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东北抗联(下)

不过现在的南满纵队却恰恰有这个条件,当初胡卫东将特战大队中的大部分教官和超过八成的战士都交给了高原带往东北,而高原又将其中的大部分编入了南满纵队随杨靖宇南下,即便这几个月来历经苦战,其中的一大半依然靠着自身出类拔萃的军事素质和无比丰富的战斗经验生存了下来,再加上南满纵队当中培养成长出来的新特种兵,总数不下800人。他们作为一支部队,战斗力完全不逊于鬼子一个三千多人的精锐步兵联队,而部队编制越小,他们的优势就越大,一个排的特种兵完全可以与鬼子常设师团的一个步兵中队抗衡,而如果是王子才这样的“兵王”,那就更不得了,只要不是那种全无掩蔽的开阔地带,并且接战时双方有足够的距离,他一个人光靠一支八一式突击步枪就能消灭鬼子一个小队,而王子才年纪还小,又更偏向于利益自己远超常人的智力击败敌人,光轮战斗能力的话,另外三位只会在他之上......

但是杨靖宇一听却有些奇怪,因为在他看来,南满纵队不是一直都这么做的吗?但经过王子才的进一步解释,杨靖宇才终于明白,原来王子才这个思路与之前南满纵队发展策略的不同点在于他并不谋求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以扩大游击区、甚至只是在尽可能多的县份有军事存在为优先。这样一来,鬼子想要大规模围剿也找不到对象。而他们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县死了几个军警就将一县百姓全部屠光,毕竟他们还需要剥削东北的中国百姓为日本谋取利益,这样过分乱来的话代价实在太大,只会导致日本经济迅速崩溃,因此王子才的这个思路与之前南满纵队所用的相比,可以大大减小南满群众的伤亡。

而与此同时,南满纵队分散成更小规模的部队之后,作战交换比也较现在更加有利,因而可以更多地杀伤鬼子和伪军。而一旦情况有变,南满日军的主力被引走的话。哪怕时间不长,分散下去的南满纵队都可以在南满形成燎原之势,迅速拉起一支远比之前极盛时期规模更大的部队,到那时就算南满日军主力能够腾出手来,南满纵队与之对抗也总比现在要有底气得多......

要说这个办法唯一的缺陷,就是南满纵队的司令部会变得更加危险,毕竟就算人数再少,光是杨靖宇的名头就足以吸引来鬼子的大军,但杨靖宇又岂是一个怕死之人?何况有包括“犲熊虎豹”在内的几十名特战精英保护。杨靖宇本人也是身手过人,鬼子想要他的脑袋。也没那么容易!

王子才的妙计成功地止住了南满抗战形势迅速恶化的趋势,并为其未来的大发展埋下了伏笔,但是就眼下来说,由于南满日军在已有的绝对优势兵力基础上继续不断增兵,南满纵队想要完全摆脱生存危机,也着实并不容易......

相对来说北满的情况要好得多,由于抗联主力在此,又有高原的直接领导以及从苏联买来的武器弹药,加之日军在此地的力量也相对薄弱很多。抗联又很好地抓住了关东军时间不长的虚弱期,从而迅速地扩大了根据地与抗联队伍,不但出色地完成了中央布置的任务,成功地将之前关东军派往关内的援军逼了回来,还乘机控制了北满的大部分地盘,尤其是大兴安岭以东、松花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之中更是仅有齐齐哈尔这一个孤城没有拿下,他们也因此可以利用大兴安岭与松花江这两个天然屏障抵挡日本关东军的大部队。从而赢得了巩固北满根据地、扩大与编训部队的时间。

但是,随着关东军总兵力的不断增加,即使是意志坚如钢铁的高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迟迟无法拿下的齐齐哈尔更是令大家如鲠在喉。其实当初关东军主力入关增援的时候。齐齐哈尔仅有一个步兵联队驻守,如果当时抗联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未必就拿不下来,但是政工出身的高原为了更好地完成党中央下达的任务,选择了攻打日本关东军更加重视的哈尔滨,结果鬼子果然很快就被迫将入关的部队调了回来,可是在此期间抗联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而齐齐哈尔则得到了驻守于大兴安岭以西的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以及战斗力几乎不逊于日本常设师团的伪满兴安师的大力支援,兵力迅速增加到15000人以上,抗联不但失去了攻取齐齐哈尔的良机,北满抗日根据地的侧翼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而高原在这段时间里也暴露出他在战略、大兵团作战和城市攻坚等方面的不足,光靠游击战是很难逼迫鬼子继续对东北增兵因而避免日本华中派遣军获得太多援兵的。为此远在兰州的伟人早在这一年的10月就生出了向东北派一个新的军事指挥官的想法,考虑到胡卫东作为高原的老领导,对日军和东北也都较为了解,伟人还特地发报征询了他的意见。胡卫东对伟人的这个想法表示了支持,并提议由第十八集团军第27军军长**出任东北抗联总司令,但伟人经过一番深思之后,却否定了这个方案,并提出了一个令胡卫东十分惊讶的人选,他就是同样隶属于八路军序列的第37军军长徐向前(调往东北后其原职由聂帅接任)......

细想一下,徐帅确实比林总更加合适,首先他是当初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在四方面军的旧部属中有着极高的威望,而高原也出自四方面军系统,他的性格再怎么孤傲,对这位老首长也还是十分尊敬的,因此不必担心他不配合徐帅工作;其次徐帅更擅长军事指挥,而对根据地建设以及组织与政治工作相对不太擅长,这却恰恰是高原的特长,二人在能力上的互补性很强;最后,高原的性格比较刚硬,而徐帅则较为温和内敛,二者的性格也同样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