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620章 620山城

我的第三帝国 第620章 620山城

作者:龙灵骑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16 来源:笔趣阁

山城号战列舰属于日本扶桑级,三年前刚刚经过一系列的现代化改装,成为日本战列舰中比较先进的战舰之一。这艘战舰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按照重量来说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型战列舰了。

而且扶桑级战列舰在日本“单舰优胜”理论的影响下,采用了整整6座双联装356毫米口径火炮,按照大炮的数量来说,这钟战列舰单舰火炮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2门。至少在大炮的门数上是压倒了当时列强的所有战列舰,可以说是一艘数据相当奇葩的战列舰。

如果按照游戏数据来说,这种战列舰的数据看起来非常不错,甚至可以说是战列舰里排名靠前的超级武器了。毕竟比这种战列舰服役更晚的德国卑斯麦级战列舰也才仅仅拥有火炮8门,而英国最后一款前卫级战列舰的火炮也只有8门。

但是日本的扶桑级战列舰缺点和优点一样突出,数据傲人的同时背后那可怜的实际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因为见缝插针的在舰体上布置了整整6座主炮炮塔,所以在舰体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奇葩到让人哭笑不得的布局:弹药库,锅炉房,弹药库,锅炉房,弹药库……

只要不傻就看得出来,这种布局在强调炮战的战列舰战斗中简直就和找死没有什么区别。一旦舰体被敌方击中,那么这艘战舰就会立刻成为一个巨型的爆竹,迸发出最为灿烂的火光。

而整整6座炮塔和弹药库以及锅炉必须用漫长的装甲防护带来保证其安全,所以也就让整艘战舰的装甲必须兼顾的地方大大的延长了——于是平均下来,这艘战舰在每一个该设立防护装甲的地方,装甲厚度都不太够,也就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这艘战舰的尴尬状况:需要防护的地方比别人多,挨打时被击中的可能性就大,结果装甲因为太分散导致更薄,被击穿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不过这些缺点在日本海军疯狂的武士道精神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毕竟天佑吾皇大家是深信不疑的,既然老天爷都保佑自己的皇帝,自己为皇帝征战四方自然是不会被敌人击败的。所以所谓的装甲防护不足以及弹药库问题上,日本高层一直觉得不算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小钿长左卫门(这位大哥是41年的山城号舰长,这里使用一下请勿见怪)背着手站在自己的指挥室内,他的身边不远处,舵手正在一动不动的扶着舵轮。左卫门接到山本从珍珠港撤退的消息,并且在同一时间,他接到第二战列舰队的作战命令,让他率领一支分舰队南下,支援日军在澳大利亚的东进攻势。

跟在山城号战列舰后面的还有两艘重巡洋舰高雄号以及摩耶号,这支舰队是奉命支援沿海的日本士兵,一路向澳大利亚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进攻而南下的,他们的作战任务非常简单,就是掩护日军沿海部队,炮击抵抗者的防线。

当然,除了这三艘主力战舰之外,还有几艘驱逐舰同行,这些战舰组成了一支完整的日本分舰队,浩浩荡荡的驶向他们的作战海域。

“山本元帅怎么能在瓦胡岛之战中撤退呢?这是对大日本帝国的极度不负责任!大日本帝国的武士没有苟且偷生的习惯,宁愿战死在沙场上也绝不能卑劣的选择撤退!”左卫门是一名非常极端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这个家伙曾经在淞沪会战的时候指挥战舰炮击过中国守军,在海军中因为好战得了一个大洋恶狼的名号。

这个时候他依旧不明白为什么山本选择了撤出瓦胡岛这么一个看上去很丢面子的做法,在他看来即便是在那里战至最后一人,也不应该卑劣的选择后退。正因为这个左卫门与三本的理念不合,山本才暗中指示栗田将军把这个左卫门调到了第二战列舰队,远远的派给他一个无关紧要的任务,以免他在关键的时候坏了大局。

作为一舰之长,作为整个分遣舰队的最高指挥官,他在埋怨山本元帅的时候,手下的人大都只能装作听不见。所有人都默不作声,任由这名左卫门将军满嘴脏话问候着自己的最高长官。他们不仅仅要站着,还要在摇摆的舰桥上站稳,这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活儿。

