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三十九章 穷兵黩武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三百三十九章 穷兵黩武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8 来源:笔趣阁

ps:周一求票,晚上还有一更^_^

这次战役的胜利虽然有第4师团“卖队友”的功劳,但抗联新兵的战斗力较初战时也确实提高了很多,这一点从伤亡人数中牺牲人数的比例和歼敌平均弹药消耗量上就看得出来,而这次所对付的敌人也比齐齐哈尔一战相对好对付了不少,就连鬼子都抓到了十几个战俘,伪军就更不用说了,才死了不到一成就全部投降了,与之前死战不降的伪满兴安师根本没法比,但这却恰恰才是正常的情况,否则伪军一个赛一个地勇猛,就像蒙元灭宋、满清灭明时那样,中国可就真要灭亡了......

也正因为这样,抗联这次获胜后缴获的弹药足以弥补战斗中的消耗,而枪炮武器更是有些盈余,再加上从苏联那里买来的2万多支步枪,徐向前再次对抗联部队进行了大幅度扩编,光是正规军的总兵力就增加到了30万以上。增加的这么多兵力当中,除了伤愈归队的1万多人,绝大部分都是在北满根据地新征的,根据地的兵民比例也由此几乎达到了惊人的1:15,这已经超过了历史上四野的极盛时期(注1),说难听一点的话,这简直就是“穷兵黩武”。

不过,当年徐向前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时候兵民比例有时比现在还高,却依然能让部队保持相当强的战斗力,因此他并不怎么担心抗联因为部队扩编太快变成乌合之众,不过有本事这么干的。在赤色党内,甚至在当今的整个世界上,恐怕也找不出几位......

虽然军事方面不必担心,可根据地的经济也一样会受到影响,甚至会更加严重,历史上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就因为青壮劳动力的匮乏直接导致了苏区经济的破产,进而加速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过身为东北局书记的高原素来以擅长建设根据地著称于党内,他既然同意了老首长进一步扩军的要求,自然是早就考虑到了这方面的因素。

在高原看来,东北、尤其是北满根据地与南方苏区的情况有很大不同。首先东北工业化程度较高,即便是相对落后的北满地区,也要强于内地的大部分地区,而若是与那些山区的根据地相比,优势就更大了,因此本来就可以维持更高的兵民比例,而且还不只是高一点点。

其次,东北、尤其是北满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每个农业劳动力所能生产出来的粮食远比内地的农民多得多。因而可以养活更多的脱产人口,其中自然也包括军队。

更重要的是。东北人均耕地远比内地大部分地区多得多,北满更是如此,尤其根据地建立后还一直鼓励垦荒,因此土改之后一户农民往往能够分到几十亩乃至上百亩地,因而耕作方式不可避免地较为粗放,哪怕东北农业还完全没有机械化。同时由于东北的黑土地极其肥沃,甚至不怎么需要施肥,因此一到农闲时节这里的农民基本上没多少事情可干,也就是饲养牲畜不能停。但初级合作社建立后,这项工作可以集中起来交给少数人来完成,甚至将其交给老人和妇孺来做也一样可以,这就腾出了大量的青壮劳力。

再加上东北的寒冬又极其漫长,这将近小半年的时间不好好利用的话,确实有些太可惜了,现在先将青壮征召入伍好好打几仗。等到春耕的时候再让他们复员、或者直接派部队帮助地方干农活就是了。

日本关东军的主力部队在由南满撤回之后并没有马上进攻抗联的北满根据地,毕竟强渡大江大河始终是个世界难题,何况由于华中派遣军的航空兵团损失惨重,日军大本营被迫将新生产的陆航与部分海航飞机优先补充给华中战场。而之前被炸怕了的旅大以及同样在华北航空总队作战半径之内的朝鲜半岛南部也都需要更多的飞机,以致于关东军飞行集团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飞机可以为渡江进攻提供空中支援,这无疑进一步增大了关东军突破抗联松花江防线的难度。

因此日本关东军参谋部制定的作战方案是等到松花江完全封冻之后再发起进攻,到时候松花江的任何一处河段日军都可以轻松逾越,而抗联则被迫处处设防,在实力远远弱于关东军的现状下,想要守住绵延千里的防线,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个计划虽然很有诱惑力,但是想到去年冬季作战的痛苦,鬼子对于自己突破敌军防线后能否席卷北满,其实也没有完全的信心,因此他们还想了一个备选的作战计划,若是冬季攻势受挫,关东军就会暂时将主力退回南满,只在松花江北岸留下一个据点作为前进基地,以双方总体实力的差距以及抗联攻坚能力的不足,再加上日军浅水炮舰在松花江面上的压倒性火力优势,抗联就算再怎么拼命攻击,也不可能将那个据点拔除。

等到来年春耕的时候,关东军再从这里发起进攻,到时候关东军的准备时间更长,一定能够取得比冬季攻势更大的战果。而即便此次进攻依然不足以完全“收复”北满,但只要破坏了北满根据地的春耕,根据地军民到了下半年就只能等着饿死了......

然而,令日军参谋们意外的是,12月中旬,松花江封冻还没几天,徐向前就率领抗联主力20多万人出其不意地在松花江下游渡江,利用原本应该驻防于佳木斯的大阪第4师团还在哈尔滨未归的机会,一举拿下了这个伪满所谓“三江省”的省公署所在地(即省会),这立刻就打乱了关东军的全盘部署,令徐向前多少有些失望的是,日军陆航的撤离十分坚决,因而没能缴获到抗联的第一架飞机......

注1:加上地方部队,四野最多时有150万人,而东三省自“九一八”到抗战胜利期间人口由3000万下降到2500万以下,解放战争期间略有增长,但无论如何也超不过3000万,因此兵民比例不会超过1:20,但达到1:15还是不太可能的。

(网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