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227章 227巴尔干

我的第三帝国 第227章 227巴尔干

作者:龙灵骑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16 来源:笔趣阁

着急!当然着急!所以作为意大利的“领袖”,墨索里尼还是拨通了直通德国元首办公室的电话。他已经事先预约好了这个时间,因为看起来大获全胜的德国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所以元首阿卡多的时间也非常宝贵。

“尊敬的德国元首,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我的电话。”墨索里尼有求于人,自然说话客气万分。

“下午好,意大利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先生。”阿卡多拿起电话来,听到了墨索里尼的问候声,笑着回答道。

“虽然外交官已经提交了祝贺德国拯救波兰西部的电文,不过我还是要以个人的名义,祝贺作为德国元首的您,在波兰取得的巨大成功。”墨索里尼在电话那头说道。

“我也祝贺领袖您在非洲取得的辉煌战果。您在1936年宣布战果时,说的那句‘阿比西尼亚将永远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实在是太让人振奋了。”阿卡多也恭维道,他大约能知道墨索里尼这一次打电话来为的究竟是什么事情,所以墨索里尼不着急,他也就更不着急挑明话题了。

意大利现在迫切的希望德国挑明对巴尔干半岛的态度,不过阿卡多更愿意在巴尔干半岛问题上与意大利讨价还价。毕竟能捞到更多的好处,才是一个成熟国家该有的外交态度。而且德国外交官们最近正在策划把土耳其拉入钢铁轴心条约之中,开出的价码就是在巴尔干半岛问题上分土耳其一杯羹。

这些事情显然墨索里尼还不知情,不过他已经隐约感觉到德国抛下意大利独自分配巴尔干半岛利益的态势,所以这一次他必须提醒一下德国这个盟友,不要去挑战意大利的底线。

“说实话。元首阿卡多先生。我们在阿比西尼亚地区的军事行动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成功,它牵扯了意大利太多的精力还有兵力。所以我们进入巴尔干半岛的时间可能会相应的推迟。”墨索里尼斟酌了一番用词,终于还是选择主动开了口。

阿卡多却似乎没听到意大利的问题,转而问起了其他的事情:“领袖墨索里尼先生。鉴于现在全世界敌视德国的情况,德国决定为维护本国生存空间和根本利益,予以全面的反击。根据贵国现在的情况看来,贵国现在有能力执行钢铁盟约的互助条款,与德国的敌人开战么?”

“元首先生。事实上意大利更愿意在巴尔干半岛问题上与德国展开互助合作——但是作为盟友,我们意大利实在无法在德国与英法之间的战争中为德国提供更多的帮助了。这一点,请元首您谅解。”墨索里尼当然不会觉得德国能击败英法联盟,他更愿意带着意大利趁乱在巴尔干半岛上做文章。

事实上意大利的算盘打得非常精明:我趁乱拿下北非和巴尔干半岛,等英国打败了德国,他再向北拓展一部分空间,借着帮奥地利等国复国,捞取更多的好处。

可惜的是,显然阿卡多不愿意让墨索里尼轻松如愿:“领袖先生,既然意大利对忠实的盟友弃之不顾,那么我将独自完成保卫国家利益的神圣使命……但是之前德国对意大利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承诺,也将失去效力。毕竟我们需要其他国家的帮助,比如土耳其。”

现在摆在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面前的,就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了:一边是硬着头皮履行盟约,与强大的英国和法国开战;一边是厚着脸皮不履行盟约,却要冒着丢掉巴尔干半岛利益的危险。对于意大利来说,这两个选项都不太让人满意,不过却必须从里面选出一个来。

沉默了许久,久到阿卡多甚至觉得墨索里尼已经把电话挂了。他甚至恶趣的猜想,这位意大利领袖会不会去洗手间了。不过电话里微弱的呼吸声还是证明墨索里尼正在听筒旁边,此时此刻墨索里尼没有说话,他在反复的权衡和思考。

“我的元首,意大利会继续与德国展开广泛的合作,也支持德国为争取国家利益作出的努力……但是意大利真的对德国即将展开的行动无能为力。”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墨索里尼才再一次开了口:“意大利既然无法履行之前的条约,那么也就没有颜面再祈求德国在巴尔干半岛问题上的支持了,所以意大利将在未来自行处理巴尔干问题。”