说实话日本战舰那高高耸立的中部建筑严重影响了战舰的外观,甚至还破坏了舒适性。但是固执的日本海军设计者和使用人员在古老的日俄海战中得到的结论,就是把战舰的指挥塔修的越高越好。

二战是一个科技发展的大时代,在这个时代来临之前,大家都处于一个各自探索毫无经验的萌芽时期。这个时候所有国家都有自己在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独到见解,比如美国那奇葩的坦克歼击车理论,比如德国那诡异的高速轰炸机理论,再比如说英国海军固执的双翼飞机等等。

别以为美国人多么牛逼多么给力,事实上他们走的弯路也绝对能让崇拜美国力量的人亮瞎自己的眼睛。二战的时候美国装甲兵的理论是这样的:坦克,就是用来支援步兵的,而坦克歼击车则是用来消灭坦克的。

于是美国装甲部队的作战标准流程是这样的:m4坦克伴随步兵奋勇向前,如果遇到敌军坦克部队,那么m4坦克的指挥官就呼叫附近负责支援的m10坦克歼击车,赶来消灭捣乱的敌方坦克。实战中美国人遇到的情况是这样的——m4坦克被德国坦克打了个满地找牙,当m10坦克歼击车赶来的时候,德国人已经打扫完战场又吃完一顿饭之后撤走了。

而日本海军得到的经验就是,海军战舰的瞄准装备安装的越高越好,这样就能更快发现自己的敌人,也能够更准确的提供炮战的射击参数。这套理论怎么听怎么正确,当然,如果没有雷达这种发明的话。

别看今天日本国内松下、索尼之类的电子厂商风光无限,似乎全世界的先进电子技术日本都有涉猎,但是在1938年的时候日本人手里真的没有几样先进技术,让他们搞搞航母这类的概念物品似乎还跟得上世界潮流,但是精细到雷达之类的细节上的时候,差距立刻就显现了。

1934年,也就是战前,德国购买和申请了一系列的技术专利,开始在国内生产和改进最新型的平面位置显示设备,这种装置最终让德国在1937年年初使自己的雷达使用上了平面扫描显像,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用圆形扫描来直观地表示360度范围内的目标。

而美国现在的雷达系统依旧是老式的最原始的示波器,只有非常老练的雷达手才能从那些混乱的波形中找到所需要的目标回波。当然了,即便是凭借这种雷达,美国海军也在瓦胡岛附近海域保全了自己的舰队,迫使山本最终无功而返。

从德国人提供的一系列情报中,日本军方知道了美军在雷达上的领先,但现在的日本军方根本无法仿制,因为和德国人的交恶还有最新科技的保密,日本也没有能够在德国那边学习到世界的最新技术。所以一直到现在,日本海军依旧只能用站得高看得远这种上古时代方法来提高自己战舰的瞄准距离。

当然,因为英国在磁控管上有自己独到的技术,所以在英国的帮助下,使用着不知所云的示波管的美国雷达,在探测精度和距离上,竟然已经拉进了和德国之间的差距。

但是这并不说明德美两国在雷达技术上差距被缩小了,究其原因就是武器装备是使用的,并非单纯的数据比拼。美国雷达因为技术原因本身就不可靠,工作起来没有稳定性,今天好不容易调试的差不多,明天一开机又不知道成了什么状态——在美国雷达兵眼里,雷达这东西就是铁了心不给人用的。

日本舰队在海面上前进着,巨大的舰艏切开了海水,在海面上留下了巨大的浪花。舰艏那圆圆的巨大的菊花,在海水和阳光的映衬下金光闪闪,当然按现在标准看来,在脸上安装一个菊花来做装饰物,实在有点低级趣味弥漫的感觉。

左卫门还在发泄着自己对山本撤军的不满,丝毫不知道就在他的舰队的航线上,一艘从来没有出现在太平洋上的德国u型潜艇正在用潜望镜死死的盯着他的战舰。当然如果他知道的话,也不会再去管山本从瓦胡岛海域撤军这种破烂事了。

“和苏联那艘战列舰一样!一点儿反潜的常识都没有啊!”普里恩靠在潜望镜上,聚精会神的盯着自己的猎物,开口小声嘀咕着说道:“等它靠近!等它靠近!不要着急!这可是一艘战列舰啊!击沉了他,我们大家回德国去,让元帅给我们开香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