企业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加班加点为前线的苏联红军提供了超过2000辆的t-34型坦克,让苏联红军在坦克上依旧对德国形成了一定的数量优势——当然了,质量方面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就只有上帝才能知晓了。

为了增加产量,t-34坦克采用更加浑圆的新式铸造炮塔,一体成型并且防弹外形非常优秀,可以说比起最原始的kv-1型坦克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种坦克送达部队之后,让装甲部队的士兵非常喜爱,至少替换他们手中的t-26的时候,让他们欣喜不已。

但是这只是苏联工程师们提供的坦克性能纸面数据,真实情况下到底这种新式炮塔的t-34型坦克究竟有多少防护能力,谁也不知道。毕竟在工人没日没夜的加班生产,每天生产35个的极端情况下,一体铸造炮塔的钢体内部有多少气泡和杂质,并不是生产他的人能够主观控制的。

当然,事实上苏联生产的坦克还是有一部分精品的,比如说至少有50辆斯大林坦克差不多是由工人纯手工完成的,质量上可以说还是可以保证的,这些坦克多数都和其他的量产型斯大林坦克散落在苏联装甲部队内部,以冷箭的形势来给予德军坦克致命打击。

另外两个月的时间里,量产型的斯大林坦克被生产了170多辆,加上手工版的总算是完成了斯大林对于这种坦克的生产要求。这样一来苏联在冬季攻势的时候将拥有斯大林坦克220多辆,t-34型坦克2300多辆,kv-2型差不多100辆,kv-1型坦克5100多辆,还有数量超过5500辆的t-26坦克以及400辆美国援助的m3和m3lee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