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551章 551悬挂

我的第三帝国 第551章 551悬挂

作者:龙灵骑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16 来源:笔趣阁

苏联,乌拉尔山区兵工厂,代号9137工程,现在已经建设完工,正在进行投产剪彩仪式。这个工程包括在车里雅宾斯克建立一些列的坦克生产工厂,把这里变成一个专门生产坦克的城市。

这里如同森林一般竖起的烟囱,证明了它规模的宏大与壮观,如果算上从明斯克还有哈尔科夫以及顿涅茨克撤回的一些技术工人,这里拥有3万名员工,可以说是苏联的又一个工业心脏。

当然,这个工厂是苏联用来生产坦克的重要基地,而在美国工程师帮助下组建的车床设备也正准备为生产苏联新式坦克而服务。这种坦克是苏联科学家们精心设计出来的战争怪兽,是斯大林寄予厚望的决战兵器。

这种坦克装备了一门76毫米口径的坦克炮,是由苏联的高射炮改装而成,非常实用并且威力比kv-1型坦克的主炮更大,而这种坦克却比kv-1型坦克需求的钢铁更少。整辆坦克和德国坦克一样采用了倾斜的装甲板,唯一的区别是这种坦克在前方装甲板上开了一个出入坦克的舱盖。

这种坦克有7个负重轮,当然这和德国抢先购买并且保密克里斯蒂坦克悬挂系统有直接关系,苏联没有拿到相关专利和技术,所以也就一时间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减震方案,只好用kv-1型坦克上的技术暂时应付。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阴差阳错之下,德国正在研制的虎王坦克和苏联正准备生产的t-34型坦克都采用了“扭杆悬挂”,而后世的经验证明扭杆悬挂才是坦克悬挂系统的主流选择。这种悬挂比起现在德国坦克普遍采用的克里斯蒂悬挂有很多好处。

因为克里斯蒂坦克悬挂是靠弹簧受力原理设计的,所以这种悬挂在车体内部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这也使得另一时空中的t-34坦克,还有这一时空中阿卡多主导生产的德国豹式虎式坦克车体内部空间有些凌乱,影响了弹药储藏以及设备的安置。

这也是阿卡多在自己道听途说的“t-34坦克神话论”的误导下,稀里糊涂的上了一次当导致的。事实上抡起结构简单以及空间利用率等效果来看,扭杆悬挂在是被所有人普遍认同的一种坦克悬挂方式。

而可笑的是,另一个时空中纳粹德国生产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那饱受诟病的悬挂系统,正是被美国m1主战坦克,德国豹2a6主战坦克,中国的99式主战坦克,俄罗斯的t-72、t-80主战坦克普遍采用的扭杆悬挂。相反那个被神话了的t-34坦克采用的克里斯蒂悬挂,被彻底淘汰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要从德国人自己的悬挂设计来说明一番:德国坦克采用的确实是更为先进并且简单可靠的悬挂系统,不过他们因为自己的执着和不得已的苦衷,把一款简单先进的悬挂体系给改得面目全非了。

简单点说,扭杆悬挂必须错开两侧负重轮的位置,以此来放置需要横穿整个车体的“扭杆”,这也就造成了坦克两侧负重轮不对称这么一个“毛病”。当然这种不对称完全不影响日常的使用,但是这对于另一时空中的纳粹德国设计师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无法忍受的“灾难”。

众所周知,另一个时空中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采用的是交错式负重轮结构,这种结构是因为负重轮边缘的橡胶称重能力不足被迫采用的,也就是说,德国必须想尽办法在有限的车体长度限制下,安装更多的负重轮来支撑整个坦克的重量。那么对于扭杆结构来说,就需要工程师们安装更多的扭杆——虎式和豹式的扭杆多达16根,这样一来,扭杆的简单结构优势立刻荡然无存了。

当然另一个让虎式和豹式行走机构更加复杂化的原因是希特勒还有德国设计师们自己找的——他们忍受不了自己的坦克负重轮的不对称,于是他们采用了手段让复杂的交错式负重轮左右对称了……是不是很美观?是不是很惊喜?这么多处女座的德国设计师和领导者凑在一起出现在德国二战历史当中,还真是让人欲哭无泪啊。

加上虎式坦克本身的发动机小马拉大车问题,变速箱故障问题,也就造成了一个让后世学者陷入误区的假象:t-34坦克结构简单故障少,而虎式坦克结构复杂故障多。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一种论调,至少并不可观全面。

