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军司令员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二百五十八章 海军司令员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但即便如此,胡卫东依然深深为自己请来沈鸿烈感到庆幸,若非有这位老海军在,他又怎么知道不同军舰上各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哪些岗位门槛较低可以速成?哪些岗位必须有相应的技术乃至于丰富的经验?

也正是因此,胡卫东才能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将各舰总共五千余个岗位(其实用不到这么多,但为了多储备些人才,胡卫东是尽可能地往海军塞人......)之中的一大半都填上,其中大部分没有海军专属技术要求的岗位由陆军中久经考验的会水老兵出任,那些技术要求与民船相差不大的岗位则在青岛的水手当中选拔,维修工等辅助兵种则从青岛修船厂和造船厂的职工中挑人,最后那几百个实在没法子的高级技术兵种(军官)虽然还是只能用枪逼着被俘的日本海军官兵来干。但在不打仗的前提下,这支二十余艘舰船组成的舰队居然已经可以像模像样地开起来、甚至可以不太熟练地排出各种基本队形和在演习中作出各种避雷避弹的规避动作来,这已经近乎奇迹了。

不过胡卫东也知道,现在的舰队只是徒有其表,一旦鬼子打来,就算是那些日军俘虏不捣鬼、甚至也不消极怠工,也一样会出大问题,光是其中将近一半不会说汉语这一点,就足以在战时引起巨大的混乱。因此胡卫东还是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国民党海军与共产国际身上,好在他拿下青岛的当天就已经发出电报向中央汇报了。考虑到保密问题,现在应该暂时还没有知会国府,但是共产国际的志愿者们应该已经动身了吧?

十五军占领青岛、并且缴获了十艘日本军舰、其中还有两艘大型军舰的消息令兰州的党中央一下子就沸腾了,兴奋不已的太祖破天荒地喝了点酒和大家一起庆祝,大家也这才惊愕地发现,原来一直都是不修边幅、外表在不少人眼里显得土里土气的太祖居然也是一位“巨舰大炮主义者”(注1)。不过这也难怪,西方敲开中国国门正是靠的坚船利炮。这对像他这样民族自尊心极强的中国人来说,刺激实在是太大了,他们做梦都想中国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御敌于海上。而最能给人信心的“巨舰大炮”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的挚爱......

中央首长心情大好之下,胡卫东电报中即使那些稍显过分的要求也得到了同意,尽管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还得过老蒋这一关。严格来说。中央现在能够较快决定下来的只有“华东海军”的司令员人选,对此胡卫东的建议是,考虑到建设海军的过程中需要向苏联和共产国际求助,所以海军司令员必须精通俄语、英语当中的至少一样,以方便沟通。如果苏联或者共产国际不愿帮忙,则海军只能依靠那些日军俘虏帮忙,那样的话海军司令员就必须精通日语。除此之外,只需要聪明好学就行,如果年轻一些就更好,因为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至于文化程度(在这个年代能够精通外语的,文化程度不可能太低,所以胡卫东也就没有特别强调。)乃至是否有水手经历、甚至是否会水都不太重要。

但是,苏联与共产国际方面的回复令赤色党中央十分失望,斯大林虽然对日本“金刚级”战列舰的性能很感兴趣。但他却认为以十五军现在的实力,根本不可能保住那些军舰,如果苏联现在急吼吼地将人派出,等他们赶到中国的时候,搞不好那些军舰已经被日军摧毁了,苏联到时候一无所得。反而平白得罪了日本人,还会沦为国际上的笑柄,实在是划不来。太祖接到回电后十分气愤,冷哼道,“难道没有你们苏联人,我们就建立不了自己的海军吗?”

苏联人不肯帮忙,太祖心中原定第一人选自然就被否决了,转而建议由现在的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叶飞出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对此很快有人提出了异议,主要意见有三条:一是叶飞现在只有24岁,实在太过年轻,能否担此重任,实在值得怀疑;二是叶飞所指挥的第四支队是新四军中实力最强、战绩最好的部队,突然将他调离很可能会影响新四军的发展;三是叶飞只有一半中国血统,让他出任海军司令员显得中国无人......

太祖一听就知道这些理由是假,党内的老资格担心红三方面军一系势力太强才是真,现在论陆军的实力,十五军就算占不到赤色党的一半,也至少有三分之一,这还没算上同属于红三方面军一系的东北抗联、驻藏部队和新四军第四支队;而空军除了司令员和政委,其余的人几乎都是从十五军出来的;现在就连新生的海军也要交给红三方面军的人,那些老资格实在难以接受......

好在赤色党内的派系斗争毕竟远没有国民党内部那样激烈,而太祖对胡卫东更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最终利用新四军第四支队职务空缺分化掉一部分反对力量之后,终于力排众议将此事定了下来。为了解开一些老同志的心结,会议上太祖还特别指出了让叶飞担任海军司令员的三个好处,大家听后不得不承认叶飞确实是海军司令员的绝佳人选......

注1:其实历史上建国之初太祖就提出要建立强大的远洋海军(当时的海军造舰计划以巡洋舰等大型舰艇为主),结果朝鲜战争却意外爆发,为了国土安全的需要,海军只能作出牺牲,将资金让给更加重要的空军,改走小型舰艇近海防御的发展路线,但空军对于资金的需要却是一个无底洞,当时的中国又实在太穷,加上“两弹一星”等战略工程的巨大消耗,结果海军直到二十一世纪中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后,才终于开始向着蓝水海军的目标大步迈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