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我的第三帝国 > 第964章 965莫斯科的变数

我的第三帝国 第964章 965莫斯科的变数

作者:龙灵骑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16 来源:笔趣阁

在朱可夫和斯大林决定让苏军主力部队南下展开库尔斯克会战的时候,斯大林就瞒着朱可夫拟定了另外一个作战计划。 ? 苏联的高官还有将领们和斯大林想的一样,那就是斯大林格勒是重中之重,但是莫斯科是根基也不能轻易舍弃。

这个想法无可厚非,所以南下之战拉开序幕,斯大林倾尽全部家当要力挺朱可夫打一场命运之战。但是莫斯科空虚的防御无疑是所有人心头的阴霾,所以斯大林开始想办法增强中部地区的防御。

就地动员老少妇女自然是必要的一环,可是谁都知道依靠这些虾兵蟹将是挡不住伦德施泰特这只孙猴子的。思来想去,既然南部的斯大林格勒不能轻易舍弃,中部的莫斯科又必须尽力保住,那只能舍弃另外一个方向了。

所以斯大林决定放弃列宁格勒,放弃这个“用前领袖名字命名的城市”。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光棍精神,苏联北方集群3个集团军57万步兵卷起铺盖开始了自己南下驰援莫斯科的撤退之路。

斯大林的想法很简单:北面的那些地方老子我不要了,莫斯科有了这几十万大军,就能在支撑一阵子!而突然南下的苏联北部集群,也确实让伦德施泰特还有克卢格两个德军指挥官感觉到压力山大,毕竟凭空多出来的步兵确实增加了莫斯科会战的变数。

一旦放北方集群的5o多万大军集结到莫斯科周边,那么很可能让莫斯科成为下一个斯大林格勒德国可没有那么多的盟友资源再打一次大规模城市巷战了,现在斯大林格勒后遗症还在德国的占领区以及盟友那边沸腾呢。

几十万年轻生命被德国人有意填了巷战大坑,闹出的影响可不会轻而易举的平息,要是再来一次,估计乌克兰白俄罗斯甚至是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地区,就都成了游击队温床了。任何一个所谓的聪明人的计划,都不是毫无破绽的,至少那种一石二鸟的计策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不错,事实上后遗症并不少。

德国是打着削弱占领区,并且可以减少自身损失攻占斯大林格勒这两个根本目的去准备的计划。动员了乌克兰等地区的青壮,有意识的去消耗这些地区的力量,这个计划听起来不错,也完全符合德国的利益。不过细细研究一下就不难现,这个看似一举多得的计划,无非是透支了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等地区仇俄的情绪,以及对第三帝国的好感罢了。人员兵力是依靠动摇地区情感换来的,这么一说也就说得通为什么德国正在拼了命的援建乌克兰了。

整个东线的德军正在补充兵力,整训军队。接收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卡车等装备,为接下来的夏季攻势积蓄自己的力量。在库尔斯克会战结束之后第1o天,g集团军就收到了71辆虎王坦克的补充。

差不多两个装甲营的坦克让第1装甲军终于缓出了一口生机,原本已经几乎全灭的第1装甲师第1装甲团,终于在领了17辆坦克之后,略微恢复了一些建制。可惜的是装甲车还有反坦克炮的损失一时间难以得到弥补,毕竟瞬间产生的损失不可能立即被产能填满。

同一时间内大约有4万名刚刚结束了训练的国防军士兵跳下了火车,加入到损失惨重的g集团军序列。古德里安都没有想到自己可以立即得到如此多的装备和人员,他还以为g集团军恢复到能战的状态,至少要半年的时间呢。

对比此时此刻的苏军,就知道德国在用多么快的度来补充自己前线部队的消耗了:同一时间内苏联一共向前线补充了17万名青壮士兵,但是只有可怜兮兮的144辆坦克。

损失掉的数百架飞机即便算上美国的援助也只补充了4oo架,轰炸机更是只有微不足道的4架。

但是这些补充是苏联全部的新增补充。分配到朱可夫南下集群的头上,他只得到了9ooo名士兵和4o辆坦克,以及根本就不够用的4o架各种型号的战斗机。这和古德里安的g集团军比较起来,待遇差别就显得天上地下了。

而德国空军在损失了各种型号的飞机2oo多架之后,补充了最新型的ta152战斗机整整1oo架,补充了斯图卡2型飞机35架,do217中型多用途轰炸机15架,屠夫轰炸机架差不多把自己的损失全部都补上了。