如果深入调查一下德国二战坦克使用的技术,就会立刻明白其实德国人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怪圈,让自己陷入了对于坦克性能的“邪路”之中。

德国冶炼技术发达,发现了一种叫表面硬化处理的工艺,这种工艺让德国坦克的装甲质量上了一个台阶。不过代价就是德国的这种表面硬化工艺会让金属重量增加——类似武侠小说里提到的百炼钢,密度不同自然会影响重量。

于是在提高防护的同时,德国坦克的重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再加上使用交错式负重轮以及双倍扭杆带来的重量加成,德国坦克在当时基本都拥有一个匪夷所思的体重。当然双排交错式负重轮带来的好处也毋庸置疑,坦克的舒适性和稳定性简直无与伦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这些性能上的提升都是好的方面:坦克的装甲更厚重了,行走装置也效果也更好,当然如果算上德国坦克炮的一贯口碑,以及瞄准系统上德国的遥遥领先,我们就会发现这辆坦克无限接近一个词:“完美”。那么现在一个新的问题来了——装甲更结实,行走装置更舒服,火炮威力同样傲视群雄,这辆坦克难道真的没有缺点么?

软肋自然就在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的发动机还有变速箱上,为了让坦克拥有超凡的机动性,这两款坦克配备的发动机自然是功率强劲性能卓越,但是在那个年代性能的提升带来的是可靠性的直线下降,故障率奇高的问题就随之出现了。另一个要命的问题体现在油耗上,油老虎这个外号可并非浪得虚名。

假设你买了一辆车,驾驶感觉非常棒,安全系统也完善,内饰漂亮,外观也足以让你体现出你高贵的品位,那么这辆车真的非常完美么?修车的时候是不是很贵?买车的时候有没有吐血?百公里油耗是不是催人泪下?你也许有钱并不在乎这些缺点,可是有没有想过,当你拥有上万辆这种汽车并且必须每天使用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灾难?当时希特勒和他的后勤部就面临着这样一个灾难,所以他们输的一点儿不冤。

这个时空中,德国人可没有陷入可怕的怪圈之中,他们的坦克重量一直保持的非常好,良好的防弹外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装甲厚度,这个时候的德国坦克正在稳步向主战坦克的概念上迈进,而并不是走向重型坦克这条不归路。

希特勒挖的坑,阿卡多义无反顾的跳了下去,他购买了克里斯蒂悬挂系统的专利,并且严格的保密起来,在德国的新式坦克豹式还有虎式上使用了这种其实非常落后的悬挂,还洋洋自得觉得自己简化了德国坦克,降低了故障率。

当德国工程师们不必为了“左右对称”这种无聊的事情纠结的时候,当德国工程师们不必为了负重轮边缘的橡胶质量叹息的时候,他们理所当然的找到了更适合战争的坦克悬挂系统,也就是被时间证明了其优势的扭杆悬挂。

阿卡多这个外行也被后来计算的数据惊呆了,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所谓的t-34神话有的时候并非都是真实的。他承认了错误,并且下令在德国下一代坦克虎王坦克的设计上,果断的使用更加先进的扭杆悬挂。

现在苏联最先进的t-34坦克也使用了扭杆悬挂,并且更前卫的用上了后置变速箱。这种坦克同样拥有倾斜装甲板,具备优异的防弹外形,而且其装备的76毫米口径火炮也能在500米的距离上威胁到德国早期投产的豹式坦克,完全具备了与德军坦克部队装备一争长短的实力。

今天斯大林抵达这里,视察了整个工厂的生产情况,并且亲自给第一辆驶下生产线的t-34型坦克刷上了最后一块油漆,在一片掌声的包围下,苏联第一辆先进的t-34型坦克正式服役,立刻被装上火车,送往乌克兰前线,参加新的反击攻势。

这一次苏联从远东调集了50万大军,并且出动了他们能够抽调到正面前线的所有兵力,可谓是准备得相当充分。苏联高层很清楚如果乌克兰长期脱离控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那里的反苏浪潮比想象中更加强烈。

有了身经百战的士兵,又装备了新式的武器,苏联红军这一次可谓是下了一定的本钱。斯大林这一次决定不再让搞政治的人插手了,他给前线的百万大军准备了一个真正的军事指挥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