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897章 898北辙

我的第三帝国 第897章 898北辙

作者:龙灵骑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16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shuyaya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那么,去做吧!”斯大林看着朱可夫,点燃了自己手中的烟斗,然后叼在嘴上笑了笑说道:“我支持你!我以苏联领袖的名义支持你,去击退侵略者吧!朱可夫同志!”

“嗡!”偌大的会议室内,一下子沸腾开来,大家都在议论纷纷,不知道究竟为什么,斯大林会下达如此坚定的南下命令,究竟是什么原因,在十几天的时间里,让这位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产生了必须南下决战的想法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一份来自远东的军事情报,这份情报现在还属于绝对机密,因为一旦这个机密被公开,那么不少苏联内部的骑墙派,就会产生动摇了。因为这份情报非常简单,日军调集了华北还有山东等地区的1万精锐部队,开始沿着铁路线和公路线,秘密的北上了。

说是秘密的北上,可是日军的行动难免被一些有心人发现,毕竟抽调整整1万大军,向特殊环境地区开进,那动静可以说是要多大有多大中国那个时候铁路公路还不多,一点儿可以隐藏的条件都没有。

为了维持当地的治安,日军还强行扩充了一部分中国占领区的伪军,征召了不少本土不适龄的青少年和中年人,在这些被抽调兵力的地区服役,以保证占领区的绝对安全。这些部队和被挪走的部队相比差了太多,一下子让这些地区的日本移民有了一丝日薄西山的感觉。

德国在二战开始前,算上周边地区的日耳曼遗民,加上亲德地区的一些势力在内,勉勉强强凑出了1亿的人口,整合了占领区的工业资源,最终武装起来的部队在数量上也依旧是捉襟见肘。

日本工业底子还不如德国,人口也不如德国多但是以为日本的战略实在玩的太烂,所以日本的战线却要比德国拉得还长。这就让日本的兵力不足问题更加凸显,也更加致命起来。

还是比较德国,虽然德国的兵力与占领区的庞大相比较起来并不多。可是大部分德军都拥有较高的军事素质,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比例位居世界第一,这就让德军至少在质量上可以弥补一部分数量上的不足。

可是反观日本,其扩军的思路简直就和穷途末路的另一个时空中的希特勒纳粹德国如出一辙。随便给新招募的士兵训练几天,然后发上一支步枪,就拿来当做一名不兵来使用了,这就未免有些太过儿戏了。

步兵师并非是单纯由步兵组成的作战部队,为了拥有对抗敌军大部分部队的能力,步兵师往往需要编入炮兵部队来提供火力支援,编入反坦克炮部队来提供反装甲能力,所以一个步兵师事实上也不是“纯”步兵师。

而现在的日本,为了支援海军的生产,差不多压缩了能够压缩的一切产能。大炮这类奢侈品少之又少,基本上都供给了甲级师团和乙级师团了,后成立的师团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像样的火炮。

15毫米口径的重炮(参考重型坦克的日本定义,不要大惊小怪)没有,只好用75毫米的野战炮来替代;75毫米的野战炮产量不够,就用6毫米迫击炮来替代……最后替代品成了掷弹筒,手榴弹。

甲级师团原本定员2多人,差不多是中国一个师的几倍。结果扩军的时候组建的乙级师团就有点儿悲催了,人数衰减到24人,不过好歹还有骨架在。而到了现在,日本的丙级师团和丁级师团动不动人数就1万3人甚至是1万1人日本的师团终于在1939年的4月份,诞生出了和中国的师级部队一样人数的怪胎。

后来日军组建的一些个部队,其实说白了,按照德国国防军的部队标准,最多只能算是人数超多的步兵团,叫做师实在有些勉强。当然了,如果算上日军那些所谓的装甲部队来看,日军部队的规格就更让业内人士绝望了。

把日本的装甲部队计算在内,那些所谓的装甲旅团,甚至是大队联队,战斗力估计也就和德军的一个装甲营差不多,这还是单纯的换算战力结果。如果真的打起来,估计日本的坦克要被德国装甲部队打一个全军覆没,也还打不坏一辆德军坦克。

