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九十五章 四道难关(四)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三百九十五章 四道难关(四)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ps:感谢书友“龙心悦”的打赏和投出的月票与评价票、感谢书友“yyzs”投出的两张月票,顺便求下今天的推荐票^_^

但这个办法说着倒是简单,实行起来却是极难,不说别的,外国工人的薪资水平可不是国内能比的,即使是最低档次的技术工人,每人每年都不会少于500美元(这还是欧洲的劳动力价格,美国工人的工资要求更高。(无。,弹窗....),而要在将来想起到胡卫东期望的作用,现在少说也得聘用上百万人,这得要花多少钱?就算中福国际再能搞钱,也绝对吃不消。何况高薪聘请一些专家到中国来,咱们的工人师傅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数以百万计的国外普通技工来到中国、干的是与中国技工同样的工作、收入却高了10倍,觉悟再高恐怕也无法心理平衡吧?

因此就目前来说,胡卫东只能打日军战俘的主意,让他们干活是劳动改造,除了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外,根据工作表现稍微发点鼓励性的奖金就行了,不但花钱很少,中国的工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至于更多的廉价优质外国劳工,胡卫东心里也有了一点想法,只是目前时机还不成熟,他自是不会宣之于口的。

话说历史上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本来还有一道难关,也是难度最大的一关,那就是产业升级,后世的中国政府为此可谓是殚精竭虑,而中国的老百姓也在转型期中吃了不少的苦头。但对于这个时空现在的中国来说,这一难题却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就提前得到了解决

首先,这个时期的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本就不像历史上新中国建立时那么大,一方面1949年比1939年晚了10年,另一方面二战前后是世界科技水平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因此这10年至少抵得上其他时间段的20年;其次。由于胡卫东主持的多次成功的技术、设备与人才引进,中原边区、特别是豫西工业区所获得的好处远比历史上新中国建立后得到的苏援要大得多;最后,因为胡卫东这个穿越者兼军工专家的帮助。中国现在也有了不少领先于世界的技术成果,因此便有了与先进国家交流技术、乃至进行合作研发的筹码,这对中国的工业化完成最后一跃、全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无疑将起到极大的帮助

也正因为这样。胡卫东才对中德全面合作抱以那么大的期待,而在中福国际替德国政府代付了之前和之后一段时间的应偿本息之后,包括合作研发与高精尖技术设备转让在内的两国秘密合作终于成为可能。话说回来。如果有选择的话,其实小胡子也不想太早跟英法开战,毕竟综合考虑的话,德国无论是军力还是国力都没有什么优势(即便后来吞并捷克之后,第三帝国的综合国力也才勉强和英法两国本土持平,更别说人家还有众多的小弟和广阔的殖民地。),何况即使真能打赢。美苏这两个庞然大物也肯定会忍不住出手,万一德国还没彻底打垮英法就陷入两线乃至多线作战的窘境,重现一战的败局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小胡子以为,如果能花一两年时间先完成工业与武器升级,之后再寻找一个有利时机开战的话。胜算无疑会增大很多。而若是能够借此机会将日益显露出巨大战争潜力的中国拉上自己的战车、至少避免其倒向苏联,那就更好了。双方都有这个需求,秘密进行的谈判自然进行得十分顺利,只是这个合作要想真的开始、特别是从德国引进世界一流水准的各种成套设备,却依然有一个很大的障碍

这些大型设备想要运到中原边区,要么走陆路、要么走海路,相比而言走陆路运量小(也即是耗时长)、费用高,更重要的是,还得经过苏联的国土,别说中德合作是秘密进行的,即使是可以公开的正常交易,也难保对德中两国都心存警惕的苏联人不弄出什么幺蛾子来。而海路虽然运量大且费用低廉,但是目前赤色党实际控制的较大港口只有青岛港、连云港与烟台这三个,可是德国人想将那些设备运进这三个港口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烟台因为位置的关系,一直频繁遭到日军陆航和海航的空袭,港口设施损毁严重,加之距离苏联“借”走的威海卫军港太近,保密难度太大,所以直接就被排除。连云港虽然情况稍好,但毕竟同样地处前线,随着日军航空部队不断获得飞机补充,华北航空总队即使又获得了几百架新购得的苏式飞机,也始终无法完全掌握制空权,这种情况下胡卫东自是不敢冒险让运输那些重要货物的德国船只进港。相对来说,周边已经建立起初具雏形的雷达网、并且一直保持着200架以上战斗机常驻、同时还有铁路直接相连、又拥有目前边区唯一修造船基地的青岛,无疑是货物交接地点的首选。

然而,虽然华北航空总队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令强大的日本联合舰队不敢靠近胶州湾,但是日本海军却依然可以派出舰队在较远的海域来回巡逻,对中原边区的海上交通进行封锁,而华北航空总队的飞机却因为航程的关系鞭长莫及。若是德国船只直接运货前往青岛港,搞不好就会被其拦截乃至于击沉,要知道日本海军即使连遭重创,实力依然比德国海军强大得多,尤其是在日本眼皮子低下的东亚地区,德国人纵然自傲,却也是根本硬不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虽然随着侵华日军的一次次惨败,列强对于日本的评价一降再降,但日本现在毕竟还有不下200万正规军(其中陆军有150多万),因此日军大本营统帅部还有强硬的底气。也正因为这样,虽然美国海军比日本强大得多,但美国政府也不愿现在就与日本撕破脸皮,而故意使了些小绊子,让中福国际在美国采购的那些机器设备无法及时装船出港,明显是想再观望一阵(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