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零五章 留在中国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三百零五章 留在中国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8 来源:笔趣阁

苏霍伊吐词不清,胡卫东又是个外行,一时间很难解释清楚,但胡卫东出于对这位大师能力的信任,还是同意其对歼-1的原定设计进行重大修改,这令苏霍伊十分感动。他那难得一见的激动表情令胡卫东突然心中一动,他想起历史上苏霍伊设计的苏-2攻击机因为技术以外的原因没被苏联军方选用,反倒是综合性能不如它的伊尔-2轰炸机在苏德战争中大放异彩,被誉为二战期间最好的攻击机,而类似的例子在苏霍伊设计局创建后的最初10年中远远不止这一个,设计局甚至还一度遭到被关闭的厄运,直到苏霍伊后来于垂暮之年设计出经典的苏27系列后,才一举奠定了世界第一的地位。

想到这里,胡卫东心中不觉生出一个念头,“搞不好这家伙根本不是什么大器晚成,只是长期被人打压了而无法出头......”

胡卫东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因为苏联国内的同行之中,恰恰有一位跟苏霍伊有着直接的竞争关系,而那个家伙不但才能出众,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绝对够硬的后台,这位仁兄便是苏联米格设计局的创始人——阿尔乔姆.米高扬......

在历史上,几乎是同时创建的米高扬设计局与苏霍伊设计局虽然同样都是世界顶尖的战斗机设计局,但在前二十年里米高扬设计局的发展却远比苏霍伊设计局顺风顺水得多,与其说是米高扬的才能比苏霍伊强。还不如说是因为他有个在苏联权势熏天的哥哥......

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苏联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政治家(虽然没当到老大,但活着的时候一直屹立不倒,而且死后也留下好名声的,大概只有此君一人,地位有点像咱们的周公。),从列宁到勃列日涅夫时期,他在苏联政界最高层中雄踞各种要职达55年之久。有这位老大在,哪怕他没有发话为他弟弟寻求照顾,主管领导为了示好。也肯定会对他另眼相看,加之米高扬本身就是一位天才的设计师,脱颖而出是理所当然的。而作为直接的竞争者,苏霍伊自然就难有出头之地,或许他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米高扬死得比他早了几年,否则只怕他最后一款作品苏27都有夭折的可能......

“苏霍伊自己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否则历史上在米高扬隐退之前他不会一直放着自己最喜欢的战斗机不搞,而主要研究轰炸机/攻击机了。这次他来中国,也未必真是追随老师。这里有主持设计战斗机的机会,或许才是真正的原因......”,胡卫东想到这里,不禁心中一动,“或许有可能将他留在中国也说不定,而且现在苏联国内大清洗,军界与知识界个个人心惶惶,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啊!”

“讷于言而敏于行”说的正是苏霍伊这样的人,以他的聪明智慧和丰富阅历(这时的苏霍伊已经43岁了。而且之前的人生极为坎坷。),又岂会不明白自己尴尬的处境?苏霍伊对权力地位什么的看得并不重,但自己一件件优秀的作品相继埋没之后,他也难免心生怨恚。而苏联国内愈演愈烈的大清洗运动更是令他越来越是迷茫,再加上胡卫东的前瞻眼光与信任和放权,最终他还是接受了胡卫东的邀请,同意将自己的组织关系转到中国。并于一年后加入了中国国籍,而其家人则早就被胡卫东派人接到了洛阳。由于胡卫东巧妙地将此事混在与苏联的一揽子合作协议(详见后文)之中,而且还挖了一些别的人才瞒天过海,苏联方面并没有太过在意。等到后来苏霍伊成为公认世界第一的战斗机设计师后,苏联人再后悔已经晚了......

这些都是后话,且说两位苏联飞机设计大师对歼-1和轰-1原始机型的改动,其中对轰炸机设计的改进是胡卫东预料到的,毕竟气冷发动机形态粗短、而液冷发动机形态细长,这个差别可不是一般地大,因此发动机类型一换,飞机的造型势必也得进行较大的调整。此外,对于轰-1原本的设计,无论是图波列夫还是苏霍伊也都有不少意见,他们甚至只给胡卫东手绘的最初版本的设计图勉强打了个及格分......

这也难怪,历史上“蚊”式战斗轰炸机虽然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二战名机,但它之所以备受称道主要是因为所用的材料十分特别,而并不一定是设计有多高明。同时历史上“蚊”式的改型多达40余种,胡卫东当年也没有看到过准确的设计图,只是单凭记忆中的基本尺寸数据大致估计着画出来的,他又不是专业的飞机设计师,细节上难免出现不少纰漏和瑕疵,好在图波列夫与苏霍伊这对师徒一个擅长设计大型飞机,另一个则对中小型飞机的设计造诣颇深,原本设计粗糙的轰-1才得以脱胎换骨,成为本时空的一代名机。

细节上的改进暂且不谈,整体上来看轰-1首先是飞机两肋安装发动机的舱体明显大了一圈,因为气冷发动机直径一般要比液冷的大一些(而且苏霍伊还建议换用更大尺寸的气冷发动机以提高功率,详见后文。),这样一来飞行阻力难免有所增加,但相对来说影响不如发动机装在机头的战斗机那么大。而由于气冷发动机功率相较液冷发动机有着绝对优势,再加上涡轮增压器的帮助,以及更轻的自重和更漂亮的流线外形,因此轰-1的航速一点也不比历史上被称为“木制奇迹”的“蚊”式战斗轰炸机慢......

其次,同样是因为改装了气冷发动机的缘故,轰-1的长度较“蚊”式战斗轰炸机却缩短了不下一米。而由于机身材料比已经很轻的“蚊”式战斗轰炸机还要轻得多(注1),对升力的要求相对降低,因而轰-1的翼展也略有缩水,所以整体上来看轰-1的体积反而比历史上的“蚊”式战斗轰炸机稍稍缩小了一点......

注1:材料密度稍大,但因为强度要比原型所用的“轻木 胶水”大得多,因此内部构件的尺寸可以缩小、飞机外壳也没必要那么厚了,这些都变相地减小了机身单位体积的自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