“您能理解德国现在面临的处境真是让人欣慰。”阿卡多笑着说道,似乎对墨索里尼的选择早就猜到了一样:“不过当我们获得胜利的时候,也请意大利王国继续保持与我们德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事实上不只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不看好德国与英法开战,罗马尼亚的安东内斯库也很隐晦的劝说德国元首放弃与英国和法国的正面冲突。当然,相比之下他更希望德国与苏联开战,这样他就能带领罗马尼亚部队收复那些被苏联掠夺的领土。

不过此时此刻阿卡多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信心满满,他的军队比希特勒在1940年法国之战时庞大得多,也更加精锐。而法国等对手却比另一个时空中更加虚弱,他自认为自己已经胜券在握了。

强大的德意志帝国一直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困扰,早在1914年的时候,毛奇的继任者施里芬从铁轨上看到了终结两线作战困局的希望。他制定了施里芬计划,总体上来说就是通过铁路机动,快速打垮法国,再通过铁路机动把部队调往东线,打垮俄国。

事实上,当时德国的战争机器也按照这个机会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演练。到1914年,13条双线铁路贯穿东西,西线边境还有4条南北向双线铁路,东线有2条双线铁路和1条单线铁路,另外还有4条独立的双线铁路专门负责连接东西前线。另外单线的支线铁路密如蜘网。如果你能看到德国在1914年构筑的铁路网图,估计你会眼晕的。

同时,对每一只部队,德国人都做了严格的运输计划,比如,运送一个军需要170节军官车厢,965节士兵车厢,2960节骑兵车厢,1915节炮兵车厢,以每台机车挂42节车厢计,大约需要140列列车。按1天一个军20列列车配给,一周内就可以完成1个军的调动,同时一个军的军需品大概需要6000节车厢,需要的列车数也可以计算。同样可以计算的是1个预备军需要85列,一个独立骑兵师需要31列……种种如此,不一而足。

1914年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并发布总动员令,3日对法宣战,世界大战爆发。从1日起,德国铁路开始为战争全速的运转起来了,并在4-6日达到**,到12日150万部队被送到荷兰前线,20日动员完成时德国铁路总共运送了300万部队,86万匹战马,和大量弹药军粮。每天都有大批军列开过莱茵河,最繁忙的霍亨索伦大桥在12日前的两周内共通过了2150列军列,差不多每10分钟1列。最关键的是,共有11000列列车参加了运输任务,却没有任何一列列车发生晚点。

在这里说这么多铺垫,就是希望大家明白,德意志这个民族做事的一丝不苟,和严谨的作风,是非常很可怕的。这些成绩不是某人的吹嘘,不是那些没能完成的战争武器狂想,而是实实在在完成了的奇迹。

下面该说正题了,阿卡多在1930年前后正式上台,于1933年驱逐了联军军控委员会,在那个时候德国就开始整军备战,自然更加重视铁路的建设,他统一了松散了各铁路公司,成立了德国铁路公司,36年改名德国铁路,这个归德国国有的铁路公司将在未来负责德国的一切铁路运输事宜。德国铁路总干事长由多普穆勒担任,他向阿卡多个人宣誓效忠后成为帝国运输部长,整个铁路系统在那个时候开始,就在制定更为精密的战时运输计划。

37年的闪击波兰,这套铁路系统帮助德国快速运输了超过30个师的兵力,在法国和英国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集中优势兵力一口气干掉了波兰,现在,至少50个师的部队正在这套铁路运输系统上,以匪夷所思的高效率高速度,开往德国的西部边境地区。

法国还没有意识到危机已经来临:德军第1、第2、第5、第6、第7共计5个装甲军,超过2000辆坦克已经开始在西线集结。而为了掩护这些坦克,空军也调集了超过200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另外,德国还在西线部署了超过110万国防军步兵,还有超过9100门的各型火炮作为支援。

而此时此刻,英国与法国还在做着德军东进的美梦,虽然有情报显示德国正在增加西线边境的军队数量,不过英国陆军自信的觉得这依旧是德国提防法军再次进攻的合理行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