苏联特殊动员体制下,快暴兵的阶段已经被德国撑过了,现在的苏联已经和德国没有什么区别,只能依靠缓慢的补充来给它的前线部队输血了。而在整个战场的态势影响下,苏联优先强化的地方,必然是莫斯科,而不是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的库尔斯克周边地区。

所以朱可夫即便是哭爹喊娘,最终也只拿到了一个可怜的补给底线。他麾下的科涅夫指挥的苏联主力近卫第1装甲方面军损失了整整1万7ooo人,却只能得到17oo人的补充。作战能力究竟下降了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

更夸张的是,苏联的几个方面军在进攻中损失了过2ooo辆各种型号的坦克,大部分都是精锐的kv1和t34型,但是他们只领到了4o辆新坦克,怎么分配简直就让人绝望。

大批苏联的坦克部队编制不得不取消掉,独立的装甲旅和坦克团差不多一夜之间消失了个干干净净。乱七八糟的剩余坦克不分型号都被填补到了近卫第1和第3方面军,这才让这两个方面军有了继续战斗的能力。

相比较而言莫斯科方向上的苏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除了正在向他们靠拢的5o多万北部集群之外,还得到了1o万新兵的补充。斯大林亲自下令调集了84辆坦克,组建了莫斯科方向上的“斯大林第1装甲师”。

当然好消息并非没有,那就是远东的崔可夫指挥的远东方面军拖住了北上的日军。在崔可夫的指挥下苏联红军在海参崴附近打出了一波漂亮的坦克迂战,用德国装甲部队在法国之战中的镰刀经典,直接教育了一下他们的“远东客人”。

日军在远东地区使用了毒气之后,并没有取得他们幻想中的战绩,因为毕竟苏联和贫弱的中国不可同日而语,至少苏联部队在步兵配防毒面具这方面,做的其实还是很普及和到位的。

正因为苏联部队在这方面做的比中**队好,士兵的素质和教育水平较高也让崔可夫的部队没有出现混乱崩溃的局面。结果日军虽然使用了大约5oo多各种型号的毒气炮弹,却没有起到他们希望的作用。

崔可夫的装甲集群在侧翼终于干掉了日本的所谓装甲部队,以日军从来没有见过的摧枯拉朽之气势,直接横扫了日军前突的2个师团,将日本6军打得丢盔弃甲的时候,日本6军这才终于看清了自己装甲部队与欧洲主流6军之间的装备差距。

石原莞尔精心策划的一场突击作战,最终演变成了类似岛屿争夺战的阵地消耗战,日军二十多个师团数十万大军在海参崴以南地区困守阵地,缺乏预备队的崔可夫一时半刻竟然也对其无可奈何。

这一次不仅仅是石原莞尔,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所有日本高层都知道,依靠远东劫掠来反哺日本国内的作战计划,彻底的失败了。而这场战争带来的后果和浪费掉的物资还有兵力,就只能由日军自己来默默的“买单”了。

澳大利亚的西北部,达尔文港口内困守的日军正在和美国优势兵力殊死搏斗。这些日军忍受着美国空军数百架飞机的不停轰炸,让美国人见识到了巷战的恐怖以及日本精锐步兵的恐怖战斗力。

这些日军士兵枪法非常精准,而且有拼死的觉悟和勇气。不少日军士兵甚至用炸药包来对抗美国坦克,不顾牺牲疯狂的展开夜间的反扑和决死冲锋。这支最强的一战部队给美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用自己的坚韧让美国人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

二十多万日本士兵在达尔文港内和美军争夺着每一间屋子和每一条街道,用自己的武士道精神把达尔文变成了东方的斯大林格勒。美国损失了7o辆坦克和1万多名士兵之后,依旧没有能够全面占领这座港口城市。

美国战列舰日夜不停的炮击达尔文的景象,也被拍成了纪录片。不过日本海军浑水摸鱼,伊19号潜艇用鱼雷在夜间趁机击沉了美国海军3艘巡洋舰,拉开了日本联合舰队雷击达尔文的序幕。

在短短3o天的交战时间内,日本海军以4艘驱逐舰和22艘潜艇的代价,击沉了美国海军4o艘各型军舰和运输船,创造了“所罗门海战大捷”之后的又一次伟大胜利。可惜的是,5月22日中午,达尔文港被美军占领,澳大利亚会战以日本6军的惨败告终。

(((^^)最新最全的收费小说免费观看,请或者登录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