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权宜之计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三百九十七章 权宜之计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6 来源:笔趣阁

ps:感谢书友“咸蛋超人88”投出的2张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与狂热的日军基层少壮派不同,那些已经身居高位的日军大将大都十分珍惜自己的性命,哪怕是冈村宁次这个铁杆的军国主义分子(他是缔造了昭和军阀的“巴登巴登同盟”三羽乌之一)也不例外。能让这些日本军阀“为天皇尽忠”的只有日本严酷的军法,但在日军败像已成的现在,日军大本营将来未必还能有执行军法的机会,威慑力自然也就大不如前了。因此眼见大势已去,冈村宁次便不再死抗,而是颇为光棍地直接下令投降了。

必须承认冈村宁次确实是个中国通,深知中国人极为现实的民族性格,他很清楚,即便中国赤色党的领导人不像传统的中国政客yiyàng有着类似“以德报怨”的迂腐念头,也必然会因为自己率部投降、减小了八路军伤亡的功劳、以及因此产生的巨大示范效应而宽待自己,至少保住一条老命应该不成问题。要知道,成熟的政治家是断不会纯粹为了泄愤而无谓地牺牲更多人命、浪费更多钱粮与军火的

而冈村宁次投降的时机也掐得很准,一直等到了日军将溃而未溃的时候,如果早了,军中的少壮派仍有力量阻止他,爆发内讧、乃至将其“天诛”都有不小的可能,而若是晚了,日军已被八路军击溃,他能够带着投降的大概也就身边的区区千百人,功劳根本不能与现在带着六七万人一起放下武器相比。

胡卫东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在得知冈村投降的消息之后顿时惊怒交加,这个历史上搞“三光政策”、杀了那么多抗日军民的老鬼子难道就此逃过了人民的审判吗?但他很快就无奈地叹了口气,因为他发现自己好像还真拿这个老鬼子没办法,一方面这个时空的冈村宁次还没有搞出令华北抗日军民恨之入骨的“三光政策”。反倒因为他对部下军纪的约束相对较严而具有相当大的欺骗性;另一方面,即使冈村宁次有了十恶不赦之罪,就冲着他带着几万鬼子主动投降这个功劳。中央也会留下他的这条狗命,以作为典型诱使更多的日军投降,就像历史上的吴化文那样。太祖等赤色党的主要领导人虽然大多都是理想主义者,但也普遍是十分现实的。不会为了泄愤而让广大指战员无谓地牺牲

如果冈村宁次是十五集团军抓住的,胡卫东或许还可以先斩后奏,但现在是八路军接受了日本第2军残部的投降。胡卫东哪儿还有插手的余地?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向中央发报谏阻某些王明余党以“维护统一战线”为由要将冈村移交给重庆政府的提案。

胡卫东心里有数,冈村宁次只要在赤色党手里,至少还会被关着改造;如果交给老蒋,以历史上的先例(其实应该称为“后例”才对)来看,老蒋一准就会转手将其释放,甚至还会请他帮忙训练军队对付赤色党

太祖本来就不打算将冈村送给老蒋。胡卫东这个党内头号“日本通”的署名电报让他说服中央其他领导时更多了几分把握,而胡卫东以“防其遁逃”为由建议将以冈村宁次为首的日军中高级将领送到条件十分艰苦的青海接受劳动改造,则被伟人一眼看穿了他对冈村宁次的真实态度,但他深知胡卫东一向顾全大局,因此并没有在电报中向其详加解释。直到好几个月之后胡卫东去中央开会,太祖才专门请他到自己家里来作客,于闲聊中隐约地点出了自己对于这些虽然“罪该万死”、暂时却“杀之不利”的人物的处理思路

原来,暂时宽赦、甚至优待那些罪人,只是为了大局而不得不采用的权宜之计,等到将来赤色党统一中国并稳定了全国局势,那时再来清算,代价要比现在小得多。须知劳动改造本就不是无往而不利的,越是身居过高位的越难以改造过来,因此到时候罪名并不难找,何况还有“翻旧账”这一杀招。胡卫东这才明白建国初期那些政治运动原来还有这个作用(注1),不过虽然这招的确厉害,但也很容易被人利用而造成冤案,并且“翻旧账”的行为还容易导致外界质疑赤色党的信用,因此胡卫东也为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太祖虽然性格较为固执,但这么多年来胡卫东从未令他失望过,因此最终还是部分接受了胡卫东的意见,适当减少了运动这一手段的应用。而胡卫东“已经宽赦了的罪行不翻旧账,专找那些以前没被挖出来的做文章。”的建议也被太祖采纳,反正确如胡卫东所言,那些有过大罪的人,又岂会没有别的污点?只要有一两个之前没有主动供认或者被人揭发的小罪(如果能够主动坦白所有的罪行,则说明其是真心实意地接受改造,那么给其一个改过向善的机会也无不可。),就能够以“之前没有老实坦白,说明其一直恶意对抗改造。”的罪名将此前已经赦免了的罪行一并拿出来从重处理,而那些嘴炮人士却根本无法以此攻击赤色党言而无信。后来,冈村宁次也正是因为被举报出是“慰安妇”制度的发明者而不得不再次接受公审,并很快就补吃了那枚迟来数年的子弹

注1:历史上最典型的例子是康泽,以其所犯的罪行死一万次都不为过,但被俘后却只是被关起来劳动改造,并且在明知其仍未转变立场的前提下将其赦免,还给安排了不错的工作,目的无非是效仿刘邦听张良之计封雍齿以安人心,意思是党连康泽这样害死几百万苏区群众的大刽子手都能够宽恕,何况是其他人?于是那些以前曾经长期在南京政府任职的旧官吏、乃至于一部分对人民犯过罪的家伙也就都能放心工作了,而初建的新中国也因此很快稳定了下来。

不过国家真的稳定下来之后,该清算的终究还是要清算的,尤其是那些并没有真心悔过的,比如康泽后来就没能得到善终,其他有过大罪而又不懂夹着尾巴做人、同时也不是国家奇缺的特殊人才的旧官吏,除非像吴化文那样早死,否则结局也都差不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