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八十三章 纵横捭阖(下)

() ps:感谢书友“k331o2219”的打赏,顺便再求下推荐票^_^

无奈的中福国际只能以其现有资产作为抵押向摩根公司(注1)贷款,由于之前准备收购中福股份股票的现金没用掉、同时又对中福国际的前景十分看好,摩根财团大胆地一次xìng贷给中福国际1o亿美元,只是年息率相对较高,达到了1o%,而且只能以黄金和美元来支付,好在不是利滚利,而且还款期限长达2o年,这对于胡卫东计划的完成,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

此外,因为是抵押贷款的缘故,如果美国zhèng fǔ或者国会弄出什么幺蛾子,中福国际放弃那些抵押资产就行,不会像历史上苏联逼债时那样我们被迫饿着肚子将粮食省出来充抵债务。而且摩根财团愿意贷出1o亿美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看好中福国际的前途,如果中福国际一旦陷入经营的困境而被迫放弃抵押资产来抵债的话,摩根财团可就亏大了,要知道现在的中福国际即使将那些专利也算进去,净资产也不会过5亿美元。当然,为了国际信用考虑,只要不是美国人自己弄出什么幺蛾子,这笔债务赤sè党是一定不会欠着不还的

包括胡卫东这个穿越者在内,赤sè党的高层对于金融资本家的憎恶远在工业资本家之上,因此毛泽民事实上帮助了摩根财团的行为在党内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但毛泽民却坚持认为自己没有做错,“我当然知道金融资本不是好东西,因此帮助摩根是让美国受到更大的祸害,而中国则因为获得贷款而得利,这样不是很好吗?只要咱们牢牢抓住货币行权,就根本无需对其过度紧张” ..

胡卫东毕竟来自后世。即使不是经济专家,这方面的思维也较灵活,很快联想到后世的美国正是因为金融业展过度而开始去工业化(并非是历史上阿根廷那种完全的去工业化。但对综合国力还是有负面影响的,更重要的是,会让潜在的竞争对手因此成长起来。)、才给了中国崛起的机会,而目前英国的rì渐衰落也同样与此不无关系。顿时叹服毛泽民的思虑深远。而其他人即便目前在经济上还是外行,也至少都是学过唯物辩证法的,因此也6续明白过来。再加上zhong yang此前已经同意给予毛泽民便宜行事的全权,便没有横加干涉,只要最后结果是好的,他就是党和人民的大功臣。

获得这笔巨额贷款之后,毛泽民手中一下子拥有了多达二十多亿美元的巨额现金,再加上陈嘉庚等爱国华侨华人(其中也包括李光前这样并不认同赤sè党政治主张但却看好其前途而愿意进行风险投资的大富豪)的倾囊相助,他可以动用的资金过了3o亿美元。

即使如此毛泽民还怕不够。不久他又先后公布了其实之前就已经现、但一直秘而不宣的印尼油田(也就是米纳斯油田附近的那4个大油田当中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有能力开采的那部分)、镍矿和菲律宾的铜矿、镍矿和铬矿。由于这样的“6续现”符合地质勘探的常识,因此并未引起福特公司与中福股份那些外围股东的怀疑和不满。之所以勘探集中于南洋地区,一方面是执行胡卫东当初制定的“祸水南引”策略,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此作为抵押向摩根财团争取更多的贷款。

中福国际的前景越好,还清那笔巨额贷款的可能xìng就越大。摩根财团的股东和盟友们虽然由此愈受到了鼓舞,但考虑到贷款额度已经极大,终究还是没肯同意中福国际再贷1o亿美元的要求。反倒是洛克菲勒财团担心摩根财团借助中福国际的飞成长再次骑到自己头上,同时对中福国际新现的这些矿产及其目前在新兴石化领域的统治地位也都十分垂涎,因而授意旗下的大通曼哈顿银行向中福国际提供15亿美元的无抵押贷款,交换条件是要求中福国际转让那些新现的矿产及其附近地区的勘探权与开权、和中福国际旗下几乎全部的石化企业资产(只有最为赚钱的尼龙项目除外),至于其中部分因为贷款需要抵押给了摩根财团的资产,其所对应的还贷数额,则均由洛克菲勒财团接手。

目前对于现金仍然十分渴求的中福国际根本无法拒绝这样优厚的交换条件,而没过几天,受到启的杜邦财团也就其早已垂涎三尺的尼龙项目提出了类似的条件,要求买下尼龙6及其制品在美洲和欧洲市场的全部专利、并收购中福国际目前生产销售尼龙6及其制品的全部设备与厂房,但由于财力不济,杜邦财团只能开出3亿美元的价码(非贷款),相对于尼龙项目可以预期的巨额利润,这笔钱实在是少了一点。

不过,毛泽民还是同意了杜邦财团的要求,一方面是杜邦财团同时还接手了3亿多美元的债务(这些可以慢慢还,杜邦财团紧张的只是现金流,长期支付的实力还是有的。),另一方面则是身为美国几大军工巨头之一的杜邦财团对美国国会与zhèng fǔ进行了成功公关,使其至少对于向中国赤sè党武装出售“非进攻xìng武器”和生产这些武器的机器设备开了绿灯。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非进攻xìng武器”之中甚至包括战斗机、大型运输机、驱逐舰和轻巡洋舰,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意外的惊喜。即便对于航母、战列舰、重巡洋舰、坦克和重型轰炸机等“进攻xìng武器”,美国zhèng fǔ依然不准出售,但毛泽民还是无法拒绝

注1:名称叫公司,其实是银行,1933年银行法颁布后,摩根公司改为商业银行(也就是普通的存贷款业务),把原来经营的投资银行业务(即与股市债市等资本市场有关的业务)交付给了摩根斯坦利,这两者也是当时摩根财团的中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