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五百七十五章 三个办法(上)

ps:感谢书友“望云山人”的再次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首先,美国与苏联的矛盾比它与中国之间的矛盾更大、也更加难以调和,而且目前苏联的国力与军力依然远比中国强大得多,由于身处欧洲的缘故、对美国核心利益的威胁也远比中国更大,美国既然没有联华侵苏,就更不可能联苏侵华了。其次,美国一直都是一个资本控制政治的商业帝国,那些大资本家从来不肯干赔本的买卖,他们不可能同意美军无休止地烧他们的钱去跟中国打不知道哪年才能结束的持久战。

所以罗斯福最后想来想去,还是只要求中国与英国停战就行,毕竟目前有可能统一西欧的德国才是美国最大的威胁。为了让中国人作出能让英国zhèng fǔ满意的让步(毕竟亲疏有别),罗斯福决定三管齐下......

美国zhèng fǔ的第一个办法是派出船队直接向英属印度提供军需物资,如果他们有钱支付,那就算是出售,如果没钱,那就按照刚刚通过的《租借法案》将那些军需物资“无偿”(基本上是不准备让英国zhèng fǔ偿还了,但要求英国转让一些海外的属地给美国做海军基地。)地“租借”给英印zhèng fǔ,以确保英印军队在本土供给断绝的不利态势下可以坚持作战。

第二个办法则是严查中国为了避开美国经济制裁而进行的走私和转口贸易,这一措施给中国zhèng fǔ和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前者令美国的黑道实力利益受损,而后者则令rì本人切齿痛恨,“断人财路有如杀父”啊!

必须说明的是,虽然这个年代中美经济的互补xìng很差,咱们能够大量出口的商品美国基本都是供大于求,但是真金白银美国人还是愿收的。由于冶炼工艺的飞速进步,这两年里中国贵金属的产量激增,到1941年时已经都跃居到了世界前几位,再加上国内战争和对外战争中的缴获,目前新中国国库里的真金白银相当充裕(历史上老蒋带到台湾去的就值好几亿美元了。而那只是鬼子抢剩下的。战争消耗掉的也远没有历史上那么多。),以新中国目前的经济模式,发行人民币并不需要太多的准备金(注1),所以这些金银基本都被用于支付在华外国人的薪酬(注2)与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国内稀缺的资源。世界大战抬高了贵金属价格。令它们可以比以前换到更多的外国商品。

其中前者除了制造业的生产设备。还包括建筑施工所需的各种重型机械,中国目前虽然也能生产,但产量却还有限。而胡卫东加速工业化的计划内大力推进基础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对重型机械的需求量极大。

胡卫东之所以如此重视基础建设,不光是因为工业发展必须要有发达的交通,也是由于中国目前的国民文化素质普遍太差,即使有了技工速成法,能够在两年内培养成为合格工业工人的青壮年人数也不过一千多万(必须考虑到教育师资等没法缩减的刚xìng需求),而对工人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的建筑业,就成了中国最大限度地扩大工人队伍的一条捷径,乱造房子是浪费资源,但对于现在百废待举的中国,拼命造桥修路那是必须的......

而后者则包括对于重化工十分重要的催化剂铂系金属和钢铁工业十分重要的金属铬(铬是不锈钢等合金钢的重要成分,但中国铬矿的储量却严重匮乏,一直以来都需要大量进口。),另外有余力的情况下中国zhèng fǔ还尽可能地大量进口钾肥,以响应伟人努力实现农业持续增产,以“备战备荒”的号召,钾对农作物抵御灾害的能力有巨大影响,而中国又恰恰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同时土壤还普遍严重缺钾......

除了硬通货,猪鬃、桐油等少数中国的特sè产品和在中南战场上缴获和没收的部分古董和艺术品(主要得自当地殖民zhèng fǔ的官吏,得自中国本土的就留下收进博物馆,与中华文化无关的就卖掉......)在美国市场上也很受欢迎,可以用来出口创汇。

由于美国的经济制裁,这些交易现在没法通过正常途经来完成,想从美国等西方国家进口大宗商品也同样困难。对此中国外交部想尽了办法,其中小部分通过黑道的关系进行走私,但更主要的途经还是通过第三国进行转口,而得到美国扶植却又暗怀二心的rì本zhèng fǔ很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好机会,事实上转口贸易给rì本zhèng fǔ带来的外汇收入仅次于rì本对美国的正常出口创汇和rì本在华人员寄回国内的侨汇收入。当然,后者以人民币为主,但由于rì本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很大,所以在rì本zhèng fǔ眼里人民币并不比美元差多少......

由于相互需要,停战还没多久的中rì两国出人意料地迅速进入了蜜月期,美国zhèng fǔ对此虽然不满,但由于一些美国的大资本家也从中获益,在他们的代理人游说下,罗斯福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反正美国也确实需要中国的猪鬃和桐油,而且援英的力度越来越大,财政收入多一点总不是坏事,哪怕国会和民众都同意zhèng fǔ因为客观需要而推行赤sè财政,赤sè小一点也总比大一点要好......

注1:个人认为新中国发行人民币也不是真的没有准备金,只不过这准备金是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而不是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金银和外汇,因为当时中国缺乏金银和外汇,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必需品的分配权大都是控制在zhèng fǔ手里的,只要能够稳定这些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就算zhèng fǔ手里没多少金银外汇,群众也会信任人民币。

注2:由于美英的封锁,在华外国人的数量基本上不再增加(而且大部分人因为只是暂时客居而生育率偏低,另外还有一小部分被放回国了。),加之人民币越来越被接受,因此这方面的开销基本上是逐步下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