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四百二十六章 超级战舰(一)

不过令胡卫东有些遗憾的是,包括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在内完工度较高的在建军舰和已经加入现役的军舰都在德国本土的造船厂接受改装,以免万一欧战提前爆发,德国海军却没有军舰可用,毕竟从遥远的中国再开回德国,需要的可不只是几十天的时间,而且一路上尽是英国的殖民地和盟国。再说了,如果都在中国改装建造,一方面容易将列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风险过于集中,小胡子再怎么疯狂,“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还是懂的,尤其中国赤色党在意识形态上与小胡子还是根本对立的

虽然德国现役或者即将入役的俾斯麦级战列舰、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和德意志级装甲舰(又被称为“袖珍战列舰”)没有来到中国改装,但历史上德国中途夭折了的神秘“z”造舰计划当中的一部分却被转移到了中国来完成。而且由于一开始中国本身建造条件不足,因此德国不得不将计划前期准备的资源都先调给了“东方战线”使用,结果欧战爆发后由于陆军和空军占用了太多的资源,德国本土的“z”计划几乎还没来得及开始就被迫中止了(不过这却反而使得德国避免了像历史上那样的严重浪费),反倒是在中国的这部分因为所需的资源已经大都提前到位而几乎全部得以完工

除了目前已经完成的部分,“z”计划的最初方案中德国还打算建造6艘兴登堡级战列舰、3艘o级战列巡洋舰、12艘p级装甲舰和2艘齐柏林伯爵级航空母舰,而由于中德合作短期来说对于德国的财政是个很大的负担,小胡子对“z计划”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将战列舰的数量由6艘缩减为4艘,战列巡洋舰的数量增加到4艘,装甲舰的数量缩减到4艘。航母的数量缩减到1艘(一直对航母看不顺眼的戈胖子抓住这一机会落井下石,若非首舰齐柏林号早在1938年底就已经下水,只怕连这一艘也保不住。)。

经过胡卫东的努力争取。其中的2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和1艘航空母舰将在中国建造,此外德国还将在上海与中国合作建造2艘(注1)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的改进型,建好后如果德国需要则有权优先购买,否则将由中国海军接收。

之所以接下建造战列舰的任务。胡卫东自是有他的考虑,建造战列舰对于后进工业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庞大的舰体、超大口径的重炮等等都需要有相当雄厚的工业基础才能完成。但是只要能够克服困难将其建造完成,则无疑会极大地提升本国的整体工业水平,就如同后世建造航母一样。尽管如此,由于战列舰的建造耗资巨大,而中国此前连万吨级军舰都未建造过,花费只怕还要高出好多倍,因此胡卫东是不会同意将天量的人财物力砸进这个没有多大实用价值的无底洞的。不过现在有德国人愿意出这个钱。还顺便提供技术、设备和人才,胡卫东自然也不会蠢到错失良机,而且骨子里一直都是“巨舰大炮主义者”的他对于能够参与设计建造出一款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超级战列舰,心底里其实也是相当兴奋的

话说历史上的兴登堡级战列舰就已经非常强大,即便没能最终完成。后世也依然被众多的战列舰粉丝拿来与衣阿华、大和这两款超级战列舰相比,甚至还有少数人以之与只存在于计划中的蒙大拿级和超大和级相比较。但客观地说,兴登堡级战列舰的原始设计方案依然没能完全摆脱一战海军思想的束缚,即使真的成功建造,也不可能与设计更加先进的蒙大拿、甚至大和级相抗衡。何况历史上的兴登堡级战列舰在建造过程中还频繁受到小胡子这个外行的干扰,设计方案被反复地改过来再改回去,甚至其间小胡子还提出过不少完全不可能做到的设计要求,以致于历史上的兴登堡号战列舰只能在船台上无奈地坐视二战结束。因此那两艘兴登堡级战列舰被放到中国来建造,对其而言无疑是极大的幸运,光是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小胡子的干扰,就几乎可以无视在本国建造的的一切有利条件了

对于自己没法直接管到的地方,和老蒋一样喜欢乱插手的小胡子倒是一向都敢于放权,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拉拢赤色党,抑或只是出于对胡卫东个人的欣赏,他竟然特别要求德国来华的军舰设计师不要太过自负,要多听听胡卫东这位天才军工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而获得了更大话语权的胡卫东也积极地献计献策,一方面过了把战列舰设计师的瘾,另一方面设计得更加完美的兴登堡级战列舰后来也给德国的敌人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而美苏英三国无论哪国多受一些损失,对于中国来说,都不是什么坏事

注1:民国时期的技术资料真不好找,查来查去只能确定当时的江南造船所拥有2万吨级的大型修造船坞,具体几个不知道,但结合一战之后江南造船完成4艘万吨级民船订单的例子(第一艘与第四艘下水的时间相距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而以当时的造船速度,一艘万吨轮至少得花一年时间才能造好。)来看,说明当时的江南造船所至少有2个万吨级的船坞(必须说明的是,在解放前夕**撤离上海之前,上海的造船设施并未遭到过任何大的破坏。),而当时上海造船业又有所谓的“七大船坞”,其中整体实力比江南造船所更强的英联船厂拥有其中的4个,由此可以推断,这七大船坞应该都至少是万吨级,故而本书中设定为英联船厂与江南造船所各有1个2万吨级船坞(也即是说上海有2个2万吨级船坞、5个万吨级船坞。),以便后续情节展开。

当然,笔者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如有知道详情的书友,还望在书评区发帖不吝赐教^_^(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