日本的甲级师团在第二次夏威夷争夺战的时候打光了赫赫有名的第7师团(部分),然后在威克岛上拼光了刚刚组建的新编第师团,随后在英帕尔会战末尾的时候,第15师团被中**队截杀殆尽。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竟然悍然抽调了精锐的第17师团和普通的两个乙级师团外加五个丙级师团,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军,准备北上对苏联进行攻击加上关东军下辖的第1师团、第师团、第9师团、第1师团、第11师团、第12师团、第14师团、第师团八个甲级师团;还有第24师团、第25师团、第2师团、第29师团、第57师团五个乙级师团,浩浩荡荡凑齐了差不多6万进攻的兵力。

如此大规模的向前线运输兵力,只要苏联人不是瞎子就能察觉到一丝蛛丝马迹。在远东地区主持苏军防御工作的将军们不少都是有底子的苏军能人,比如说现在指挥苏军驻扎在远东地区的唯一一个机动集团军的将军,就是年仅39岁的崔可夫。所以这些苏军将领第一时间内把日军增兵中国东北的危机传递回了苏联国内,并且在远东地区紧急动员起了1万名新兵。

加上苏军一直在远东地区保持着超过1万的部队(这些部队的战斗力也不强),苏联将自己在远东地区的兵力通过不计代价的扩充,扩大到了11万的水平。

“八嘎!十万部队,在华北平原上赶路,走的尘土漫天……敌人如果不是瞎子,就知道我们正在向满洲增兵了。”东条英机在听说了自己的部队依旧在用十几年前的老办法赶路的时候,在会议室内大发雷霆。

杉山元坐在沙发上,看着自己的同事,最终还是无奈的开口解释了一句:“东条君,我们的部队缺乏机械化快速机动能力,只能依靠中国战场上那些不连贯并且技术落后的铁路,还有落后的公路。”

他没好意思说的是,在德国人已经想办法利用铁路还有公路,使用火车汽车飞机运输部队还有物资的时候,他手下的部队还在依靠马匹牲畜运输。第17师团还好一些,那些个丙级师团,基本上都在依靠“11路”挪动呢。

“这样一来,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隐蔽突袭’的机会了!”东条英机皱了一下眉头,然后看向了杉山元:“杉山君,情报部门已经确认了苏军正在加强自己在远东的力量,这表明我们的意图已经被苏联人发现了!”

“这个消息我也听说了,而且我觉得,东北的会战不能用板垣征四郎这名指挥……”杉山元突然换了话题,让东条英机有些不适应,但是杉山元随后的话却让东条英机觉得很有道理:“山下奉文将军已经返回太平洋战场,板垣征四郎将军必须在支那战场上稳定局势我们能够用在北进战略上的将领,并不多啊。”

对付久经沙场的苏联红军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这要是干掉个几万中**队,估计东条英机这种行政将领亲自上阵,指挥起来也能做到。可是面对诺门坎给日军增添了无穷大心理阴影面积的苏军,东条英机还有杉山元两人都觉得自己没有必胜的把握。

功劳自然大家都会抢,可是遇到了这种危险的事情,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趋吉避凶的。至少东条英机还有杉山元两个人都没有想过自己指挥这件事情,而是在认认真真的考虑合适的人选。

突然间,东条英机一拍大腿,想起了这么一个人来:石原莞尔!这位日军将领的指挥技术还有战略眼光都还算是不错,至少在日军当中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了,与板垣征四郎并称,很有一点儿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帝国双璧”的意思。他们二人在日本军界被并称为“石原之智”与“板垣之胆”。

杉山元一听,就知道东条英机这一次是出了个坏心眼。石原莞尔跟东条英机有矛盾,这种时候推出自己的冤家来,自然是成了皆大欢喜,输了落井下石的节奏。

但是知道东条英机不安好心,和阻止他如此做,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杉山元擦了擦汗,点头同意了东条英机的提议,并且为东条英机找到了很好的理由:“石原君去过德国,学习过先进的装甲部队指挥,估计也能了解推测苏联人的用兵习惯……这种情况下,让他来亲自指挥,是再合适不过了。” ——

因为起点更新出错,今天就暂且两更,希望大家谅解,那边更新恢复之后,龙灵会继续补更滴t-t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